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696

  广慧脖颈里的念珠都被揪断了,这可是龙眼菩提串成的念珠,是广化寺传承了许久的念物。平日中广慧都是爱惜有加,可今日却顾不得了。
  他手指着那大剌剌离去的淄州‘官府’公人的背影,捶胸顿足,再说不出一个字来,眼前一黑背过了气去。手中的文书也就此掉落地上。周边僧众看到主持倒下,慌忙上前去,只有那寺监广源和尚注意到了那封掉落在地上的文书。
  这文书出自淄州‘官府’。
  先前广源和尚许还能抱着期望,可看到师兄广慧大和尚的下场后,他已经打消了这一念头。
  可任凭广源和尚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看到那文书上的批文后,他也自觉的心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攥住,痛的他都喘不过气来。
  “剐不尽的强盗,杀不绝的贼子!枉我等还以为梁山泊能成大器,却不料是那沐猴而冠之辈,一身贼性至今尚不改!”
  到底是有文化,广源和尚心胸都要气炸了,却还能文绉绉的。
  而这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广化寺名下两万余亩耕地,被梁山泊一刀看落了剩三千亩。
  这已经不是在割广化寺的肉了,这是在剜他的心。
  不会有人感激陆谦的‘手下留情’,不斩尽杀绝的。至少还给广化寺留了三千亩。
  在实施这一政策前,他已经给天下寺庙道观都制定了标准,分小、中、大、特大四个级别。
  小庙小观一千亩,中等寺庙道观三千亩,大型寺庙道观五千亩,特别巨大的寺庙大观一万亩。
  这个标准按道理说不低了。但在现下这个佛道昌盛的年月里,如此标准却是在要僧道们的性命。只说眼前的广化寺,明显田产就有两万多亩,相比来三千亩寺产又算得甚?
  再举一个例子——少林寺。早在隋文帝时候,少林寺便得赐良田百顷,及至北宋朝,少林寺李庄段土地,东至东岭顶分水处,南至沙河尖尽头,北至潭心;少姨庙段,东至南北古道,南至杜树台,西至少室山顶,北至本寺北。僧人数量加上下院僧人不计其数,名下佃农数以万计。
  可以说,梁山泊此举措一出,齐鲁之地的佛道僧尼是彻底的被陆谦推到了对立面了。但是佛道在民间的影响力或许不小,可要说他们能对梁山泊制造出恶劣的影响来,却是不太可能。
  无独有偶。就在淄州的广化寺上下义愤填膺,怒火燃烧之时,那崂山上的道人们也一个个须发怒张。梁山泊欺人太甚了。竟然要剥夺他们的田产,不知道这些田产都是道爷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吗?简直是不当人子。
  崂山风景秀丽,山势涧壑曲折,山峦峭拔耸秀,且又比邻大海,古柏苍松比老,秀竹奇花争妍,山海相连,云飞霞飘,确是一个修仙访道的好地方。早在两汉时期就有道人落脚于此。历史悠久,名头响亮,山中历代留传下来的“仙迹”甚多。那方园百里,尽是道家宫观。
  宋初时候,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赵匡胤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也由此可以预见,这些宫观明显的田产会有多少了。人家是老字号码头。
  后世的青岛市此时可还为所未闻,就是崂山县也见所未见。整个胶州湾东壁,那都是崂山道教的势力范围。便是即墨县也轻易不过问那里。
  但是现在,新成立的青岛县县衙官吏,却正正经经的对崂山上大大小小的道观都发来了公文。要他们一个个向县政府申报田产商铺,同时下发的还有对他们的评级。整个崂山也只一座大型道观——太清宫。
  而太平宫和上清宫却只落了一个“中”等评价。
  虽然这三座宫殿都是当初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但是没卵用。他们早就分家了。现在是坐落在崂山老君峰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太清宫在众多宫观中,历史最久、占地最好,规模最大,道众最多,影响最深。
  可是对比太清宫小四万亩的道产,五千亩的份额,实在太小太小。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你梁山泊自诩‘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何以现下一遭得势,就行这般强取豪夺行径?如此天理何在,你们梁山泊的仁义又何在?”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人,面皮都涨的充血,仿佛一头愤怒的狮子,向着青岛县公人发出怒吼。
  后者视若不见,只冷冷一笑:“十日之内办好,否则休怪俺们搅闹了这神仙之地。想你这肉体凡胎是不如刀枪坚硬的。且要知道好歹,勿谓言之不预也。”
  说罢掉头就走,是懒得再与这道人们费口舌。偌大的崂山,大小道观道宫数以十计,他们任务繁重着呢。
  徒留下背后一干被怒火焚烧的‘清静道人’。
  “这些田产皆我辈道人历年历代辛苦积攒得来,现下却被梁山泊一纸文书夺去。世间哪还有这般的道理,这般的王法?”
