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8/2158


宗泽三呼渡河悲怆而亡,宋高宗赵构派了杜充接替了东京留守。
这杜充废掉了宗泽所有的防务,一直对旁人说他自有妙计退敌。
金人吃的很饱,决定再吃一次,便决定再次南下攻伐南宋。
金人大兵至开封京师城下,杜充掘开了黄河开封段堤坝,妄图以水代兵,击退金人。
杜充并没有击退金人,以水代兵并没有让金人损失惨重,反而是黄河南下夺淮入海,两淮一片泽国,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
杜充只好弃守了开封京师,黄河防线,全面崩溃。
水无常形,以水代兵,本就是兵行险着,尤其是掘开黄河开封段堤坝这种事,贻害无穷。
杜充如同败家之犬,仓惶南下。
宋高宗并未责罚杜充,而是把杜充留在了战略要地建康,也就是大明的两京之一南京做江淮宣抚使,统领长江防务。
一个败军之将能当此大任?
自然不能。
金人大军南下,攻打江淮地区,杜充夜奔八十里,滑跪投降金人,长江防线全面崩溃。
宋高宗赵构一看这架势,知道杭州城也守不住了,直接让人准备了一千个扁担,抬着细软跑到了船上,下海去了!
宋太宗赵光义赵二,在高粱河畔那一跑,大宋再无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
宋高宗赵构这个皇帝临阵脱逃,金人南下无一合之敌,便火速占领了杭州等重要城市。
这烈士祠的朱跸,是当时的钱塘县县令。
赵构跑了,朱跸其实也能跑,但是他没跑。
朱跸组织百姓军卒抵抗金人,在拼杀之中寡不敌众,朱跸壮烈殉国。朱跸两位校尉金胜、祝威,接过了大旗,继续抗金,最后不敌被俘。
金人百般劝降金胜、祝威,二人抵死不屈,最终二人及数十位抗金之人,被斩首在了哇哇宕。
朱跸、金胜、祝威等人带着有志之士的抵抗,给百姓们争取了逃亡的时间,百姓感念其恩德,便立了这烈士祠,纪念他们。
这朱金祝庙烈士祠,占地不过三间,虽然很小,但五脏俱全,历久弥新,乡民时常修缮。
逃跑的赵构日子也不好过,在船上惶恐不安,金人在南方开始了搜山检海抓赵构。
金人在天气变得炎热与大宋将士奋勇抵抗之下,烧毁了大多数城池,才吃的满嘴流油的北归了。
赵构这才下了船。
朱祁钰在朱金祝庙烈士祠上了一炷香,风呼啸着吹过了哇哇宕,呼啸而过风,带着阵阵的回声,仿佛是呜咽之声。
他这一炷香,就是认可。
正如于谦所言,汉室江山,代有忠良。
也是鲁迅先生口中的脊梁。
“朕要不要再题个字?”朱祁钰看着很小的烈士祠问道。
于谦俯首说道:“还请陛下提字。”
这一提字,日后杭州知府每年都得到这边祭祀一下,这略显局促的烈士祠,必然是香火不断。
朱祁钰写下了朱金祝庙四个大字,又看了一眼烈士祠,继续出发。
一路行一路景,美不胜收。
至中午之时,朱祁钰就走到了四贤祠,其中一处在孤山竹阁,另外一处在龙井村资圣院,这里是祭祀的是李泌、白乐天、林和靖、苏轼。
这里就比哇哇宕小小的朱金祝庙要阔气的多。
朱祁钰没有过多停留,在龙井村喝了壶茶,歇了歇脚,继续前行,过西泠桥,终于来到了岳王坟前。
还未过石门,就看到了一题壁诗,朱祁钰辨认了一下读道:“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
“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
“干戈戎马异,涕泪古今同。”
“目断封丘上,苍苍夕照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8/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