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7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5/1718


“嗯,还是等了好一阵之后才见到冯大哥的,登门的客人太多了。”贾环表情略有变化,忍不住唏嘘,“冯大哥名声太大了,来送贺礼的人太多,不熟悉的朋友客人他们家门房都拒收,即便如此,那门房都还的轮班倒。”
探春正在亲手替弟弟倒茶,听得此言忍不住一顿:“不至于吧?”
“姐姐,你是不清楚冯大哥现在的势头,咱们青檀书院也建院几十年了,每一科都有不少进士出身,甚至在冯大哥那一科还出了练国事这个状元,永隆八年这一科又出了马士英这个探花,但是可以说现在三十岁以下的北地士子,谁敢说比冯大哥声名更盛?”贾环嘴角上翘,目光湛然,脸上满是骄傲,“不管事上科的练国事、黄尊素和杨嗣昌,还是这一科的左光斗,周延儒,马士英,都只能望冯大哥项背,”
探春把茶递给贾环,饶有兴致地看着对方道:“冯大哥都离开青檀书院好几年了吧?”
“那又怎样?现在书院里一提起近几科的翘首,还不是言必称冯大哥?”贾环已经彻底化身为冯紫英的迷弟,崇拜无比,“如果说原来还只是说冯大哥在时政上极有造诣,所以才有内参,才有开海之略,冯大哥去永平还惹来很多人的不解甚至嗤笑,但是现在没人敢说冯大哥半个不字了,都说冯大哥是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全才,八万京营被蒙古人一击而溃,而冯大哥却能率领几千民壮死守住迁安,现在更是主动为朝廷分忧,愿意接受顺天府北边儿的十万流民,朝野内外都是一片好评,”
贾环说起冯紫英的丰功伟绩便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
“姐姐你是不知道,我在书院里成日里都要接触时政,我们每日除了研读经义就是要研讨时政,冯大哥虽然离开了京师城,但是现在却名声更大了,周山长和毕掌院都对我很照顾,就是因为我是冯大哥推荐进来的人!很多和我一起才进入书院的同学,都想了解冯大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了解冯大哥平时的情况,甚至想了解冯大哥的一切,”
探春基本能猜得到,环哥儿凭借着这一点就能在书院里混得很好,现在书院里恐怕没有几个对冯紫英有他接触得多了解得多,每一次冯大哥和环哥儿谈过的话,环哥儿都会牢记在心,甚至经常拿出来反复使用。
“环哥儿,既然你这么仰慕冯大哥,那你就更应该好好读书,力争向冯大哥学习,冯大哥也是在考过举人之后又考中了进士,而且还是二甲进士,然后又馆选庶吉士才走到现在这一步的。”
探春对自己这个一母同胞还是很关心的,原来还觉得环哥儿有些偏激固执,与宝玉也相处不好,但是现在随着冯大哥的教导和去书院之后,环哥儿如脱胎换骨一般,除了还有些看不起宝二哥外,其他都已经成熟许多了。
也难怪大嫂子一门心思要把兰哥儿送到冯大哥门下,现在更是连琮哥儿也跟着兰哥儿一块儿去读书了,听说读了这半年,兰哥儿和琮哥儿的进境都不小。
“姐姐,我也想很努力,但是冯大哥却不是那么好学的。”贾环还是有些自知之明。
虽然自己读书很努力,但是如同在书院里与同学们探讨的那样,经义上可以考苦读精研提升,但是在时政上,不但需要博闻强记,而且更需要有一些新颖的创意思想和观点,所以开海之略中的特许金制度才会被那么多人所称赞。
因为开海政策不新鲜,甚至市舶司也是早就有的,海税也都不是新生事物,但是引入特许金和发行国债,便是神来之笔,寻常人根本就想不到这种方略,便是书院里周山长和毕掌院也都是唏嘘感慨不已,自叹弗如。
要知道毕山长可是朝廷公认精于财政之术,按照常理他从工部郎中辞职到书院任职时间不到三年,不会变动,但是已经有传言称朝廷有意让其回朝担任户部右侍郎。
“是啊,若是冯大哥这么好学,这世上天才未免也太多了一些。”探春笑了起来,“不过我们家环哥儿也不差,后年就是秋闱大比,环哥儿可是我们贾家现在最能读书的,一定莫要让大家失望啊。”
见自己姐姐似乎有些郁郁寡欢,和以往自己与冯大哥见面之后那种问长问短的积极热切情形有些不一样,贾环也有些诧异,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才试探性地问道:“三姐你好像心情不太好?是和冯大哥有关么?冯大哥生了女儿你不高兴?”
