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5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5/2158


于谦重重的松了口气,陛下说细细思量,就是此时日后再议,这一個日后,
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这个首辅,可不好当,
他劝不动,或者不好开口相劝,但是大明依旧有臣工,愿意为了大明触怒陛下。
朱祁钰甚至还没有下旨,就是试探了下群臣的意思。
总算是把陛下立相的想法给摁住了,于谦确实轻松了不少,他拿出了一沓宣纸,递给了兴安说道:“陛下下敕,让臣清查卖身契买卖的事儿,现在做的差不多了。”
“这不仅仅是卖身契买卖的问题,驴打滚的问题应该一并解决。”
“臣与通政司沟通有无,通过掌令官收集了大量农庄之中驴打滚案,颇具典型。”
“紫荆关杨家庙有一农户,名叫宋老汉,勤劳、忠厚、老实本分、故土难离、忍气吞声,正统十一年天大旱,宋老汉将自己仅有的七亩地卖给了地主黄老爷。”
“这杨家靠卖地的钱,总算是扛过了大旱,宋老汉成了黄老爷的佃户,宋老汉总共租了黄家六亩地,年年欠东家的租子,不得已,借了黄家的钱,驴打滚,这就是还不清楚了。”
“正统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过年,宋老汉过年不敢回家就是躲债,可是故土难离,也不敢跑,家里还有个闺女。”
“这景泰元年,这宋老汉听说农庄法,就偷偷回去了,被催债的人抓了个正着,在卖身契上按了手印,把自己的闺女给卖了。”
朱祁钰打断了于谦的说辞,眉头紧皱的问道:“不对,朕记得朕下过旨,返乡缙绅格杀勿论。”
这道旨意的出发点,缙绅享受了无数的司法、税赋、社会等特权,本就有安土牧民的职责,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于谦非常确信的说道:“的确如此,陛下的确下过格杀令,缙绅并非还乡,缙绅把自己手中的卖身契买卖了,还有地契。”
“这宋老汉本来以为瓦剌人退了,农庄法来了,好日子来了,可没成想,他女儿这卖身契被卖了,这几年过去,若非掌令官们时常关注,这宋老汉一家的日子,难捱。”
朱祁钰拿起了手中的题本看了许久,于谦的这个典型案例,让朱祁钰想起了当年看过的《白毛女》。
宋老汉一家几生几世还不清的债,偷偷回家带的两斤白面、一根头绳、两幅门神。
白面是过年包饺子吃的面,头绳是对生活的美好期许,门神是封建迷信,是百姓对牛鬼蛇神的畏惧。
“于少保当如何做?”朱祁钰看完了手中的题本,带着几分怒气问道。
不让这帮缙绅返乡,他们变着法的回来。
于谦拿出了一本奏疏说道:“臣有本奏,此案涉及广众,自辽东至靖安,城中由五城兵马司、衙役等进行抓捕,而乡野则是以义勇团练为主进行抓捕,对于钱庄打手、流寇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若是绅官勾结,故意回护,那就派京军去,军管处置。”
“正好,这夏收时节,山中野兽多产仔,夏猎正是时候,借着夏猎之名,将卖身契买卖之事,连根拔起。”
“最近俞士悦俞尚书正在修订《问刑条例》,将收录此例,日后推官、县令皆依此例判决,大明百姓不可为奴,乃是皇明祖训铁律,臣不敢更易。”
俞士悦俯首说道:“陛下,大明律乃祖训不可更替,但时过境迁,日新月异,历代条例,皆常更常新。”
“臣不才,历代条例,前后混杂矛盾之弊日盛,臣订正二百七十九条条例,仍在修订,介时,还请陛下圣裁。”
于谦继续开口说道:“陛下,这次不仅需要兵部配合调兵,通政司传令掌令官,刑部进行缉拿集中审定修例。”
“亦需户部各清吏司通力配合,对卖身契,尤其是买卖进行勘合合同。”
于谦让户部配合的是卖身契勘合和买卖,这是户部清吏司的职能范围。
大明百姓不能为奴,便是不能买卖,关于大明人的卖身契买卖违法,是司法进步,也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大明奴隶买卖之事。
沈翼赶紧拿出了一本奏疏递给了兴安说道:“臣写的奏疏,若有疏漏,还请陛下斧正教诲。”
沈翼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关于卖身契买卖等事,户部已经给出了具体的规章进行约束,尤其是各府清吏司职能进行了确权。
朱祁钰并没有觉得有不妥的地方,这是户部部议的奏疏,转交给文渊阁票拟之后,再拿到朱祁钰手里批红便是。
“夏猎何时开始?”朱祁钰放下了奏疏询问道。
于谦回答道:“等待陛下朱批,便可开始,刑、户、兵部和通政司已经顺浚,互通有无,只等陛下一声令下。”谷蠫
朱祁钰拿起了手中的朱笔,稍微斟酌了下,在于谦的奏疏上写下了四个字:【除恶务尽】。
于谦拿过了奏疏之后,俯首说道:“谨遵陛下圣诲!”
朱祁钰立宰相之职,可不仅仅是为了太子朱见澄,也是为了他的南巡大计。
宰相之职,朝野的非议过甚,朱祁钰强硬推行,朝臣也没什么好办法,顶多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老把戏。
先在奉天殿跪求三思,皇帝仍然一意孤行,则在承天门跪求抗议,若皇帝仍然不肯守护成命,那必然是比干挖心,撞柱死谏。
朱祁钰倒不怕这个,关键是他说服不了贺章,贺章的问题很犀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5/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