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7/1718


“为何我们姊妹却不知晓?”史湘云知道宝玉应该是一个藏不住的性子,颇为讶异。
“袭人称宝二哥觉得只是约稿,算是对自己的一个认可,但是要等到某一日自己所撰写的底本上了戏园子成为人皆传唱的大戏,方为成功,他现在倒是越来越学着冯大哥的沉稳了。”探春话语里也还是挺为宝玉的成长感到骄傲的。
湘云抿嘴一笑,“探丫头,那方才宝二哥的表现我可还是没觉得他好像长大了一般。”
“总要有一个过程慢慢来才是,没见你也比他好不了多少。”探春忍不住瞪了祥云一眼。
冯紫英见探春和湘云二人在一旁嘀嘀咕咕,扭头问道:“二位妹妹在那里说什么呢,这般高兴?”
探春展颜笑道:“云儿说宝二哥与往常迥异,气度高雅,卓尔不凡,让人刮目相看呢。”
冯紫英敢肯定史湘云嘴里绝对说不出这等话来,尤其是对宝玉,但宝玉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听得探春嘴里说湘云如此夸他,更是喜欢得眉花眼笑。
“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宝玉已非吴下阿蒙,若是再能好生沉淀积累两年,海若先生表示榜样。”冯紫英当然不吝鼓舞这个勉强走上正道的家伙,话语里满是鼓舞勉励之意。
听得冯紫英把海若先生作为自己的目标,贾宝玉还是吓了一大跳,再说对自己的文才很有自信,但是要和海若先生比,贾宝玉还是不敢的,连连摆手摇头,“冯大哥切莫说这等话,没地让外人笑死,海若先生《临川四记》至今无人超越,那《牡丹亭》更是号称绝唱,我何德何能敢向他看齐?”
“宝玉,话不是这么说,海若先生虽说现在名满天下,但是他在你这般年龄时只怕也是写不出《十三棍僧救唐王》这般传奇话本的吧?”冯紫英不以为然,“你有诗词歌赋的雄厚根底,传奇话本也好,戏剧底本也好,更多的是讲求对世情的洞察入微,于小处见功夫,你现在自还年轻,在经历几年对周围人情世故的体味,便能慢慢揣摩出许多来,我看好你。”
府中对宝玉一门心思写传奇话本的事情慢慢也传开了,起码像湘云、探春这些人是知晓了,下人里边也隐约知晓一些,但是却不知道宝玉的话本已经被刊载在《今日新闻》上成为热门。
当然宝玉最终目标也不是传奇话本,毕竟这种作品在当下来说似乎显得逼格不够,虽然受众面更大,已经有不少茶园说书者已经开始将这《十三棍僧救唐王》进行整理,开始在茶园里说讲起来,大受欢迎,但毕竟是下里巴人的东西。
戏剧底本才是他的终极目标,那才是能被士人所推崇的阳春白雪。
“再说了,愚兄倒是以为这传奇话本未必就逊色于那戏剧底本,只是原来大家更喜欢看戏剧,但是现在茶园说书大受欢迎,京师城里普通民众多有追捧,你这《十三棍僧救唐王》在茶园中广为传唱,日后只要一走出去说一声‘顽石点头’,谁人不知,何人不晓?民间颂唱未必就逊于士人赞扬,将来的变化谁又能说得清楚?”
冯紫英的一番话让宝玉心里又是惶恐又是惊喜,惶恐的是冯大哥对自己期盼如此之高,惊喜的是冯大哥这么看好自己的表现。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间越发看重冯大哥对自己的评价了,或许这就是找到了奋斗方向之后,更加渴望被主流的承认吧,冯大哥现在似乎就是主流的代表。
冯紫英也没有理睬心中百念陈杂的宝玉,径直往前走,还是探春提醒了宝玉一句,宝玉这才恍然从梦中惊醒,疾步跟上。
进入这层峦叠翠的假山中,蜿蜒绕行,却见这佳木葱茏,皆是这北方常绿树木,经过一番修剪之后,绿意盎然,一带清流从草木深处飞泻而下,辗转于奇石罅隙之中,再进熟不,豁然开朗,隐约可见雕甍绣栏藏于山坳树杪之中,更平添几分瑰丽气息。
沿着夹道而行,却见从山上下来的溪水如清瀑泻雪,怪石凌云,再往前行,便是白石围栏,环抱一泓清潭,一桥飞渡,有亭傲立其上。
冯紫英对《红楼梦》书中描述略有印象,因而笑问:“宝玉,这亭建得甚好,不知你打算取何名?”
宝玉挠头苦恼,“前日里我来看过,正巧碰上胡先生和程先生,程先生说有亭翼然,可得名翼然亭,但我却以为略显粗糙,不如取名泻玉亭,但又觉得单薄了一些,不如就请冯大哥定名。”
冯紫英有些懵,这些名字不都该是宝玉早就取好了的么,怎么现在却落到自己头上来了?
