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2158


除了打仗,他是再也不想多看一眼了。
他转头说道:“太医院院判审理陆子才、欣克敬,你二人前往观刑,将所见所闻,画成图册,细细研究。”
陆子才和欣克敬被点名的时候,猛地一哆嗦,这…这咋就跟自己扯上关系了呢?
“陛下,臣等…臣等…臣等领旨。”陆子才吞了口唾沫愣愣的说道。
这为啥要让自己观刑,观刑也就罢了,还让画成图册,这是要干啥呀!
刀片子揦人,还要揦几千刀,多瘆人啊!还得全程看完,还要画册,这是要做什么?
陛下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爱好!
陆子才和欣克敬互相看了一眼,猛地打了个寒战。
“陆院判,朕对你寄予厚望,希望此次观刑之后,你的医术能够突飞猛进也。”朱祁钰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刘玉、韩陵是注定是要千刀万剐的。
即便是朱祁钰不忍,你看看这兵部尚书、刑部尚书、锦衣卫指挥使这架势,那只能千刀万剐。
既然要千刀万剐,那就刀出价值,剐出一本解剖学来!
他背负一个残暴的骂名,也有大收获不是?为大明医学进步,做出了微不足道的贡献。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陆子才和欣克敬又互相看了一眼,才知道陛下到底想要知道什么。
关于人体解剖这块,大明不如前宋。
前宋的时候有个大宋提刑官名为宋慈,就极擅长法医鉴定,一本《洗冤集录》算是开了历史之先河。
理学讲究死者为大,视、听、言、动非礼不为、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但是宋慈宋提刑,就直接把人抬到了大街上,让大家看着解剖,一避亵渎尸体的嫌疑。
这在理学家们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行径!
大明在这方面是比较克制的,但是陛下借着凌迟,让他们继续关于人体的探究,无疑是对医学的大力推动。
陆子才出列说道:“陛下,臣需要一个画师。”
“臣可能需要一班仵作。”欣克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说道。
朱祁钰一听,这要求很合理,立刻说道:“好说,顺天府丞夏衡,你们顺天府的仵作借调一班给陆院判。”
至于犯人刘玉会不会因为作画,死的更慢一些,更痛苦一些,这就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了。
这**细都要被凌迟了,连大明律的正刑都没有资格享受,他们哪有什么死者为大的忌讳呢?
剐就是了。
顺天府尹夏衡出列俯首说道:“臣领旨。”
兴安一甩手中的拂尘,大声的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朝议算是结束了。
但是廷议才刚开始,大家要从奉天殿到文华殿去,继续议政,这关门议政的事,就是讨论机要之事了。
农庄法到底要不要做,该怎么做,是小范围试点,还是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全部推广,都要在这廷议之上解决。
文华殿常年放着一副巨大的堪舆图,而于谦也早就准备好了对六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司礼监内阁、武勋们解释为何要推行农庄法的理由。
其实很简单,农庄法是军屯法的一种继承和延续。
于谦站在地图前,拿着一根长杆,指着山外九州的地方说道:“恢复山外九州军屯势在必行。”
“瓦剌人虎视眈眈,臣在巡查路上,就不止一次遇到了瓦剌人的斥候游弋,若是无法恢复山外九州军屯,瓦剌人开春之后,必然趁势而下。”
于谦不止一次精准的判定了瓦剌人的行动,在所有人认为瓦剌人不敢入关的时候,于谦说瓦剌人必然南下。
朝臣皆以为于谦在借机揽权的时候,瓦剌人破了紫荆关长驱直入,直逼京师城下。
现在于谦说瓦剌人贼心不死,大家都没有什么怀疑了。
的确是贼心不死,若是贼心已死,那太上皇早就回京了。
“山外九州军屯法,农庄法皆可,臣等没什么意义,可是为何要在福建也一起推行此法呢?”胡濙率先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