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2158


于谦认真的思考了一番,陛下到底在防范什么?
防范一些人破坏农庄法。
当年的军卫法是如何被破坏的?
在李贤的十四问中,就说的很明白,有些人将劳动力据为己有,这种做法,主要的做法就是隐户,把人丁隐瞒下来。
陛下的执政风格,依旧是大开大合的风格,毫不留情,可以想象到畸零女户这件事,肯定会有人被送进解刳院内。
李成立为代表耆老,怕是躲不过去的。
但是只要涉及到了百姓的事儿,陛下就会极其的慎重。
比如之前户部拿出了有防伪,面值较小的钞法,陛下就是不肯用,到现在只用在宝源局的汇兑吸储之上。
因为宝源局面对的大户,是银币过百以上的人群,所以陛下丝毫没有犹豫的把银票,用在了他们身上。
陛下在涉及百姓的事,慎重到有些畏首畏尾。
“陛下,其实百姓也不是毫无自保能力的…”于谦说了半截,摇头说道:“其实这样也好。”
于谦的话,前后矛盾。
他想到了武装抗税,百姓也不是总是斗争失败,面对乡部私求,百姓们也会拿起自己为数不多的武器去抗争,斗争总是有输有赢。
那些土堡,就是斗争之后的产物。
可是于谦思前想后,还是同意了陛下对百姓慎重的做法,换句话说,他还是被陛下说服了。
农庄法刚刚施行五年的时间,制度已经稳定了下来,却还是比较脆弱,每一步都走踏实,因地制宜的将农庄法经营好,是稳健的道路。
陛下春秋鼎盛,又擅长卫生之道,不用急于这一时。
陛下说的兴修水利、增加堆肥、改良农具、积极开荒、多养牲畜等等,都是稳妥向政策,对百姓是件好事。
朱祁钰和于谦又详细的商量下关于农庄法的种种事宜。
除了巩固现有成果、劝农桑、养牲畜以外,还有度数旁通的十大历局的农林局,也会承担许多的工作。
比如积极收集各农庄法的优秀种植经验,因地制宜的编印成书,传播推广。
选育良种,选择优秀的农桑作物种子进行种植。
在农庄内,提倡勤俭,防止尚奢的恶习传入农庄法,对人情往来譬如红白喜事,倡导一切从简。
在农庄内,以丰补欠,积谷防荒,储备粮食以防止天灾。
在农庄内,积极消灭老鼠、苍蝇、蚊子等害虫,这些害虫不仅传播疾病,还严重影响大明的农庄生产。
在农庄内,积极推行《预防与卫生简易方》,倡导预防、卫生以及培养医倌。
在制度上,保护英烈妻子的权益,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等等,这部分的钱,朱祁钰本来打算内帑全出,但是被于谦以国家之制说服了。
这部分钱没多少,本身就只是英烈祠妻儿,十五岁成丁之前,一户满打满算不过五十银币。
朱祁钰是乐意出这个钱的。
于谦则认为,军卒不仅仅是陛下的私军,同样是朝廷的军队,以前是国帑穷的耗子都不去,现在国帑可一点都不穷,尤其是各地钞关和市舶司,以及铸币税,国帑已经很有钱了。
陛下发财的时候,从没忘记带着户部一起发财。
抚恤英烈,应当以五五,甚至是三七的比例去出这笔钱。
陛下出三成,朝廷出七成。
但是最终朱祁钰还是决定以五五比例,共同负担抚恤。
还有最重要的内容,基于卫所儒学堂的基础,在农庄里推动社学教育,至少让百姓们能够看懂俗字俗语。
这是个百年树人的工作,在过往的基础上,需要持续、稳定的推进。
朱祁钰和于谦聊了很久关于农庄法未来五年的计划。
确定了大约三十二条农庄法发展纲要。
谷</span>  “武清侯,这些农庄里,可是有义勇团练的,管理他们是一个千头万绪的工作,尤其是遴选他们入京营服役,也是件大事,这些事就有劳武清侯了。”朱祁钰对着石亨说道。
石亨俯首说道:“臣定不负陛下之期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