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8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3/1718

当此际,罗带轻分,香囊暗解,抱起宝钗的身子时,秦观这首词回荡在心间,这怕就是最好的写照。
比起沈宜修来,个头略矮一点儿的宝钗明显要重一些,体态微丰应该是对宝钗的最佳评价,在看到宛若银盆的面容羞红似霞,睫如羽扇,似闭还开,宛若丹朱的樱唇气息咻咻,混合着冷香丸的独特体香更是扑鼻而至,让人晕晕乎乎。
红罗帐摇,鱼烛光曳,锦被叠翻千秋浪,横盘龙虎山
金针暗挑,玉蕊初绽,白绫三千,却见丹痕隐现,
娥眉微蹙,朱唇咿呀声慢,
不得不说这是上苍赐予的佳偶,冯紫英酣畅淋漓之际,薛宝钗却早已经不堪承受,看着帐中婉转承欢的丽人,玉光溶溶,怕是那三国演义中的号称白玉美人的甘夫人也难及万一。
怀中丽人早已疲惫不堪,沉沉睡去,冯紫英却是精神抖擞,余勇可贾,
房间门口的香菱早已经是脸红眉动,春意盎然,而那未经人道的莺儿更是夹腿蹑手,那头都差点儿要垂到胸里去了。
这听床之事贴身丫鬟自然是责无旁贷,而且香菱也是早就被冯紫英收房梳拢过的,自然对这等事不会陌生,只不过今日这等时光,冯紫英便再是意犹未尽,也要照顾新妇心意,只能抱着宝钗强压心中欲意,酣然入梦。
看见红罗帐中二人终于相拥入眠,香菱和莺儿这才舒了一口气。
香菱瞅了一眼动作僵硬双腿夹紧以手捂耳的莺儿,碎步走过去,猛然一拉莺儿的胳膊,吓得一直低垂着头微微颤抖的莺儿险些叫出声来,一看是香菱这才恨恨地打了香菱一下,压低声音叱道:“香菱你个小蹄子,吓死我了!”
“什么吓死你了?你以为是姑娘承受不起,爷要拉你上床不成?”莺儿虽然看似童真未泯,有时候说起话来却是呆气十足,一个字莽,比司棋的莽更糙。
被香菱一句话给挤兑得羞不可抑,莺儿死死掐住香菱的胳膊,却又还怕惊醒了床上二人,只能恶狠狠地附耳低语道:“小蹄子,你现在是不是越来越放肆了?别仗着被爷梳拢过,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你也快了,迟早的事儿,”香菱呆呆地叹了一口气道:“姑娘这般金枝玉叶身娇肉贵的,哪里经得起”
话语没说下去,香菱自然是过来人,也是见过二尤床榻本事也一样难以降服,金钏儿和自己更是不堪挞伐,这莺儿哪里又能逃得过那一关?不过这都是应有之意,这贴身丫头便是奶奶身边最心腹之人,奶奶最的东西都不会避讳,这等事情自然就在所难免了。
莺儿毕竟是未经人道的,借着房中鱼烛之光,看香菱说起那等事情又不像是煎熬难受的模样,平素里也只是姑娘成亲之前之言半语听得一鳞半爪,要不就是平素里在园子里偶尔听得那些妇人婆子私下里说些不着调的话语,偶尔能听闻一两句,但当着她们这些丫头都是断不敢妄言的。
“香菱,你说姑娘像先前那”莺儿没好意思说下去,香菱却是笑了起来,“女儿家都要过那一坎儿,日后就好了,等几日你便知道了。”
“呸,下流的小蹄子,”莺儿也听出了呆香菱的调笑之意,啐了一口,“姑娘还盼着早点儿替冯家延续香火呢,长房那边只生下一个千金,太太和姨太太肯定是盼着咱们二房能早点儿生个儿子,我听明嬛说太太专门算过姑娘和琴姑娘的八字,说姑娘是能儿子的命,没准儿这大爷的长子就得在咱们二房里出来呢。”
香菱瞅了一眼还一知半解的莺儿,掩嘴轻笑:“其实不影响的,没准儿姑娘还能盼着你能”
只是这等话再说下去就未免太过羞人,饶是香菱都算是一个妇人了,也不好意思在日后都还要相处的莺儿面前说出口,这等事情只有让她自行去体会了。
冯紫英醒过来时,天色尚未转亮,窗纸外仍然是一片苍黑,不过生物钟让他醒了过来,稍稍一动,便感觉到怀中玉人身子一僵,再看她眼睛虽然闭着,但眼皮却是微微颤动,知道宝钗已经醒了。
肩膀被压得有些发麻,千万别说美人臻首不重,狼体猿腰的自己便能扛得住,这一宿压在肩膀上,还是很不得劲儿,不信试一试。
相拥而眠这话听起来格外甜蜜温馨,但是真要让你一晚上都是如此,那滋味就不一般了,起码那蠢蠢欲动却又只能望而兴叹的感觉,就格外难受。
冯紫英自然不是那种不知道怜香惜玉之人,知道宝钗这一夜缠绵肯定再也承受不起,所以也只好手眼温存一番,便是如此,宝钗也羞得只能咿唔嗯啊应对,任何话语此时都是多余。
