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1718


“紫英,你倒是看得清楚,愚兄就怕京中这些贵人们只看片面啊。”尤世功感慨道。
“不如尤大哥就在这里多逗留几日,柴大人和武选清吏司的袁大人都要过来点验,虎山、昆山他们俩,加上贺虎臣和杨肇基两部,点验之后朝廷肯定都要拿一个意见出来,贺虎臣和杨肇基这两部不必说了,那是京营的,但黄得功和左良玉这两部,尤大哥你就没点儿兴趣?”
冯紫英把马缰丢给了瑞祥,这才和尤世功走到一边儿小声道。
“总督大人能同意?”尤世功颇为意动。
蒙古人入侵这一战打得很艰苦,加上本身他在蓟镇这边的嫡系就不多,全靠老三尤世禄部作为根基,原来也曾希望老上司冯唐给予支持,但是辽东镇那边先前也很吃紧,所以一直未能如愿。
黄得功和左良玉都算是冯唐的亲兵部队,只不过原来级别太低,但是这一战之后,二人都必然升迁,谋个游击部,那就能独镇一方,也能帮自己撑起场面了。
===庚字卷
第一百三十六节
安插===
“蓟镇这边损失不小,补充增编势在必行,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察哈尔人仍然会是一个大患,林丹巴图尔虽然志大才疏,但是毕竟察哈尔人体量实力摆在那里,还有外喀尔喀人仍然摇摆不定,尤大哥你这手底下趁手能打的的确太少了一点儿,就靠尤三哥一个人也不行啊。”
冯紫英的话让尤世功也是心有戚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一度也想让尤世威也来帮自己,但是也知道这不可能。
别说总督大人那边不会同意,便是兵部乃至都察院也不会允许,岂有三兄弟集在蓟镇一镇为官的?这不是要成藩镇了么?
只怕人没过来,御史的弹章早就满天飞了,所以他也只能想想。
他也想过从榆林招一些旧部过来,但是他资历太浅,和冯唐那种历经几代人在大同为官不一样,可以凭借老交情和面子说通兵部要一些旧部帮忙,他这个资历尚浅的总兵,只能靠自己。
“虎山和昆山年轻了一些,但正巧遇上了这种机遇,小弟觉得虎山可能会捞到一个游击,但昆山就悬了,能升一个守备就算不错了。”冯紫英沉吟着道:“他们二人都是家父亲兵过来的,在辽东出战的机会不多,若是跟着尤大哥这边,我倒是觉得机会多一些,他们俩现在都是兴致高昂,一门心思想打仗。”
尤世功眼睛一亮,忍不住搓手:“紫英,那可就说定了,让虎山过来,游击部我给他一个机会驻石城匣和大水谷那边,只要他不怕死,那边和察哈尔人的交锋的机会多的是;昆山若只是一个守备,没法独镇一方,要不跟着我也行,或者跟着老三那边,太平营和建昌营都随便他选,虽然机会没石城匣和大水谷那边多,但是你们这边治安不靖,你若是能用得上,可以随时调用,有机会我也会考虑,等到老三有机会,自然也不会亏待他。”
这个安排对大家都很合适,黄得功过去直接去了西路,那里是最危险也是机会最多的,尤其是独镇一路,免不了就要和边墙外的蒙古人交锋。
这一回和察哈尔人以及外喀尔喀人撕破了脸,大周军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势必要做出一些反击,只要敢出边墙接战,有所斩获,那蓟镇和兵部都绝对不吝奖赏,到时候只要尤世功部扣压他的功劳,黄得功机会肯定更多。
“嗯,尤大哥,此番柴大人和袁大人过来,估计除了点验京营这些人外,还要看一看你们蓟镇的情况,辽东目前换装新式火铳的力度很大,但是蓟镇这边还没有什么动静,我建议你也可以提一提,建州女真固然是心腹大患,但是察哈尔人也不可小觑,另外蓟镇兵也是辽东的预备队,一旦辽东有事,蓟镇随时可以增援,……”
冯紫英的话让尤世功又忍不住叹气:“紫英,你有所不知啊,愚兄去京师面见尚书大人和柴大人时都专门说过,又和武库司那边也谈过,问题是现在火铳价格昂贵,朝廷除了保证了辽东外,西南那边战事已起,军器局还得要想办法解决西南这边的需求,据说朝廷有些担心西南战事迁延,已经要求杨鹤整编荆襄流民,要建一支新式火铳兵,所以根本不可能轮得到我们蓟镇,连宣府和大同那边都没戏,……”
“宣府和大同没戏那是因为他们此番表现,……”冯紫英忍了一下嘴,没再深说下去。
