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8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1718


来的时候,他在丰城胡同的胡同口看到了齐永泰和官应震的轿子刚刚离开,然后走到胡同中段,遇上了乔府和柴府的马车,还有步行离开的二人,看似粗布棉袍,与寻常路人无异,但禄王去过青檀书院却认识,那是青檀书院山长周永春和掌院毕自严,如果他的消息没有错误,那毕自严是可能要出任户部侍郎的。
“冯铿见过禄王殿下。”
“叔父也在?侄儿见过叔父。”见到是忠顺亲王与冯紫英一道出来,张骕眼中异色一闪而逝。
他早就听闻自己这位叔父和冯家关系异常密切,而海通银庄便是冯紫英发起,而自己这位叔父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拉拢了一大批皇室宗亲入股,成为银庄的重要股东,还四处替银庄吆喝呐喊,虽然后期冯紫英在海通银庄中渐渐淡出,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他这个创始人的巨大影响力,而自己叔父恐怕也和冯紫英关系大不一般。
“禄王来了?”忠顺亲王笑着点头,“难得,听说你现在不但认真读书,而且还在五军营打熬,可得要注意身体啊,你还年轻,莫要太过苛待自己,军营中的生活可不好受。”
“谢谢叔父关心,侄儿已经成年,所以想早日替父皇分忧,听闻几位兄长都在认真读书,侄儿也在想咱们几兄弟既要有能安邦的,也需要武能定国的,所以才会去军营打熬一番,好在军营里诸位将军都还算看顾,侄儿也觉得这几个月下来,大有收获,”
张骕脸上的笑容很阳光,翩翩少年郎宛然不知人间疾苦一般,却还把话说得大义凛然,看得冯紫英都有些唏嘘。
忠顺亲王点了点头,却不再多言,皇兄这几个儿子没一个是省油的灯,禄王这模样性子都颇类其母,而梅妃工于心计,在宫中便有七窍玲珑心的美誉,这禄王看来是体着其母的这方面了。
和忠顺亲王说完话,张骕才像冯紫英道了一个歉。
“禄王殿下能来,寒舍蓬荜生辉,”
“冯大人太客气了,小冯修撰之名我是如雷贯耳,久闻其名了,一直未曾得见,”在冯紫英面前,张骕甚至直接自称我,这让一旁的忠顺亲王也暗自点头,这小子果真是有些心机,一副平易近人的姿态,若是寻常寒门士子还真的很容易被打动,不过冯紫英这里,靠这个怕是不行。
冯紫英连连摆手,“禄王殿下可千万别这么说,紫英当不起,便是略有薄名,那也全靠皇上垂青,至于其他,紫英根本当不起。”
张骕见冯紫英这般客气,也有些诧异,都说冯紫英天纵奇才,狂放无比,而且在永平府也是雷厉风行,弄得当地士绅怨声载道,来京中告状的也不少,加上自己和几位兄长屡屡投贴,对方都是宛然谢绝,他还以为对方肯定是一个倨傲不群的性子,但是现在看来好像和传言有些不类。
“今日是冯大人大喜之日,我也祝愿冯大人鸾凤和鸣,”
禄王一挥手,后边侍从已经把礼物送了上来,这边自然也有人来延请过去派送,礼单也需要做一个登记。
正在寒暄间,那卫若兰又疾步过来,见到冯紫英和忠顺亲王与禄王相谈甚欢,愣怔了一下,还是忠顺王眼尖,看到卫若兰便沉声问道:“若兰,又怎么了?”
“舅舅,禄王殿下,恭王殿下来了。”卫若兰脸上露出一抹局促的神色,“已经到了门口了。”
===庚字卷
第一百七十一节
插曲===
“恭王?张骦?”忠顺王讶然,看了一眼一样一头雾水的冯紫英,再看了一眼似乎略感意外的禄王张骕,摇了摇头,“若兰,张骦是一个人来的?”
恭王张骦可才十岁,居然能亲自来这一趟?
