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7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1/1718


好在冯紫英以同知身份的提醒和督促,也使得各县都开始或多或少的行动起来,尤其是要求对那些跨乡跨县的流窜传道者一旦发现,坚决抓获严惩,这在一定程度上稍许遏制了这种势头的蔓延。
一直到出了榛子镇,冯紫英都还忍不住回过头去看了一眼。
似乎是感受到了冯紫英某种担心,吴耀青催马赶了上来,“大人不必过分担心,榛子镇虽然有白莲教活动,但是这里有巡检司,巡检司的赵大人还算是比较得力,我已经和他交代过,他会上心的。”
“但愿吧。”冯紫英不置可否,他对下边这些官吏的敬业心还是有些怀疑的。
吴耀青笑了笑,“赵大人的妻族便在这榛子镇上经营粮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白莲教这些一旦起事会带来什么。”
“哦?”冯紫英点点头,这倒是真的,只有和自身的利益绑定,这些家伙才会有热情。
杨嗣昌和郑崇俭都对这个经常出没于冯紫英身旁的男子很好奇。
先前他们以为这个容貌气度都很平常的男子是冯紫英长随一类的人物,或者是冯紫英父亲安排给他的仆从,但是见到冯紫英和他之间的谈话又不像是那种纯粹的主从交谈,尤其是冯紫英在和他交谈时都十分认真仔细,这就让他们很好奇了。
像这种场合下,对方却主动上来向冯紫英汇报什么,虽然因为距离和骑乘马行的缘故,听不太清楚,但是从冯紫英神色变化也能感觉得出来,冯紫英对他的话很重视。
吴耀青也很知趣,说完之后便悄然退下去,杨嗣昌这才问起:“紫英,你这个长随好像很有些本事啊,我看你有什么问题似乎都要招他来询问?你请的幕僚?”
和杨嗣昌他们在京中为朝官不一样,冯紫英已经算得上是一方大员了,在永平府这个百万人口的大府里边,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幕僚,甚至幕僚团队,都不奇怪。
像杨嗣昌这类年轻官员,在朝廷六部或者都察院中,也多半是以办事为主,真正要说筹谋定策的情形很少见,所以基本上没有谁会去请幕僚,倒是亲随有一二比较多见,但是亲随就谈不上替主人出谋划策了,更多是替主人跑腿办些杂务。
“文弱,我不过是一介同知,哪里需要请什么幕僚?耀青是我岳父昔日的随员,后来我岳父过世之前,便将他交代于我,帮着我办些事情罢了。”冯紫英轻描淡写地道。
杨嗣昌一愣之后便反应过来冯紫英口中所称的岳父并非沈氏女之父现在东昌府知府沈珫,而是林氏女之父前两淮巡盐御史林海,两淮巡盐御史执掌两淮盐政,的确有资格养一帮子幕僚随员,这应该是其中极为得力者,方才会托付给自家女婿。
杨嗣昌笑着点头:“还是紫英好啊,兼祧三房,岳父们便是有什么好事,都能想着紫英。”
“文弱说笑了,令尊现在巡抚郧阳,想必才会需要一个真正的幕僚团队,荆襄流民的治理可不简单,尤其是现在西南乱象已现,朝廷让鹤公巡抚郧阳也是未雨绸缪啊。”
冯紫英巧妙地把话题拉到杨鹤身上,杨嗣昌便没有再深问,反倒是替自己老爹担心起来,“紫英,播州那边仍然蛰伏不发,但内里和周边土司来往越发密切,职方司估计也就在近期就会有动作了。”
杨嗣昌有些沉郁的语气显示出他对西南局面的不看好,“耿大人在重庆那边编练民壮新军,希望兵部能为其提供火铳,紫英,听说佛山庄记在永平这边开矿冶铁,又与兵仗局和军器局合办火铳工坊制作火铳,不知道进展如何?”
杨嗣昌的问话让冯紫英还不好回答,这不是秘密,但是目前对兵仗局和军器局的说法是还在筹办,但实际上前期已经试生产出一部分火铳,主要是供给新军以及抵消当初庄记承诺给辽东方面的火铳。
沉吟了一下,冯紫英这才回答:“文弱,不瞒你说,庄记这边等到蒙古人退出边墙,便能生产火铳了,前期数量和质量肯定有些问题,但是放在明年,肯定就能正常下来,只不过楚材兄那边恐怕是来不及了,但火铳来不及,军中兵仗局和军器局还有部分刀枪,我以为兵部可以先行运往重庆,若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登莱军上,我担心会出问题。”
杨嗣昌一凛,“紫英之意……?”
“我没其他意思,登莱军初成,兵员皆来自山东和徐州,未必能适应西南山地和气候,而且有未经战阵,莫要又成为另外一个京营,那就真的是笑话了。”
冯紫英的解释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杨嗣昌总觉得里边还有未尽之意,“王子腾乃是宿将,这些情形他们考虑得到吧?而且登莱军已经在湖广驻留经月,要说气候适应也差不多了吧?”
