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452

“知道了,姐姐。”安娜听话的改变了称呼,神色复杂的道,“一定要这样么?有没有别的办法。”
“我们女人只有这个武器最管用。”伊莎贝拉波金娜低下头道,“至少他还算一个理想对象,不老也不丑。”
艾伦威尔逊成功的被糖衣炮弹击中,心情却十分不错,主要是因为凶器染血。也许这就事身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幸福吧?可惜还是晚了一些,要是早上个几十年就好了。
波恩位于德国大城市科隆以南约三十公里,在一九三九年人口突破十万,大概相当于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一个城镇,不过在欧洲这边已经算是一个城市了,没有那些大城市常有的嘈杂和车多人拥的现象。
现在处在波恩英军的管控之下,整个波恩算是德国少见的乐土,同样也是英占区极少数没有被战火波及到的城市,光是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就略微明白,为什么英国力主联邦德国的首都设立在波恩了。
可惜艾伦威尔逊实在没有什么音乐细胞,无法从全世界都认为是奥地利人,但实际上是的德国人的贝多芬家乡得到什么灵感,只是去了英军在波恩的总部,办理了几张通行证就回回去了。
自然也没有见到两个女间谍促膝相对的一幕,间谍的演技不下于资深演员,见到艾伦威尔逊回来之后,伊莎贝拉波金娜脸上除了羞怯之外,只剩下眼中无尽的妩媚,高材生就是不同凡响,一出马就拿下了军情六局的线人。
“我已经拿到了你们一家的通行证,如果有事情可以去找当地的驻军解决。”刚刚打通了奇经八脉的艾伦威尔逊,还想着不能白白馋人家的身子,出去工作之前先把这一家子照顾好。
“其实我可以帮助你很多的!”伊莎贝拉波金娜主动开口,就像是一个新婚妻子不想和自己的丈夫分别,神态和语气都恰到好处,令人不人拒绝。
“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我会开口的,不过我的工作现在德国人无法插手。”艾伦威尔逊带着一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迈道,“男人还是要以事业为先。”
等到从印度远道而来的烟草机械投入使用,到时候才是用得到德国人的时候。
到了欧洲就进入脚不沾地状态的艾伦威尔逊,在波恩又呆了一天,经过了一晚上磨合之后,两人配合起来不在生疏,有了渐入佳境的感觉。
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艾伦威尔逊又开始收拾行囊前往英国占领军总部。和刚刚成立的英占区贸易委员会的同事们见面。
他相信这一次的见面会非常愉快,说不定还可以分享如何驯服龙骑兵的经验。
真正撬动历史的进程现在才刚刚开始,艾伦威尔逊满心的期待着。
比起从本土由两个副秘书长带领的庞大公务员,艾伦威尔逊只带着包括马仔马克的几个助手,显得有些势单力孤,不过他本人是对欧洲的联络官,同时也是对英属印度的联络官,气势上倒也不落下风。
英占区的主要民事机构和军事委员会并不在一个城市,英占区的贸易委员会总部暂时设立在汉诺威,一个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当中,建筑前面飘扬着三百年来全世界最著名的旗帜,大英帝国的米字旗。
这就不得不提汉诺威和英国的关系了,德国汉诺威家族以封地为姓,由于与英国王室的联姻,十八世纪初的一位汉诺威选帝侯之子成了英国的乔治一世。
算一算,驾崩的安妮女王是詹姆斯一世的曾孙女。而乔治这位准汉诺威选帝侯是詹姆斯一世的曾外孙。
一直到乔治三世,这一家人才适应英国王室的身份,不总往德国跑了。从此汉诺威成了英国的共主联邦,继承英国王位也是同时继承汉诺威。
后来汉诺威被普鲁士征服,却因为德国战败,英国恢复了部分影响力。伦敦方面把贸易委员会的总部设立在汉诺威,某种程度上也有象征意义。
汉诺威最后凉了也和英国有关,因为汉诺威王室与隔壁英国有着不可描绘的渊源,俾斯麦也不可能允许一个给英国机会插手德意志帝国内政的邦国一大个在普鲁士旁边,于是乎,德国统一的过程当中,汉诺威就这么凉了。
而现在这座和英国渊源颇深的城市,又成了英国恢复德国计划的马前卒。
建立德国英占区和英属印度的价格双轨制计划,艾伦威尔逊如愿的参加了。
对于他的到来,主持会议的副秘书长蒂姆布兰德表示了欢迎,一阵掌声响起之后,介绍道,“艾伦联络官是对欧洲和英属印度的联络官,在这一次的战后恢复计划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爱德华爵士非常认可艾伦联络官的工作能力。”