“不,是恭王府上一个管家陪着来的。”卫若兰也慢慢恢复了平静。
作为长公主之子,他对这等事情比平常人有着更敏锐和深刻的理解。
今日张骕张骦都是不约而同来冯紫英府上道贺,如果说张骕既有可能是其主动为之,亦有可能因为其背后还有一个极有心计的梅妃,那么年龄更小明显还不可能明白其中奥妙的张骦,显然就是因为其背后隐隐站着三边总督陈敬轩和兵部尚书张景秋了。
忠顺王和禄王张骕都交换了一下眼神,张骕垂下眼光不语,还是忠顺王耐人寻味的笑了笑,“紫英,你还是去迎接一下吧,张骦虽小,可也是皇上的儿子,只怕也是仰慕紫英你的大名而来,没准儿还想拜你为师呢,……”
冯紫英笑笑,“王爷说笑了,紫英不通诗文,这全城皆知,哪有资格在几位殿下面前班门弄斧?那王爷和禄王殿下稍候,我去去就来。”
冯紫英跟着卫若兰往大门上走,卫若兰也忍不住轻叹一声:“紫英,禄王和恭王都亲自来道贺,我看寿王、福王和礼王也礼物也都是花了一番心思的,这诸位殿下都如此看重紫英,让我都有些艳羡嫉妒了。”
“若兰,你不是艳羡嫉妒,怕是在暗自替我担忧吧?”冯紫英泰然自若,一路前行,“我明白,这天家之事岂是我等能掺和的?几位殿下都逐渐成年,便是这位恭王殿下也已经快十一岁了,也就是还有三年多就要成年,据说是大器早成,禄王殿下雄姿英发,也是颇有抱负,你另外三位表兄表弟就更不用说了,朝中大臣们岂有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委,只是这等事情全凭圣心独断,外人哪里能插得上嘴?”
“也不尽然。”卫若兰摇头,“皇上便是能圣心独断,但也不会不考虑诸位臣工的观感,我朝并无立嫡立长的规制,更倾向于立贤,但贤之一说,见仁见智,……”犹豫了一下,卫若兰才小声道:“当今皇上不是那等刻薄寡恩刚愎自用之人,在选贤之上,势必要征求诸位臣工的意见,所以……”
“所以诸位殿下就想要在臣工面前有所表现?”冯紫英笑了起来,“那也该去内阁和六部诸公面前去好生展示才对,来我这里算什么?”
“你可是京师城大名鼎鼎的小冯修撰!且不说你的座师齐阁老,便是首辅和次辅大人他们都对你格外看重,能短短几年内几次单独蒙皇上召见,朝中又有几人?”
卫若兰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卫若兰了,冯紫英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成长速度远胜于韩奇和陈也俊两人,当然陈也俊他还有些看不透,他和其父陈继先始终像是一团迷雾,估计连皇上都还拿捏不稳,也许要到关键时候才会显现出来。
“没那么夸张,我现在不过是一介外放官员,随着时间推移,便是薄有名声,也会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一代新人换旧人,每一科下来,都会有年轻俊彦崛起冒头。”冯紫英微笑以对。
“紫英,你也无需在我面前自谦,看看你去永平府这一年,你在京中名声可曾有半点消退?皇上又单独召见过你一次吧?迁安之战京师民众谁人不知是谁的功劳?这从蒙古人那里把六万将士赎回来,只花了二十万两,真当大家不清楚你单枪匹马去和蒙古贵酋谈判?”卫若兰轻笑,“好了,咱们不谈这个了,你日后若是能入阁拜相,我自然高兴,起码我母亲是乐见其成的,好歹我们也是一起长大的,日后宗人府我也能说得上话不是?”
冯紫英嗤之以鼻:“若兰,我就不信你真的想去宗人府混一辈子?”
