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9/2158


这些漂流鸭在渤海湾打了个圈之后,向南而去。
很快彭遂就发现了沧溟流的第一个特点,分冷热。
从琉球而来的黑潮是暖流,而从渤海湾南下的是寒流。
彭遂登船开始追逐漂流鸭的时候,发现了第二个特点,那就是分季节。
它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随着气温升高,他来的时候那条暖流开始慢慢式微,而南向的沧溟流也在变弱。
但是依旧在稳步的向南而去。
在泛舟赶到松江府外海的时候,彭遂看到了一股奇景。
在无风的时候,漂流鸭在靠近海岸的一侧随波逐流的南下,而远离海岸的一侧,在北上。
这一南一北仅仅隔了不到十里的位置,漂流鸭在这十里的范围内,一边向南一边向北。
而彭遂的船就在中间的位置。
整船的人呆若木鸡,他们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而彭遂追逐漂流鸭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他在松江市舶司和季铎报了个平安之后,找到了李宾言,将京中发生的事儿,尤其是漂流鸭的事儿,讲解了一遍,才开始了南下而去。
李宾言的舟师也开始了追逐漂流鸭之旅。
这一次,李宾言得到了沧溟流的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漩涡。
北上和南下的沧溟流形成了一种循环,在黄海,有一个大漩涡,而这个漩涡导致了很多倭国的船舶,误入之后,在海上不停的打转。
而且寒流和暖流交融的地方,会非常容易起雾。
这也是很多倭国船舶有的会半年才到大明的原因之一。
倭国的船,很容易在海上迷航,大雾弥漫,他们被沧溟流带着打转。
彭遂追逐着漂流鸭向南而去,而李宾言也开始了对鸡笼岛的第二次考察,这次的考察,由季铎带着第二批送往久米岛的补给,进行一次简单的勘测。
季铎带着四艘三桅海船,南下向着鸡笼岛而去。
而李宾言开始主持松江市舶造船厂事宜,工部给出了一个方案,而李宾言要进行大规模的修改、实地勘验,最后确定造船地址。
重启造船的时候,李宾言才感觉到了其中的困难。
密州市舶司主要造的是战船,最大的不过四百料的战座船,朝廷意图恢复建造两千料的船舶,用于南下西洋。
首先困扰李宾言的就是用什么木头造船最合适?从哪里找到这些木头?这些木头又应该如何处理?
工作,千头万绪。
===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点利用价值没有===
李宾言和王卺在细细商量着造船事宜,他们找到了不少舟师、工匠坐下来一起商量。
正如于谦所言,朝廷一声令下,并不难找到船工。
给朝廷效力那是士子才有待遇。
而且,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一下子将整个江南造船业的劳动报酬,拉到了一个民间造船厂,根本无法接受的地步。
一年折合近三十枚银币的劳动报酬,还有相应的房舍、时蔬、肉、米等物。
一个七品的县令是85石米,哪怕是京师最新的定俸,实发年俸也才五十银币。
一个秀才,一个月才给七斗米!
而且还有定级,是朝廷认可的的匠爵。
一共四阶十六级,以学徒、工匠、住坐工匠、大工匠四阶,划分了十六个等级,按照工匠的能力,进行考核区分。
如果能做到大工匠,可以直接上奏疏至工部,送入文渊阁。
这是朝中官员才能有的待遇!
有重大发明的时候,还会有头功牌、奇功牌的恩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9/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