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452


bbc上面的画风就正常多了,逮住一个宣扬英国正面形象的机会,本土报纸进行了连篇缀读,报道英国在恢复欧洲和平,和消弭仇恨方面所做的努力。
“德国投降了!”隔天起床在办理公务的时候,代表处突然响起来了炸雷般的欢呼。
艾伦威尔逊也跟着嚎了两嗓子,人家都在宣泄情绪,他要是懒得回应会显得不合时宜。
从希特勒自杀的那天开始,邓尼兹向苏联试探保持军队前提下的和平,被拒绝。然后试图同西方谈判,提出首先南部德军投降,被艾森豪威尔拒绝。
之后提出向西方单独投降,以便继续同苏联作战,同样被拒绝。艾森豪威尔威胁要继续开战,并封锁前线。
都到了这个时候,摆在德国面前的道路,除了无条件投降之外,没有其他道路可走。
就连窗外,也隐隐有巴黎市民的欢呼声,虽然法国在战争当中的贡献就那么一点,却不耽误人家进行胜利者的欢呼。
“我记得艾森豪威尔好像是德国移民的后代。”艾伦威尔逊用揶揄的口吻,和自己的搭档艾福尔窃窃私语,“这说明皈依者比普通的敌人更加的可怕。”
“伦敦方面让我们立刻赶往柏林,记录正式投降的过程,国内的报纸说不定比我们还快,已经坐飞机赶过去了。”艾福尔收拾东西,冲着艾伦威尔逊努努嘴。
“我的天哪,繁忙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可这些资料还没看呢!刚送过来的!”艾伦威尔逊指着桌子上的文件。
“一起带着吧,路上看!”艾福尔耸耸肩,对此也爱莫能助。
这一次,这些属于英国卑微的社会公器,终于有了坐飞机的资格。这也和德国境内的铁路网已经完全不能用有关,总不能让投降仪式的同盟国各大佬,等着一群专心做事的公务员到场吧?
飞往柏林的飞机上,艾伦威尔逊在飞过鲁尔区上空的时候,正好看见密密麻麻的战俘,被集中关押在一起。
“到哪了?”艾伦威尔逊问向飞机的工作人员,“莱茵河上空!”
得到答案的艾伦威尔逊漠然的点点头,那么刚刚看到的应该是莱茵大营,同情倒是谈不上,他相信这些勇敢的德军士兵,在走向战场之前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勇敢无畏的日耳曼嘛。
===第四十二章
公务员的象征===
随着一阵沉闷的响声,盘旋在柏林上空良久的军机终于成功降落,这让脸色煞白的艾伦威尔逊松了一口气,他之前甚至已经脑补,军机被德国没投降的武装,或者苏联红军的高炮击落的场景,但总算是平安无事。
“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艾福尔已经起身,见到惊魂未定的艾伦威尔逊,不由得开口揶揄道,“看来我们去法国的时候不坐飞机,正好适合你。”
“现在还远谈不上安全吧,我们都知道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就算是再有准备的防空部队,每次击落的轰炸机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可是这不耽误轰炸机的飞行员活不过三个月,因为空袭又不是一次。”艾伦威尔逊连续几个呼吸平复心情,暗叹坐飞机还是要避免,才拖着两个沉重的行李箱下了飞机。
因为柏林战役的关系,整个大柏林市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虽然已经紧急清理了一部分,可是只是起到了聊胜于无的作用,很多看起来高大的建筑,似乎轻轻一推就倒,形状如同毕加索的抽象画难以理解。
和柏林迎接的英军士兵,艾伦威尔逊等八人算是找了一个歇脚的地方,周围有英军士兵的军营,安全性不是问题。
“现在的柏林情况怎么样?”艾伦威尔逊问向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后者耸耸肩道,“其实我们也刚到一天,很多事情也并不熟悉。不过倒是受到了很大的欢迎,柏林的居民好像被苏联人吓坏了。”
“这我们就不要同情他们了,谁让他们挑起了战争,还战败了呢?苏联人怎么对待他们都是应该的。”艾伦威尔逊噗嗤一笑,他本身就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在巴黎可以装一装,哪怕法国是一个可疑的盟友,在柏林就不用装了,在欧洲战场战争结束的胜利气氛中,至少在短时间内,对德国上下予以严惩的态度是政治正确,至于之后,再说。
柏林人为什么害怕苏联士兵,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就看德国士兵在苏联做的事情,苏联红军攻进柏林进行血腥报复也理所应当。
后世某些德棍故意把罪行推给党卫队,完全是放屁。党卫队的士兵都去过苏联嘛?能作战的部队不过二十万,是怎么在苏联制造超过千万平民伤亡的?
