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3/2158


朱元璋赤贫布衣出身,戎马一生,勤勉到被人直呼劳模,终年七十一岁。
朱棣也是打了一辈子仗,亲履兵锋数次,半辈子都在北伐,终年六十五岁。
朱厚熜整日里修仙、吃仙丹,还被宫女刺杀,最后活了六十岁,因为朱厚熜住西苑,不住皇宫。
大明朝十六位皇帝,活过五十岁的只有四人。
还有一个就是垂拱而治,什么都不管,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胡濙认真的前后捋了捋说道:“陛下,要是有人趁机挤兑呢?”
===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叙事风格的小小变化===
胡濙十分确信的说道:“挤兑是最可怕的事儿。”
朱祁钰抿了口茶认可的说道:“的确如此。”
胡濙满是感慨的说道:“在泰西,大约在大明战国时候,泰西有一个松散的军事和政治同盟,名叫提洛同盟。”
“他们在提洛岛上,建起了一个寺庙,这个庙宇的前面有九头洁白是石狮子,是光明和预言之神阿波罗和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诞生之地。”
“这座神庙掌管了提洛同盟的银库,这个银库经营保管金银、收付利息、发放借款,所以提洛岛又被称之为白银群岛。”
“而提洛同盟,被大秦人伯利克里担任,伯利克里成为了白银群岛之主。”
“这一年,白银群岛之主伯利克里,向十三个城邦借贷了白银,可是这十三个城邦未曾兑换诺言,他们导致神庙损失了八成的本金。”
“白银群岛所有存款的人,都听闻了这个消息,开始在神庙挤兑白银。”
“大秦人的王、白银群岛之主伯利克里,只好把所剩不多的白银拿回了希腊,这就引发了白银群岛的反叛。”
因为不守信用导致神庙破产,八成的本金消失的无影无踪,剩余两成本金被伯利克里运回了雅典,这就引发了白银战争,成为了雅典和斯巴达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一个注脚。
挤兑,挤着兑换宝源局的银币。
胡濙继续说道:“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因为频繁的战乱导致巨商富贾颠沛流离无以为继,基于宗族地主和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寺院,成为了民间借贷的主体。”
“寺院有专门的寺库,有偿借贷,最终在长安城内,建立了专门从事存、贷、保、汇、兑为一体的无尽藏院。”
朱祁钰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南衙的时候,在烟云楼见到的那个扑买的专员,唱衣。
唱衣,就是源自寺庙僧人圆寂,买僧人遗物的人,就叫做唱衣,专门负责扑买之事。
存贷保汇兑一体的无尽藏院,是民间集资放贷的机构。
胡濙继续说道:“无尽藏院有质举,也就是将财物抵押,又被称为质库、长生库,最常见的就是典当行。”
“还有一种是举贷出责,就是没有抵押物,仅凭个人的信誉就可以借贷,但是这种利息一般都比较高,叫偿利过本。”
“开元十六年,唐玄宗下令,规定不得超过五分利,积日虽多,不得过本。”
就是利息不能超过本金,一旦超过就可以告官。
“朝廷能管得住官本,管不住寺庙,无尽藏院,这生意越做越大,真应了他们名字,无穷无尽。”
“然后唐武宗对他们下手了,因为他们纳储之后,不给兑付,引发了民乱。”
外来的教派从来不是乖巧的,其实都是欠收拾的。
朝廷下令,不得偿利过本,他们可倒好,非要跟朝廷碰一碰。高息纳储之后,居然仗着人多,不肯兑付。
唐武宗捣毁了大唐寺庙四万余所,查抄良田数千万顷,强迫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
朱祁钰笑着说道:“挤兑其实好办,朕留下两成来给他们兑付就是。”
“天底下还有比朕银币多的吗?”
胡濙一愣,随即感慨的说道:“陛下言之有理。”
有钱,说话就是硬气。
天底下银币最多的地方,就是内承运库。
要不是金濂整天压着,陛下这个最大的货币持有者,无论投资什么,都可以直接将某个行当垄断在自己的手中。
金濂阻拦皇帝搞垄断,是有道理的。
因为历史上出现过皇帝垄断的产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3/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