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7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9/1718


宝琴点点头,目光流动,似乎有些不以为然,“那姐姐觉得需要不需要和珠大嫂子、二姐姐、三姐姐、云姐姐她们说一声?”
===庚字卷
第一百三十三节
塞心===
宝钗一愣,这个问题倒是有些意外。
论理这几位好像和冯家没太大关系,但是冯大哥每次来贾府这边好像探丫头、云丫头她们也很亲近,现在冯大哥受了伤,自己知道了却不和她们说一声,难免有些见外的味道。
“也罢,去说一声也好,不过我估计小蓉大爷既然和琏二嫂子说了,府里大概也都会很快知晓,若是她们也要托我们一并代为问候,便让莺儿一起办了便是。”宝钗缓缓道:“宝玉和环哥儿那边也去说一说,也算尽个礼数。”
宝琴也觉得自己姐姐考虑周全,这连琏二嫂子那里都知晓了,阖府上下肯定都会知道,除了这些姐妹们外,估计想荣宁二府的老爷们也会有所表示,毕竟冯大哥现在和贾家也有些同气连枝的味道,不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贾家许多地方都需要仰仗冯家那边。
但贾家这边知道归知道,自己姐妹马上就要成为冯家人了,自然也应当主动告知。
“那好,那就几位姐妹我都去说一声,嗯,宝二哥和环哥儿也去打个招呼。”宝琴点头,“珠大嫂子一直对冯大哥很感恩,也得要说一声。”
“唔,莺儿你也准备一下,我估计林妹妹那边知道后,多半也还会让紫鹃去一趟,届时你们可以作伴儿。”宝钗沉吟着道:“你去太太那边拿一些上好的补血补气的药材,另外也带些最好的燕窝,”
宝琴似笑非笑,“姐姐,怕还是要写一封信吧?”
宝钗脸一红,瞪了妹妹一眼,“你来写,落我们俩的名儿就行。”
“那怎么行?”宝琴也是脸红润动人,“姐姐的心意小妹可不能代表,还是各写各的,另外姐姐不是刚绣好了一方绢帕么?小妹看分外精致,正好可以”
宝钗大羞,那是一方鸳鸯戏水的绢帕,本是贴身有特殊用处的,被自己这个日后要一并嫁过去的堂妹打趣,难免有些羞燥。
两姊妹的闺中戏语,也算是为日后共侍一夫做准备,宝钗和宝琴虽然是堂姊妹,但是在宝琴来京之前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日后却要共侍一夫,难免会有许多不适应,现在二女也是经常在一起,算是一个适应过程。
“紫英受伤了?”贾赦也是吃了一惊,站起身来连忙问道:“不碍事儿吧?”
他首先担心的是自己这桩大买卖可千万别受影响,这边许多定金已经收下,其余款项也在陆陆续续打入海通银庄的账户中,一旦全部敲定,他便要专门去一趟永平,和冯紫英商议如何兑现落实。
这些银子不好挣,如果不等到那些被赎的人回来,他心里便不会安稳。
“估计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肩头上中了一箭,也不会太轻。”贾政沉吟着,他也是刚从王熙凤那里知晓,王熙凤则是听贾蓉说的,听说贾蓉是去了一趟永平府见冯紫英,正巧遇上了。
至于说贾蓉怎么又和冯紫英一下子熟络起来,也让贾政很好奇,东府那边和冯紫英好像一直来往不多,怎么这贾蓉现在还专门去永平府见冯紫英了?只是当着人他也没好深问。
贾赦却是知道王熙凤和东府那边联手在做事儿了,还有王家的王子胜,他心里虽然有些不悦,但是也知道这几百将佐,自己不可能揽完,能把几块最肥的肉吃下就心满意足了,也幸亏自己下手得早,把那几家定金都收了,否则让王熙凤那心狠手快的女人下手,只怕就没有自己的戏了。
“那会是什么人干的?”贾赦也在琢磨,“紫英不过是一介正五品同知而已,怎么就有人要谋刺了,刺杀朝廷命官哪个是灭族重罪,便是寻常得罪人也不可能出此下策吧?”