二人就这般相拥相偎,轻怜蜜爱,却格外有一番滋味。
“妾身此时才觉得心里踏实许多,连这一觉都睡得格外香甜安稳了。”宝钗呢喃细语,眉目间满是玉瓜初破初尝之后的小妇人韵味,比起还是姑娘时候,似乎又多了几分别样韵致。
“还早呢,咱们日后日子还长着呢,妹妹还要替为夫生儿育女才是传宗接代才是,为夫当年向妹妹和婶子,噢,现在该要改口叫岳母了,像妹妹和岳母许诺这云川伯,也还要子嗣来袭爵不是?”冯紫英忍不住摩挲着宝钗光洁圆润的小腹,“太太说请人算了命,说你是能生儿子的,要我说生儿生女由天定,为夫都喜欢,说内心话,为夫更喜欢女儿,”
宝钗也听闻过这种传闻,说自己这位相公很是宝爱沈宜修生下的女儿,今日又听闻丈夫这般说,真的有些好奇:“难道相公真的不担心传宗接代延续冯家香火?”
冯紫英坦然一笑:“妹妹多虑了,我怎么会担心?这能生女儿自然就能生儿子,说明我和宛君身体都没问题,只要我身体没问题,这一门三房,还有宝琴和二尤,再不济还有金钏儿、香菱和云裳她们,哪里会生不出儿子来?不过我倒是盼着妹妹替我多生几个儿女,我的性子还是轻燥放荡了一些,若是和妹妹的沉静性子能综合一下,那日后儿子女儿的性子也就能好得多。”
这等私密话语最是能让此时的女儿家情动倾心,宝钗也不例外。
夫君希望自己多生儿女,自然是对自己珍爱才是,自己是嫡妻,生下儿女那都是嫡子嫡女,未来这二房云川伯的爵位也就能由自己儿子承袭,若是能体着当爹的这般才读书固然最好,便是读不出书来,也能有一个爵位作保障。
像薛家之所以没落比其他几家更快,就是缺一个爵位,爵位便是一个家族的底气所在。
便是王家原来也有一个县伯的爵位,贾家是一门双国公,史家是一门双侯,唯有薛家祖上的紫薇舍人这一职,这却不是爵位,而只是一个官职。
祖辈一逝,便烟消云散了,全赖后面的保着皇商位置,经营生意得法,才没有被从四大家里除名,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和其他三家相比。
只要自己能生下儿子,那这云川侯的爵位便稳了,若是能读书,这爵位也能留给其他不能读书的兄弟。
二人言语温存,尤甚于张敞画眉,闺中情趣,不足为人知。
眼见得天色放亮,宝钗便欲急着起身,这新婚第二日是要去给翁姑奉茶,虽说公公还远在辽东,但是太太和姨太太却都在,宝钗自然不愿意授人以柄,尤其是前面还有沈宜修这个范例。
宝钗也听说沈宜修颇得太太姨太太喜爱,这种竞争从嫁入冯府第一日便会开始,至死不休。
只是这一动身体,便只觉疼痛难忍,一跤跌回床上,冯紫英也觉得好笑,赶紧招呼香菱和莺儿来伺候宝钗清洗梳理。
有香菱这个过来人来照应就要方便许多,以前她曾经经历过的,自然就能帮着宝钗打点安顿好,这新创甚深,便是走路都有些不方便,但是宝钗仍然坚持强忍着和冯紫英一道去后府为二位太太姨太太奉茶,倒是让大小段氏十分欢喜,尤其是看到宝钗体格姿态,都觉得是能生儿子的模样。
这一番折腾下来,冯紫英这才让香菱和莺儿以及蕊官好生伺候宝钗回房休息。
这边宝琴也早早过来问安,却见宝钗这般模样,心里自是免不了一番惶恐。
婚后第一日,自然就是在家中盘桓,便是再多再重要的事情,那也要搁置在一边。
也难得有这样的闲暇,往日一回京,便是宾朋满座,今日大家都能理解,都不会上门来叨扰,真正叫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把宝钗送回屋里好生抚慰一番之后,冯紫英也才到后府的花厅去陪着母亲和姨娘说会子话,这从入仕为官去了永平之后,已经许久没有这般了,也喜得大小段氏都是眉花眼笑,唏嘘不已。
===庚字卷
第一百六十五节
利诱===
“紫英,你也莫要娶了薛家姐妹就冷落了长房宛君那边,该过去还是要过去。”小段氏看着冯紫英雄姿英发的模样,也是越看越欢喜,“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趁早生下一个儿子,不管是长房还是二房,也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只要能生下儿子,都是极好的。”
冯紫英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姨娘,“之前姨娘不是说最好先有嫡子么?怎么现在态度又变了?”
