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5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5/2158


于谦将奏疏还给了兴安,对于襄王去和林之事,于谦倒是认为襄王并没有做错。
和林的三万瓦剌人,的确是陛下王化鞑靼大计中的漏网之鱼,朱瞻墡去为陛下查漏补缺,也是应有之意。
“朕打算下两道圣旨,这第一道自然时候襄王安边有方,有安定之功,赐头功牌。第二道则是申饬,日后这等以身犯险之事,万万不能做了。”朱祁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安边有方自然要奖赏,但是这种以身犯险的事儿,还是不要做得好。
朱瞻墡是大明亲王,是嫡皇叔,就算是死,不得善终,那也只能死在他这个皇帝陛下手中。
朱祁钰似乎是不在意的问道:“对了,杨俊代杨杰昌平侯位,文武大臣可曾有什么话吗?”
胡濙那略微有些浑浊的眼睛,忽然闪过了一道精光,先于谦一步开口说道:“并无不妥,皆拍手称快。”
于谦欲言又止,最终一言不发,没有说话。
胡濙在故意抢话,于谦看出来了,陛下也看出来了。
杨杰为何被褫夺了爵位,罪名并非办赌坊之事,办赌坊之事,罢不了爵,杨杰是以腹诽的大不敬治罪。
杨杰不撤灵堂,借着灵堂生事,骂杨俊在靖安征战安边不归为不孝,就是板上钉钉的腹诽。
但毕竟是嫡子褫爵回乡,庶子袭爵,朝中的议论声很大。
可是胡濙却一口咬定,并无不妥,拍手称快。
陛下耳目遍布京师,真实情况陛下一清二楚,明面上问朝臣们怎么说,实际上在问他们二人的态度。
于谦为人刚直,此时说一句实话,很可能招致陛下不悦,可让于谦撒谎,又是难于登天。
所以胡濙才抢话,堵住了于谦的话头。
于谦也是朝堂的老油条,既然不会撒谎,那便闭嘴。
而且杨杰罢爵,杨俊袭颖国公杨洪昌平侯爵位,还涉及到了储君之位。
二皇子朱见澄才智普通,大皇子朱见济又太过耀眼,万一日后太子发生了更替,于谦这个时候的表态,怕是要让陛下心中生隙。
“多少会有点议论,胡尚书费心了。”朱祁钰不在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为陛下分忧。”胡濙赶忙俯首说道。
朱祁钰的确有换太子的想法,确切的说,从立太子的时候,他就觉得有点勉强。
在大明当太子,那是要辅助大明的皇帝监国的,而不是汉唐时候,太子始终荣养掖庭,等到登基才开始理政。
这种传统,从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监国开始就是一种惯例。
朱见济的贤能,所有人都看得到。
但是看胡濙和于谦的态度,换太子的事,比当初废朱见深太子位还要麻烦的多。
于谦拿出了一本奏疏说道:“陛下,大皇子和稽王联手,破获了第一起疑案,京师人人称赞。”
胡濙叹了口气,于谦到底还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大皇子朱见济至今未曾封王,于谦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也是在提醒陛下,该给朱见济封王了。
一个皇子和一个亲王打擂算什么事儿?
朱祁钰其实想过这个问题,他想封朱见济为郕王。
===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现的必然性===
正如那些放印子钱的驴打滚中,必须要将债权分成十二等一样,身份,是名正言顺的基础。
朱祁钰为什么让季铎出使倭国册封袁彬?为什么至今没有撤销王复的墩台远侯的军籍?为什么要让襄王去贵阳主持改土归流?
因为身份。
朱见济和朱见深的竞争已经开始了,朱见济依旧是皇子身份,虽然尊贵,但是做事上,
还是会束手束脚,因为他不是亲王,而朱见深是稽王。
“朕打算册封朱见济为郕王,不知于少保以为如何?”朱祁钰还是开口问了出来,他已经思虑了很久。
于谦面色大变,狠狠的看了一眼胡濙,但是看到胡濙也是满脸狐疑的神情,才知道胡濙也是刚知道此事。
胡濙一咬牙,
没等于谦说话,
开口说道:“那还不如直接行废立之事。”
真的给朱见济册封了郕王,那大明立刻就有了两名皇帝继承人,而不是一位。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陛下册封朱见济郕王位,那日后手足相残,兄弟阋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5/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