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3/2158


冉思娘作为太医院的医倌,收诊金和药费是应有之义,至于可怜埃莱娜,乃是冉思娘的本心。
人之初,性本善,冉思娘知道身在异地,无依无靠的感觉,毕竟冉思娘是从播州而来。
冉思娘看着埃莱娜的背影,这喜欢陛下,就这点不好,喜欢陛下的人太多,争抢陛下的人也太多了些。
===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埃莱娜感受到了冉思娘的敌意,但是也感受到了冉思娘的善意,如此的矛盾,却如此的浑然一体。
埃莱娜略微有点迷茫,大明的人,都这么复杂吗?
埃莱娜离开了太医院,冉思娘继续坐诊,她现在每个月有八天的时间会在太医院惠民药局坐诊,有七天的时间,在太医院的解刳院负责解刳之事。
解剖论虽然第一版已经刊发,但是第二版正在紧锣密鼓的制作之中,过去解剖没有发现的脏器等物,开始逐步的完善,而且解刨论也变得越来越厚重。
剩下的时间,冉思娘都在讲武堂的讲医堂和陛下卿卿我我…是在讲医堂上课。
冉思娘结束了一天的看诊,绝大多数的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是胡尚书关于预防与卫生简易方中的重要理论。
预防大于治疗。
胡濙是个很擅长养生的人,七十有七,依旧是朝中的中流砥柱,胡濙的经验之谈,都是良言。
冉思娘来到了解刳院,准备解刳之事,最开始的那种不适感已经消失,医者仁心,四个字可以概括解刳院众医者的心态。
仁心,是仁者无敌的仁,是无我的仁,是内心已经明悟自己做的事情是有利于医学的人。
太医院在这方面的筛选之上,是极为严苛的。
多数太医院的太医,在进入解刳院一次之后,便再也不会进入第二次,但是终归有些人能够明悟,做这些的意义是什么。
若是要翻译一下:大约就是团结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重要思想之下,本着为大明医学进步,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惓惓以生灵为念,为天下众生谋福。
无论是解刳院,还是钦天监,亦或者景泰安民渠、四万里疏浚、官冶所、御制银币、景泰通宝等等,无不是为了这一目标在进行。
冉思娘嘴角勾勒出一个很浅很浅的微笑,酒窝在帷帽之下,若隐若现。
那个心比天高、志上九霄的陛下,是她喜爱的人,能够帮到心爱的人,是让冉思娘十分快乐的事儿。
无论是金尚书的胃病,还是百宝丹外敷内用治疗外伤,亦或者三七、金不换等草药,都帮到了陛下。
而贵州地方沉静了千余年的文化、医药、土地、药材、矿石终于在陛下的推动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民无数。
这是互惠互利,这是共赢。
大明赢两次,云贵川黔得到了开发,云贵川黔的百姓们赢了一次,内地的医药、铜料得到了补充,内地的百姓又赢了一次。
有赢家,也会有输家,那谁输了呢?
所有送入解刳院的人都是输家,这些人,都是斩首都已经无法处罚其罪孽之人。
渠成义、渠成仁、渠成德、苏平、苏正,这些名字,一个比一个周正,但是却从来不干人事。
冉思娘跟着陆子才、欣可敬来到了东郊米巷的太医院大门。
东郊米巷依旧是门可罗雀,根本没有一个人影,那些曾经攻讦太医院解刳的人,逐渐没了声音。
五常大论、孝经是意识形态,是政治正确,仁义高于利,但是仁义基于利。
解刳院的研究成果,催动着医学的快速发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保证自己不生病,求到太医院,求到惠民药局呢?
所以大家都当做这个地方不存在,不问、不看、不听。
但用到的时候呢,国子监也好、翰林院也罢、风宪言官也是,都是匆匆而来,家中妇人、儿子、女人、老人生病,总要到惠民药局。
当然,读书人,总是在看完病之后,通常出门后,都会再骂一声,一窝的牛鬼蛇神!整日里解刳,简直是无耻之尤!
冉思娘听到过几次,这些读书人故意讲的很大声,但是陆子才、欣可敬、冉思娘、胡长祥等等太医,从来没有一次因为怒骂,对患者做过什么手脚。
医者仁心,这仁一字,是心境的完美无瑕。
这些骂无耻之尤的人,表面上看,是骂太医院的太医,其实不过是骂自己罢了。
到底谁无耻?
卢忠带着一班锦衣卫,带着两个人犯,从东郊米巷的西口走入了东郊米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3/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