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5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7/1718


“两位老爷和老祖宗说这铿哥儿家复爵是什么意思?”王熙凤静下心来,便慢慢揣摩,“就算是要恭贺铿哥儿,也不至于这般专门禀告老祖宗啊。”
“老祖宗倒是很关心,嗯,奶奶觉得会不会是和云姑娘有关系?”平儿想了一想才道。
“云丫头?”王熙凤皱了皱眉,“不是说云丫头家里一直在和甄家那边说和么?不过这么久了都没消息,那甄宝玉也没听说另外订亲,究竟谁打的什么主意?”
“是啊,奴婢也觉得奇怪,去年中就说起了云姑娘和甄家的事儿,都说那甄宝玉和宝二爷一样生得俊俏,不过好像也是读书不成,但甄家长房就这么一个嫡子,云姑娘嫁过去也不会受委屈,或者是甄家嫌弃云姑娘父母都不在了?”
“不可能,若是嫌弃,史家这边就不会去谈,更不可能有这个消息出来了。”王熙凤断然否定,“就怕是甄家那边也是心神不定,得陇望蜀,吃在嘴里,看着碗里,望着锅里啊。”
这话平儿不好接,甄家和贾家关系不一般,而且现在还是金陵新四大家之首,甄家二老爷便是南京礼部尚书,真正的二品大员,三老爷是杭州府同知,也是大权在握,比起贾家来都要风光许多。
“奶奶的意思是老祖宗想要用这个法子逼一逼甄家那边,还是老祖宗真有意思要让云姑娘嫁到冯家去?”平儿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
“不好说,老祖宗的心思谁能猜得到,她吃过的盐比咱们吃得米还多,这等事情定要想通透才行,不过史家那边老祖宗也不好越俎代庖,所以我觉得多半是还是做给甄家那边看,……”王熙凤猜测着。
“奶奶的意思是老祖宗不愿意云姑娘嫁给铿哥儿,奴婢看云姑娘和铿哥儿之间很亲近,还以为……”平儿疑惑地道。
“亲近?亲近就能决定二人的终生大事?这可是两家人,不是两个人的事儿。”王熙凤冷然道:“且不说史家那边答应不答应,冯家这边未必愿意,云丫头父母双亡?光是这一条就能让很多人打退堂鼓?史家现在也不比以往了,云丫头两个叔叔婶婶都是不省心的?现在铿哥儿这么紧俏?北静郡王和东平郡王都在打他的主意,都快要成唐僧肉了?史家这边儿有什么优势?……”
想到这里,王熙凤突然想起什么?“平儿?你说宝丫头合适不合适嫁入冯家?”
“怕不行吧,宝姑娘那边情况还不如云姑娘这边儿呢,好歹云姑娘也是一门双侯,薛家现在可就是皇商这层面子了。”平儿迟疑着道。
“算了?不想这事儿了?反正也和咱们无关,倒是你说二位老爷和老祖宗说修园子欠账的事儿,老祖宗怎么说?”
王熙凤更关心这桩事儿,这直接关系到自己未来还能不能在贾府里边站稳脚跟,尤其是在她和贾琏和离之后?缺乏了这份支撑,还能不能像以往一样?她心里真没底。
“老祖宗也很生气,说欠下这么多帐?修园子花费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设想,原本觉得四十万两银子就能办下来?现在四十五万都还没有打住?还欠外边儿那么多?公中银子也都空了,全靠四处挪钱磨债过日子,是该好好查一查,看看银子究竟花到哪里去。”
平儿的回答让王熙凤精神大振,“老祖宗真的这么说的?是老祖宗自己主动说的,还是二位老爷引着老祖宗说的?”
“二位老爷肯定引着话头过去的,老祖宗又问了鸳鸯两句,鸳鸯也说了浪费太大,府里下人也有反映,后来老祖宗就说该查一查了,不仅仅是园子,也包括原来府里边的事情,……”
王熙凤默默点头,鸳鸯也是助攻了一把,大概也是被自己和她说的府里现状给触动了,老这么把老祖宗的家当拿去抵押,也不是个事儿,迟早要露馅儿。
“府里有反映,而且反映还不小,现在大家意见统一了,这是好事儿啊。”王熙凤腮边露出一抹冷意,“也该是抖落抖落了,看看咱么这府里究竟有多少吸血的臭虫,……”
“奶奶,贾瑞应该是找了府里几个人,但起初都没答应,后来贾瑞应该找了吴兴登和林之孝,……”平儿小声地道。
王熙凤微微颔首。
这也在意料之中,既然有人牵头掀起这股子“倒赖”运动,聪明人都能看得出来这背后是有来头的,否则谁敢去动老祖宗面前的红人?