踌躇了一下,冯紫英游目四顾,沉吟半晌方才道:“这周围花木从容,溪流沁人,若是夏日里足以让人沁心赏芳,不如就叫沁芳如何?”
“好,冯大哥这个名字取得好,果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还是湘云首先拍掌叫好,“这等悠闲所在,若是夏日里能在亭中设宴一局,饮酒作令,定当别有洞天。”
“云丫头成日里就知道饮宴,……”探春打趣。
贾宝玉沉吟一阵也觉得冯紫英这个起名极佳,慨然道:“这匾名有了,却还需要对联,冯大哥就一并……”
没等宝玉说完,冯紫英已经摇手,“宝玉,这却该是你的事儿了,我都说过了,这等取名作诗只是我不擅长,偶有得之一是殊为不易了,还是该你来才是。”
宝玉也不推辞,略微一吟哦便出口:“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冯紫英虽然记不起这沁芳亭的门柱对联了,但是估摸也就应该是这一首了,看宝玉悠然自得的模样,分明也是这一副对联极为满意。
“好,宝玉这一年来果真长进不小!”冯紫英也觉得写得极好,而湘云和探春更是迫不及待的记了下来,等到回去之后便誊录起来。
出亭过池,缓步前行,却见前面一堵粉墙蜿蜒,内里数楹修舍,更有高低不一的数簇翠竹环绕遮映,冯紫英一愣,恍然大悟,这怕就是日后的“潇湘馆”了,若是无竹,又岂能称潇湘妃子?
进门而入,细碎卵石铺筑的甬径蜿蜒曲折,两边却是芭蕉和梨树相映成趣,内里屋舍倒是不多,也就三五间,两暗三明,内里都有摆好的床几椅案,倒也颇为素净。
后院里更是种满海棠芭蕉和梨杏,沿着那粉垣延伸出去,却又有一条用石条砌好的阶沟,一股清泉从墙边的石缝中浸出,绕墙盘旋至竹林间,更平添了几分幽静。
见冯紫英默不作声,只是静静伫立观看,宝玉和湘云、探春三人都有些不解,有心说话,却又看冯紫英怔怔出神,显然是想起了什么事情,所以都不敢打扰,好一阵后,冯紫英才忍不住慨然叹道:“这等好去处,连我都有些艳羡了。”
宝玉这才松了一口气,笑道:“其实二位老爷在修这园子时就先和大姐姐说过了,大姐姐也说了不必过于奢侈,但求不落人后就是,而且也和二位老爷说在修这园子时也要好生规划,她平素便是两三年未必能回来一回,这园子也不能浪费了,便安排府里边的姐妹们住下便是,二位老爷也是遵照大姐姐的意思,让匠师在先前规划时便好生做了安排,老祖宗都是冯大哥也和咱们贾家是一家人,若是不嫌弃,日后便在府里留下一处园舍,也能让小弟能随时请益。。”
冯紫英不得不说这贾宝玉真的的长大了不少,以前他是绝对说不出这般话的,而且说这话还真有些打动他。
从前世而来,哪个红楼迷对大观园没有一番想象和挂念?能有机会在这大观园里有一处歇脚之处,只怕无数人都能梦寐以求。
当然冯紫英也清楚,这等事情也只能说想想而已。
一个外人如何能在这以女眷为主的大观园里有一处专门歇脚之地?这不要败坏门风么?
你要说偶尔在这府上歇脚住一两晚,那肯定是没什么不行,但是要说专门为你备好住处长住,那肯定是不行的,贾府也承受不起外边的风言风语。
“宝玉的好意愚兄心领了。”冯紫英笑着摇头,“这园子如贵妃娘娘所说,花费如此大,她又不常回来,若是空闲,缺了人气,很快就会衰败,所以让府里的姐妹们入住的确是一个好事儿,至于外人,那就不必了,愚兄先前也不过是开个玩笑。”
史湘云和探春也都舒了一口气,若是真的要让冯大哥在里边也有一处园舍,那就真的有些尴尬了,外界的流言蜚语肯定会毁人清誉,听得冯大哥这么说,日后自家住进去倒也方便。
===戊字卷
第一百一十八节
路遇===
一干人说着便往前走,却见青山斜阻,绕行而过,隐隐露出一带赭黄色的矮墙,初一望去如麦浪稻林,再一看却是泥墙上皆用稻茎遮掩覆盖,凭空顿生一份归田园居的味道。
冯紫英眼睛也是一亮,“此处布设甚好,城市中却有几分农家气息,可得名稻香居。”
宝玉也是面色一喜,“冯大哥果然厉害,小弟尚未想到这一出,之前还琢磨是否以杏花为由,兄长却已经先想到了,倒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有这番意境。”
走进一看,却见杏林环绕,外部还有桑、榆、槿、柳零散分布,一条石井栏矗立,桔槔辘轳俱全,真正有了几分农家气象。
毫无意外,这应该就是日后李纨的居所了。
冯紫英也懒得进去多看,便沿着一边儿就往里走,穿过石洞,走过山上盘道,池边两行垂柳,外带朱栏板桥,过桥便能看到一所清亮瓦舍,一色水磨砖墙,青瓦花堵。
进门便是玲珑山石,逶迤蔓延,将整个房舍遮住,这造型倒是有些独特,但看到石上藤萝青苔甚多,再往里走,两边都是抄手游廊,顺着游廊步入,几间房舍连着卷棚,绿窗油壁,比前几处更见清雅。
“冯大哥,这里却如何命名?”探春四处打量,也觉得此处甚佳,忍不住抢先问道。
“莫若兰风蕙露,又或者蘅芷清芬,二位妹妹觉得如何?”这一回冯紫英是真的要抢一回先了,熟读《红楼梦》,他能记得的具体诗词歌赋不多,但是这蘅芜苑的提名他却是记得的,先是“兰风蕙露”,后是“蘅芷清芬”,都堪称妙语,现在自然就要归自己了。
探春和湘云都忍不住细细品味,都觉得十分精妙。
宝玉却是全身一震,宛若雷击,呆立当场。
他心中刚浮起“蘅芷清芬”这个词语,却没想到冯大哥竟然已经脱口而出了,而且还给出了一个“兰风蕙露”的选择项,这二者看似不分轩轾,但是宝玉却显然更喜欢“蘅芷清芬”这一句,只是自己为何与冯大哥这般投契?