“我也不想去,可我这身份,读书又不成,难道还能入朝为官不成?”卫若兰有些自嘲般地道:“也就比闲散宗室好一些,不至于被养猪一般圈养起来,……”
“时移世易,若兰,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朝廷的海禁不是铁律,现在不也一样开禁了?三省六部,天经地义,自古皆然,但现在还不是要在咱们永隆年间变成七部了?”冯紫英摆摆手:“若兰,你若是有心,便莫要荒废时日,好生蓄势养望,终归有机会的。”
卫若兰眼睛晶亮,看着紫英:“紫英,你莫不是听到什么消息不成?可莫要诳骗我。”
见卫若兰陡然来了精神,冯紫英心中好笑,看来自己这位发小胸中还是有一颗不甘寂寞的心啊,“好了,说太多也没有意义,我都说了,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你我情同兄弟,难道我还能害你不成?记住我的话,肯定会有道理的。”
“好,紫英,我可是记下了。”卫若兰深吸了一口气,压低声音:“日后若是没能兑现,我可是要找上门来说一二的,未来的首辅大人!”
冯紫英斜睨了这家伙一眼,也有些感触,。
红楼梦》书中有隐言暗示他和史湘云似乎有一段姻缘,但是冯紫英却知道这要么是所谓红学专家们的各种脑补而成,要么就是自己来这个时空改变了一切,但是他还是以为前者居多,以史家现在的情形,卫若兰作为长公主嫡子,怎么可能看得上史湘云?
而且现在卫若兰已经娶妻,京师城中正经八百的官宦望族,其妻之祖父曾经在广元年间担任过阁老,其伯父也曾经在元熙二十年出任过工部左侍郎,其父是举人出身,虽未中式进士,但是也在太仆寺担任过太仆寺丞,现在也还有一位堂兄在光禄寺担任主簿,这等家世如何是现在落魄的史家可比?
冯紫英也不答话,径直而行,而卫若兰却是兴致盎然,变得精神抖擞。
在门上冯紫英见到了那位据说大器早成的恭王张骦。
不得不说这当今皇上几位儿子单从容貌上来说,都是称得上唇红齿白风度翩翩的俊郎君,禄王张骕如此,这位才年仅十岁的恭王张骦也是生得眉清目秀,一双眼睛更是顾盼生辉,一看就能给人以深刻印象。
“冯大人,恭喜了。”见到冯紫英前来,还在饶有兴致游目四顾打量来往客人的张骦立即上前一步道贺。
“见过恭王殿下,恭王殿下能来,冯家上下不胜荣幸。”冯紫英很不喜欢这等疯话,但是却不能不说,“这边请,忠顺王爷和禄王殿下也在这边。”
“噢?”忠顺王在不足为奇,但是没想到自己兄长张骕也在,据张骦所知,自己几位兄长好像都是托儿带礼,人并未亲至啊,怎么张骕却来了?
虽然心中诧异,但是张骦脸上却并未露出半点异样,含笑道:“王叔和七哥也在?那敢情好。”
永隆帝膝下有五子长成,但是实际上之间还有几个,不过都是夭折罢了,除了寿王是老大外,福王、礼王分别是老三、老四,禄王是老七,张骦是老九。
冯紫英看对方小小年纪倒也分寸丝毫不乱,心中也有些佩服,这等气度城府也怕要些功夫老养成,难怪永隆帝另外几个儿子对这个还未成年的弟弟都有些忌惮。
“殿下,这边请。”冯紫英也含笑一抬手。
禄王和恭王两兄弟一见面也是格外亲热,两兄弟拉着手一阵寒暄,倒是一番兄友弟恭的架势,看得忠顺王和冯紫英都是一个捋须,一个摩挲下颌。
“紫英,是不是有些意外?”忠顺王陡然间来了一句,脸上表情却是似笑非笑。
冯紫英眨了眨眼睛,“王爷,来与不来,其实都不意外,这也不是坏事,不是么?”