“但愿吧,我倒是建议兵部要考虑周全一些,三边之兵是否可以调动?若是甘肃宁夏那边不好动,但榆林和固原的兵呢?”
冯紫英也不争辩,对王子腾的登莱军他一直持警惕态度,总觉得对方如此爽利的就去了湖广,怕是存着某些心思,但具体会有什么问题,他也说不出来,但贾元春……
“固原镇的兵?”杨嗣昌迟疑了一下,“固原镇兵力单薄,本来就是作为榆林和宁夏二镇的预备队,……”
“既然是预备队,那为哪里预备不一样?拉到西安、郧阳一线,也不过多费些粮食,总胜过一直呆在固原吧?”冯紫英反问:“文弱,你该向柴大人建议一下。”
===庚字卷
醉里挑灯看剑
第三节
萧墙(2)===
一行人从榛子镇出,直奔丰润。
榛子镇距离丰润只有六十里地不到,比距离滦州、卢龙和迁安都更近,但却属于滦州。
二十里官道处便有一处驿站,标志着从这里便进入了顺天府丰润县境内,但一路上人烟稀缺,便是在这驿站也是明显许久没有人驻留了。
杨嗣昌和郑崇俭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冯紫英摇摇头,“文弱,大章,何必如此?这战事一起,哪个地方都是如此,丰润、玉田二县所处位置既非关隘要地,距离京师城又有一定距离,蓟镇那边自然不可能驻留重兵,百姓见此情形,自然也要退避,以防兵乱。”
杨嗣昌叹息不语,但是郑崇俭却忍不住:“紫英,这丰润和玉田二县主官却是恁地胆怯,我们前几日从京师过来时,二县境内谣言四起,乱成一团,盗匪横行,流民四处奔逃,也不见县衙衙役出来辟谣维持治安,我们刚出丰润县城,就在浭水边上,就险些被流民所劫,还是我们马快,否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冯紫英也清楚玉田和丰润二县情况。
因为这两县是紧邻永平府的京畿县,两县人口超过五十万,尤其是玉田就接近三十万,当然,官府掌握的纳税服役人口也就只有十万人,而真实人口一般都是二到三倍,这种情形从前明以来一直是如此。
但因为蓟镇驻军要么驻扎遵化与内喀尔喀和科尔沁联军对峙,要么退守梁城所和蓟州,玉田和丰润二县地域辽阔,加之除了县城外,无险可倚,所以蓟镇军在内喀尔喀人入侵之后就迅速战略撤退,从开平中屯卫与丰润、玉田二县退往蓟镇和梁城所。
这一撤退的结果就是引得二县官绅一片大哗,有些门道的富贵人家都纷纷躲往京城,而寻常百姓就只能藏往山中或者寻乡间隐蔽之地托身。
两县衙门也是连连像顺天府衙告急,求得便宜行事的谕令,这更增添了县里百姓的恐惧,纷纷逃亡外地藏身,便是卢龙、滦州起码都涌入了上万人来逃避战火。
“流民也敢劫官差?”冯紫英颇感吃惊,涌入永平的流民也不少,你说因为饥饿抢粮他能理解,但若是劫杀官差,那就有些夸张了。
“我们也有些不解,这些流民似乎有些狂热,更像是有些人组织,……”郑崇俭迟疑着道:“我有些怀疑是不是一些诸如白莲教、闻香教和三阳教这些秘密会社在其中拉拢煽动,加之两县的官府现在缺位,士绅大多逃亡京师城中,所以导致这边情况很乱。”
冯紫英吃惊之余,下意识地望向后边,吴耀青跟随着三人不远,注意到了冯紫英的目光,便又催马上来,“大人?”
冯紫英略作沉吟,便问道:“耀青,丰润、玉田这边十分混乱,你前段时间不是在榛子镇这边,可有打听到什么消息?我是指那些秘密结社的,……”
见杨嗣昌和郑崇俭都把目光落在吴耀青身上,冯紫英解释了一下:“前几日因为要和宰赛会面,就在这榛子镇,不太放心,所以让耀青过来先做了一些摸底搜查,也对这边民情做了一个了解,榛子镇紧邻丰润,所以免不了要和丰润那边打交道。”
“回大人,丰润、玉田那边都有秘密会社活动,白莲教、无为教、闻香教和东大乘教,还有棒棰会和圆顿教,都有发现,我们永平这边几个州县都有防范,但是还是防不胜防,顺天府这边这方面好像要宽松一些,无人问津,所以比我们永平府那边情况更糟糕。”
吴耀青的话并没有出乎冯紫英的预料。
京畿地区山河相连,民风相似,虽然丰润、玉田和滦州、卢龙分属两府,但是同处京东地区,人情婚姻往来甚多,看看玉田、丰润这边流民因为兵灾、旱灾往滦州、卢龙这边逃亡,也就能知晓一二,像这等秘密会社的发展又岂能离得了这些脉络相承。
“哦?”冯紫英略作沉吟,又问道:“那这边的这些会社有无利用这段混乱时期活动的迹象?”