千言万语最后一句话最重要,爱德华·布里奇斯是现在大英帝国的内阁秘书,是遍布全世界所有英国公务员的领导人,每一个公务员如果想要仕途顺利,都期望得到他的赏识。
这句话一出来,整个会议室瞬间处在一片友好欢乐的氛围当中,至少表面如此。
“关于这个恢复计划,早在波茨坦会议上,内阁秘书和首相就已经有了想法。”艾伦威尔逊站起来侃侃而谈,“目前的情况,相信对大英帝国各方面都了如指掌的各位同事都了解,目前本土的情况不容乐观,工业上英国现在迫切的需要外力弥补,而德国尤其是英占区,虽然损毁严重,但是基础还在,而我们大英帝国并不缺乏原材料的供应。”
“当然这个计划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关键是英伦三岛要起到纽带的作用。更大的范围上,我们甚至要让一些其他欧洲国家和大英帝国采取共同态度,这样才能早日让欧洲重换新生。”
“那么就请蒂姆先生先说明,对英占区的恢复计划。我在随后补充英属印度在这件事上应该有的角色。”艾伦威尔逊说完之后,对着会议室的其他同事礼貌性的点头,赢得了一片好感。
“那么我就先提出一个基本的工作步骤。”蒂姆布兰德轻声咳嗽了一声,对艾伦威尔逊识相的表现也非常满意,然后道,“对于英占区的想法有这么几点……”
“一、允许人们自由地讨论他们本身的问题,并普遍地开始采取一些自助措施。二、根除主义的流毒,如游手好闲、百无聊赖和恐惧未来等,树立正确的思想,使人们充满希望。三、特别加强对德国青年一代的工作。”
在德国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德国人的思想和他们的生活方式。过去十多年来,德国人接受了希特勒的思想,家庭的重要性缩小到最低限度,宗教的影响也大大削弱,而国家权力却极度增加。
在这个时期里,德国人曾一度享受充分就业和高标准的生活水平。目前,除了苦难外,一切都荡然无存。
“应为在校学童供应课本,提供可靠的、可信赖的教员和适当的校舍。英军部队占用了很多校舍,应立即交还给德国人。同时,应提供好的影片、报刊、图书等,加强对在校和不在校的青年人的教育。”
“我非常同意蒂姆的想法,必须让适龄的德国青年马上回到学校当中,恢复学校的运行是当务之急。德国的青少年一旦在社会上游荡时间过长,只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他们的思维不成熟,极其容易被反英思想影响到。”另外一个副秘书长点头同意,然后看向艾伦威尔逊道,“艾伦联络官,你认为呢?”
“太好了,最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失业率从表面数据上降低。我们把这些德国青少年关在学校里面浪费时间,对社会治安也是极大的好处。”艾伦威尔逊攥紧拳头兴奋道,“等到这些学生毕业了,那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最关键的是短时间内不会给我们找麻烦!教育对学生来讲,就是他们的坟墓。”
咳咳……蒂姆布兰德咳嗽了两声道,“艾伦联络官的想法是非常新颖的,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这是一个和解的世界,我们要着眼于未来,求同存异……充分教育的学生,对德国的未来也有好处。”
就看是什么教育质量了!艾伦威尔逊心中念叨,其实想要彻底废了德国,老欧洲的手段也就是图一乐。
真要把德国人的下一代干掉,还得要学习人类灯塔美利坚,推广快乐教育,小学学一加一等于二,中学四则运算,高中多参加社会活动,大学挂科!
可惜德国人不一定好骗,几十年后德国是欧洲少有还能保障教学质量的国家,不像是英国仅剩下几个响亮招牌。
轮到艾伦威尔逊发言,则介绍了公务员的梦想工作之地,英属印度的情况。
并且表示英属印度和英国的战后复兴息息相关,在英国本土目前的情况下,建立定价中转站的意义。
“德国人现在需要工作,英属印度需要良好的商品,这对大家都是好事。”
===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订阅)===
“对于宣传工作,要强调汉诺威和英国传统上的关系,尽量让英占区的德国公民明白,英国人过来帮助他们的,消减德国人对占领军的敌意。”
“这件事可以把其他国家拉下水,法国人要吞并萨尔区,美国莱茵大营的战俘还没有释放,至于苏联我们随便编造,德国人什么都会相信。其他国家都是一滩烂泥,就比较出来大英帝国的绅士风度了。”
“爱德华爵士对我们恢复德国计划抱以厚望,风险与机遇并存,绅士们。”
“英占区靠海,公路铁路和渔业资源要首先列入计划当中,军事委员会同样担心德国出现饥荒,我们要为冬天的到来做好准备。鲁尔区的煤炭必须马上恢复生产。”
“德国在鲁尔区的大型企业,我们马上组织人手上门去调查,也许一些所有者已经被关押起来了,但是生产还是要继续。这件事我亲自跑一趟吧!”
