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9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2/1718


吴耀青也笑了起来,“大人未免有些过虑了,以耀青之见,只怕这帮人还是白莲教的可能性居大,大人在永平府的种种举措对白莲教打击和制约很大,据我所知永平府原来不少士绅是和这些白莲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至少也是态度暧昧,甚至以民怨民意为由要挟官府,大人曾经说过这些士绅是在玩火,我深以为然,现在大人出招,很多士绅还是开始转变态度,所以永平府那边局势有了变化,……”
练国事沿袭了冯紫英的政策,继续以利诱和威迫手段迫使地方士绅和那些秘密会社划清界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在北边几个州县情况好转,起码白莲教的势力受到打压之后转入停滞,不少地方白莲教徒也被士绅们驱除或者送交官府,练国事的重点也开始转入乐亭和昌黎二县。
“白莲一脉在整个京畿乃至北直隶地区都有很大的势力,蔓延也很快,永平府那边受到打压,那么必定会转移到其他府州,而且我可以断言顺天府肯定是他们的一个重头,可大人现在却又在顺天府为官了,肯定会成为他们必欲除之的首选对象,……”
吴耀青的话让冯紫英忍不住咧咧嘴,“是啊,现在我和白莲教都成了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了,也好,你死我活的猎杀大戏,我喜欢当主演。”
“所以大人,我们不能小觑这帮人,他们和地方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以为还是要以其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也要动用地方上的各种关系,包括江湖上的帮会门派,来加以应对,北直隶武风极盛,像河间府的沧州便是江湖帮会门派云集之地,天津三卫也成了江湖人经常跑的码头,保定、真定也有许多门派渴望进入京师发展,……”
吴耀青的话听得冯紫英直皱眉头,自己是顺天府丞,侠以武犯禁,这些江湖门派帮会大举进入京师城,成何体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见冯紫英皱眉,吴耀青当然知道对方的担心和忌讳,笑了起来:“大人,其实刑部和龙禁尉也早就和这些江湖门派帮会有合作,刑部各清吏司与龙禁尉在各地的线人,大多都是江湖人士,同样在刑部的几大捕头和龙禁尉的不少档头也都是江湖门派帮会出身,这并不影响什么。,绝大部分江湖门派帮会都还是心向朝廷,愿意遵守法纪的,只不过每个门派帮会都要生存,免不了要做一些营生,加之自身有武力仗恃,行事难免就有些蛮横霸道,所以在地方官府中的印象不好罢了。”
冯紫英也笑了起来,“耀青,你也无需替他们解释,我在扬州公干时也还是倚仗这些江湖门派帮会甚多,也知道他们的难处和行事方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都在一个锅里舀饭吃,你没有点儿仗恃和优势,人家凭什么要你舀饭?不过京畿之地,情况特殊一些,出了状况,我也担待不起啊。”
“大人,可以在选择的时候要求更高更严一些,其实原来我刚跟随您的时候就考虑过,要组建情报和安全这条线的人员,江湖人士就是天然最佳选择,您也不像有些官员那么对江湖人士有偏见,这些人用好了,还真的是一个助力,尤其是您在顺天府丞这个位置上,就更合适了。”
见吴耀青不遗余力的推荐,冯紫英越发觉得有意思,“耀青,怎么扬州那边又有人想要北上,还是北边儿这边也有熟人希望有晋身机会?”