“啊?”探春吓了一跳,没想到贾环问问题这么直接,脸上一阵发烧,故作镇静地拂弄脸颊秀发,有些语无伦次,“瞎说些什么呢?冯大哥得了女儿也是好事,宝姐姐她们不是马上就要加嫁过去了么?”
贾环叹了一口气,“三姐,你也莫要和我说这些了,我都十四岁的人了,你还把我当成小孩子一般么?”
探春一愣,“环哥儿,你什么意思?”
“父亲开年就要南下了,娘听说也要跟着南下,但是至今你的婚事父亲和母亲也没有确定下来,你明年就是十六了,父亲这一走最起码三年,难道你的婚事就听凭母亲一个人做主?”
贾环瘦削的脸颊两侧微微抽动,阴沉下来的脸色已经隐隐有了几分大人气势,这也是贾环无数次模仿冯紫英之后练就出来的。
贾环的话让探春心中微微一颤。
贾环和王氏关系不佳探春早就知道,而且探春也知道母亲王氏和姨娘,也就是自己生身母亲赵氏关系恶劣也是众所周知,但是王氏并没有刻意针对自己,当然更多地是把心思放在宝二哥身上,对自己和环哥儿都是不怎么过问。
如果父亲一走去江西三年,那么就意味着要么自己的婚事多半就是要由母亲王氏做主,要么就只能等待父亲回来,可父亲哪怕三年任满就回来,自己也都是十八岁了,这个时代有几个十八岁的大家闺秀未曾嫁人?
如果是母亲王氏做主,那会给自己寻找一个合适人家么?而且现在贾家的形势又能够找到一个合适人家么?
“环哥儿,这是父亲母亲的事情,”探春深吸了一口气,却被贾环暴躁地打断话头:“三姐,你不用和我说这些场面话,我们是亲姐弟,难道我还会害你么?有些事情你等是等不来的,我只问你一句,你是不是喜欢冯大哥?”
探春嚇得猛然跳起来,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下意识的看屋外:“环哥儿,你疯了?”
===庚字卷
第一百六十节
贾环的迷之自信===
贾环却显得很冷静,“三姐,你瞒得过别人,还能瞒得过我么?别说我,我估计侍书肯定也知道吧,没准儿薛家姐妹和林姐姐也都能看出一二来吧,也就是你自己觉得遮掩得好,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被贾环的话惊得再度全身一抖,探春脸色潮红之后变得有些苍白,竭力保持着镇静,厉声道:“环哥儿,你说什么?!”
“三姐,你我是亲姐弟,我虽然回来时间不多,但是我长大了,我在府里也有自己的人,”贾环叹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冯大哥对自己影响太大了,所以自己自觉不自觉的地都在向冯大哥看齐。
贾环尤其佩服冯大哥那种淡定从容气度雍容的气势,而这一切背后都是冯大哥的谋定后动,他知道自己这方面是一个缺陷,性格急躁偏激这是日后入仕为官的大忌,冯大哥也经常提醒自己,说不担心自己考不过秋闱春闱,但是担心自己出仕之后性格会得罪人,这一点贾环也意识到了,所以他一直在想学习模仿冯大哥。
“环哥儿,你想说什么?”探春脸色越发白皙。
“三姐,我是实话实说,你以为宝姐姐和林姐姐她们看不出来么?”贾环盯着自家姐姐,“她们那么聪明的人,和你一起住在园子里,岂会看不出来?我这个外人都能看出一二来,她们会没有半点感觉?”
“环哥儿,不是你说的那样,”探春都觉得自己的反驳和解释显得那么软弱。
“行了,她们不是掩耳盗铃,也不是视若无睹,而是刻意如此罢了,如果挑明了这一层,你们姐妹间如何相处?还有府里边长辈们又该如何处置?”贾环显得很平静,“她们不也会担心如果真挑明了,府里长辈万一什么想法,不是给她们自寻烦恼?”
