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0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8/2158


历史给罗马的最后称号叫拜占庭。
朱祁钰作为大明皇帝,救不了罗马帝国,不是他不想,大明的影响力,最多可以到达向大明朝贡的帖木儿王国,对欧亚风云,现在并没有多少影响力。
朱祁钰和于谦聊了很多关于西域的事儿,确定了若干的决议,同意了帖木儿王国海路朝贡的贡路。
进入大明的海域之后,可以前往密州市舶司进行往来沟通。确定了对瓦剌西进的持续关注。
在李宾言的奏疏到达大明京师的三日后,所有需要斩首的案犯,近千余人,跟随者赵明瑞押解入京。
赵明瑞被送到解刳院之时,情绪比较稳定,他并不清楚解刳院是个什么东西,在解刳院的门前,他被灌了一碗迷魂汤之后,面带微笑被抬进了解刳院之内。
朱祁钰这才知道,渠家三兄弟还活着,生物意义上的活着,他们三兄弟在雅座上,为大明的医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七粉为主的外伤药,效果极佳,百宝丹内服外用,化瘀止血,乃是良药。
奸商们会在京师被锦衣卫查补,南衙的锦衣卫也会配合北镇抚司的行动,对这**商进行查补,三次查补确定无误之后,这些人会再押解至南衙斩首示众。
在这段查补的时间里,朱祁钰在北衙都感受到了来自南衙的风力。
因为朱祁钰作为大明皇帝收到了一封万言书。
万言书,一共万字有余,这封由南衙多家诗社共计一千三百余士子共同上奏的奏疏,放到了朱祁钰的面前。
万言书,北宋时候,王安石有矫世变俗之志.於是上万言书,开始变法。
但是朱祁钰收到的这封万言书,就有点值得让人玩味了。
这些奸商被塑造成为了「激于义而死」,对奸商郡望的善举进行了高度评价,肯定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和功绩。
“兴安,你看看这万言书。”朱祁钰将手中厚重的奏疏掂量了下。
兴安无奈的说道:“陛下,臣不读书,看不懂,让臣说,就是看它作甚,开篇就是错的,陛下还把它看完了。”
“这些奸商被抓了是事情的现象,可是他们只口不提这些家伙被抓的问题,更不提被捕的原因,别说陛下实事求是了。”
“现象、问题、原因、方案,是陛下提出的实事求是。”
“察类、求故、明理、寻道,是胡尚书给陛下实事求是的翻译。”
“这帮人连察类都算不得,就开始胡搅蛮缠了,这万言书,万字,要是臣,臣看都不看,陛下还浪费时间,从头看到了尾。”
作为大明的礼部尚书,当陛下提出了从四个方面实事求是的时候,胡濙立刻开始了他的翻译工作。
朱祁钰在和李贤交流南衙问题时,就已经用过了。
陛下说的实事求是听不懂是吧,胡尚书的翻译听得懂吗?
兴安依旧有些不满的说道:“臣不读书,《邓析子·无厚篇》曰:谈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他们这是诡辩,不知类,不察类,《墨子·非儒下》曰:无故从有故。他们有故?”
“不察类,无故,如何明理?”
朱祁钰疑惑的说道:“谁?”
“墨子啊。”兴安回答道。
“不是,朕问的前一个。”朱祁钰奇怪的问道。
兴安想了想说道:“邓析子啊,先秦诸子百家之一。”
朱祁钰笑着说道:“那你还说你不读书。”
“臣肚子里这点墨水,哪里能跟这群笔正诗豪相媲美。”兴安挠头说道。
===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责众冤魂何以慰藉===
「察类」是为了「知其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属概念论研究的范围:
「求故」是为了知其「所以然」,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主要属于判断论研究的范围;
「明理」是为了知其「必然」和「当然」,主要解决预测其发展趋势和怎么办的问题,属于推理论研究的范围。
「寻道」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和当然之后,如何脚踏实地的解决问题的范围。
当然,四者又是密切相关,互相包容的。
比如,要「察类」,就须认识事物的本质,否则就难以区别其类别;
而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求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8/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