“嫡子当然最好,可宛君这才生了孩子,起码一年内都得要歇着,你长房那两位姨娘这一年里都陪着你在永平府,怎么也不见动静?”小段氏也有些犹豫,“此番宝钗和宝琴要陪着你去永平,若是宝钗能早日怀孕自然最好,若是宝琴先有了,那也不是坏事,至于其他人真的能怀上,那也是缘分。”
小段氏所说的其他人其实就是指自己身边这些丫鬟们,像金钏儿、香菱、云裳以及宝钗宝琴带过来的莺儿、龄官这些这些丫头。
按照规矩,这些丫头们都是贴身丫头,难免会在有时候要侍寝,可在主母未曾生下子嗣之前一般说来都会刻意避孕,只是这冯家情况特殊,沈宜修倒是最先怀孕,可却生了一个女儿,二尤至今都没有动静,现在二房这边宝钗和宝琴倒是谁怀孕都好,但若是没有动静,其他丫鬟们万一不小心有了身孕,真的怀了孕,该不该生下一男半女,还真不好说。
估计这些丫鬟们现在心里也在打鼓,所以小段氏才会这般说,冯家确实太希望能早些有一个传承香火的子嗣了。
对于小段氏的这等话语,冯紫英也不置可否。
说实话,他也觉得是个难事儿,真要让金钏儿或者香菱这些这些丫头先于沈宜修和宝钗她们生下一个儿子来,只怕这种压力都会把金钏儿和香菱她们给压垮,她们宁肯等一等,等到主母先生了子嗣之后再来毫无压力的考虑这桩事儿。
“姨娘,这等事情也就随缘吧,宛君身体恢复挺好,这边宝钗和宝琴也身子骨结实,估计很快就会让母亲和姨娘心安,……”冯紫英笑了笑,“再说了,父亲来信中也没有急着催这事儿,儿子也还年轻,才二十岁呢,日后没准儿就能生个十个八个二女围绕母亲和姨娘膝下,到时候母亲姨娘可别被缠得心烦。”
大小段氏都是笑了起来,“紫英,你若是真能有十个八个儿女,为娘睡着都能笑醒,为娘嫁入你们冯家,大伯二伯都无后,这压力就在为娘身上,总算是冯家祖上积德,有了你这个独苗,就盼着能膝下弄孙,说实话,为娘也不计较嫡出庶出,只要是咱们冯家血脉,为娘都是喜欢的,日后他们的出息,谁又能说得清楚,读书也好,从军也好,冯家子弟从来也没有差过,没准儿就能多出几个尚书将军呢?”
