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9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1718


这等事情,若是无事,也没有其他缘故,大家睁只眼闭只眼也许就过了,但是一旦有事,又或者被其他事情牵连,朝廷或者有些人就要借机来生事儿,那就真的是可能招祸的火炭了。
还有王子腾和贾政的关系,论理贾政那点儿本事不太可能去掺和什么,但是贾政又历来和王家走得很近,很难说王子腾有没有像贾政泄露过什么,甚至现在贾政去了江西,是不是也有某些授意在里边呢?
这还没有算贾元春这个火引子在宫里边,甚至无法判断这贾元春被封贤德妃最终是祸是福。
总而言之,没算宁国府那边,单单是这荣国府这边,都是各种风险隐藏其中,但已经娶了宝钗,还和黛玉订亲便注定和贾家无法割断,这还没说迎春、探春的这一层日后可能更丢不开的关系,所以冯紫英不能从长远计,考虑怎么来替贾家这艘行驶在风高浪险的黑暗深海中的老船把好舵,尽可能避免风险。
但从现在的情形来看,贾家很多硬伤已经存在了,很难洗干净,而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分散风险。
贾赦那里无药可救,只能听之任之,贾政也是成年人,好歹也在工部厮混多年,基本的头脑也应该有,贾元春那边只能走一步看一部,更多的还是得她自求多福。
像其他能帮的,贾琏已经打发到扬州号,宝玉就最好能让他和一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庇护作用的强力家族联姻,这样一旦日后真的有什么,也能发挥一些抵挡和庇护作用。
倒是像环老三、贾兰、贾琮这些小字辈,也还愿意求上进的,冯紫音当然不吝施予援手,帮扶一把,看看他们能不能抓住机会,有所造化。
但其他人都好说,唯独贾赦、贾宝玉和贾元春是最难办的。
贾赦是帮不了,控制不住这个人,而且冯紫英也不愿意花太多心思在这厮身上,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吧,抢在贾赦作死之前把迎春纳妾,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影响就不大了,至于贾赦自个儿作死,那就由他去。
贾元春也是帮不了,太有主意的女人,而且身处位置特殊,敬而远之本来是最好的,但是这女人却总要生拉硬拽的凑上来,让自己摆脱不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只要不涉及太深层次的或者说去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儿,冯紫英觉得还能稳得住。
就是这贾宝玉看起来简单,但他是荣国府二房嫡子,而且受了贾政委托,贾元春也是格外关注,不帮衬一把,似乎有点儿说不过去。
可要帮吧,还真是不好下手,便是这婚姻都相当棘手。
“老太君,婶子,宝玉的确是该考虑婚事的时候了,这京师城中好人家不少,但是关键要看老太君和婶子你们的打算。”
冯紫英也没有回避,在他看来贾宝玉若是选一个合适的人家联姻,未必不能有一个过得去的结果,起码不用想《红楼梦》书中那样最终落得个遁入空门。
《红楼梦》书中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也是迫于无奈,冯紫英不认为完全是因为和黛玉的感情幻灭最终绝望,更多的是因为家族的没落导致的所有责任压倒他肩头上,而他自己却因为自身能力而无力改变导致的沮丧和绝望,才想用出家来逃避现实。
如果又一个稳定可靠的婚姻,贾家几个不稳定因素不要齐齐爆发,荣国府未尝就不能苟全下来,哪怕真的没落了,倒也不至于沦落到抄家灭族的地步,到那时候宝玉的出境可能也会好许多。
贾母和王夫人交换了一下眼色,也有些犹豫。
实际上在贾政南下之前,他们就已经为这桩事儿探讨过好几回了,比如北静王水溶的妹妹水中棠,又比如江南甄家甄宝玉的堂妹甄宝旒,还有镇国公牛继宗的侄女等等,还有和武勋世家们较为亲近的一些宗亲也是一个选择,比如廉忠亲王的女儿,还有那神枢营副将仇士本的女儿。
廉忠亲王素来和义忠亲王走得比较近,在元熙帝诸子中排行第八,很多人也称之为八王爷。
不过廉忠亲王那个女儿虽然也算是嫡女,但是却是第二位王妃所生,廉忠亲王一共娶了三个王妃,第一个早逝,只留有一子,第二个生有二子三女,十年前去世,第三位续弦是媵扶正,乃是第二位的堂妹,也育有一子一女。
不过廉忠亲王在永隆帝继位之后就有些淡出的架势,和义忠亲王的关系就渐渐疏远了,虽然不及永隆帝和忠顺王那么亲近密切,但是永隆帝倒也对这个弟弟关爱有加,里边估计也有些既往不咎拉拢亲近的意思在里边。
当贾母和王夫人吞吞吐吐地把这些候选人都一一道出之后,冯紫英也有些迟疑。
北静王和甄家是绝对不行的,北静王和义忠亲王走得太近,而甄家更不用说,牛继宗这边也一样。
仇士本的女儿看上去倒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仇士本是永隆帝的心腹,若是攀上这条线,自然稳了,只是仇士本只是一个副将,仇家也没有多少底蕴,属于后来的一帮武勋中慢慢爬起来的。
另外廉忠亲王的女儿也很合适,只要廉忠亲王保持现状,不掺和政治,日后贾家真要有难,只要廉忠亲王出面,永隆帝再怎么也要给自己这个弟弟一份面子,而且和皇家成为姻亲,本来也是宝玉这种无心仕途的人的最好结果,若是贾环这种,反而不合适。
“老太君,二位婶婶,既然政世叔临走之前也交代了小侄,那小侄也就明说了,这几家可能都各有优点,不知道你们倾向于谁家呢?”