见贾环神色平静自然,探春心里触动之余也是紧张的思考,许久之后才缓缓道:“环哥儿,你今天来和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你我是姐弟,我不过是有感而发,薛家姐妹马上要嫁给冯大哥,可三姐你哪点儿比她们差了?”贾环语气里略微有了几分激动,“肯定有人会说我们是庶出,但我们也是贾家子女,薛家不过是一个没落的皇商罢了,我都不明白冯大哥怎么会选择薛家!”
“环哥儿,不许你这么说宝姐姐她们。”探春厉声道:“冯大哥选择宝姐姐没有错,薛家选择冯家自然是明智之举,但是不能说薛家就差了,贾史王薛我们四家本来就是同气连枝,相互扶持,”
“三姐,相互扶持,那我们贾家现在的情形,王家扶持过我们吗?史家在外边丑态百出,王家在意过吗?”贾环是指史鼎在外边欠债被人追账不敢归家的事情,这在京师城里已经成了一大笑料。
探春被贾环的话给刺得一时间不好回答。
贾家现在在外边儿仍然欠账,只不过不像园子刚建成时那么被人催得急了,但这种欠账的事儿瞒不了人,而且也很败名声,贾家也曾经向王家借过,但是都被各种理由婉拒,至于史家,现在更是成了笑话,薛家如果不是借这个机会和冯家联姻,还有冯大哥的提携扶持,恐怕早就泯然众人矣。
现在老四大家里就只有王家现在是最兴旺,王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到宣大总督再到登莱总督,一直是高居不下,簇拥在他身边的人如过江之鲫,而且王子腾也远比贾政会经营,王家无论是哪方面都远超其他三家了,贾家也不过是顶着一个两门国公的头衔,其实早就在是虚架子了。
“好了,我们不说这些不应景的事儿了,今儿个我也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倒是三姐,你自个儿怎么想的?”
贾环的话让又把探春逼上了绝路,探春闭了闭眼,深深低吸了一口气,“环哥儿,我若是喜欢冯大哥又如何,不喜欢又如何?”
“若是你不喜欢冯大哥,那边趁着父亲还没有走,去求父亲早日替你安排一门好的亲事,莫要等到父亲走后听母亲的随意指派,到时候你便是哭都哭不出来,看看二姐姐现在的尴尬情形,那孙家谁都知道是个虎狼窝,”
贾环沉声道:“若是你真的喜欢冯大哥,那边去和冯大哥说清楚,”
“和冯大哥说清楚?”探春忍不住提高声调,直视贾环,“你是让我如此没羞没躁去说这等事情,冯大哥会如何看我?”
“那又有什么?”贾环也提高音调:“三姐你的为人行事冯大哥难道不清楚,他是最喜欢你这种性子了,我很清楚,”
贾环的话让探春深吸一口气,“环哥儿,你这话说得简直没有了分寸,”
“三姐,你是想要所谓的分寸,还是自己今后一辈子的幸福?”贾环毫不客气地道:“我就不信薛家姐妹若是没有和冯大哥的默契,冯大哥就会主动去薛家提亲,但他们的默契是怎么来的?冯大哥来过咱们贾家几回?她们又比你强到哪儿了?若说是林姐姐,我勉强信得过,毕竟冯大哥也说过他和林姐姐是患难之交,临清民变的时候一起同甘共苦,但是薛家姐姐和冯大哥有什么交集?我不想诋毁或者指责谁的做法,甚至我也觉得薛家姐姐这么做更勇敢,更值得钦佩,但三姐你呢?”
被贾环的话给说得有些乱了分寸,探春竭力想要稳住自己的情绪,但是贾环的话却像钉子一样深深扎在了探春心中。
环哥儿的话没错,宝姐姐和自己几乎一样,和冯大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交集,甚至比自己可能见面时间还少那么一两回,毕竟她进京的时候自己已经和冯大哥认识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大家年龄都还小,都还没往那方面想过。
后来冯大哥虽然来贾府时间多了一些,但是基本是哪个冯大哥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大部分时候都是大家一起,但是宝姐姐是什么时候和冯大哥心有灵犀了呢?是什么原因让冯大哥最终选择向薛家提亲呢?
