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0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4/2158


但是以泰安宫正午时分再次确定时间,这是礼法。
许敦继续说道:“陛下臣请以泰安宫时间为准,测定天下里差,如果用地方时间去记录会有所不便,也会复杂,时日一久,就会出错,臣…”
朱祁钰听了半天终于听明白了许敦的意思,点头说道:“你的意思是标准时?”
许敦忙不迭的点头说道:“对!对!对!标准时。”
“应有之义。”朱祁钰点头说道:“哪天天气好了,去泰安宫测算一下吧,确定下来,就确定天下经纬吧。”
这是量度斗斛的范畴之内,也是礼法。
大明以皇帝为中心,自然是皇帝住在哪里,就以哪里为准。
朱祁钰站起身来说道:“希望陈循编纂好了寰宇通志,不是过去那种模模糊糊的堪舆图。”
球面几何,是兀鲁伯的另外一个成就,如果再给兀鲁伯一些时间,他或许可以验算更多的东西。
比如地面的一经度到底有多远。
这在大明不是问题,大明幅员辽阔,一旦皇帝相信了大地十个球,确定同一纬度并不困难,确定一经度的距离也不困难。
这对绘制堪舆图有很大的帮助。
朱祁钰站起身来,准备离开,忽然开口问道:“有什么成果可以给李宾言、贝琳他们发一份,对了,这个六分仪花了多少钱?”
“不到两百两银子。”许敦赶忙俯首说道。
朱祁钰不在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哦,倒是不贵,就叫他兀鲁伯六分仪吧,纪念下这位好人兀鲁伯。”
许敦俯首领命。
朱祁钰拍马离开了钦天监,向着讲武堂而去。
他到了聚贤阁,就看到了王直等在聚贤阁内。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王直俯首行礼。
朱祁钰笑着说道:“安,坐。”
上次胡濙上聚贤阁二楼的时候,在楼梯的拐角停顿了一下,兴安说了这件事,朱祁钰就把御书房和诸多会议室搬到了一楼。
“王尚书,风宪言官的确还在弹劾,王尚书若是觉得力有未逮,想要致仕,朕可以准许。”朱祁钰颇为郑重的说道。
他其实有点低估了风宪言官的火力,王直被架在了火架上,烤的外焦里嫩。
“左右不过是几句闲言碎语罢了,倒是无碍,陛下,臣是来说万言书的事儿。”王直对弹劾并不在意。
弹就弹呗,又不掉肉。
“你是说涨俸禄吗?”朱祁钰点头说道。
===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为了理直气壮的抓贪===
天下第一条经度线,会穿过泰安宫,是钦天监、工部的一致决定。
毕竟连琉球国的王宫,都面朝皇宫而建,0°经线甚至都不以皇宫的奉天殿为准,而是以朱祁钰的寝宫泰安殿为准。
这是工部、钦天监的恭顺之心,也是大明的礼法。
朱祁钰对这个非常的赞同。
同样,吏部尚书王直请求涨大明朝的俸禄,也是吏部的恭顺之心。
王直俯首说道:“陛下,不足俸,一定滋生腐败。”
这是王直在万言书中,对于大明吏治的一个探索。
大明在洪武四年、洪武十三年、洪武二十年,三次定俸,这三次定俸禄,一次比一次高。
都说朱元璋薄凉寡恩,那这三次定俸禄,为何一次比一次高?
尤其是洪武二十年最后一次定俸,更是被一直执行到了崇祯十六年。
崇祯十七年,大明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再也发不出粮钞了。
在洪武年间,俸禄的发放主要是以实物的米粱为主。
在永乐年间,同样以实物为主,因为大明无敌舰队南下西洋,带回来大量譬如香料、宝石等物,这些香料是当时折俸的主要物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4/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