“是啊,听说龙禁尉和刑部都派人赶往玉田县去了,听说紫英是去玉田安排顺天府流民迁徙到永平府的事儿,结果在渡口被人埋伏用弓箭射袭,幸亏他平素谨慎,带有护卫,内里有披了甲,”
贾政也有些惊悚,一个五品官员居然会有刺客谋刺,的确也算是开了先例,而且龙禁尉和刑部联手去查案,也一样是破天荒,也足见朝廷对紫英的看重。
“不过紫英这一年里的确让朝廷很是满意,迁安一战击退蒙古兵,而且还派兵出塞接应古北口的李如樟部,前段时间居然又打了蒙古人一个伏击,俘虏了一两百号蒙古兵,现在据说已经押送进京了,这也算挽回了朝廷这一会在顺天府的不利颜面,特别是京营大败总算是找了一张遮羞布了。”
贾赦对这些倒是不感兴趣,他关心的是自家这桩营生别受影响,银子都收了不少了,万一中间出点儿什么状况,比如冯紫英伤重回京调养,不管这桩事儿了,那可就真抓瞎了。
还好,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他得抓紧时间去一趟永平,把自己的事情给落实了。
“二弟你的意思是要去慰问一下?”贾赦觉得正好自己也可以去一趟,顺便了。
“唔,是啊,冯家和咱们贾家本来也是世交,而且紫英对宝玉、环哥儿、兰哥儿还有琮哥儿也都不错,要论亲戚关系,林丫头和宝丫头都要嫁过去了,这么些关系,咱们不能不闻不问或者去封信那么简单吧?我打算让宝玉去一趟,”
贾赦摆摆手,“二弟,不用了,我去就行了,正好我去永平府要找紫英有些事儿,就一并了。”
“大哥要去永平府?”贾政吃了一惊,怎么大哥也和紫英如此熟络起来了?
他也隐隐约约觉察到好像这一段时间自己兄长早出晚归,不过两房之间素来不怎么过问外边儿的事情,只有府内的事情才会商议一下,贾赦在外边神神秘秘的东奔西跑,他虽然有些奇怪,但是也没有太在意。
“嗯,是有些事情。”贾赦也不多说,当然,他也不怕贾政知道。
自己这个二弟是个古板迂腐人,这等营生便是送到他手边他也未必愿意去做,做也未必做得下来,反倒是像王熙凤和贾蓉这些人都惯会钻营,好在自己前期先下手已经圈了最肥的一块,所以虽然也还对王熙凤和贾蓉的尾随而至有些悻悻,却也没有太懊恼。
见贾赦不深说,贾政也知道自己这个兄长的脾性,凡是涉及到钱银的,便不肯和旁人说,看样子多半又是从紫英那里钻营了一些营生来,这让他很会死郁闷。
贾家本来也算是武勋世家,现在却是沦落到成日里锱铢必较,自己兄长更是钻进了钱眼里,一门心思捞钱,甚至要把二丫头许给那孙家大郎,也不想想这孙家在武勋里边的名声有多差。
贾政听得府里传言前些日子兄长好像又从那孙绍祖那里要了三千两银子,但是兄长却绝口不提,那邢氏也是在外边骂人说这是外边瞎编乱造,根本没这事儿。
“那也好,大哥去一趟,也显得我们贾家的关心了。”贾政点点头,“不过,大哥考虑准备些什么看望的礼物呢?”
“嗯,参茸这一类的药材选一些好点儿的吧,其他倒无所谓了。”贾赦很随意地道:“当然,也不能太寒碜了,毕竟紫英对宝玉、环哥儿以及兰哥儿都花了不少心思,琮哥儿也能沾着点儿光,要说林丫头家那二十万两银子我估摸着咱们家这一辈子怕是难得还清了,论起来这都该是林丫头的陪嫁啊,估计紫英也心知肚明,咱们这贾家,哎,大姑娘那边,”
见贾赦一边说,一边摇头,贾政既堵心又烦躁,这当初修园子的事儿,大家都是一个劲儿的说要大修特修,一定要把贾家的面子给撑起来,这才到处借钱拉账,结果这一修下来,立马就成了一个大窟窿,现在都还抖落干净。
贾政也隐约听到了府里一些人说闲话,说大姑娘这面子倒是挣了,问题是荣宁二府的里子却没有了,弄得现在贾家四处透风,捂着这边便盖不到那边儿,捉襟见肘,连带着宁国府那边也老大不乐意,觉得什么好处都没见着,多半也是觉得自己要出去外放当学政,但是他们那边啥都没有。
这家大了,啥情况都能冒出来,让你应接不暇,而且都还是塞心的。
贾政一阵头疼,前两日还听着太太说王熙凤有意把贾家的帐交出来,说名不正言不顺,她也不愿意管了,可太太现在年龄大了,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管,更重要的是现在公中银子花一个少一个,每年的亏空摆在那里,这一两年后就要面临难以维系的局面,谁愿意来接掌?
