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2158


守旧者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朱祁钰表示了坚决推行农庄法的决心。
土地兼并是一种王朝避无可避的问题,他的集体农庄法,有可能会人亡政息,更有可能像军屯法一样败坏。
但是能拦住一点点国朝向下滑落的趋势,他就会去做。
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那就必须做些什么。
朱祁钰犹豫的说道:“要不要让杨王回宣府?朕总觉得那边得有人压着,杨王在京,如同猛虎入笼,他在朝堂上也很少说话,自己也不自在。”
“瓦剌人的狼子野心朕是知道一些的,杨王在宣府,朕才会安心许多。”
于谦左右看了看,有点含糊的说道:“这事,陛下应该和杨王说。”
“听言之际,宜加审择,言果当理,虽刍荛之贱,必从之。言苟不当,虽王公之贵,不可听。”
“在京文武衙门凡有内外军机及王府切要事务,陛下一言而决,何须问臣。”
于谦的意思是听取谏言的时候,应该加以审择选,如果有理,即便是割草打柴之人,也要听从,如果不当,虽然王公之尊贵,也不能听。
在京文武衙门,内外军机,王府切要事务,都是皇帝的事,不应该问他这个臣子。
这话谁说的?
当然不是于谦说的,是太宗文皇帝朱棣告诉朱高炽的圣训。
朱棣规定了一个皇帝的权责范围,哪些事儿皇帝必须做,哪些事儿,皇帝可以交给臣子做。
臣子插手了皇帝范围,那就是僭越,砍了都是轻的,全家蒙难才是正解。
“杨王说等于少保回京再言此事,看来少保是同意朕的想法了?”朱祁钰点了点头。
其实在多数朝臣的眼中,杨洪领着的兵,是一股抗衡于谦统领京营的重要力量,这也是于谦含糊其辞的原因。
但其实朱祁钰却清楚的知道,防备于谦,还不如想想怎么君圣臣贤,更可靠些。
猜忌来,猜忌去,空耗彼此的信任,还没个卵用。
好好练兵,哪天把瓦剌车平了,再讨论抗衡之事,才是正道。
最主要的是没必要,于谦和他朱祁钰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他们都想大明革故鼎新,让大明变得再次伟大。
志同道合,就没必要猜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选择信任,朱祁钰就不会在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去选择怀疑。
如果哪一天,于谦真的反了呢?
那朱祁钰就会自认倒霉,承认自己看走了眼。或者自己大约到了比朱叫门,还要差劲儿的地步了。
连用人,尤其是像用于谦这样的臣子,都缩手缩脚,还做什么皇帝呢!
干脆引颈待戮好了。
“陛下以为这京师之战,打的如何?”于谦忽然说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朱祁钰言简意赅的说道:“好!”
“好在哪里呢?”于谦再问。
“好就好在,大明赢了,而且是大获全胜!”朱祁钰十分肯定的说道。
大明赢了,这就是关键,失败者,连呼吸都是错的。
===第一百一十一章
萤火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
朱祁钰和于谦已经步行走出了皇宫的大门,他们来到了右长安门,这是回郕王府的路。
朱祁钰一直没有移宫,就住在郕王府内,即便是发生了奸细刘玉刺杀他的事,他也没挪窝。
皇宫还不如郕王府安全呢。
他要和于谦谈事情,自然坐了车驾。
于谦问京师之战打的如何,朱祁钰说好,但是具体好在哪里呢?
朱祁钰坐到了车上,十分平静的说道:“于少保这京师一战,是打的极为漂亮的。”
“粉碎了瓦剌人南下直取京师的谋划,沉重的打击了瓦剌人的嚣张气焰,也提高了大明军队的士气,土木堡之战六师新丧的萎靡,一扫而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