既然想要谋夺赖家留下来的位置和资源,自然也就要出力才行,否则日后论功行赏时便没有你的份儿。
林之孝和吴兴登应该是接近赖大那个位置的,而一旦赖大倒下,赖升在宁国府那边一样跑不掉,所以只要这位置一挪动,自然是个个都要转一转了。
赖家虽然霸道,但是在下边仆从小厮们的心目中印象并不好,准确的说已经有点儿脱离群众了,全靠着老祖宗的威势,若是没有老祖宗的支撑,他早就干不下去了。
现在时移势易,吴兴登和林之孝在下边仆从小厮们那里的影响力和亲和力要强得多,有他们出面,要寻到几个敢出头作证的仆从小厮不是问题。
“嗯,到这个时候,林之孝和吴兴登都还不敢有点儿行动,那他们日后也就别想去坐赖大的位置了,贾赦肯定是和他们打了招呼。”
王熙凤在只有平儿的时候,嘴里也敢直接称呼贾赦了,有此可见对贾赦的恨意。
“那奶奶,什么时候……?”平儿下意识地问道。
她还是有些紧张,赖大在贾家当大总管多年,积威甚深,这一动,只怕就要天翻地覆,从内心来说,平儿觉得若是没有冯大爷在背后支持,这阖府上下没人敢去做这件事儿,不管事大老爷还是贾瑞,抑或林之孝和吴兴登,加在一起也一样不敢去冒这个险。
王熙凤同样也有些担心,虽然她藏身于后,但是毕竟此事最终获益者她要占一个,而且从长远来看,她还是最大受益者,一旦没把赖家扳倒,她日后要想在贾家继续维持以前那样的日子就别想了。
王熙凤沉吟了一下,“还是要看铿哥儿那边准备情况,得等到他的准信儿,不过他很快就要赴任永平,他也答应了我要在走之前把这桩事儿给办好,我想他也该有个说法了。”
就在王熙凤念叨冯紫英的时候,冯紫英正满腹惆怅地策马往贾府这边走。
几乎是两三天内,京师城里便都知晓了冯家二房复爵的消息,兼祧的申请也已经递交到了礼部,如无意外,三五日之内兼祧的批复就会下来。
毫无疑问薛家,宝钗都应该得到这个消息了,自己如果在一直不露面,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所以再怎么为难,冯紫英也得要来薛家一趟,而且他也坚信母亲那边的工作是可以做通的。
宝钗在大观园里蘅芜苑,而薛姨妈则住在贾府东北角靠近大观园大门处不远的小院里,从贾府大门进去,还得要绕巷过道走一大圈儿,而现在自己去贾府,免不了又会引来无数人瞩目。
自己现在可真的是风头人物。
想想马上就要去永平了,来大观园里的时候也就不多了,冯紫英心里也有些说不出的滋味,这大观园里美好的一切似乎就要离自己远去,这还真有点儿遗憾。
从角门一进门,几个门房小子的态度都比往日不一样了,满脸堆笑,忙不迭地迎来前来,“冯大爷来了?”
对这些门上的仆从小厮们,冯紫英并不算熟悉,只认得其中一个李六儿的,是贾政长随李十儿的堂兄。
这些小子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也从来不得罪,囊中随手拿出一串铜钱,丢给李六儿,“嗯,刚来,六儿,拿给大家伙儿,喝一盅润润嗓子,……”
“好嘞,大爷太客气了。”李六儿见冯紫英能喊得出他名字,高兴得鼠须乱翘,忙不迭地双手接过钱串,“爷是来找老爷还是宝二爷,或者要去园子里?”
对冯紫英来贾府大家都心照不宣了,林姑娘未来夫婿,算是日后的表姑老爷了,当然大家都不明说,毕竟这年头未婚夫妻之间单独见面还是不合适的,得有长辈在场,当然这也没有人太特意在意这一点。
都听说这位爷现在升了正五品官,日后就要下去当同知老爷了,这两日里府里边都是传这事儿的,说得眉飞色舞,口水爆绽。
要知道政老爷是工部员外郎,也才从五品,比起这位爷已经要矮一级了,论理儿,政老爷见到冯大爷都要行礼称一声老爷了,而且这还是一府同知,可比政老爷在工部的这个闲职要厉害得多,想想顺天府府丞,那是何等威势的人物,现在冯大爷去永平府当同知老爷,就是这个范儿。
===己字卷
第三十八节
再入贾府(第一更求票)===
“赦世伯和政世叔在?”冯紫英也知道还是该来贾府去见见贾赦、贾政的,好歹也是世交,而且还和黛玉订了亲,这也算是外甥女婿了。
“在,在,二位老爷都在。”李六儿嘴都乐得咧了开来,“那我给您通传一下?”
