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2158


现在李贤手中有两件亟待解决的大事,宝源局吸储和龙江造船厂复工。
都是棘手的事儿。
宝源局吸储,要劝地主老财们把银币、银子从地里取出来,换一张张的薄薄的银票。
这不是明火执仗的抢劫,是什么?
而龙江造船厂更加复杂,因为龙江造船厂荒废了。
龙江造船厂的前身是宋高宗赵构在绍兴四年设立的官办造船厂,在宋朝它的名字叫龙湾造船厂。
龙湾造船厂在淳祐九年到景定二年,短短12年之间,共造、修船3219艘,其中最小的一艘船,都有四百料。
而从永乐年间开始的大规模扩建龙江造船厂,又设宝船厂,宝船厂有上四、下四共计八个宝船船坞。
永乐六年起到永乐十八年,十二年的时间,共下水3500余艘。
洪熙元年到正统十四年,共计二十五年的重文轻武大方略下,宝船厂的八个船坞和龙江造船厂,彻底被废弃。
近三百年的时光,围绕着龙湾造船厂、龙江造船厂和宝船厂,聚集起来造船厂的所有产业链,悉数被破坏。
和这个命运相同的还有苏北的清江船厂、山东的清河船厂、福建的台南船厂和辽东的吉林船厂。
永乐二十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国,因为船队规模太大,当时的刘家湾容不下,载满了外国使臣的封舟,不得不停靠在崇明岛巡检司。
李贤手中有一份永乐二十一年,郑和向朝廷上奏,郑和请旨疏浚长江水路,扩大云贵川黔的商路,沟通东西。
目的自然是平衡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种种问题。
可是随着永乐皇帝死在了北伐的路上,仁宗皇帝一纸诏书,禁绝南下西洋。
「一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仓等处安泊者,俱回南京,将带去货物仍于内府该库交收。」
「诸番国有进贡使臣当回去者,只量拨人船护送前去,原差去内外官员速皆回京民,稍人等各发宁家。」
李贤已经无法评估这道圣旨的危害了。
龙江造船厂被废置之后,船坞塘被填埋为田地;所有官营船厂的船匠、铁匠、索匠等被遣散;桐树漆园被捣毁;依靠南下西洋存在的诸多工坊再无以为生;长江流域的疏浚完全停滞……
十年聚势,百年聚气。
龙江造船厂,从宋高宗赵构设立龙湾造船厂的绍兴四年到洪熙元年,近三百年的时间,聚拢的大势和人气,消散一空。
李贤手中有份未完成的图纸,上面画的是一种万料大船,它没有名字单纯的叫做万料船,这是龙江造船厂当年的野心。
根据陛下的指示,这万料船,唯利大洋,其实造多了,并没有什么用,但是万料船,不就是代表着大明的探索吗?
“该死!该死!该死!”李贤用力的拍了几下桌子,愤怒无比。
魏国公徐承宗喝了口茶,权当没听到。
李贤骂的该死,没有主语,谁知道在骂谁,其实可以过分解读一下,弹劾李贤一个目无君上。
“现在当务之急,是劝说百姓离开那些坑塘,我们要复建船厂,这些周围的百姓,都可以用。”徐承宗是个向前看的人,他不愿意翻旧账。
其实原因很简单,大明的各大船厂,只有内库和百姓受益,这也是当时朝中形成加大海禁、停止西洋活动的风力的主要原因。
事情已经发生了,当初的人都已经死了,多说无益。
李贤的怒火稍微平息,徐承宗的话有几分道理。
人活着,总要向前看。
徐承宗认真的想了许久,龙江造船厂复工,千头万绪,他需要简明扼要的说明情况。
作为南京守备,徐承宗有很多话要说。
他十分严肃额说道:“在龙江造船厂的上四坞的旧址上,有个博爱乡有七个村,四万余人,她们都是畸零户,这七个村,收养了两万五千多孤儿。”
“这些孤儿,都是女子。”
李贤猛地瞪大了眼睛,呆滞的说道:“都是女子?”
“然也。”徐承宗点头。
畸零户,即鳏寡孤独及无田粮当差之户。
大明编造赋役黄册时,将此等人户置于里甲一百十户之外,附十甲后,由里长带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