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6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7/2158


反腐抓贪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扫黑除恶,因为这些黑恶,大多数都是朝廷命官和地方士绅勾结的畸形产物,从黑恶入手去清查,绝大多数都是收获颇丰。
吏部左侍郎、反腐厅郎中王翱,作为大明首屈一指的反腐人,在这一方面,鱼获颇丰。
于谦和皇帝陛下聊了许久的反腐抓贪扫黑除恶才开口说道:“陛下应该给也密力火者取个名了。”
------题外话------
《明英宗明实录》:庚午,太监喜宁侵太师英国公张辅田宅,辅不从,宁弟胜及其自净家奴毁辅佃户居室,殴辅家人妻堕孕死。辅诉之,宁得宥。法司鞫胜及其家奴俱当杖。上命胜赎罪,谪自净者戍广西南丹卫。胜言辅亦擅收自净奴,上宥辅罪亦谪自净者于南丹。至是张辅多次为喜宁欺侮,亦稍屈以避祸。
===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谦从不说谎===
于谦将自己和也密力火者谈的内容复述了一遍,顺便讲了几个大明赐名、给官、封爵的先例。
投靠大明的鞑靼人很多,有普通人也有贵人,普通人中,比如同庆侯火里火真,洪武年间就参加明军,靖难之战中,顺利的封世侯,但是随着淇国公丘福征战塞外,战死爵除,火真的子嗣世袭观海卫千户,吃喝不愁。
比如夏贵,原名曲伦台,同样是洪武年间投靠大明,在永乐年间曾经一度坐到了从一品的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同知。
贵人之中,比如吴允诚本是北元平章事,从一品高官,比如金忠,是前元一品亲王恒阳王嫡裔,比如投靠大明的和勇,他的亲爷爷是永乐皇帝朱棣的老对手阿鲁台。
阿鲁台就是一战杀掉大明一公四侯的北元知院,也是明太宗朱棣大怒亲征的原因之一。
大明从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仅从二品以上的鞑官,就有三十九人之多。
赐汉名、给官、封爵也不是大明首创,比如早在汉朝,本来是匈奴休屠部的王太子金日磾,归附汉武帝,被赐姓金,最终成为了汉武帝临终的托孤大臣和霍光并列。
而唐朝的赐名胡将更是数不胜数,西域的有昭武九姓,最有名的莫过于制造了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与史思明。
给也密力火者起名赐汉名、给官、封爵都是给投靠的人一个定心丸。
不同于云贵川黔的流官,凡是赐汉名赐世爵的鞑官,都居京师,随时听从大明调遣,等同大明世爵,所以不必要担心胡将如同安史之乱那般造反。
朱祁玉正准备写下名字,疑惑了下说道:“也密力火者有没有提到归附之后,部族所有人的待遇问题?”
按照洪武年间惯例,投靠的鞑靼人,即便是普通人也会恩赐丝衣一套、棉布十匹、钞一百锭、米三石、牛二只、羊五只、柴五百斤的安置费。
到了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破北元朝廷,安置费就只剩下钞了。
到了宣德、正统年间,因为宝钞泛滥贬值,连宝钞都不给了。
朱祁玉循例,也是不给来附之人任何的安置费的。
按景泰年间定俸,也密力火者自己的待遇是该俸米十五石、棉、钞、绢等,折银币约为年六十枚银币。
于谦沉默了片刻,大明皇帝不愧是户部尚书,这扣扣索索的模样,和两只手严丝合缝的沉翼一模一样,不该花的钱,是一分一厘都不给。
他想了想说道:“那倒没有,都是要谈的,看鸿胪寺谈的条件,臣会和马欢说明此事。”
这种谈判的细节,哪里需要大明皇帝亲自问询?
朱祁玉点头说道:“那就姓夏吧,名知义。”
夏哈普在阿尔泰语系中大多数表示星星的意思,作为赐姓,的确比较合适。
朱祁玉有些好奇的问道:“于少保,你们谈到的那个癿加思兰,有没有遣使来到大明?或者收到消息?”
于谦摇了摇头说道:“也密力火者,现在该叫他夏知义了,夏知义是和巡检边方兵科给事中柯潜沟通有无,在柯潜的反复劝说下,才亲自来到了大明朝贡请封。”
“至于癿加思兰,和大明关系很差,多次袭扰大明商队,袭扰营堡边镇,自然是不会遣使,因为遣使也会被坐罪论斩。”
朱祁玉对柯潜有印象,他本是景泰二年的军生状元郎,而后在翰林院做翰林,实在是不喜欢舞文弄墨,就跑去陕西行都司抓奸细,头功牌拿到手软。
景泰五年的状元郎是写了《大学衍义补》的海南人丘濬。
朱祁玉颇为感慨的说道:“癿加思兰,路走窄了。”
于谦一乐,笑着说道:“陛下所极是。”
朱祁玉和于谦又关于海外市舶司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番沟通,主要围绕济州岛设立市舶司和巡检司的驻军以及巡防之事。
答应了朝鲜王要保护朝鲜不受倭寇所害,那大明自然是出必践。
济州岛,对马岛,是朝鲜海峡的重要支点,只要拿下了这两个支点,对朝鲜进行军事庇护的承诺,就可以完全做到。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济州岛驻兵的军饷谁来出?
朱祁玉的意见是,为了保护朝鲜不受倭寇侵扰的驻军,助军旅之费自然是朝鲜王给大明朝廷。
于谦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劝了两句仁恕之道,但是最后还是被陛下给说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7/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