吴耀青也不隐晦,“回大人,都有,不过我还是觉得用这些人最合适,您初来京师城,衙门里那些老吏可用之人不多,而且他们长期处于这个环境中,您也未必能完全信任不说,而且没有了做事的激情,引入一批新人来,也能形成竞争效应,……”
顺天府的三班衙门编制不少,三班衙役指的是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
像三班衙役共计人员达六百多人,其中正役就有两百多,还有四百来人的副役和常备民壮。
如站班皂役大概在五六十人左右,主要负责大堂站班,守卫警戒,包括一些杂役,比如签发送达文书,刑杖人犯等等。
捕班快手的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衙门公人力量,正副役加起来有三百多人,这还没有包括他们手底下帮手伙计。
每个正副役人员基本上都有几个帮手伙计,这些帮手伙计都不是衙门里正式编制,也就是所谓的“临时工”,近乎于现代警察的辅警力量,但都基本上都是衙役们自行招揽和邀约来的,经过衙门审核备案存档,每年衙门里会有一笔专门开支用于这些人的花销。
当然这些人的生计也不靠这个,只要借着这个身份,就能做许多事。
至于壮班民壮,因为这里是天子脚下,四九城根,所以壮班民壮在其他府州都有,比如永平府,在顺天府则只是虚设,一般是需要时再进行征募。
而最常见的公人,或者统称的公人,也是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衙门角色,就是俗称的捕快。
捕快实际上是指捕役和快手的合称,原来冯紫英都不明白,还是到了永平府当同知才算是明白这个道理。
“捕役,捕拿盗匪之官役也;快手,动手擒贼之官役也。”这是《大周六部成语注解·刑部》中的解释,简而言之,捕役是指专门侦缉罪犯的,侦缉就是侦查缉捕,而快手则是以抓捕现行罪犯为主。
两者实际上没有那么多差别,合称捕快,同时根据情况也要分成几类,最基本的分类就是步快和马快,配马的就是马快,不配马的就是步快,而他们其中的各级头领就是俗称的班头、捕头。
理论上这三班衙役都属于刑房管辖,但实际上,刑房的吏员们只是业务指导,真正管这帮人的还是正印官,也就是各级官员才有权管辖,在顺天府衙里,主要能指挥这帮人的就是冯紫英这个同知和推官宋宪,刑房司吏李文正都要差一截了。
像推官宋宪,虽然目前和冯紫英关系还算维持得不错,刑房司吏李文正更是想要成为冯紫英的铁杆,但是手底下这数百人乃至他们的帮手伙计是一两千号人,鱼龙混杂,而且因为府尹吴道南和原来的府丞长期缺位,已经使得这个群体的战斗力大为下降,所以如果不调整这个顺天府衙里最重要的一个“公务员”群体,那么冯紫英是很难把自己的政策制度和想法贯彻下去的。
(
===辛字卷
第一百七十节
定策清洗===
“耀青啊,这引入人进来容易,或许他们才进来的时候是满腔热情,勇于任事,但是在这个环境下,他们又能保持多久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顺天府衙这个衙门里,连我自己能不能保持本心都还两说呢,遑论他们?”冯紫英笑了笑,“归根结底还是要用制度体系来管人,这么数百上千的公人,怎么来管?怎么督促他们认真做事?不是光靠我们引入一些我们自认为信得过的人就行的,还是要在体系制度上有一个安排才能行。”
吴耀青明白冯紫英的意思,自己这位东翁看来对顺天府衙的情况很不满意,但是这是大周朝的体例,沿袭了前明,几百年来都是如此,哪有如此轻易就能改变的?
要改体制,那太难了,不说非一朝一夕之功,甚至这是要触及到太多架构变化,朝廷能同意么?当然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做一些细节上的调整肯定可以,但是要改结构框架,肯定就不行了。
除非是从上至下都要有一个规划出来,但现在的朝廷还有这个心气么?吴耀青不看好,也不相信能做到。
见吴耀青不语,冯紫英自我解嘲地笑了笑。
“我说得有些远了,你的建议就目前来说是切实可行的,既然你有这个想法,那么就按照这个去干,刑房李文正那里,我会去和他打招呼,现在三班衙役里边也太不像话了,偷奸耍滑混日子的,通风报信吃里扒外的,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的,在外边欺哄讹诈欺男霸女的,简直不胜枚举,我都不知道吴大人怎么就能容忍得下这些人,就算是糊弄敷衍着走,起码也得要有个基本的状态吧?就这样连办案子我都不敢用自家衙门里的人,还得要去找外援或者到下边去抽人,甚至还要防着自家的人,这简直就是耻辱!”
见冯紫英说得义愤填膺,吴耀青也是苦笑,哪个衙门里边其实这种情况都有,但是顺天府衙门尤甚,这主因还是在上边,在于府尹不履职,府丞缺位,两个主官的失职,这才放纵了下边人如此。
真要主官监管到位,把各级官员的责任抓起来,怎么可能有如此情形?
真当这帮人不想要吃这碗饭了?
这衙门里这碗饭可是无数人盯着看着都想来端的,别的人不说,就是倪二也都和他或明或暗提过几回,看看能不能安排几个兄弟进来。
这些人在衙门里不敢说干正役,但是副役和帮手伙计这些角色他们这些地头蛇还是没问题。
尤其是这两年涌入城中的外埠流民数量大增,还是有不少都有些武技功底的,真要打磨一番,完全可以胜任这些角色。
倪二也是不好向冯紫英说,所以才旁敲侧击在汪文言和吴耀青面前说过几回,汪文言和吴耀青都觉得没什么问题,好歹倪二也是知根知底的,也懂分寸,比起衙门里许多不守规矩还阳奉阴违的混账强得多。
“大人这么说,我心里也就有数了,不过吏房那边,大人可能还要安排一番。”吴耀青看了一眼冯紫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2/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