“这,……”吴耀青想了一想,“活动肯定有,玉田和丰润两县士绅大户们大多都躲入京中了,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削弱了许多,官府现在也没有这份心思来管这些,这些会社的骨干分子,肯定会趁机发展拉拢民众,不过蒙古人现在是头号大敌,若说是他们要趁这个时候做什么大事儿,恐怕还不至于吧,按照大人要求,我们更多的还是在调查我们永平境内的这些情况,顺天府这边不过是顺带,具体情况就没有掌握太多了。”
吴耀青的话中规中矩,听得杨嗣昌和郑崇俭也都是微微颌首,看来冯紫英这个得力手下是个懂规矩的角色,事儿做得漂亮,但是却没有逾越本分底线。
“文弱,大章,京畿之地经历了蒙古人这么来折腾一遭,他们退去之后,情况恐怕都将会糟糕很多,总有那些个不安分的人还会借机搅和,回去之后,你们恐怕要和二位大人说一说,请他们知会刑部和顺天府衙啊。”
冯紫英的话也让杨嗣昌和郑崇俭都点头认可,“这是应有之意,便是紫英不说,我们也会如此。”
一行人边走边说,距离丰润县城还有两三里地时,便看到一个庄子边儿上一群人举着棍棒锤头,蜂拥而过,不过在看到冯紫英他们这一行人的时候,还是有些畏惧,都下意识的往边上靠了。
杨嗣昌和郑崇俭都意识到了一些什么,倒是冯紫英脸色很平静,甚至连多余目光都懒得在这群人身上逗留,便径直而过。
“棒棰会的?”一直到丰润县城,冯紫英才微微侧首问了一句。
“是,棒棰会的,其实是白莲教一支,老巢在景州、武邑那边。”吴耀青压低声音道:“我刚安排有人过去,但是现在还进不去,……”
冯紫英眉头一皱,“他们组织很严密?”
“也不是,棒棰会首领姓于,但此人神出鬼没,我们在河间和真定那边没什么人,所以还得要慢慢物色人,另外不知根知底的,也不敢乱用。”吴耀青有些遗憾,“北边儿我们以前还是接触得少了一些,也幸亏倪二那边这几年的人都是来自北直各府的,所以还能有些人可用。”
“耀青,你给我一个实话,这京畿这边白莲教、闻香教这些情形究竟如何?”冯紫英沉吟了一下,才缓缓问道。
“各府都有,顺天府这边尤甚,然后恐怕就是我们永平府了。”吴耀青想了想,“石佛口王家我们安排有人盯着,但是那边很警惕,根本渗不进去,到现在我们连其内部的基本情况都掌握不了,只能知晓一个大概,……”
冯紫英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有些为难人,人家虽说是乱世草头王,但是好歹也是几十年经营,自己来永平府不过几个月,又不是神仙,哪里能一下子就把人家底细摸清楚?
牛继宗神色复杂地把信函捏成一团,然后放在烛火边儿上,看着燃起,变成一团灰烬,这才伸手揉了揉太阳穴。
京营就被皇上和兵部这么兵不血刃的借刀杀人给肢解了,干得漂亮,他很想知道陈继先这个家伙现在内心如何着想?还想着左右逢源?
仇士本的神枢营根本就是皇上的嫡系了,现在神机营灰飞烟灭,五军营元气大伤,整个京营的形势陡然倒转,难怪义忠亲王坐不住了。
问题是自己又能做什么呢?宣府军看起来兵强马壮,令行禁止,但是自己能掌握在手中的有多少?
大同军又紧随而来,牛继宗摇摇头,他们想象的冒险之举根本不可能,皇上和兵部岂会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把纸灰捻散,牛继宗的目光回到舆图上,外喀尔喀人很活跃,不过随着宣府军的布置到位,外喀尔喀人要想从昌平到顺义这一线突破是不可能的了,当然如果蓟镇军失利,那就怪不到自己了。
兵部和都察院那边至今没有动静,但是牛继宗清楚,这并不代表着对自己前期的事儿就不追究了,这往往意味着到最后反而会加倍算账。
想到这里,牛继宗轻哼一声,如果真的要算这些账,他倒是不怕,蓟镇难道的情况就没有一个交代了?
冯唐在抚顺所捅出的大篓子在消息一到京师时,他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大哥莫说二哥,要处置,那就都该处置。
这些其实都不是牛继宗所关心的事情,到那时候,情况究竟会演变成什么情形,谁能说得清楚,他现在最关注的还是义忠亲王是不是真的打算走最后一步了。
这一步一旦踏出去,整个大周就要天崩地裂,自己真的该跟着走下去么?王子腾呢?还有多少人愿意跟着走下去?
如果要跟着义忠亲王走,那又该如何走?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即可领取!
===庚字卷
醉里挑灯看剑
第四节
萧墙(3)===
看着雄峻的城门半闭,冯紫英才深刻感受到自己离开这几个月里,京师城又经历了一场怎样的波澜。
城门两边多了许多临时搭建起来的木棚和草窝,密密麻麻沿着护城河一直向两侧延伸过去,喧嚣繁闹,但更多的一种杂乱无章的气息笼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1/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