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1718


这种情况下科尔沁人就不得不仔细掂量和建州女真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会得到什么了。
或许察哈尔人只能让他们心生顾忌,大周还隔得有些遥远,叶赫部力有不逮,但是若是这三家都联起手来,科尔沁人心里就有些发虚了。
他们需要考虑如果彻底倒向建州女真,一旦察哈尔人和叶赫部联手进攻科尔沁部,他们能不能抵挡得住?建州女真又能给他们多少实际性的支持?
“我们这点力量想要支持乌拉部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布扬古想得更远,“但是如果不救乌拉部的话,我们叶赫部就迟早要不上乌拉部的后尘。”
“那兄长的意思是……?”布尔杭古和德尔格勒都看着布扬古。
“还得要靠大周。”布扬古斩钉截铁地道:“靠我们叶赫部自己,就算是倾尽全力也无济于事,反而会把我们给拖垮,只有靠大周,才能帮助乌拉部渡过难关。”
“可是兄长,前期大周也经给我们许多物资了,像火铳这等军国重器都全数给了我们,而且他们还在扶持舒尔哈齐作大建州右卫,哪里可能还给乌拉部多少支持啊?我们和乌拉部对大周的重要性没有我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大。”
布尔杭古连连摇头,他对大周是极为不放心的,二十多年前李成梁见叶赫部强盛起来,便挥军攻入叶赫部,叶赫部东西两贝勒清佳努和杨吉砮双双阵亡,如果不是部族立即推出布斋和纳林布禄继位,后来又主动向大周输诚,只怕叶赫部就灭了
在布尔杭古看来,大周对关外诸部的手段就是任由你们自己内乱,反正不会允许你一家独大,谁要强盛起来,他便要来打压你。
问题是现在关外不比二十年前了,建州女真强盛起来了,但是西面蒙古人的察哈尔部也正在崛起,叶赫部和乌拉部相比之下都很弱小。
大周如果要想维系关外的分裂状态,只需要扶持察哈尔人便可以从西面彻底遏制住建州女真向西扩张势头,任由这两家打得头破血流,而不可能再在像叶赫部和乌拉部这等部落身上花太多钱银物资。
这一次大周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那也是因为新来的蓟辽总督还没有能够掌握住局面,所以为了暂时遏制建州女真才花了大价钱。
作为布尔杭古的亲兄长,布扬古自然知晓布尔杭古的担心,摇摇头:“布尔杭古,你小瞧了大周对建州女真的重视程度,也高看了察哈尔人,起码我感觉大周对建州女真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对察哈尔人,而且你也没有见到大周的繁荣富庶程度,根本就不是我们关外这些地方可以比的,那一句不客气的话来打比方,我们叶赫部这点儿人口和家当,放在大周关内,恐怕也就是一个州县之地,而你知道大周有多少州县么?光是他们的北直隶地区就有近百个州县!”
布尔杭古懵了,嘴巴嗫嚅半天才道:“兄长的意思是……?”
“大周人口和家当都不是我们关外这些小部族能比的,但是他们太多需要防范的地方了,九边从西面的亦力把里,也就是蒙兀儿人的地盘到北面的蒙古右翼诸部,再到关外的蒙古左翼和咱们女真各部,他都需要防守,而且大周缺马,没有多少骑兵,所以在和蒙古人也好,咱们女真人也好,还有西边的蒙兀儿人也好,都是只能被动防范,这也是大周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在辽东却只能固守的原因,……”
布扬古自认为自己去了一趟大周,见识了大周的种种,对大周也算是有些了解了,分析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大周没有太多可以随时调动起来的兵力,但是他们却不缺物资,所以他们可以大大方方的把我们视为拱璧的火器送给我们,甚至还送给了察哈尔人,要知道察哈尔人可一直是大周的大敌,因为大周并不惧怕察哈尔人,相反他们对建州女真却十分重视,……”
“所以兄长觉得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向大周伸手要求支援乌拉,大周就会同意?”布尔杭古还是摇头,“他们这个蓟辽总督那也未免太大方了,比起李成梁来说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单靠辽东这边肯定不行,还得要找大周朝廷。”布扬古尝到了甜头,意识到单单依靠辽东这边还不够,得让大周朝廷有这个意思,“所以我打算再去一趟大周京师城,去找一下那位小冯修撰,布尔杭古和尼雅汉跟我一起去,算是开一开眼界,德尔格勒,回去之后我们和金台石叔叔商量一下,请金台石叔叔和你一道去见那位冯总督,我们要双管齐下。”
===戊字卷
第一百零一节
风渐起===
当杨嗣昌、侯恂、侯恪以及沈自征踏入冯府时,冯紫英也很高兴地迎了出来。
“弱,若谷,若朴,君庸,新年好。”
“紫英,新年好。”杨嗣昌大步上前,拉着冯紫英的手,上下打量,笑容满面,“新婚之后气色大不一般啊,难怪这么久都没怎么见你身影了,连翰林院这边都少有来了,你可是早就没在中书科干了,高大人怎么也不问你的行踪?”