冯紫英的话让忠顺王咀嚼了好一阵才点了点头:“说得也是,这也不是坏事,起码大家都有了这方面的意识,比浑浑噩噩混日子好,只要皇兄心里有数就行,但现在说这些倒也还有些为时过早。”
这话说得有些暴露了,不过站在忠顺王的角度,冯紫英倒也能理解,现在对永隆帝来说,还远说不上考虑自己几个儿子的问题,他先需要解决掉来自义忠亲王的威胁。
两个皇子加上忠顺王的带来,也让冯紫英的这场婚事更增添了几分热闹气息,虽然禄王和恭王年龄在永隆帝几位皇子中算是最小的两个,但是却也都是封了亲王的皇子,理论上这两位日后都是机会登临大宝之位的,来往客人中像柴恪、官应震这等重臣自然不会太在意,但是一些六七品却又有些想法的官员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结识熟悉的机会,都要上前来寒暄一番,混个脸熟。
而张骕张骦两位当然也乐于借此机会和能与冯紫英来往的这些士子官员结交认识,往远里想,若是结识一二能为自己所用或者拉近双方关系,那也是一件好事。
===庚字卷
第一百七十二节
喧嚣===
天色早已经暗了下来。
薛蟠和薛蝌已经兴冲冲地出了院子。
宝钗和宝琴坐在房中,冯紫英还在外边应酬,旁边的莺儿和龄官也侍候在一旁。
宝琴来了京师城之后,先前一直没有安排贴身丫鬟,原本贾府里边也准备替她选一个,但是宝琴却婉言拒绝了。
正巧从扬州苏州那边买回来戏班子解散,府里边索性就把这些没什么去处的小丫头们分配给各家姑娘们,而那个时候宝琴已经确定要跟随宝钗嫁入冯府,所以也就将龄官和豆官这两个丫头分配给了宝琴,蕊官给了宝钗。
这龄官生得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颇有些袅娜娉婷之态,格外出色,粗一看还真有些像早两年的黛玉,好巧不巧却分派给了宝琴当丫头。
宝钗也不知道宝琴选了这龄官作为身边丫头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亦或是府里边分派时便指给了她,但她却知道龄官这丫头性子却不算好,说起来也有些傲娇,原本她和宝琴说不如将自己分派的蕊官和宝琴换这龄官,但宝琴却拒绝了,说就喜欢这等傲娇性子。
原本还有一个豆官,性子也比这龄官要好一些,但是宝琴却依然把龄官留在身边贴身使用,宝钗也不好再说。
但毫无疑问,潇湘馆那边对宝琴的不满更深了,原本红香圃和潇湘馆那边就有些若有若无的嫌隙,现在宝琴却把模样姿态都像黛玉的龄官拿来做了贴身丫头,这里边很难不让人联想,只是宝钗也不好太过干预自己这个颇有主意的堂妹,有些话到嘴边也都只能吞了回去。
宝钗也知道自己这个堂妹是有些心高气傲的,但是却未曾想到在女人最重要的婚姻大事上遭遇了梅家退婚这一重大打击,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堂妹风采依旧,甚至气势更强,但是宝钗却知道对方心里是一直憋着一股气,任何只要触及到她的自尊,便会遭到她毫不犹豫的反击。
便是宝钗自己在说话时都要好生琢磨一番,以免触及到对方的敏感处。
林丫头究竟是什么原因和宝琴有些格格不入的,宝钗大略知晓,无外乎就是老祖宗对其才情和气质格外喜欢,话里话外免不了就要拿黛玉来比了,自然就让孤芳自赏的黛玉有些不悦,有些时候免不了就会被下人丫鬟们拿来相互比较,这一来二去,也会传到各家耳朵中去,这嫌隙便有了。
这龄官被宝琴带在身边,贾府里的人有心无意的也会有拿来和林丫头比,这传到林丫头耳朵里只怕就更不高兴,甚至可能会觉得这是宝琴有意为之,但宝钗也拿不准这是不是宝琴有意为之,这丫头有时候一旦倔起来便是自己也喊不住。
待到薛蟠薛蝌的脚步声在屋外消失,宝琴这才站起身来,跑到窗边看了一眼,回来坐下,“姐姐,先前哥哥专门来说皇上御赐了两份礼物,不知道这里边可有规矩?”
听得宝琴动静,宝钗犹豫了一下,这才取下自己的盖头,看见宝琴已经从窗边跑了进来,忍不住嗔怪:“宝琴,都是马上嫁人的人了,你稳重守礼一些,这里不比咱们家里了,莫要惹人笑话。”
“姐姐也未免太谨慎了,这屋里除了莺儿便是龄官,还能有谁嚼舌头不成?”宝琴手里捏着盖头,目光灵动,四处打量,“莺儿,你和龄官都是来看过这边儿的,还有香菱,我和姐姐可还是第一遭来这边,你们可看仔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