牛继宗的表现让朝廷很不满意,但是朝廷现在似乎有点儿投鼠忌器,尤其是现在皇上身体不佳,太上皇态度不明,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尤其是宣府军一直牢牢掌握在牛继宗手中,山西镇也有相当军队掌握在其手中,只有大同军因为冯家和麻家势力太大,所以牛继宗没有能渗透进去。
但宣大三镇皆是边军精锐,并不亚于蓟辽两镇,远胜于三边四镇,一旦要动牛继宗而牛继宗有不肯束手就擒,引来军中动荡,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这等本身朝中就还不稳的情况下,大家都宁肯镇之以静。
“尤大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蓟镇地位重要,此番察哈尔人入侵也让京畿震动,朝廷和皇上都有所触动,你如果不借着此番人心尚未完全安定下来之际向朝廷提出这些要求,只怕日后会更难,虎山和昆山这两部的火铳已经基本补充到位,但这是借用辽东镇的,我觉得最起码你该要向兵部提出来这两部的火铳算是补充给蓟镇的,辽东镇的由朝廷另行补充,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冯紫英给尤世功出点子,“现在虎山昆山已经操练熟练,总不能这都已经练熟了,还要他们把火铳退回去吧?”
尤世功点头,“这倒也是,那紫英,在和兵部说好让虎山、昆山二部归入蓟镇之前,咱们先不提这桩事儿,只说要求补充火铳,一边改编就有步军。”
冯紫英笑了起来,尤世功也不蠢,这些奥妙还是明白的,“当然,要把其他条件谈妥了,再来提这桩事儿,让兵部和朝廷都不好反口,另外,尤大哥其实你也可以直接给皇上递密折,陈述当下蓟镇军的情况,我想皇上会有考虑的。”
尤世功迟疑了一下,又看了冯紫英一眼,这才缓缓道:“紫英,你知道我给皇上递密折意味着什么?”
“别,尤大哥你千万别用这种眼光来看我,我可不是替我爹来试探什么,我也犯不着,我爹心胸也没有那么狭隘,咱们大周朝的事儿,谁还不明白么?”冯紫英嘴角有一丝淡淡的嘲讽,“这九边总兵绕过总督直达天听好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皇上特许嘛,若是当总督的还要疑神疑鬼,那干脆就别当这个总督了。”
尤世功忍不住咋舌,这位小冯修撰还真敢说,虽然是当着自己,都算是自家人,但是换了哪个武官,只怕就算是总督大人都不敢这么说,也只有这些文臣们才敢这般放肆。
见尤世功不吱声,冯紫英朗声笑道:“尤大哥,我说的是大实话,我也和父亲说过,这咱们这些武勋世家本身就是替皇上卖命的,冯家在大同一门三总兵,两个都是任上马革裹尸,难道还有什么看不透想不明白?只要是对朝廷好,皇上满意,那就都不是问题。”
尤世功倒也知道冯唐不是那种人,只不过由冯紫英来说这些话,听起来总觉得有些不自在,但他也看得出来,冯紫英是真不在意这个,甚至有点儿劝导自己这么以此赢得皇上青睐,进而为蓟镇捞取好处的意思。
“紫英,此事还是等到见了柴大人和袁大人之后再说吧。”尤世功算是基本接受了冯紫英的建议,留了点儿缓和余地,“对了,龙禁尉和刑部到潘官营那边差了那厮的情况,我也得到消息,那厮是滦州人,永隆三年因为琐事和上官斗殴,最后将上官打成重伤逃跑,这厮在营中的时候便是一员悍将,当时和他一起逃跑的还有一人与他交好的结拜兄弟,是神箭手,……”
“哦?都是滦州的?”冯紫英精神一振。
“不,那名神箭手是河间府天津三卫的,但是据说家中早就没人了,……”尤世功摇摇头,“龙禁尉和刑部现在还在调查当年与这厮关系密切的人,估计还有几日便能有一些情况反馈回来。”
龙禁尉和刑部对此事都极为重视,专门派人到山海关调查。
冯紫英默默点头,“和军中有瓜葛,倒也让小弟有些惊讶,不过七年前就逃亡了,这七年这厮在哪里讨生活?军中逃卒,定然是不敢归家的,但是像他们这种一直在军中为生的,真要逃出来,若是没有一些门道是根本没法生存下去的,尤其是在京畿这一带,治安相对严格,而且认识他们也不少,他就不怕被人认出来报官?”