就算是苏联把占领区的两千万德国人都杀光,让这些人都在世界上消失,他也没意见。
“这是暂住地,我们清理完居民区,就会通知你们搬过去。”将艾伦威尔逊送到地方,英军少尉才敬了一个军礼要离开。
“等等!”艾伦威尔逊从兜里拿出来一盒烟,递给对方作为感谢。
“真是太感谢了。”少尉一看大喜过望,现在柏林物资短缺,更别提香烟了。这个礼物真算是意外之喜,笑呵呵的收了下来。
德国马克已经是废纸一张,因为秩序已经崩溃,任何国家的钞票都被连累。现在德国最值钱的东西不再是钱,而是香烟,早已经被破坏的德国,香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
一根香烟的可以保证一个人酒饱饭足的吃一天,而且当时国内大量的男性劳动力被抓走,德国的女人也相当的不值钱,两根烟就可以换一个女人。
时间不长,暂住地就迎来了一群客人,是英国各大报纸过来见证德国投降仪式前线记者,不少人也是不愿意错过历史性的一幕,专门从伦敦飞过来的。
有人一见到艾伦威尔逊本人,脸色就变得古怪起来,这不是被国内各大报纸转载的那个,巴黎大街上和法国女人皮肉交易的外交官么?不过照片上虽然不是全部,光着身子的法国女人有几个身材不错……
“绅士们,你们怎么了?”被异样目光盯的有些受不了,艾伦威尔逊绷着脸反问道。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英国最出名的公务员,有了广泛的国民度。
递钱给巴黎女人的照片,已经成了代表大英帝国公务员体系的经典形象。
“没事,没事。我们只是对艾伦先生感到好奇。”其中一名记者本想问,艾伦威尔逊是如何被巴黎街头买春的形象定格的,是不是真的要买春被拍下来了。可一想直接问又不符合绅士风度,决定以后找个机会私下问问。
不少记者询问外交部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流程,艾伦威尔逊表示自己同样等通知。
在问及到苏联对柏林的破坏时候,艾伦威尔逊脸色严肃的道,“目前苏联和我们是盟军,在这种胜利的场合,并不适合明面上起冲突。至于对柏林的破坏,我只说一件事,希特勒是通过民选出来的德国元首,是德国人支持希特勒带领他们发动战争的,雪山崩塌之时,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作为一个三观正确的外交官,艾伦威尔逊表明了鲜明的立场,他对任何人都可以做出伪善得到样子,但对德国人不行,这是原则问题。
“报复这种事情,我们英国对普通人不展开报复,这是我们英国人具有绅士风度,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是如果有别的国家因为入侵要泄愤,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艾伦威尔逊夸奖了一番自己的祖国,最后强调道,”还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是,苏联不好惹,伸张正义是要本钱的。“
记者们都露出来了然的神色,纷纷同意出于同盟国之间团结的大局,不应该在此时找麻烦,职业操守不能让他们在如此盛大的胜利典礼上不识大局。
你说你早说我们惹不起苏联,大家不就都明白了么?非要说那些废话……
一片其乐融融当中,英国本土过来的记者们纷纷告辞,艾伦威尔逊也开始打开行李箱,还拿错了,把装满一箱子香烟的行李箱打开。像是做贼一样环顾四周,迅速把行李箱推了回去,把另外一只同样的箱子打开,这支箱子里面东西就很多了,除了半箱子香烟和一件换洗的衣服,就剩下还没来得及看的文件。
工作还是重要的,拿出一件从巴黎赶路没来得及看的文件一打开,艾伦威尔逊皱着眉头嘟哝道,“南斯拉夫祖国军,二战的边缘人。”
===第四十三章
巴尔干拯救者===
“哦,艾伦你在看文件啊,军方已经准备好了食物。”艾福尔推开进来,正好见到艾伦威尔逊正在看文件,凑近一看是巴尔干半岛的报告,感叹道,“你还真是什么时候这么有精神,英属印度的公务员都是这样的么?”