  “此倒行逆施之辈,祸乱苍生之徒,不立时应难遭劫,天理何在?公道何在?”另一老道也痛心骂道。
  “师兄勿忧。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梁山泊胡作非为,人神共愤,天道必彰。”
  好了,在这些佛道人士口中,陆谦已经是一个贼性难改,胡作非为,倒行逆施致使人神共愤的‘无道昏君’了。
  但是卵用都没有。这些正规的佛道中人,根本就没揭竿而起的勇气。看看历史上三武灭佛时候的一幕幕,在‘皇权’面前他们就是一窝待宰的肥猪肥羊。
  最近的唐武帝会昌五年灭佛。收膏腴上田数十万顷。还俗僧尼二十六万零五百人,充两税户。清查出良人枝(投)附为使令者为僧尼数的一倍,即五十万以上,收奴婢为两税户者十五万人。
  那也没见到僧尼真的掀起大乱来。
  整个齐鲁之地的僧道都被这一波狂澜给席卷了进来。他们叫骂,他们愤怒,他们日夜诅咒梁山泊败亡,陆谦身死,可是东京城中却没有听闻到山东佛道有一处愤然聚兵者。
  沂蒙大山中。
  一处山窝里面,一二百残兵败将正躲在这里。朱仝雷横早已经没有了早前的光鲜,二人除身上那套做工精良的山文盔甲还能表现出一丝不凡来,已然是那山贼草寇了。
  但是他们固然是‘山贼草寇’,可却半点不短缺粮食。否则跟随他们的残兵败将,早就七零八散了,哪里还能保持着个囫囵?
  烤的冒油的肥鸡被雷横撕扯成六七块,眨眼就有一半消失在了他嘴中。“那青光寺的和尚心思不诚,若是有赵员外胆大,我们何至于待在这儿?”
  “孙立那厮已赶去沂水,穆陵镇只剩下两都杂兵。只要青光寺愿意,夺下它就是举手之劳。”雷横越说越气,抓起一块鸡肉嚼的咯嘣咯嘣。似乎这鸡肉就是青光寺般。
  朱仝却不做言语,这般情景,叫那和尚一门心思的依合他们,乃是妄想。就是那赵员外,刚刚给他们送了五十担粮米,那回过头来就被府上的仆人告发,若不是见势不妙,先逃一步,此刻已经身首两截。
  梁山泊行事蛮横,士绅大户受苦颇多,也都敢怒而不敢言。这穆陵镇的青光寺乃是前不久才与他们兄弟搭上瓜葛的,却不是寺庙的田亩被割了去,青光寺是一寻常寺庙,拢共才六七百亩地产,但青光寺却放的有印子钱。而照梁山泊的说法,出家人四大皆空,放鬼的高利贷,一概废除。如此始叫青光寺恨之入骨。
  “且耐得性来。待到童枢密引着西军杀来,方是我等建功的时机。”现在时候,能活下性命就是好事。
  那青光寺虽胆怯,但好歹能供给粮食。如此便就大善。沂蒙山中能吃喝不愁,便就是好日子。
第343章
一悲一喜,一棒打死了人个
  八月。刘仲武带领的西军精锐,从西向东而来;陆谦也带着梁山军主力,从东向西而至。
  青州城内,一身常服的闻继业与闻成业稳步迈进临街一酒楼中。
  那酒楼高三层,内中装饰甚为华丽。青州落入梁山军手中已经近两个月,人心渐安,市井商业也多见繁荣。
  一楼大厅,二楼包间,三楼雅间。
  内中人来人往,绝不清冷。酒香、肉香,饭菜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诱人之极。
  临窗雅座。
  四方桌上摆放着几样小菜和一壶清酒,兄弟二人的眼睛看着桌面,耳朵却全神留意着外面。
  他们知道,今日乃是梁山泊大军进驻益都的时候。
  执杯浅饮,闻成业神色不宁。闻继业则忽的来了精神,“二弟,他们来了。”
  同时,仿佛是为应和他这番话一样,外面就是一阵喧哗。
  窗扇大开,兄弟二人几乎同时凑到了窗口。他们这个座位位置极佳,附身一望,整个街道尽收眼底。就看到本来行人往来的街道上,此时却已被一队士卒肃清,路中央一片空阔,在呵斥声中,路上行人都纷纷避往两面。
  不远处,马蹄声渐渐响起,内中似还夹杂着一种闷雷一般的响动,却是梁山军步军的脚步声。