贾母看了一眼王氏,沉吟着道:“铿哥儿,北静王水家一直和我们贾家关系密切,那水王爷的妹妹老身也是见过的,的确是个聪明剔透乖巧机敏的丫头,和宝玉年龄也合适,人才样貌也极好,老身觉得很不错,另外镇国公家那个丫头,老身也见过一面,也是镇国公嫡支三房的长女,而且镇国公三房那一位牛继勋,娶的便是长公主,牛继勋虽然不能继承爵位,但却长袖善舞,那位长公主也精于经营生意,这皇家园陵、猎场的建造和石材、木材供应均被他家一手把持,据说长房、二房家产加起来也不及其家一半,关键是这牛家三房有五子,却只有这一女,又是长公主亲出,长公主尤为宠爱,……”
冯紫英倒没想到这贾母也是如此通透一个人,他还以为对方肯定会只看门第,却没想到居然对家资如此重视。
这北静王家也就罢了,这牛继宗的这个侄女看来是最得她的看重了,而且摆明就是觉得和牛家联姻不说能让贾家得益,起码能让贾宝玉占个大便宜。
“老太君的意思是甄家和仇家以及八王爷家的都不合适?”冯紫英微感棘手,他本来是看好仇士本之女和廉忠亲王之女,没想到却被对方直接排除了。
“倒也不能说不合适,但是相比之下肯定就不如了。”贾母侃侃而谈,“甄家和我们贾家关系一直密切,那甄家丫头老身虽然没见过,但也听说颇有人才,但是甄家远在江南,在京中并无底蕴,我们贾家也不可能再回金陵,加之和甄家也不需要用这种关系来密切,所以老身觉得就可以不考虑,……”
“那仇家和廉忠亲王那边儿呢?”甄家本来就不在冯紫英考虑范围,他关心的是这两个,这两个哪一个如果能够真正和贾家结亲,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这贾家就看不上?
===辛字卷
第一百零八节
冲动的后果===
“铿哥儿,你有所不知,那仇家以前不过是不入流的寻常武官,也是前几年积了一些军功方才发迹,这等人家毫无底蕴,若是失了势,说没落就没落了,非宝玉良配。”
贾母显然也是对仇家有过一番了解的,语气里颇多不屑。
冯紫英也承认这仇家的确没多少底蕴,元熙帝在位期间仇士本还名不见经传,也是永隆帝继位之后才大力擢拔起来的,自然也对永隆帝死心塌地,现在执掌神枢营,却是大权在握。
在他看来,哪怕是永隆帝不在了,只要仇士本在位,其他继位的都要倚重,可谓一个好依靠,但贾家居然以对方没有底蕴来拒绝,让冯紫英也无语。
当然,并非说贾母的话没有一点道理,这种新贵全靠皇帝信任,若是换了皇帝,未必就还有这么信任,而且仇家没有其他依靠,也的确存在一世而衰的可能性,贾母从这个角度考虑,也在情理之中。
看看贾家这种,起码也已经是三四世了,纵然近况不佳,但是表面风光也还能维持,遇上家里出一二争气的子弟,又能重新活泛起来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