“那倒不是!”艾伦威尔逊呵呵一笑,翻阅着巴尔干报告微微摇头道,“本来应该在巴黎就看的,只是因为来到柏林耽误了。这可挺麻烦,这些武装到底要如何对待,送到伦敦有的外交部头疼,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说话的时候,艾伦威尔逊一只手无意识的拨拉着文件袋,这支力量是战争的后遗症之一。
要说南斯拉夫祖国军的成分其实比较复杂,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倾向。在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之前,英法两国当然不是一味地绥靖,欧洲很多国家都存在着英法支持的势力和德国进行角逐。
英法两国身为既得利益者,同时又因为一战和德国血拼,战后虽然仍然能够压住美国一筹,心里却已经明白,两国都需要时间恢复。
可德国根本不给机会,英法两国在面对战争威胁的时候难免瞻前顾后,一方面构建对德国包围网,希望能够吓阻住德国人,不希望真像是一战那样刺刀见红。
在战场相见之前,英德之间的争斗在外交层面展开,战争爆发,执政的南斯拉夫保罗亲王害怕轴心国攻打南斯拉夫,于是签署三国公约,答应与德意合作。
结果,首都贝尔格莱德发生大规模示威。两天后国王彼得二世得到英国支持,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亲王政权。杜尚·西莫维奇将军成为首相。
这个时候,南斯拉夫地位非常尴尬,实际上不再支持轴心国,但没有正式退出三国公约。新政府反对德国,但又怕如若遭到侵略,英国将不能相助,最终轴心国开始了入侵。
南斯拉夫祖国军主要由塞尔维亚人与黑山人组成,效忠于南斯拉夫皇室,多次反抗意大利在黑山的统治,但都被意军镇压,因此受到英国的支持,被视为是同盟国的部队。
南斯拉夫国王保罗二世,现在就流亡在伦敦,按理来说南斯拉夫祖国军,和战前的众多欧洲国家反德势力是一样,是亲英势力。
可事情又不是这样,除了南斯拉夫祖国军之外,南斯拉夫还有其他势力,因为南斯拉夫是一战之后因为战胜同盟国集团的战胜国,塞尔维亚人占领了其他民族的土地。
今天的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人也不过四成多一点,并不是一个优势民族。后世有人把南斯拉夫解体,归结于打压塞尔维亚主体民族的结果,实际上不是这样,塞尔维亚人从来都不是这个国家的多数人口。
克罗地亚人以及斯洛文尼亚人是亲德的,他们和南斯拉夫祖国军构成了铁托的反对派。现在云集着亲德派和亲英派的南斯拉夫祖国军,已经撤离出了南斯拉夫,前往盟军的占领区。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伦敦最终可能做出的决定,就是放弃他们。”艾福尔看着艾伦威尔逊一筹莫展,猜测着伦敦的最终决定,“可能决定不会这么快,毕竟现在主要是德国的投降仪式。”
“就像是我们通过交换希腊的安全,让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滚蛋,把波兰交给苏联一样么?”艾伦威尔逊噗嗤一笑,自嘲道,“雅尔塔会议,做出这种交换条件是可以理解的,首相已经尽量维持英国在欧洲的存在,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是强大的谈判对手。理智上我们保不住波兰,不如换取希腊的安全。”
“我敢断定,这支还在膨胀的保皇派力量,一旦落入铁托的手里。肯定会被全部被杀!”艾伦威尔逊心情有些沉重的看着艾福尔,给出了自己的断言,“按照苏联人的思想,这算是阶级敌人了,是一种很可怕的定义。”
最关键的是,艾伦威尔逊不想做出卖其他国家英国来做,利益被美国占据的事情。英国出卖波兰费尽心血保下了希腊,反对派仍然亲苏,政府也会变得亲美,根本就没英国什么事。
如果反过来,英国得到道义上的赞誉,让美国人来处理还差不多。
出卖波兰虽然是英国做的,但毕竟和艾伦威尔逊无关,而巴尔干的报告却就在手中,他知道自己要是当做没看见,直接反馈给伦敦,已经云集在盟军占领区的南斯拉夫祖国军,必然会被铁托清算,死亡数字以十万计算。
现在这些南斯拉夫保皇派,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的命,就等于捏在艾伦威尔逊的手中。
“艾伦,其实我们也鞭长莫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意见,英国占领区是在德国的西北部,包括包括巴伐利亚州的德国南部,从法国边界一直到奥地利是美占区。附近有英国外交官,却没有英军驻扎。”艾福尔无奈的耸耸肩道,“这是事实。”
“占据了鲁尔区在内的德国西北部海岸线,算是外交领域的一次胜利,美国人不是一直都不满么。”艾伦威尔逊无所谓的笑笑,“不知道现在巴伐利亚的行政长官是谁。”
“这我倒知道,是一个叫巴顿的将军。”艾福尔轻松的开口,然后被吓了一跳,这个同事怎么一惊一乍的,什么时候跳起来的。
艾伦威尔逊脸色变得十分的精彩,心思急转,“哦,是巴顿将军!”
“艾伦,你怎么了?”艾福尔指着艾伦威尔逊手中的巴尔干报告问道,“其实也不用太过于急躁,现在最大的事情还是投降仪式。”
“没错,我同意。”艾伦威尔逊把文件一收同意道,这份巴尔干报告他先不交给伦敦,就这么定了。
解决这些二战被遗忘者问题的曙光,艾伦威尔逊已经看到了一点,虽然不敢保证成功。可是他觉得自己尽力了,总不会比历史更差,如果巴伐利亚的行政长官不是巴顿,这件事还真的难办,一点希望都没有。
===第四十四章
德国投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4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