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6/2158


南衙僭朝被平定之后,大明朝堂的叙事风格,发生了一点小变化,民不再代表缙绅、士族,而是普通百姓了。
朱祁钰这才点头说道:“啊,你说的这个很好,朕也有这个担心。”
“所以,工匠皆住在厂官舍之中,龙江造船厂会驻扎京军,锦衣卫,安全之事不用担心,劳动报酬的话,是按着官厂工匠待遇给的。”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了意识形态、制度和政令。
而上层建筑会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
不给工匠们待遇,工匠们的地位从哪里来?生产力从哪里提高,如何改变生产关系,改变经济基础?
月俸连自己的肚皮都填不饱,谁会去做工匠呢?
没有地位、没有资财,如何入娶媳妇生孩子呢?
官厂的工匠待遇是仅次于京营军士和兵仗局银匠的。
金濂站出来详细解释了下工匠的待遇,大约就是生活所需四倍到六倍之间。
金濂是挺抠门的,大明朝敢跟陛下一分一厘银子,斤斤计较的也就金濂了。
但是金濂这次出奇的大方,开海要什么就给什么。
这是一笔巨大的投资,但是金濂相信会有回报。
蔡愈济俯首说道:“陛下明察秋毫,臣没有疑虑了。”
鸿胪寺卿见没有人再讨论开海诸事,站了出来俯首说道:“陛下,朝鲜的王世子和首阳王李瑈请求觐见。”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与时偕行、与时俱化===
朱祁钰发现一件很古怪的事儿。
那就是只要中原的军队只要强,那就是朱棣那般,征来征去,敌人望风而逃,占城百姓有人做主,四海之内没有海盗,二桅船舶可以从刘家湾溜到南非去买卖象牙。
两块瓷盘,可以换一整根象牙。
但是一旦中原王朝的军队变弱,那战争立刻就来了。
麓川开始反复,黎朝开始欺压百姓,琉球国王朝不保夕,朝鲜王室在背刺,倭国开始进入战国大名。
四周没有一处安宁之地。
中原的军队越强,爆发的战争的概率就越小,进而中原百姓死得少,各国百姓也死得少。
当中原王朝式微的时候,周围一整圈,没一个国家过得舒坦。
双赢,大明赢一次,各国赢一次。
于谦专门负责劝皇帝陛下仁善,于谦的逻辑就是这个逻辑,大明的军队越强,组织度越高,周围就越安宁,大明也就越安全。
所以于谦从不搞什么兴文匽武的那一套,振武,越振周围就越安定;造船,越造越没有倭患;开疆,开的越广大明越发达。
乃是至仁至善之道,就是皇帝得辛苦点,整天在讲武堂坐班。
“臣首阳君李瑈携罪臣王世子李弘暐,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瑈刚入殿,就是三拜五叩。
这王叔李瑈很是恭敬,但是这王世子李弘暐,依旧是不甘不愿,他进了门之后,居然走了几步,才开始行礼,行礼也是马马虎虎,纠仪官看的都是眼皮直跳。
这不得打一顿?
当初,李弘暐不肯跪接大明圣旨,为此还闹出了《藩国仪注》的争论,朝鲜精明的风力极大,李弘暐被架空,一点都不意外。
“说说吧,怎么就闹到了这种地步?”朱祁钰开口问道。
李瑈跪在地上,俯首帖耳的说道:“领议政皇甫仁、左议政金宗瑞等臣子,架空了王世子,所有政疏皆贴标,黄标可过,不是黄标不可过。”
“这黄标政事,都成了笑话。”
“王世子被架空了,臣作为世子叔父,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便带着人到了汉城,诛杀奸臣于殿外,是为戡乱。”
在最开始朝鲜的公文之中,李瑈是以靖难禀报,还有点洋洋得意,靖难这词儿好用。
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问题,靖难也是他能说的?这不就成了番夷小国不懂规矩的真实写照了吗?
所以他立刻改口变成诛杀奸臣,戡定祸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6/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