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718


至于陈奇瑜和傅宗龙,陈奇瑜心高气傲,能力不俗,但是这一个多月接触之后,此人对仕途前程极为看重,若要用他,须得要诱之以名利,且还要能压制住他。
傅宗龙也是一个踏实性格,但做事粗犷急躁了一些,比起许其勋来,各有千秋。
“虎臣,这事儿我自有定计,你不必多担心,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好意了。”冯紫英拍了拍许其勋的肩头,“玉铉和方叔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我这个人从来不会去勉强人。”
齐永泰回到书院时已经是两日后了,他一进书院就感受到了一种与往常不一样的躁动气息,于是马上把官应震叫来问了情况。
“有点儿意思,嗯,东鲜,你处理得很好,这就是他们学生之间自己的事情,这样一堂课,书院要做的就是引导好他们,乐见其成,……”
齐永泰对于自己走两天就发生了这样大一件事情也是十分惊讶,但是在了解事情原委之后却又格外高兴。
他和官应震一样,敏锐的觉察到了这样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于时政策论能力的提升会有多大的效果。
而且如冯紫英所言,这种组队合作的方式,将会有助于提升这种小团队的凝聚力,加深这些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友谊。
甚至可能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那就是我们曾经一起参加过某一轮和谁的对抗大比,无论胜败,这都是一段难得的经历,而这种经历是同其他人没有的,进而产生认同感。
齐永泰不是食古不化的人,当下朝中的情形不容乐观,他深知日后自己若是重新复起之后想要做一番事业,那么就必须要得到一帮志同道合者,而青檀书院就是这样一个培养志同道合者的根基所在。
当初他之所以力排众议将官应震这个南方士林中的翘楚人物引入进来,也就是考虑到未来要在朝中真正作出事情来,就不能再单纯的以地域之见来区分,而应当以对时政的看法和做事的目标来区分。
官应震不算是最好的伙伴,但是他有能力,而且来自南方,这种姿态,有助于青檀书院,也有助于他齐永泰将来打开局面,为此他甚至可以和一样不是最合适人选的南直隶汤宾尹合作。
“一潭死水不是书院的风格,士林需要这样一帮具有激情和冲劲儿的后辈加入才能让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此次我回京和一些昔日同僚会晤之后,觉得咱们书院将来任重道远,江南的书院情况东鲜你比我了解,咄咄逼人啊,他们的学风可能不及我们严格认真,但是却更加活跃,特别是有金陵六部的支持,他们可以直接获得更多的消息,很多时候也更无所忌讳。”
这也是大周王朝沿袭前明带来的弊病,南京都成了一些清谈人士云集的所在,而书院也称为这些一度在朝中风云过的过气人物们做好的讲学所在。
在书院里他们可以得到足够的尊重,同时又能把自己内心的怨气发泄出来,但是却从未想过这种态度会给年轻学子们带来一些什么。
齐永泰不看好这种趋势。
新皇御极,现在还处于隐忍状态,这些人纷纷鼓噪,认为既然太上皇不再秉政,那么就该获得起复,而新皇迟迟未有动静,这帮人的矛头就又开始指向新皇了。
想到这里,齐永泰就觉得头疼,这其中还有不少都是自己昔日的同僚、同学和朋友,自己去信毫无用处,反而引来一番对自己的讥刺和批评。
想必官应震也是如此,只不过对方没有自己肩负的压力那么大罢了。
“对了,东鲜,裁判由你我和书院教授组成,上阵选手由东西园自行推出,那冯紫英呢?”
官应震愣了一下,他倒是没有考虑过冯紫英的去向,在他看来冯紫英理所应当的该是东园其中一员才对。
“紫英呢?把他叫来,我和谈谈。”齐永泰笑了起来,“他很关键啊,对山东之行所拿出来的著述引论,他的领悟理解最深,如果站在东园这边,是不是对西园太不公平?”
