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1718


“有五六年了吧,是荣国府贾政之女,贾政在工部当员外郎。”对勋贵这些家庭,义忠亲王还是很熟悉的。
“那太妃这样做是什么意思?”楚琦脸色冷淡。
张惇迟疑,“楚先生,你担心太妃有其他想法?还是担心父皇……,不,不可能,父皇不可能听信太妃之言,孤觉得……”
“殿下,小心无大错。”楚琦摇摇头,“太上皇或许可以不在意,但殿下您不行,这也许就是一个开头呢?一旦某一天太上皇大行,也许我们会在懵然无知的情况下,就变天了,甚至太上皇尚未大行,也一样有此可能,那个时候,我们怎么办?”
张惇脸色很难看,手按在熊皮大椅上,嘴唇微微颤动,“不,不会,不会有那一天,父皇……”
“殿下,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些可能存在的漏洞和可能,我们都要考虑到,防范好。”楚琦拱了拱手,“属下先去了。”
一直到楚琦和汪梓年消失在门外,张惇才无力的挥了挥手,示意两名贴身侍卫可以退下了,自己则无力的坐在了台阶上。
楚琦的担心并非无因,父皇当然无所谓,无论是谁,都是他的儿子。
他年事已高,无论是自己还是老四坐上这个皇位,对他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了。
但老四坐稳这个位置,一旦父皇大行,自己的命运会是什么?只怕圈禁至死都是轻松的了。
换了自己也一样,不可能让老四轻松。
现在父皇身体还行,手里边也还能控制大局,老四不敢轻举妄动,但是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就是先天优势,所以他可以忍,可以熬,可以等,可以拖,但自己呢?
如果连父皇身边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另谋打算了,甚至向老四靠拢了,自己就真的危险了。
不,他不能容忍这种局面的发生,一定有办法可以遏制这种情况出现,甚至可以逆转。
想到这里,张惇又振作了一下精神。
不能无所作为,得动起来,就像这一次四大书院讲学论道一样,对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威望便大有帮助,下一步还可以获得士林文臣们的好感。
把活计一一分派下去之后,冯紫英反而没有那么忙了。
看着自己周围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冯紫英很有点儿前世里担任领导的感觉。
各负其责,各管一片,自己负责协调组,主要是和崇正书院对接。
齐永泰和官应震与崇正书院那边山长、掌院进行了对接之后,就把具体事宜全数甩给了这帮学生了。
他们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对书院学生最好的锻炼机会,尤其是在具体事务的操作上,他们可以最亲身的体验该如何做,会出哪些问题,而又该如何应对。
四个组也最大限度的吸纳了书院里的精英人物,哪怕还有所遗漏,但是也可以临时加入进来,贡献一份力量。
“克繇兄,这个木台要考虑一下方向,不能迎着阳光,因为咱们也不确定那天的天气,也不能背着阳光,同学们都坐在下边,如果眼睛都睁不开,那可就出丑了,……”
冯紫英很耐心的和贺逢圣他们交换着意见,提出建议。
“还有,可能要考虑在上边搭一层木架,以便于可以敷设布幔,诸位大贤莅临,在这一坐一两个时辰,万一下雪,我们可以在雪地里忍着,可不能让师长尊者们也如此,……”
“这一点紫英我们已经考虑过了,这后边我们也准备设立一排屏风,能为师长尊者们挡风,……”
贺逢圣做事还是很认真,又有郑崇俭、许其勋、孙传庭相助,把整个东园这边的其他同学都调动起来帮忙。
当然真正的活儿还得要专业的木匠和杂工们来干,无论是年龄还是经验上,他们都承担不了,只能打打下手。