“呵呵,紫英,你可别说这京畿治安就好了,我看够呛,不仅仅是你们永平府,就是顺天府我看也够呛,不过你说的这厮一直在这边活动,并未跑远,认识他的人肯定不少,却能隐藏行迹官府一点儿消息没有,这里边的确有些疑点。”尤世功也认同冯紫英的看法,“这里边没准儿就是有大人物在替他遮掩隐瞒,寻常人是做不了这等事情的,唯有那些……”
唯有那些士绅大户们,难道是那些豢养死士的豪门大户?
可冯紫英自认为自己和他们的矛盾还不至于到这一步吧?真要被查出来,那是抄家灭族的重罪。
想到这里,冯紫英甩了甩头,“算了,此事就交给龙禁尉和刑部的去查吧,小弟现在出门儿也只能更加小心一些,好在身边也还有些能用的人,有个小妾也是崆峒弟子,武技还过得去,总不能因为这等事情就不做事儿了吧?”
===庚字卷
第一百三十七节
点验===
柴恪和袁可立抵达三屯营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下旬了。
白雪覆盖着整个三屯营城。
连续三天的大雪让整个鹿儿岭山麓一直到三屯营城四周都变成了白茫茫一片
。柴恪和袁可立一行是从遵化县城过来的。
尤世功在遵化县城外迎接着这一行人,然后一路作陪到三屯营城。
随着蒙古人的退去,三屯营城再度变成了一座大兵营。
当然,以前是蓟镇总兵府驻地,驻扎的是蓟镇兵,现在则成了京营兵的“大本营”,五六万京营兵都驻留在这里,再加上从遵化和迁安过来接受点验的黄得功部和左良玉部,整个三屯营驻扎着接近七万大军。
一直到三屯营的路上,尤世功都在向柴恪和袁可立二人叫苦。
五六万京营大军的吃喝用度,虽说不待见,但是这天寒地冻的,总不能让这几万人饿死冻死在这里吧?
每天光是粮米消耗都是天数字,蓟镇还要承担自己的粮食消耗补给,哪里还能支应得起京营这帮老爷兵?
“山上是哨塔烽燧?”远远都能看到三屯营城了,袁可立策马与尤世功并肩而行,柴恪在一群护兵的保护下落在后边儿。
三屯营城地处景忠山以北的这一处小平原上,横河源出元武山,经三屯营城北向东,与出狮子峪的几条河水汇合之后在一路东行,注入滦河。
“是,内喀尔喀人因为在迁安城受挫,便先行渡过滦河,然后急速西进在折向北,所以才会打了京营一个措手不及,可惜了这三屯营上好的防御体系。”尤世功的话语里也有些说不出遗憾。
虽然看不上这些京营兵,但是八万大军一夜溃败,而且说实话这内喀尔喀大军也算不上多么强悍的军队,比起建州女真的精锐还差了一大截,只能说这些京营兵太大意太轻敌,真的当打仗是出来踏青散心了。
“哼,世功你也不必替京营解释遮掩了,什么措手不及,两军对阵,自然是无所不用极,技不如人就是技不如人,还能怪内喀尔喀人没先提醒你不成?”袁可立脸色冷峻,“那怎么迁安城人家几千民壮都能挫败内喀尔喀人,到了你京营大军驻守坚城,却反而被人家包圆了?”