“乘风兄,不至于吧?”官应震也笑了起来,“韩敬、练国事和许獬他们岂是易与之辈?他们各方面可要比东园这边强太多啊。”
“未必啊,东鲜,他们很多想法都还停留在原来他们历事阶段,像许獬或许诗词歌赋和经义很强,但是在时政上恐怕比韩敬和练国事要逊色不少,这也是西园的弱点,……”齐永泰摇头,“而且这个规则制度的设立也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所以我还得要问问紫英,这个家伙总是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官应震也知道齐永泰这一趟回京肯定不是只是和一些昔日同僚聊一聊那么简单,肯定涉及到下一步齐永泰起复之后的事宜。
朝中大佬们对齐永泰观感不一,但都得要承认他是一个能做事的能臣。
但能做事,并不代表着做出来的事情都合乎所有人的心意,而齐永泰的性格又是一个坚韧不屈的,有些方面不会轻易妥协。
所以他能否复起,复起之后到什么位置,朝中大佬们都还没有说到一条路上,皇上那边的态度也还没有明确。
而且皇上的态度背后还有一个太上皇的态度,现在看起来似乎太上皇在慢慢放手,但是官应震和齐永泰却知道很多东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一眼就可以看透,微妙之处很多。
“明日休沐,他已经归家了。”官应震笑了起来,“乘风兄,看来这家伙的到来真的给我们青檀书院带来不小的改变啊。”
===乙字卷
第二十七节
家长里短(第四更)===
冯紫英的确请了半日假归家了。
寻常士子请假基本上是不批的,而官应震本身也律人律己皆严,等闲想要请假也是无此可能,所以学子们习惯了之后也就没有人去请假了。
从青檀书院所在的六郎庄进城,冯紫英早早上路,两个时辰不到便已经踏入了自家所在的丰城胡同。
离家一个多月,冯紫英生活习惯并没有太大变坏,不过就是早上早起小半个时辰。
依然一套太祖长拳热身,在舞弄一番枪棒,这一度也引来不少士子的围观,不过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这锻炼习惯依然保留,冯紫英清楚,这恐怕也是自家在这个时空中能让自己身体壮实一些不至于随便被一场伤风感冒给带走唯一能做的。
千好万好,不如自己身体好,这是革命的本钱,不,这是自己未来美好一生的本钱。
周袭明制,便是京师城内的坊制亦大多未变,像冯紫英家所在的丰城胡同便属于咸宜坊。
丰城胡同这地方说不上多好,前面是粉子胡同,听名字就知道是啥,后边儿是兵马司胡同,西城兵马司就在这一处,再往北就是西院勾阑胡同,这名字又不那么好听。
所以冯紫英也向老爹抱怨过,好歹也是神武将军府,怎么就夹在了粉子和勾栏之间了?几个意思?
老爹一句话就把他怼回来了,人家西城兵马司,堂堂官衙都在这两条胡同之间堂而皇之的过活,你一个杂号将军宅邸,又有啥不能接受的?
皇上能赐给你就算不错了,前明这里也是丰城侯府呢。
再说了,粉子也好勾栏也好,都是前明时候的事儿了,现在名字虽在,但是人家也没有再干这一行了吧?
那宁荣街也不是啥好地方,紧挨着棕帽胡同和白虎庙街,还有那啥一二三条胡同,这是要打麻将么?
想想也就是心气顺了。
回家首先就得要去见爹娘,然后姨娘。
父亲不在,这让冯紫英又有些不太好的预感,怎么这赋闲这么久了,自己老爹近期反而应酬多起来了?
老娘倒是在,拉着又是一阵抹眼泪儿,陪着的还有姨娘,那股子劲儿,冯紫英觉得自己好像走一年也没这么着紧吧?
一个多月时间,对于大小段氏来说,的确是觉得隔了许久了。
似乎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怎么儿子又像是窜了一头,那股子沉稳的气势,比起一个多月之前又深刻了不少,一直到冯紫英告辞离开,段氏才问自己妹妹:“婉琴,你觉得紫英是不是变化有点儿大?”