艾伦威尔逊主动请缨,准备走遍鲁尔区恢复英占区的生产,他早就想这么做了,刚刚来到德国,他就打着粪里淘金的主意,只是被波茨坦会议那种琐事耽误了时间。
“行政方面,我们的计划是,将英占区军事委员会的分区加入贸易委员会的成员。”
“大城市我们的计划是,平息猖獗的黑市交易,如果暂时做不到,先清理城市垃圾,这一点可以让已经被释放的德国军人给与帮助。”
“至于贸易计划,现在马上制定一份贴近德国现实的物价表,上报给伦敦,建立英属印度和英占区和英属印度的交易体系,艾伦联络官在英属印度工作过,多多费心了。”
艾伦威尔逊点头道,“我相信在众多同事的支持下,英占区的恢复会令人大吃一惊,这当然也不能离开英属印度的支持?
我们处在一个团体,虽然在地球的两端,但服务大英帝国的心是一样的。”
计划、计划、计划!参加贸易委员会会议的各位绅士?
一口一个计划这么做?
计划那么做?
不知道的人如果没有看见外面的大英帝国的米字旗,会议室当中一口地道的伦敦腔,一进来见到这一幕?
说不定以为是苏联计划经济委员会在制定五年计划方案。
如果进来的是美国人?
说不定会会大吃一惊,难道大英帝国已经江山变色?
而大英帝国的公务员,丝毫没有避讳?
简直就是理应如此?
似乎对被苏联发扬光大的手段一点都不陌生。
当然不陌生?
战时体制本身就有相似的地方?
更别提新首相艾德礼本身就自称社会主义。公务员当然要响应号召?
保持和组织高度一致。
英国是否实行过计划经济?当然实行过。不但英国实行过?
欧洲国家都基本都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资源由国家分配,产品由国家包干,成本由国家规定。
对待民众,干脆就实行计划经济中的最极端的体制:配给制!
现在英国本土还是配给制呢?
来到德国英占区的公务员?
自然刚刚过来?
就拿出来了不下于苏联计划经济委员会的专业性?
把德国的恢复发展给做出了计划。
美国人那群投机倒把的香烟贩子,哪知道这种高端的东西,英占区的会议只是冰山一角?
真大动干戈还得新任首相艾德礼,艾德礼正准备将重大产业收归国有,等到消息传来,才是美国人震惊的时候。
出了贸易委员会总部,艾伦威尔逊思考着首先去港口还是去德国著名企业的总部拜访,好像两件事都很重要。
欧洲这边已经开始抚平战争带来的伤痛,世界范围内还远远谈不上平静。作为轴心国成员之一的日本,还在坚挺当中,叫嚣着本土决战。
眼看着苏联红军已经在北海道站稳脚跟,并没有被日本军队赶下海。美国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美国大兵可没有苏联士兵这么听话,而且预计的伤亡确实令人难以承受。
回到美国的杜鲁门总统,在经过了讨论之后,终于决定让日本人尝尝美国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要震慑一下苏联人,只有真的把核弹应用在战争当中,才能让苏联人冷静下来。
在自己国内进行试验,缺少了一种震撼性,现在这种震撼性就让日本人来完
成吧。
“不能等待按部就班的等待明年占领日本全国,苏联人一旦将从德国获得的船队投入远东,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和德国一样的情况,甚至更糟。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不可容忍的,日本和美国有着难以化解的仇恨,如果全世界都知道日本是珍珠港事件的发起国,却要被苏联分走一半,美国想要追求的领导力将荡然无存。”
“那样的话在其他国家人眼中,美国就只是一个有钱但是军力不强的普通国家。甚至不能独立击败一个岛国日本,这样的国家有什么资格引领世界?”
比起在波茨坦的时候,已经参加了重要国际会议的杜鲁门总统,已经从思维上出现了一点变化,真正的开始以更加广阔的思维思考问题了。
“我知道空军已经准备好了,启动吧!”军事会议上,杜鲁门斩钉截铁的做了决定。
逼迫日本投降的可能,就只有寄托在核弹,这种刚刚面世的秘密武器身上了。
投掷核弹的是“509小组”。十个月时间以来,“509小组”与提尼安岛基地的其他b-29型轰炸机一样,参加对日本各城市的空袭。
所不同的只是,他们还是每次只携带一颗炸弹,每次投弹都要求保持一定高度;与以前的训练课目一样,要求弹着点准确,并在视力范围内爆炸。
经过实战,他们的这项技术已大为提高,并且熟悉了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这时,全组只有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要反复演练这个动作,他就是带队的蒂贝斯上校。
美国第一颗作战原子弹被分成四个部分,由三架飞机和一艘巡洋舰分别运到提尼安岛,并在这里被组装起来。它将由一架序号为八十二号的b-29型轰炸机投掷。
在投掷原子弹之前的很短时间内,或是心理上的原因,或是什么其他原因,训练有素的“509小组”接二连三出事故,接连有四架b-29型轰炸机在起降过程中损坏或完
全报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4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