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1/2158


金濂给李宾言倒了杯酒说道:“我有胃疾,就不饮酒了。”
“胡尚书把这话,说的很通透了,甭管理解不理解,听他的准没错,至少在这龙潭虎穴之中,做到全身而退,没什么问题。”
李宾言小酌三爵,就将筷子放在了酒盅上,表示不胜酒力,不再饮酒。
三盅酒,也就是润润嗓子,这顿宴,主要还是说事。
金濂满是感慨的说道:“李巡抚,你和李贤在南衙做的很好啊,国帑日益充盈,和二位在南衙做的事儿,有莫大的关系,我替户部谢谢二位。”
金濂不能饮酒,这是太医院的医嘱,他只能以茶代酒了。
组织庞大起来,各方利益,就像是九头蛇一样,颇有一些各扫门前雪的味道。
户部是金濂总领部事,他老了,也病了,现在每多活一天,就是赚一天,他最想看到的就是国库充盈起来。
金濂想起了当初的种种,笑着说道:“当初啊,瓦剌人凶悍,陛下还未登基,从郕王府到奉天殿监国。”
“等到朝议之后,廷议退敌之策,还是监国的陛下,就问某,金尚书啊,咱们有多少粮食守城?”
“我告诉陛下,不足百万石粮食,京师米贵,四两银子一石,穷民苦力无以为继,通州有粮,可是运不到京师来。”
“于少保要运,我说还不如一把火烧了。”
“若非陛下下了狠手,于少保也不惜名,带着老营的两万军打通了通惠河,这京师之战,谁胜谁负尚未可知啊。”
那时候国帑穷的耗子都不去,现在不仅穷,还欠了。
主要是官道驿路和二十万里水路疏浚压在头上,需要的钱太多了,不过金濂却一点都不着急。
能欠是好事。
“金尚书叫我来,所为何事?”李宾言满头雾水的问道。
金濂也没打哑谜,直接开口说道:“你要不要回京当户部的佐贰啊?我问陛下请旨,让你归京做户部左侍郎,负责部事。”
“金某不知天命何时,张凤名厚,可是处理部事,还是有点弄不清楚。”
陈汝言让贤,江渊担任了兵部尚书,这户部左侍郎的位置空了出来,张凤继任,可是张凤名望倒是够了,可是这能力,却不太够用。
李宾言去山东巡抚挂的是户部右侍郎的印绶。
“这…”李宾言思考了片刻说道:“但凭陛下决断。”
===第五百二十章
这天底下最难得是两个字是
知耻===
朱祁钰让李宾言去学习狗斗术的目的,是为了让李宾言能够自保。
主要防备的是陈镒。
陈镒一直在找左都御史的接替人选,贺章当然勉强能用,但是陈镒不想走的时候,给陛下留下一个烂摊子。
李宾言毫无疑问是一个极佳的人选。
要能力有能力,要名望有名望,关键深受陛下的信任,又出身佥都御史,晋都御史再合适不过了。
可是李宾言的狗斗术,第一次运用却是用到了金濂的身上。
金濂被李宾言的话差点给噎住,刚刚才说了要谨守臣礼,李宾言就用了这招。
金濂这精心准备的宴席和话术,一拳打在了棉花堆上,是有力也使不出来。
金濂十分认真的说道:“京官的任命,尤其是六部尚书,都察院总宪,文渊阁首辅,都是由陛下一意而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陛下会参详各部尚书的推介。”
“如果你有意如此,我可以给陛下推举你。”
中原王朝的科层制官吏制度之复杂,就连专门从事的吏部诸多官僚有的时候都犯糊涂。
首先是最顶级的世卿制,王公侯伯的爵位,就是世代为卿,虽然后世多平庸,但是其祖上有定鼎之功。这也包括世袭的千户、百户。
其次是军功制,西虏、建奴的人头赏一颗五十银币,如果不要钱,就会升武散官。
也会有察举制,比如现在在宣府的检阅边方兵科给事中朱纯,就是察举制度下的例子,他没有任何举人、进士的功名在身,但是依旧是正七品的京官印绶。
有赀纳,赀为赀选,纳为捐纳。
这一项自秦时就有,比如秦王政四年,蝗灾造成了大疫、大饥荒,为了救急,秦王政只好下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即便是军功爵授田制,军功比天大的大秦,也不得不采用赀纳来应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1/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