老祖宗屋里那点儿家当已经被抵押得差不多了,这情况贾政也是才知道,想到这里他就越发觉得焦躁,自己倒是马上南下江西去当学政,但是这个学政三年下来,能挣多少银子?就算是能挣,但自己敢么?
===庚字卷
第一百三十三节
太优秀===
袁可立有些不满地一拂袖:“子舒兄,尚书大人是何意?这等时候了,却还要你我去永平府点验京营那帮败兵,西南局面危若累卵,”
面对袁可立的不满,柴恪也有些无奈,这本不该是自己这个左侍郎的事儿,去个武选清吏司的郎中已经算是重视了,却还要这个左侍郎亲自走一遭,主要还是因为皇上的意思。
右侍郎人选至今未补缺,皇上对袁可立又不太放心,又或者对被陆续放回来的五万多仍然在三屯营的京营俘虏不放心,这才非得要自己走一遭。
当然柴恪也清楚,这里边还有皇上的一些想法。
若非张景秋作为尚书的确目标太过明显,只怕皇上更希望张景秋亲自走一遭了。
“礼卿,西南局面尚书大人自有定计,固原兵已经过了梁山关,正在保宁府休整,很快就会进入顺庆府,距离重庆府就不远了。”柴恪也知道袁可立一直很担心西南战局,他刚从职方司郎中转任武选清吏司郎中,身份总还没有调整过来,“飞白不也正在做准备么?”
“哼,飞白才接手,没有三五个月根本熟悉不了,我看我还得要帮着盯着才行。”
袁可立怔了一怔才意识到自己不再是职方司郎中,而是武选司郎中,熊廷弼已经接任职方司郎中,连忙掩盖性的解释了一句。
柴恪也不为己甚,笑着道:“那当然好,飞白当然希望你能带他一程,让他尽快熟悉。”
“子舒兄,这京营败兵,皇上和内阁究竟是怎么打算的?”袁可立不耐烦地道。
京营军不比其他边镇,整编改组都需要有皇上的亲旨,而这帮京营兵的家眷又大多都在京城内外,七成以上都属于顺天府籍,所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考虑,朝廷都很重视。
但从兵部角度来看,这帮兵战斗力不强,士气不高,但反倒是政治影响力很大,更像是鸡肋。
因为按照大周祖例,非京营兵若无特旨,不得进入京城内,这就决定了京营这十多万人马是决定京师城内一切关键。
而京城内能有什么需要动用京营兵?除了天家内部的纷争,还能有谁能动用京营兵?