“那这一次花销不小啊。”冯紫英笑着道:“这还得要黄土填路一直到六郎庄上,这一段得有两三里吧?我看还在用牛拉着石碾子反复碾压,我就提了一个建议,路敷设这么宽,还要碾平,这花销就大了,……”
“紫英,还不是你的建议?”贺逢圣没好气的等了他一眼,“你说可以发布消息,宣传一下,肯定有人会来支持这个活动,果不其然,这一宣传,立即就有不少人来问,然后山长和掌院他们就接受了一些书院出去已经入仕的同学捐赠,……”
“这么热心?”冯紫英乐了,看来这种情形和后世也差不多嘛,不过青檀书院还算是有些操守了,只接受本书院出去的同学捐赠。
“你别小看,就只算是近十科的秋闱春闱,我们书院走出去的举人起码有上百人,进士也有四五十人,其中固然有不少仍然清贫,但是也有不少本身家境不错的,比如像你这种……”
还有一句隐藏的话,那就是出去之后混得不错的,家资丰厚起来了的。
话说回来,真要当到正五品以上的官员,要说家底儿没几个,谁都不信,当然类似于海瑞那种是个别另类。
贺逢圣瞥了冯紫英一眼,见他没有任何不悦,这才继续道:“实际上也还有一些不是我们书院出去的,他们也很乐于支持这场盛会,他们也只是希望获得一些能入场观摩和旁听的机会,山长和掌院他们也还在斟酌,……”
“这是好事啊,扩大咱们书院影响力,虽说咱们书院一直是抱着宁缺毋滥的标准来招人,但范围还是太狭窄了一些,我和山长也建议过,标准不降,但是范围可以再宽广一些,像两广、云贵川,乃至辽东和一些蛮荒边地都可以纳入进来啊,有教无类嘛。”
“嗯,山长和掌院他们也在商议这个想法,也征求了我们的意见。”
贺逢圣颇有些自傲,这说明山长和掌院还是很看重他们的,当然,没法和这个提出建议的家伙比。
“克繇兄,这场盛会必定会极大的提升我们青檀书院的影响力,尤其是有利于我们书院在南方的号召力,像南直隶、两浙、江西、福建到我们书院来的学子不多,也许这一次之后,明年可能就会大大增加了。”
这也是官应震之所以支持的最主要原因。
北地文风始终不如南方,这是不争的事实,白马、崇文书院有主场之利,自然可以吸纳到更多地江南优秀学子,青檀书院如果在这一场盛会中表现优异,自然就可以把影响力扩张到江南,有利于下一步青檀书院吸引江南优秀士子来就读。
===乙字卷
第四十五节
灌输一笑泯恩仇(第三更)===
整个青檀书院背面的那片空地上已经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工地。
以青檀书院学风之盛,学生们现在也只有晚上继续学习,白天时间大部分都来帮忙干活儿。
平整土地,修饰草木,划定区域,标注指示牌,甚至连带着连厨房也要重新安排,因为届时会有崇正书院相当数量的学子和京师城内外来的士林中人乃至部分官员要到场来倾听和观摩。
这些具体的策划步骤都是练国事和冯紫英二人带着一帮人琢磨出来的,很多时候都是冯紫英提出意见,练国事和其他几个人来完善和补充,甚至连练国事都觉得这主事该是冯紫英,自己才该是协助才对。
齐永泰和官应震都是以一种微妙的心情看着这帮学生的表演。
既对练国事、许獬、范景文、贺逢圣、陈奇瑜、郑崇俭、许其勋他们的表现满意,同时又对冯紫英不动声色的接管了主导权感觉复杂。
既在预料之中,又有些释然,总之很复杂,这个学生给他们的感觉就是神秘莫测,太过成熟,但有的时候又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比如他提出的一些捐资建学的设想,太过惊世骇俗,严重不符合青檀书院的办学思路,而且也会极大的破坏青檀书院声誉。
别说风纪最严谨的青檀书院,即便是其他少许宽松一些的,诸如通惠、叠翠和崇正书院一样无法接受。
这个学生会给书院带来改变,而且是很大的改变,甚至还可能给大周带来改变,这是齐永泰和官应震在经历了此事之后在心中隐约得出的结论,但对方将来能走到哪一步,就不得而知了。
“怎么,虎臣,睡不着?”见许其勋在床上辗转反侧,冯紫英笑着打趣:“就这么点儿事儿,就让你如此兴奋,以后若是考中举人进士,你不得疯魔?”