大段氏这一番话倒是说得冯紫英有些动容,他没想到自己母亲现在居然如此开通了,这在以前可不是这样,看样子沈宜修产女和薛家姐妹嫁进来都增添了母亲的信心,自己先前那番话也很讨她喜欢,所以才会变得这般开通了。
“母亲和姨娘放心,儿子心里有数,总归会让母亲姨娘满意,宛君身子骨也很康健,日后再生便要轻松许多,至于宝钗和宝琴,想必也能替母亲姨娘生下孙儿孙女,让母亲姨娘绕膝承欢。”冯紫英只能一拍胸脯,大包大揽了。
母子正说话间,外边来通传,段三爷来了。
段喜贵也是来给两个姑母问安,当然更多的还是这个机会和冯紫英这个表弟说事儿。
“广州那边气候甚热,不过物产倒是极为丰富,南洋那边与广州往来尤为密切,海通银庄广州号一经成立便大受欢迎,番商尤甚,我以为这海贸重心迟早要转到广州,无论是宁波还是泉州,只怕都要逐渐逊色于广州,……”
段喜贵和冯紫英在大小段氏那里盘桓了一阵,二人便问安出来,段喜贵跟着冯紫英一路出来,介绍着广州那边的情形。
“佛郎机人现在盘踞于吕宋,吕宋盛产金银,海商多有走私,红毛番则坐大于满剌加,据说有英吉利人近年来已开始渗入三佛齐和爪哇一带,与红毛番有冲突,但是总的来说还没有太大的冲突影响,……”
“不过南洋那边各种土邦小国众多,更迭频繁,许多地方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是从现下格局来看,佛郎机人虽然是外来者,但是在吕宋地位日渐稳固,连我们汉人在那边亦要受其统治,便是有一些土邦部族不服,犹有争斗,但难以撼动大局;红毛番势头正盛,三佛齐那边的柔佛,还有爪哇这边皆为红毛番占据优势,……”
段喜贵虽然去广州时间也不足两年,但是却俨然成为了南洋通。
冯紫英在他去广州的时候也专门交代,海通银庄广州号发展起来固然重要,但是要利用海通银庄广州号广泛与南洋那边的番商建立起业务关系才是重中之重,其中这里边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利用海通银庄在大周境内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尽可能把这些番商都绑在海通银庄上,同时要积极借助这些海商番商的人脉和情报网络了解南洋地区的各种情报信息,包括海图、气候、物产、人口、各部族势力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重要人物的基本情况都要逐一进行收集建档,以备后用。
对于自己这位表弟的许多想法和意图,虽然段喜贵有些是不明白,有些是觉得大可不必,有些则是不以为然,但是看看自己这位表弟这几年里的发展格局,段喜贵就知道自己和对方的差距不能以道理计,所以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苏禄那边情况如何?”这是冯紫英很关心的一件事情。
“不太好,佛郎机人正在蚕食,但苏禄人抵抗很顽强,另外渤泥原本也在南边有些动作,但是具体情形如何,因为时间太短,缺乏更多的消息,所以也不好说。”
段喜贵摇头,冯紫英也有些遗憾,但是他清楚段喜贵能在短短两年间做到如此局面,已经非常难得了。
对于南洋那边的情况,虽然从前明到大周都一直有海商通南洋和流民下南洋的传统,但是更多地还是零散性的,而且地方官府对于和南洋那边的联系一直是持抵触和反对态度,因为他们担心更多的流民会往南洋跑,造成人口大量流失。
虽然一旦遭遇灾年,流民让地方官员寝食难安,但是你要让他们主动放任这些流民跑南洋,他们又坚决反对,担心这是流失人口会遭到朝廷的惩处,所以这种矛盾心态使得地方官府更像是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掩耳盗铃。
“表哥,做得很不错了,日后南洋可能会是朝廷重点开拓的一个方向,南洋的物产正好可以和我们中原互补,而且我也一直不认为大周子民走出去是坏事儿,南洋本来就多为无主之地,若是大周子民能在那里站稳脚跟,未尝不算是大周的开疆拓土,便是朝廷也当予以奖赏,……”
冯紫英的话让段喜贵眼睛一亮,“铿哥儿,那朝廷可有明确的政策谕令来处理此类情形?若是三五百人占据一地来献土投效,有何奖赏?”
“朝廷的确有一些想法,但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政策上,却还要一个过程,而且你也知道现在朝廷心思还不在这上边儿,西南战局不顺,朝廷财力不足,加上东海上还有倭寇袭扰,辽东蒙古人和建州女真都还蠢蠢欲动,哪里都不安泰,还得要让朝廷有喘息之机才行,缓过这几年,朝廷的心思就能放在这些事务上来。”冯紫英很是笃定地道:“若是表兄也想藉此机会搏个功名,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铿哥儿,我可是对你的话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信任啊。”段喜贵喜滋滋地道:“其他不敢说,但是我知道南洋那边若是要献土投效博功名,我想这却不是问题,……”
“呃,表兄,那也是有规矩的,你不能随便找几个人带张地图,然后芝麻大一个岛子也来糊弄朝廷,别把朝廷当傻子,那户部也是派人查看了解,根据情况来的,举个简单例子,若是表兄你能发现像东番那样大一片土地来献土投效,那我可以保证日后肯定一个公侯是铁定跑不掉的。”
冯紫英笑眯眯地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3/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