宝姐姐比自己年龄要大三岁,这可能是一个因素,但是真的没有环哥儿所说的那个原因?探春有些拿不定。
探春终于稳住了心神,让自己的情绪也平复下来,语气也恢复了平静:“环哥儿,你的好意我明白,但是你要知道婚姻之事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需要讲求门当户对,姑且不提我和冯大哥之间的情形,但冯大哥现在已经一门三兼祧,沈家姐姐不提了,宝姐姐和林丫头都已经和他订亲,宝姐姐更是只有二十日便要嫁过去,林丫头也是因为孝期而耽搁,你觉得冯大哥现在这种情形,我能做什么?我眼巴巴地求上门去给冯大哥做妾?”
探春的最后一句话把贾环也问住了。
他其实也很清楚自己三姐没什么机会的,冯大哥不可能悔婚,而且即便是和薛宝钗或者林黛玉中间哪一个悔婚,也不太可能要娶三姐为妻,女孩子不比男孩子,自己可以通过读书科举改变命运,但是三姐如果要想成为嫡妻大妇,那就只能在那些寒门士子中选择了。
可真正有些才华有望通过科考而入仕的寒门士子又有几个愿意去一个日渐没落的武勋家族庶女为妻呢?
这不是几十年前的元熙年间了,武勋的影响力正在急剧缩水,既不能通过门第来提升人脉关系,甚至可能还要承受一些负面影响,谁会愿意?如果是纯粹的寻常人家,以三姐的心性,又如何愿意?
贾环闷闷地低垂下头想了一阵,最终还是抬起头来,目光里仍然是坚持:“三姐,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真的喜欢冯大哥,起码要把自己的心意让冯大哥知晓,至于说冯大哥和你最后的结果,我的确无法预料,但是我在想,冯大哥若是对你有意,便定会对你有一个安排,这个世界上我贾环我最佩服的就是冯大哥,我相信他能有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探春也被贾环对冯紫英的盲目崇拜给气乐了,“环哥儿,你觉得现在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你就觉得我只能去给冯大哥做妾?”
探春也不是没想过,如果说大姐没有入宫而是当几年女史出宫嫁给冯大哥的话,自己倒是可以像薛宝琴或者妙玉那样以媵的身份嫁给冯大哥,自己是没可能以正妻身份嫁给冯大哥的,但是以妾的身份却又让探春也有些心有不甘。
贾环也无言以对,都是官宦人家出身,而其他还是庶子,他如何不清楚这妾和妻、媵之前的差别有多大?
便是他再怎么对冯紫英崇拜,也还是觉得三姐给冯大哥做妾有些委屈了,只是这机缘如此,薛宝钗和林黛玉已经占了先,而自己三姐又是庶出,奈何?
可是冯大哥的声势如日中天,他才二十岁,谁又能预料得到他日后还会有什么造化呢?他感觉得到冯大哥对三姐有一种莫名的欣赏喜爱,所以他才会有一种迷之自信,相信冯大哥能给三姐一个满意的交待。
===庚字卷
第一百六十一节
皮里阳秋===
就在贾环纠结于自己是不是该代替三姐去向冯大哥坦承这桩感情时,黛玉却已经步入了通往蘅芜苑的折带朱栏板桥。
潇湘馆和蘅芜苑一个位于西南角上,一个位于西北角上,遥遥相对,要从潇湘馆到蘅芜苑,可以走东西两条路径。
东边路远,但是却不需要穿门过户,胜在清简。
从翠烟桥过沁芳溪,沿着宽敞的甬道往东一路走,一种要走到达摩庵、栊翠庵和玉皇庙前的那条石子甬路交汇处才算是有建筑群落,一路上都一边临溪,一边是竹篱栏杆,沿路种植了一些灌木花草。
沿着石子甬路一直可以走到围墙边上,然后就可以看到东角门。
这个东角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有事情需要的时候才会开启。
甬道在尽头向西从沁芳闸桥越过沁芳溪,当面就是缀锦阁再往前走就是太观楼前的玉石牌坊,而向北就是沿着缀锦阁后的侧殿背后甬道,一直向北走到一处大水池,拐右那里就是凹晶溪馆,而一直往前走一排房子,就是大观园的厨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5/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