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8/2158


调动十万大军,对于大明而言,往往是一件天大的事儿,往常年月,在兴文匽武的大背景下,总是各种磨磨蹭蹭,反对的人如过江之鲫,
层出不穷。
可现在文华殿的长桌前,诸公讨论似乎压根没考虑过十万大军调动粮饷问题,如同九百牛一毛,权当练兵。
朱祁钰看着长桌用玻璃压着的那半面龙旗大纛,稽戾王看到这一幕怕是能从金山陵园里气的活过来。
正统年间,三征麓川,每次征麓,光是磨嘴皮子都要几个月的光景,等到出兵的时候,麓川人人都知道大明要征伐了。
“用不了那么多人,三府之地,十万大军,百姓会惊惧的。”朱祁钰敲了敲桌子,思忖片刻说道:“鸽路传讯,魏国公徐承宗带应天驻防京军三万,对常德府、镇江府进行军管。”
“李宾言带永乐剑,领松江府市舶司驻防水师,就地军管。”
“英国公张懋听令,
明日南下应天府,节制密州、松江、宁波、漳州市舶司水师,随时待命,防止生乱。”
“太医院院判欣可敬,接旨后即刻前往南衙,防止疫病扩散。”
群臣看陛下下了决议,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杨俊看着英国公陈懋,这英姿飒爽的少年郎,作为英国公前往南衙,算不上不妥,就是杨俊还得留在京师继续发霉。
杨俊是个闲不住的人,更不怕死,他一个庶出子,怕死也没资格。
当年京师之战,杨洪领边军从宣府入关勤王,杨俊冲锋在前,身中十七创,稍微养好了点,就扈从于少保巡抚边方。
之后宣府之战、集宁之战、河套之战、南下平叛,
这些杨俊一次都没有错过。
武清侯石亨在北平行都司的剿匪之事,
四平八稳,谨慎至极,压根不给杨俊驰援的机会。
廷议结束之后,朱祁钰罕见的去了一趟慈宁宫,见了已经两年未见的孙太后。
孙太后上一次见到朱祁钰还是上一次…这庶孽皇帝带着人拆了慈宁宫外的大佛堂。
停桑门之供,是朱祁钰登基之前就开始的主张,而且越抓越严,连慈宁宫的大佛堂朱祁钰都敢拆,更遑论其他。
“太后别来无恙。”朱祁钰并没有服用宫中水食,甚至没有坐下,就是站着说话。
“劳烦皇帝挂念,哀家这身子还算硬朗。”孙太后的面色极为平静,但是叠在一起的手,却是抖的厉害,出卖了孙太后内心的恐惧。
她非常担忧,别说眼下不年不节,中秋节已经过了,就是逢年过节,这皇帝都不来慈宁宫,今天突然下了朝入宫,实在是让孙太后摸不清楚皇帝的脉。
这一句别来无恙,让孙太后解读出了许多不同的含义,比如说:难不成皇帝是要她身体有恙,暴疾而亡?比如这庶孽皇帝看天下终于安定,要对她痛下杀手了吗?
戴了黄色的眼镜,看到的都是黄色的。
阴险奸诈之人,才会小人度君子之腹。
朱祁钰和孙太后说起了朱见济、朱见深联手破获疑难旧案之事,一共十个案子,两个聪慧之人,很聪明的选择了联手,一共破获了三個。
朱祁钰说完了这两个孩子的事儿,才说出了自己来此的目的:“明年开春,朕打算南巡,让郑王朱瞻埈监国。”
朱祁钰特别不愿意来慈宁宫,更不愿意见这老妖婆,可是南巡之事已经筹备完全,连监国之人都找好了。
郑王朱瞻埈[jun]是朱高炽庶二子,并非嫡子。
洪熙元年,朱高炽突然暴疾而亡,而太子朱瞻基仍在南京,在朱瞻基披星戴月从南京赶回北京登基的十五天时间里,郑王朱瞻埈和襄王朱瞻墡就曾监国。
宣德年间,汉王朱高煦作乱,朱瞻基亲征,郑王朱瞻埈和襄王朱瞻墡再次监国。
而朱瞻埈一直未曾就藩,直到正统八年,稽戾王朱祁镇革罢杨士奇之后,朱瞻埈才就藩。
孙太后非常紧张,她知道皇帝专门来这一趟的意思,很明显,她必须有所表示,否则皇帝南巡之日,就是她的死期。
襄王朱瞻墡是一个满满都是求生欲之人,他知道不该是他的他不碰,可郑王朱瞻埈谁都不清楚了。
孙太后想要拿起茶盏喝杯茶,可是哆哆嗦嗦的拿不起来,才低声说道:“皇帝要南巡,哀家已经知道了,不如宣襄王回朝监国。郑王心思不深,性情暴戾冲动,处事随性施为,监国之事兹事体大,还请皇帝考虑周全。”
孙太后不肯低头求饶,即便是心里怕得要死,依然端着自己皇太后的架子。
不过孙太后说的是实话。
朱瞻埈这个人,花天酒地样样在行,皇帝南巡,只留下这么个人监国,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不是怕朱瞻埈谋朝篡位,是怕朱瞻埈处理不好国事,一地鸡毛。
当然,孙太后当然愿意让皇位留在自己家里,这一点上,她和朱祁钰的利益是一致的。
即便是朱祁钰不是她生的,这逢年过节,皇帝不来,大珰们也不会少了孙太后的礼数。
相比较郑王,孙太后更相信襄王这个嫡皇叔,因为襄王懂分寸,能办事。
“周瑛在侧,郑王不敢。”朱祁钰当然知道郑王不如襄王,但是这瘸子里挑将军,郑王有两次监国经验,朱祁钰既然要用他,自然不会无的放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8/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