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0/2158


必须要做。
钳制倭国和朝鲜的战略要地,没有大明的驻军,朱祁钰如何能够放心呢?
朱祁钰是个大明独夫,他首先是大明皇帝,一切以大明的利益优先。
于谦当然知道陛下肯定对济州岛有觊觎之心,他在朝中最大的职责,就是劝陛下仁恕。
这是一份仁恕的政策,大明保朝鲜不受倭寇的袭扰,而大明在济州岛驻军,这是大仁。
大明的船越近,他们的生活就越安定。
大明的海疆安全,赢一次,他们的生活安定也赢一次,这是个双赢的结果。
“让胡尚书和李瑈沟通一下,看看朝鲜的意思。”朱祁钰点了点济州岛位置。
大明平倭之心,路人皆知,在大明平倭是不需要理由的,大明饱受倭寇的困扰,万民同欲。
“朕这次来是问问于少保,为何倭国的消息会传的这么快,这才不到五日,就送到了京师?”朱祁钰坐到了主位上,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年头,这消息快的不正常。
于谦老神在在的说道:“陛下没发现,靖安诸府的消息也比别的地方更快些吗?”
“哦?”朱祁钰忽然想起了罗马公主埃莱娜到了嘉峪关,京师就收到了消息。
“其实没什么秘密,信鸽罢了。”于谦笑着说道。
“臣在靖安诸府穷极无聊,就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加快传递消息。”
“消息传得越快,京师的应对速度越快,则大明江山越加安泰稳固。”
信鸽。
朱祁钰忽然想起自己玩《战地》的时候,英国的坦克上都会有个信鸽。
据说是二战之后,留下的传统,在无线电无法通讯的时候,进行通讯。
朱祁钰还专门去了解过,慈父就非常喜欢用这种飞行的通讯兵。
先后出台过《军用信鸽通信条例》、《通信部队关于军用信鸽养鸽部队作战训练指南》,整个卫国战争中,苏联的信鸽共传递了十五万份情报。
二战中,各国部队之中,拥有大量的信鸽,这些背着情报的信鸽,穿过了枪林弹雨,立下了赫赫战功。
会飞的通讯兵,名副其实。
于谦笑着说道:“《开元天宝遗事》中,张九龄就善用飞奴,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
“有《唐国史》曰:舶发之后,海路必养白鸽为信,舶没,则鸽虽数千里,亦能归也。”
“《淳熙三山志》曰:舶鸽,似鸠而差小。”
“养鸽子传消息,也算是咱们中国的传统了,臣在五原府建了一个鸽舍,专门用来养鸽。”
“后来这养鸽子越养规模越大,前年,把北京到松江府的官道驿路的鸽笼建起来了,这养了两年终于能用了。”
于谦是少保,建几个鸽舍而已。
这是大规模的养殖信鸽,并且将信鸽用在通讯之上。
朱祁钰感慨万千,以前大明是穷,知道这是好东西,可是养不起。
现在大明阔绰了,仅仅是官道驿路,已经无法满足大明朝堂对地方的掌控了,信鸽自然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多养点。”朱祁钰十分确信的说道:“钱不够用,问内帑要。”
驿路的畅通,是大明政令通达的保证。
于谦赶忙说道:“现在是两个驿站的鸽舍,距离不足百里中继,早上放飞,晚上放归,速度极快,钱其实不花多少,比驿马便宜太多了。”
“本就是试试,等到真的能用了,再禀报陛下。”
信鸽能不能用?好用不好用?那得试试才知道,胡乱奏禀,那岂不是蒙蔽陛下,谗言媚上?
他已经试了两年了,确是能用,也好用,这次的松江府传递银山图,就是典型的一次实验,很快,还能更快。
于谦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最先做的应该是往贵州的驿路上,添加鸽舍。”
襄王打算在贵州搞点大新闻,陛下也支持襄王,襄王要修贵州的路,官道驿路可能会有阻塞,那么信鸽,飞跃十万大山,就是另外一个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0/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