“不是,紫英,我都不明白你怎么就能这么沉得住气?或许你天生就比别人更能承受这些?你在大同见识过鞑靼人寇边么?”许其勋索性裹着被子坐了起来。
旁边几个学子,除了去商量事情的陈奇瑜外,还有傅宗龙、宋师襄和方有度都凝神倾听。
冯紫英的表现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传闻中武勋子弟的种种劣迹恶行根本看不到半点儿,相反此子的勤奋和努力却是有目共睹,并不比这些出身贫寒的士子逊色。
冯紫英表现出来的大气和风范更是让他们自愧弗如,待人接物的成熟老练,处理事情的缜密周全,这的确不是未曾经历过外界风雨的学子们能具备的。
这些学子们都算得上是一地精英,他们学习能力强,悟性高,唯独对于读书以外的很多事情还不太熟悉了解,而这一点上冯紫英简直称得上他们的完美榜样。
而且冯紫英圆润老到的处事手腕也让他们如沐春风。
可以说,除非确有成见或者过于狭窄而看不惯冯紫英的受欢迎,绝大部分人都很难拒绝这样一个朋友。
宋师襄和方有度都算不上什么多大气的性格,但是一样和冯紫英处得很好。
尤其是冯紫英主动将二人介绍进入了这次活动的筹备小组中,哪怕就是打杂干活儿,但这同样是一份历练和资历,也让二人内心充满感激。
“小弟在大同呆了五六年,怎么可能没见过鞑靼人寇边?”冯紫英笑了笑,“每年鞑靼人都会来,只不过规模不一样罢了。黑灾白灾都会让鞑靼人躁动起来,一旦灾情严重,那么大规模寇边就是不可避免,都得要吃饭,草原上没了,那就只有来我们大周抢了。”
对于这些学子们来说,只有宋师襄略微清楚一些这方面的情况,他是陕西人。
而傅宗龙、许其勋和方有度都是南方人,并不明白什么黑灾白灾,冯紫英也简单和他们做了一个介绍。
“这种情形下,奢望和塞外关外的这些鞑靼人和女真人和好,那都是痴人说梦,当然短时间的维系和平是可能的,但从长远来看,只能是以战争来决定。”
冯紫英觉得这样挺好。
从学生时代就给他们科普一下这些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从这个时代就开始树立起一个相对固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让他们明白当前稳定的生活是建立在九边将士浴血奋战的前提下,一旦九边失守,鞑靼人或者女真人打进来,那么就只能重演蒙元时代南人处于最下层的噩梦。
“那这种局面岂不是永无休止?”傅宗龙忍不住插话道。
这一个多月来,他和冯紫英关系一直不那么和睦,他自己也清楚是自己的心态有点儿问题,但是却又始终抹不下面子来。
“仲伦,你是云南府那边的,其实云贵那边也差不多吧?”冯紫英淡淡的道:“肥田沃土谁都想要,那些土司头人不服王化,不愿意接受大周的律法,而大周人口越来越多,要寻求更多的地盘来满足,那怎么办?还是只能打仗喽,每一次战争都可以改变一个地方的局面,化解激化的矛盾,就这么简单,……”
“紫英,这不符合我们教化之道吧?”傅宗龙迟疑了一下。
他是云南人,自然清楚那边的情况。
地方土司头人和大周地方官员的矛盾势同水火,经常发生一些冲突,只不过要么就是地方官员退让,要么就是土司头人隐忍,总归现在还没有闹出太多的大问题来,但已经如同蕴藏在茅草堆中的火星子,总有一天会突然燃起大火。
“教化之道也是要建立在服从大周律法的前提下的。”冯紫英摇摇头,“要承认这些矛盾未必就全是地方上土司头人的责任,我们大周那些官儿也未必就都个个如同山长和掌院那样清正廉洁,务求实效,但有些时候看问题你只能看主流,你不能以这些理由就恣意妄为,朝廷有律法,有御史巡按制度,你不能越过这些就恣意妄为,……”
看见同学们有些懵懂有些明悟的表情神色,冯紫英知道自己这番话有点儿说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