“宝玉,你觉得如何呢?”见贾宝玉呆呆出神,冯紫英心中好笑,只怕自己这先发制人把宝玉震得不轻,这般表情也不知道是郁闷得,还是惘然若失?
听得冯紫英问他,宝玉这才清醒过来,“冯大哥才高八斗,这两句都是极好的,不过小弟却是更喜欢蘅芷清芬这一句。”
“哦?既然喜欢这一句,那就对出联来,想必是胸有成竹了吧?”冯紫英似笑非笑。
“吟成豆蔻才尤艳,睡足荼蘼梦也香。”宝玉略作思索便道:“兄长,你觉得这两句如何?”
冯紫英没有回答,而是问了湘云和探春,“二位妹妹觉得呢?”
湘云和探春都是欢呼雀跃,今儿个终于见识到了冯大哥的真本事,信口道来,而且还直入心扉。
那“兰风蕙露”在二女看来也是极好的,探春尤喜,而蘅芷清芬却颇得湘云的喜爱,不过宝玉这般一说,甚至连附联的两句诗都吟诵了出来,自然二女也就再无异议了。
不过宝玉诗虽然好,但在二女看来,却不及冯大哥远甚,冯大哥这信口而出的两句才是画龙点睛,而且是龙未出,睛先到。
看了这两处,冯紫英便心愿已了,其他各处便兴致乏乏了,沿着石径前行,一直走到正殿,但见层楼高起,青松高耸,玉兰绕砌,走到正前方,之玉石牌坊巍然耸立,估摸着这一座玉石牌坊只怕花销都不下两三万两,上边龙蟠螭护,玲珑剔透。
冯紫英立定,沉思良久,“宝玉,这一处可有好名字?”
宝玉迟疑了一番,“蓬莱仙境如何?”
“不如太虚幻境。”冯紫英看着宝玉,却见对方一脸茫然,对“太虚幻境”一词毫无感觉,心中也是一动。
只怕那一日自己再秦可卿房中的一觉,便夺了宝玉的气运了,不对,还不能叫气运,只能说是对方的桃花运吧,否则黛玉和宝钗怎么可能入怀?
而对方连“太虚幻境”这个词语都毫无印象,也说明对方现在也真的就是一个寻常纨绔子弟了。
只是不知道自己入梦截夺了那般气运,又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什么?又或者自己本身穿越而来,就是这般气运变化的结果?
湘云和探春都尽皆讶然,这“蓬莱仙境”颇为出格了,”太虚幻境“却又是一个什么来头?
见二女也是惊讶,冯紫英这才笑了起来,“不过是一个玩笑罢了。”
这一路行来,又看了不少园舍,或蔚然清堂,或苍褐茅舍,或编花为牗,或堆石为垣,多奇花异草,更有诸般器皿案几等物件,都是些极具特色的古董,也当得起贵妃省亲这一出面子了。
在后面冯紫英便已经失了兴趣,宝玉等人也看了出来,便主动引道而出。
哪知尚未出园,就碰见尤氏带着秦可卿与王熙凤一道进来,显然也是来一赏园子的风光。
冯紫英最不愿意见到的三个女人,却一下子迎头碰上。
说不愿见自然有其道理,这尤氏对冯紫英一直不满,觉得冯紫英将其两个妹妹置为外室,大大地伤了自家颜面,好在冯紫英成亲后边将尤二尤三抬入府里,这尤氏心里疙瘩才算疏解开来,但对冯紫英印象却一直不佳。
王熙凤自然就不说了,两个人自打几番交手之后,在大观楼的包间里王熙凤落了下手,而且被人拿住把柄,这让素来好强的她一直耿耿于怀,想要寻找机会报复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7/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