见见也好,不过别太耽搁太多时间就是,只不过这却由不得他。
照理自己从翰林院的从六品,三年进士期满,连升三级晋升为正五品的永平府同知,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升迁了,论理是该好好庆贺一下的,但是这公文刚下,缓一缓也说得过去,但起码应该告知一下亲朋故旧好友。
如此迅猛的升迁,就是进士的威力。
而如果能留在朝中六部或者都察院那就更不一般,正五品的京官那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不过按照大周惯例,进士三年观政期满要留在六部、都察院和通政司、大理寺这所谓的九卿机构中的话,一般说来都是要自动降一级使用,也就是说,如果冯紫英要留在吏部或者兵部或者都察院中,原本应该是正五品,那么就该是直接担任郎中了,比如吏部考功司郎中,但是想也想得到那不可能。
吏部的司郎中位高权重,便是进士没有十年以上的经历,都别想染手,又比如兵部武选司郎中,即便是进士,一样没有十年以上的任职经历别想担任,相比之下像武库司郎中也一般需要八年以上任职经历。
这些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却是在大周朝近百年磨合中形成的惯例,或者就是朝廷某一届内阁中提出来约定俗成的例法。
所以像冯紫英如果想要留在吏部,就算是齐永泰一力擢拔,他这个正五品也要降一级按照从五品使用,顶多也就是在吏部四司中任一个员外郎,而且多半还会是验封司或者稽勋司的员外郎,当然薪俸会按照正五品的发放,但是职衔却只能降一级使用。
而且大周和前明的不太一样,就是六部的各司郎中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员外郎却不止一人,可以多达二到三人,主事可以多到三到五人?许多也成为一些吃闲饷的角色?比如贾政。
即便要降一级使用,但是进士们都还是更愿意留在京中?因为谁都知道?虽然下地方高一级,但是日后升迁之路就太窄了?下边这么多官员,和你情况相仿的比比皆是?甚至人家比你更为来事儿更会做事儿?也许三年复三年再三年,你都未必能挪一挪位置。
而在京师中抬头不是尚书就是侍郎,个个都是能随时面达天听的,或者能和内阁诸位阁老们说上话的?随便表现好一点儿?或者被哪位大佬看上了,兴许就能一飞冲天了。
像冯紫英这种如此红得发紫的却又要外放为官的可谓绝无仅有,也幸亏大家都知道齐阁老和左副都御史乔应甲以及还有一个挂着户部右侍郎的官应震都算得上是他的恩师举主,否则大家就真的以为他要一蹶不振了。
李六儿屁颠屁颠地去通传去了。
一直到贾赦、贾政二人一起出现,冯紫英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小觑了自己短短几天时间里身份的巨大变化。
他不再是那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了?而是实打实的正五品永平府同知了,哪怕是贾政在他面前都要低一级?至于贾赦这种纯粹挂着虚衔的就更不值一提了。
“赦世伯,政世叔。”冯紫英还是老样子一板一眼的行礼。
贾赦贾政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神色?作为老一辈,最怕就是那种稍有得意便不知天高地厚的角色?虽然他们都觉得冯紫英不会是那样?但是还是多少有些担心?现在看来是多虑了。
“紫英,恭喜啊。”贾赦率先道:“翰林院修撰,现在却是正五品同知了,永平府距离京师也很近,来去方便,……”
贾政也是捋须微笑,听着兄长道贺,等到兄长说完,他才接上话:“紫英你是二甲进士,但是却创造了历史,先是破格为翰林院修撰,现在晋升为正五品,算得上是我们大周开国以来最年轻的正五品官员了,绝后不知道也不好说,但是绝对是空前了。”
“世伯世叔过誉了,小侄之前也有些孟浪,所以这番外放出京也算是一个教训。”冯紫英没有讳言自己外放出京的事儿,明眼人都知道论理自己不该出京,但既然出京了,肯定有原因,众说纷纭,还不如坦然挑开。
“哦?”贾赦和贾政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知道外界传言可能是真的,开海之略还是让北地士人们不悦,所以连齐永泰都得要给自己得意门生一个教训来对北地士绅一个交待了。
还是贾政沉吟了一下,“紫英,其实朝廷心里应该有数,外放出京也不过是短暂的,估计也就是两三年就能回来,而且皇上和朝廷不是也给了你们冯家复爵作为补偿么?所以你也不必沮丧,搭熬两年就能回来了,届时朝廷定当重用。”
“那就多谢政世叔吉言了,小侄倒没想那么多,雷霆雨露皆为君恩嘛。”冯紫英笑了起来,“去永平府也好,小侄也很想熟悉一下咱们北地这边儿的情况,宰相必起于州郡,小侄不敢妄想宰辅,但正值当下板荡之时,也想为君分忧,所以下去也好。”
“嗯,紫英,那就去见见老太君吧,先前还在一直念叨紫英呢。”贾政邀请。
这也是应有之意,冯紫英要算贾母未来的外孙女婿了,今次来不同以往,自然要把礼数尽到。
到了贾母屋里,又是一番热闹,贾母也是很高兴,说了许多吉利话,冯紫英也免不了要谦虚一番,总之相谈甚欢。
在贾母和贾赦、贾政这边虚耗了大半个时辰,冯紫英便主动告辞。
贾赦贾政送出来,冯紫英称要进园子一趟,二人都是心领神会的一笑,便和冯紫英道别。
他们以为冯紫英是要去见黛玉,却未曾想冯紫英是去见宝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7/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