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4/2158


胡濙说的是大唐朝波斯都督府的建立,是俾路斯的请求。
随后俾路斯到大唐朝贡,唐高宗李治册封了俾路斯为波斯王。
俾路斯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俾路斯把他们家世代相传的称号万王之王,给了唐高宗李治。
胡濙研究史料的时候发现,新旧唐书中,李治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万国之主。
比如总章元年(668年)夏四月丙辰日,彗星出现在天边,群臣纷纷上奏说:「星孛于东北,此高丽将灭之征。」
李治曰:「高丽百姓,即朕之百姓也。既为万国之主,岂可推卸罪过于小蕃!」
然后李治就派李勣率领大军,去了趟高句丽,破了高句丽的京师,把高句丽的王高藏和诸多大臣给抓到了京师,随后设立了安东都护府。
李治的父亲李世民喜欢自称天可汗,这是个西域汗国的尊称。
可李治这个万国之主的封号,就很古怪了。
要知道称号这东西可不是随便说说,否则天天嘲讽别人蛮夷,自己搞个莫名其妙的称号出来,岂不是贻笑大方?
称号很严肃。
要不然法提赫赶忙费劲儿打君士坦丁堡,也先干啥费劲儿去拔都萨莱?
不都是为了个称号吗?
李治的这个自称曾经让胡濙疑惑了好久,直到对比中西方史料,尤其是大秦国文牍之后,胡濙终于搞清楚了万王之王,和万国之主是一样的。
是来自于那个亚历山大·马其顿王。
而且翻译工作持续进行之后,才发现大宛国的贵山城、西辽的苦盏城是一座城,他们都在碎叶城相距不到五十里的范围。
苦盏(alexandria&e)的意思翻译出来,就是最遥远的希腊人,或者最遥远的亚历山大。
在唐高宗时期,都是归西域都督府管辖,管理西域诸国的册封之事,包括继承了万王之王的波斯国。
尼古劳兹呆滞的看着胡濙,他说的好有道理。
“大明承袭了唐制,所以一定程度上,你口中的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半岛,在法统上,归大明所有。”胡濙再次张口说道。
胡濙为什么要研究这个?
===第四百七十五章
罗马与大明文化差异的根源===
胡濙为什么要研究关于万王之王和万国之主?
其实原因很简单,陛下要纳来自大秦国的公主,胡濙总要研究一下,堵住某些风宪言官的嘴。
明承唐制,这万国之主,自然对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的宣称权,那么陛下意图恢复万王之王的领土,纳一个来自大秦国的公主,就是应有之意了。
君士坦丁堡就在巴尔干半岛到小亚细亚半岛的交界处,巴尔干半岛包括了大部分希腊地区。
至于日后是否真的要攻伐,那也是日后的事儿了。
胡濙和尼古劳兹继续喝茶,沟通着东西的差异。
按照中国世代沿袭的大一统、五德轮回中正朔,也就是朝代的正统来说,面前的东罗马帝国的公主和使者,无疑就是泰西的正朔。
如何最快速简单的了解一个文明的根基?
了解他的家庭制度。
在任何文明之中,家庭都是社会的基石,“家”作为社会中最小的单位,可以从根本上反应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现状。
大明的人丁统计之中,只是以户计算,而非用口计算。
户就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尼古劳兹运来的文牍中,反复出现的单词failia,表示罗马法中的户。
这一点中国和罗马是相同的。
胡濙抿了一口茶,他极其擅长品茶,只是岁数大了,品不出那些细细的香味儿来了。他笑着说道:“大明很重视家庭。”
尼古劳兹想了想说道:“我们罗马亦是如此,十二铜表法,亦被称之为罗马法,到今天依旧是一步极好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虽然被日耳曼蛮族给毁掉了,但是我们罗马依旧保存着完整的拓本,在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4/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