  当先导的一百骑兵列队过后,就是一队阵列整齐的威武甲士。那身高都在五尺五寸以上,带上铁兜鍪,那个头似乎一个个都在六尺朝上,战甲鲜亮,刀枪鲜明。呈五路纵队排列,队伍行进中鸦雀无声,人人神情严肃,个个精神抖擞,腰板挺直,目不斜视,踏步而行。在阳光的照耀下,当真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惹得围观百姓轻呼。
  盾兵、枪兵、刀兵、刀斧手、弓弩手,一队一队又一队,不同的旗号,不同的武器,只有相同的气质,只有相同的腰板挺直,整队而行,听那脚步声整齐划一,纹丝不乱。
  从酒楼上看去,一队将士,就是一营,一营一营又是一营,旌旗连绵,似乎无有个穷尽。
  整齐的脚步和高昂的精气神,叫人印象深刻。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的精气神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梁山军士气是饱满的,因为在从登州向西进发之前,他们刚刚拿到了自家的军功田。
  正军战兵不再是原本定的一人五亩,而是翻增一倍,一人十亩起了。那些愿意拿军功换田亩的老兵,很轻松的,一人名下就能多出三五十亩地。
  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一种变样的‘耕战’制度了。纵然变样再大,只要军功还能换得土地,只要那土地能实实在在的落实下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就永远有着保障。
  陆谦手捏着“授田令”不落实,固然是为了在抵挡或战胜了西军后,再来彻底释放出它的全部爆炸力。可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在节省时间,尽可能的落实军功田。
  正兵十亩起,预备役五亩起。
  梁山泊六万多老军,两万余新兵,整个军功田落实下,用地近乎二百万亩。主要分布在登莱、密州、潍州、青州五地。
  一张张写下了他们姓名的地契,叫梁山军的士气直接爆棚。土地就是中国人永远都绕不出去的一道坎。当年的秦人有了‘耕战’,横扫六国,混一天下;20世纪中前期,被全世界都瞧不起的中国农民在有了土地后,再次叫中国成为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对于军功田,没有人不高兴,没有人不放心,也就没有人不准备去誓死捍卫自己的劳动果实。
  他们就一步步走着,坚定的信念融合、汇聚,一股所向无前的无敌气势已经升腾。
  闻家兄弟默默的看着他们,从头到尾,就没有见队列有一丝骚乱,没有士兵发出一声的叫喊,这是仿佛是一支‘沉默’的军队。但如此的一支军队却叫闻继业与闻成业笑开了怀。
  那真的是‘沉默’吗?无形中的狂风暴雨,早就叫兄弟二人屏住呼吸,直退出三五步去,才想到了大口的呼吸。
  那童贯的常捷军他们见识过,府州的折家军他们也见过。两支军队的确矫健雄壮,行进之中,一股逼人的强悍之势油然而生。
  但是那样的一支军队与眼前的军队对比,似乎过于青涩了些。
  锋芒毕露,可却过刚易折。
  倒是那海边屹立不动的礁石更叫人信任,任凭海浪海涛拍打的如何凶猛,其下场都只有一个——化为粉齑。
  旗帜连绵,密密麻麻的将兵,首尾相连,一眼望不到底。兵过一万,无边无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6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