尤世功也只能点点头。
本身袁可立说得也在理,打仗还能像宋襄公那样大谈仁义道德?
临近三屯营城,袁可立目光一直在打量。
他还没有来过蓟镇总兵驻地,不过从周围地势就能看得出来,前明将蓟镇总兵府从寺子谷搬到这里是明智之举,西北山势险峻,南面地势平坦,河流众多,交通方便,依山抱河,可谓龙盘虎踞。
“这等地势居然也能被内喀尔喀人偷袭,实在让人无语。”最终袁可立还是来了一句感慨,然后话题一转,“世功,你觉得这帮京营兵还有可用之人么?”
“袁大人,这末将可不好评价,京营兵不比咱们边镇兵,不过好歹这也是几万人,每年在京中操练也是像模像样的,末将在想再怎么也能挑出一些可堪一用的吧?也是养尊处优太久了,真要丢在这边镇上好生打磨几年,哪有不成器的道理?”
尤世功的话不无道理,但是却没有可操作性,他自己也明白,但是这却是一个敷衍袁可立问话的最好借口。
袁可立当然明白,轻哼一声,内心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但却对尤世功并没有多少反感,人家当到这一步也不容易,怎么可能为了与己无关的事情去随便得罪人?
一行人终于靠近三屯营城,东门外的较场口上黑压压一大群人在那里迎候。
柴恪老远就看到了冯紫英在其中,还有几个人,柴恪估摸着就是其中逃脱的将领了。
都察院那边已经开始在调查,但是考虑到这五万多人刚刚被放回来,军心浮动,所以暂时没有采取大动作,避免引发哗变。
要等到把这五六万人的去向定下来之后,再来慢慢调查这些武将们在其中的责任。
“罪将韩尚瑜、戚建耀拜见侍郎大人、郎中大人。”韩尚瑜和戚建耀算是这八万大军中逃脱的唯一两员高级将领,见到柴恪,里边双膝跪地,以示谢罪。
柴恪面色冷淡,“二位将军起来吧,这样子,成何体统?!”
韩尚瑜和戚建耀心中都是一沉,都说这位柴侍郎算是比较好说话的了,但听这个语气,恐怕凶多吉少。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们两人也知道罪责难逃,但是都察院那边迟迟未见动静,又让二人心里有些侥幸,毕竟他们俩没有当俘虏,多少还带着几千兵逃了出来,万一朝廷把责任都落到柳国荃和穆天燕他们身上,自己二人也许能逃过一劫呢?最起码不至于被打入大狱吧?
这种患得患失心理这么久来一直困扰着韩尚瑜和戚建耀二人,他们两人也通过许多人去打探情况,甚至也不敢回京师城,只能在迁安城呆着,一直到五万多俘虏释放,他们又才来这边帮着把这五万多降卒安定下来,算是立功赎罪。
冯紫英在一旁见着也是忍不住叹气,韩尚瑜还是韩奇的束缚,戚建耀的戚家也算是旧识,只是这等事情却是帮不上忙,而且以永隆帝的心思,正愁找不到机会,下载不是送上门来了么?
柴恪转向冯紫英的表情立即就变得和蔼可亲,甚至是有些热情了,“紫英,你也来了?”
“柴大人,这里也算是我们永平府地界嘛,虽然是蓟镇总兵驻地,但是现在蓟镇总兵府不是在遵化么?”冯紫英乐呵呵地道:“您和袁大人都来了,我若是本来迎接,岂不是不讲规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