真要出这种状况的时候,兵部只能保持旁观,打生打死那都是张家子弟自己的事情,官历来都不介入。
当然作为大周军队的管理部门,兵部依然要对京营兵行使管理职能,这一回京营兵的表现太差,也正好给了皇上一个机会,撬动太上皇乃至义忠亲王的这个基本盘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当然这些话语张景秋也好,柴恪也好,都不会说透,甚至袁可立也应该隐约明白一些,至于说如何来改组整编,那也要走一步看一步,看看这五万多残兵状况究竟如何了。
现在京营中还有五军营和神枢营,陈继先控制着五军营大部,而仇士本控制着神枢营,名义上仍然是陈继先以五军营大将身份领率整个京营,但是谁都知道仇士本不会听从陈继先的。
“礼卿,还是先点验了那帮京营兵之后再说吧。”柴恪摆摆手,“我们都知道这帮京营兵的德行,皇上没有明示,只说先点验,合格满意之后在来说整编重组,至于说不满意的,该裁汰就裁汰了。”
“可五万多人,一下子全部裁汰,怕是”真正说到正事上,袁可立还是比较谨慎的,自己这个武选清吏司郎中刚刚走马上任,就涉及到如此大规模的编制调整,不能不让他感到有些压力。
大周兵部和前明略有不同,武选清吏司管军官选拔任用和军队编制增补裁汰,类似于总政治部,职方司管情报、部署、作战等等,类似于总参谋部,而车驾司和武库司则类似于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但职权各有重叠交织。
“不可能出现那种情况。”柴恪摇摇头,“三屯营一战京营虽然溃败,但是也还是有几部表现尚可,不管是断后,还是后撤,起码没有让内喀尔喀人一举彻底歼灭,矮子里边拔高个,也算聊胜于无吧,前段时间不是这些京营兵还和科尔沁人打了一仗,歼灭了近千人,俘虏了一两百科尔沁骑兵呢,战马缴获了千匹,”
“子舒兄,你信么?”袁可立嗤之以鼻,“在三屯营,据城而守,八万人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俘虏五万多,几近全军覆没,现在野地浪战,他们一帮残兵还能歼灭人家骑兵上千人,这谎未免也撒得太大了。”
“所以他们报上来的消息我也不敢信,皇上心里只怕也是很复杂,才让你我去认真查探一番,看看究竟怎么回事儿,反差如此之大。”柴恪沉吟着道:“不过紫英倒是给我来信说了一下情况,那歼敌一千是利用科尔沁人的骄敌心态打了一场埋伏战,也不是京营一家,永平新军也出了力,”
“永平新军也出了力?”袁可立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了,子舒兄,这永平新军究竟算是个什么玩意儿?不伦不类,四不像,地方民壮,蓟镇军,还是辽东军?说是辽东军吧,兵员都是来自永平地方,说是永平民壮吧,火铳全数本该是发往辽东镇的,军官也是来自辽东军,而且这防地又在蓟镇境内,听说兵员也有部分来自他担任同知之后清军,从原来卢龙卫、兴州右屯卫和东胜左卫中清理出来的,弄得蓟镇尤世功那边也很不高兴,嘿嘿,这紫英还真的会搞些这种标新立异的事情出来。”
柴恪也笑了起来,“礼卿,紫英可还是按照规矩来的,我查过兵部档案,当初裁撤三卫的时候本身明确了这些军户身份,不过是当时有些人做了手脚,现在觉得事情过了这么多年,年代久远,没有人能查得清楚罢了,谁知道遇上紫英这个较真儿的,非得要查清楚,自然就水落石出了,这个事情上我觉得紫英做得对,否则得利的只会是一些蛀虫,”
“嗯,我倒是对这个清军没意见,这本来就是他作为同知的职责,只是他截留发往辽东镇的火铳就有些过了,甚至有些坏了规矩,就因为他爹是辽东镇总兵,那置朝廷律例于何地?”袁可立脸色严肃起来。
“嘿嘿,礼卿,你别小看紫英,这小子做事滴水不漏,岂能让人抓住马脚?违反规矩的事情,便是他敢,可冯唐岂会答应?”
柴恪大笑这摆手,显然也是对此事做过了解。
“我先前也是很不高兴,后来查看了佛山庄记和兵部签订的合约本档案,才知道兵部和佛山庄记的合约是约定今年年底之前把火铳运送辽东镇验收合格,时间是十二月底,也就是说只要佛山庄记在十二月底之前把火铳如数保质运到辽东镇,那便没有违反规矩,这小子就是打了一个时间差,而佛山庄记又与山陕商人和兵部军器局在永平府合办了兵器工坊,现在产量也在扩张,十二月之前保证供应绰绰有余,紫英这小子把这些细账算得比谁清楚呢。”
“哦?原来如此。”袁可立脸色顿时好看起来了。
他其实也很看好冯紫英,毕竟是北地青年士子的领袖,他是河南人,自然也属于北地士人,但是之前他对冯紫英的做法十分不满意,认为冯紫英有些恃宠而骄了,但现在一听是这么回事,顿时又觉得冯紫英此人能灵活操作而不坏规矩,更是难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9/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