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2158


但是李福再问费祎之后呢?
诸葛亮久久没有回答,只留下了一声重重的叹息。
但是此时的大明土木堡惊变,京师在廷文武社损了三分之一还多,王直孱弱,徐有贞投机,若是于谦真的病倒了,大明去哪里找个可任大事者呢?
于谦长揖稽首说道:“臣谨遵圣诲。”
“但是眼下当务之急,讲武堂的名单迫在眉睫,眼看着要过年了,这讲武堂的名单还在兵部文渊阁打转,实在是…有愧陛下之信任。”
石亨、杨洪、范广、孙镗等人,一致认为,应该以军功论,既然于谦走之前定下了军功册,就按着军功册往下摸,摸到哪里算哪里。
但是勋贵、外戚、都察院都认为应该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此乃八议。
八议是《大明律》中规定的勋贵、宗室、官绅的法律特权。
这八种人犯罪,法司皆不许擅自鞫问,实封奏闻,取自上裁。
这个时候,讲武堂的第一批未来一定飞黄腾达的学员名单,那自然是展开了极为激烈的角逐。
于谦为何说有愧陛下之信任?
军校早就说好了,杨洪一直在督办,校舍也建好了,甚至教习都选好了。
名单却迟迟确定不下来,陛下的政令迟迟无法推行,作为臣子自然是有愧的。
京营最近的议论也不少,于谦刚回京就听到了杨洪、石亨等人的抱怨。
石亨要不是看到了于谦的疲态,早就开始骂街了。
兴安露出了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他神秘兮兮的说道:“名单的事儿,于少保不用多虑,陛下自有打算。”
于谦愣了愣,就连他都觉得十分棘手的事,难道陛下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了吗?
讲武堂的名单里,连他都挠头。
如果先八议后功勋,那陛下振兴京营的举措,就是再加十个熬硝营,都是白费事。
军心立刻涣散,别说出征迤北,瓦剌人再至京师,能不能打出这次京师保卫战的大胜,都不好说。
如果先功勋后八议,那军心大振,但是陛下这边又怎么止的宗室、勋贵、外戚、官绅的反对呢。
这事,麻烦咯。
“陛下已经有了决策吗?”于谦好奇的问道。
兴安卖了个关子,笑呵呵的说道:“明天早朝,于少保就知道了。”
于谦一甩袖子,严肃的说道:“你这个大珰,在这里跟我打哑谜!这要是误了陛下的大事,看你怎么办!”
兴安笑出了声,俯首说道:“于少保早些休息,咱家就先回去了,不是咱家不说,是陛下不让咱家说啊。”
“于少保就是再吓唬咱家,咱家毕竟是陛下的大珰,砍了咱家,那也不能说。”
于谦一听气的直摇头,陛下这打起了哑谜,弄得他好奇的不行。
这么棘手的事,陛下准备如何解决呢?
而且看兴安一脸信誓旦旦、信心满满的样子,看起来,陛下真的找到了妥善的解决办法。
于谦站在了庭院里思忖了半天,最终摇了摇头,他忽然想起了诸葛亮。
诸葛亮将国事托付给了蒋琬,又托付给了费祎,李福再问还有谁的时候,诸葛亮沉默许久叹气。
其实诸葛亮当时最想托付的人,应当是刘禅吧。
诸葛孔明的不幸,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孔明先生,用了那么多年去培养了刘禅,却只是一个守成之君,三国鼎立之时,守成之君,是无法守成。
不过于谦,完全没有这种顾虑了,陛下压根就不是守成的人。
他回到了屋内,看着书桌上未写完的奏疏以及没看完的公文,最终摇了摇头,走向了卧室,准备休息,陛下既然说要试试,那就试试。
反正有他兜底。
真的出了什么事,他在京师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只是他非常好奇,陛下到底打算怎么解决这份名单。
“今天不熬夜了吗?”董氏看着于谦在洗漱,颇为惊讶的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