“姐姐也有这种感觉?”小段氏也有些感觉,一只手扶在炕上的靠枕上,“总感觉紫英从山东回来之后就变化很大,冯佑说紫英到临清后病了一场,烧了两天,迷迷糊糊的,说得我我心里都吊了起来,幸亏老天保佑,逢凶化吉,紫英否极泰来,就该走鸿运了,……”
“……,前几日里我去积善庵去烧了几炷香,捐了点儿香油钱,就是要保佑咱们紫英,咱不求他中举人考进士,只求他身体康健,替咱们冯家早日续下香火,……”
小段氏是带着冯紫英长大的,段氏也知道自己儿子甚至比亲近自己更亲近自家妹妹,尤其是小时候几乎就是赖着妹妹屋里,惹了啥祸事儿也都是先往妹妹屋里跑。
“可这孩子看样子是下了决心要去读书啊。”段氏也叹息了一声,“紫英越来越有主见,我们的话他怕是不那么爱听了,老爷也说有些事情要听听紫英的意思,可照他说的,得等到他考中进士才说亲事儿,那得等到啥时候?二十岁都未必能行,这事儿可由不得他。”
“姐姐可是说荣国公府上的事儿?”小段氏显然来了兴趣,“那荣国公贾大老爷的姑娘我在积善庵里恰巧遇见了,跟着她母亲去上香,看那模样倒也挺俊,身子骨好像也是个能生养的,那邢氏也和我说了几句话,看那样子没准儿他们还真的有这个意思。”
“真的是个能生养的?”段氏沉吟了起来,庶女的确让她不太满意,但若是嫡女,以贾家和冯家之间现在的差距,只怕娶个新妇回来,未必就能安生了,若是庶女,自然也就没那么容易生事儿。
而且对于冯家来说,一切都不及早日续下香火重要,这也是段氏容不得在她眼中生得过于狐媚妖娆的云裳的重要原因,儿子若真的是年纪轻轻就被坏了根骨,那日后子嗣问题就真的麻烦了。
若非冯紫英强力反对,加上老爷的缓颊,她早就要把云裳打发出去了。
“嗯,我问了那庵里的高嬷嬷,她说那身子,骨丰肉厚,倒像是易生养的。”小段氏也知道自己姐姐最关心什么。
“若真是如此,这冯贾两家倒也不是不能结亲。”段氏迟疑了一下,“婉琴,你觉得如何?”
“姐姐还是先问问老爷吧,我看老爷前些时日倒存着这份心思,但是这段时间里好像有些淡了。”小段氏想了一下:“若真是能行,早日定下来也不错,先定亲,等到两三年后便可考虑成亲了。”
冯紫英还不清楚自己母亲和姨娘的“魔爪”已经开始伸向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如果知道母亲和姨娘居然是看中了贾迎春的蜂腰肥臀能生养就要把自己“出卖”给对方,他恐怕真的要疯了。
连绛珠仙草的林妹妹他都没动心,母亲和姨娘居然就看中了二木头贾迎春?
呃,再说了,二木头贾迎春此时也就十一二岁吧?这个时候凭什么就说人家蜂腰肥臀能生养了?
看见眼圈红了肩头耸动的云裳,冯紫英发现自己心中居然有些刺痛。
这种感觉好像前世中他就没怎么有过吧,怎么到了这个时空子居然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了?
“好了,傻丫头,我不就是才走一个多月么?”冯紫英忍不住刮了一下对方的鼻子,手上有些湿意,小丫头终于还是没忍住,泪珠滚落下来。
有些不好意思的用手绢擦拭着,云裳赶紧把脸撇在一边,“呀,眼里进沙子了。”
冯紫英觉得好笑,这个掩饰也太拙劣了吧?
不过自己的内心好像也有些热流涌动,这份感觉真的久违了。
“来,少爷帮你吹吹。”直截了当的扳过少女略显瘦削的肩头,另一只手的手指挑起少女尖尖的下颌,那澄澈透明的眼眸纯净得如同一泓秋水,粉嫩的樱唇绽放出一抹丹红,脸庞却羞涩的火烫起来,竟然让冯紫英有一种想要品尝的冲动。
自己被吓了一大跳,好像自己也才虚岁十三岁吧?居然有这种心理冲动了,这还得了?
若是让老娘知道了,只怕谁都挡不住把云裳撵出府吧?
这一瞬间的犹豫回味尚未过去,门口猛地闪现一道身影,“少爷,您回来了?可想死我们了!啊!”
骤然间看到少爷一只手扳着云裳的肩头,一只手挑着云裳的下颌,四目对视,瑞祥忍不住大喊糟糕,怎么会遇上少爷的这等事情?
想到这里瑞祥恨不得挖出自己的眼珠子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