“弱,你这是打上门来当恶客啊,哪有你这种人,正月间就这般说这些无趣的?”冯紫英乐呵呵地道:“我怎么没去翰林院?只不过修史制诰非我所长,就不在你和真长面前献丑了。”
“那你也不该人影儿都见不着才对,还寻摸着和你说说事儿呢。”杨嗣昌气宇轩昂,语气里却满是凝重。
“哦?弱,看你这架势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我还以为这开年第一拨客人是来走动亲近一番的呢。”冯紫英见杨嗣昌语气郑重,倒也不敢怠慢,“请。”
在花厅里坐定,待到仆人把茶端上来,冯紫英这才挥手示意闲杂人先下去。
“弱,难得看着你有些急躁情绪啊,怎么了?”冯紫英很好奇。
这一大帮子人来上门,怎么看都像是春假期间朋友间走动才是,但看样子有还有其他事情了。
杨嗣昌虽然不及自己与几位青檀书院同学那么亲密,但是却也算是自己几个挚友之一,尤其是其父杨鹤与乔应甲相善,又是湖广士人的领袖之一,所以关系又不一般。
“紫英,本来是和若谷、若朴以及君庸约好登门道喜的,紫英新婚大喜本该道贺,只是没想到这年前却得到一些消息,让我有些坐不住,正好有些事情也想请教紫英,所以索性就一起来了。”杨嗣昌点点头。
“是什么消息让弱坐不住?”冯紫英也颇为惊诧。
论理这等新春登门都是说些喜庆吉祥的话,大家把酒言欢,鲜有谈及正事,即便有,也应该是比较轻松的话题,但杨嗣昌的态度显然不是。
“年前,家中几个武陵老家族人来京中看望家父,无意间谈及他们那边的人到播州、水西一带返货,说这两年那边粮价涨了不少,而一些诸如水牛角、漆、胶等物也涨了许多,很多东西更是有价无市,”
“等等,弱,你说播州粮价涨了不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冯紫英有些惊讶。
这和他获得的消息不相符啊,王应熊给他的消息是播州、重庆一带粮价只是略有上涨,看不出太大的端倪,但杨嗣昌却来说播州那边粮价大涨,这就奇怪了。
杨嗣昌嘴角带笑,他就知道瞒不过这个家伙,连播州粮价大涨都知道,说明这家伙的确一直在关注播州那边的情况。
见杨嗣昌表情,冯紫英就知道上当了,摇摇头,“弱,还给我来这一手?”
“嘿嘿,谁让你一直藏着掖着不吭声?这等军国重事,你这不向朝廷反应,这是在误国啊。”杨嗣昌也笑着道。
“得,弱,你少给我扣帽子,在其位谋其政,这事儿兵部二位大人难道不知道?再说了,你凭什么就说什么心怀反意,没准儿就是你这些言语才能逼反别人呢?”冯紫英反击。
“哼,若无反意,何来逼反一说?”杨嗣昌冷笑,“难道紫英还觉得那边儿局势能稳得住?”
冯紫英沉默了一下这才问道:“你说那边牛角、胶、漆这些物资有价无市,可是真的?”
“这等事情我如何能虚言?”杨嗣昌正色道:“我家中族人经常前往重庆一带贩卖桐油,对各类物资的价格一直十分关注,加之家父这两年从事军务较多,也曾经问及过族人相关物资售价,所以家中族人便对此有印象,没想到从去年初开始,牛角、胶漆物资在重庆那边价格就涨了许多,桐油价格也涨了一大截,族人便在我父亲面前抱怨,这才引起我父亲的关注,后来去兵部核查,”
冯紫英笑了起来,“于是就牵扯到我身上来了?”
“张大人和柴大人他们应该是早就知道,但是我感觉他们似乎对此重视不够,大概是觉得杨可栋一直表现十分乖顺吧?但杨应龙又岂是因为一子就能泯灭野心的?”杨嗣昌目光如炬,盯着冯紫英。
王应熊着力搜集来自西南的情报,自然不能瞒着上司,冯紫英也提醒过柴恪,但正如他刚才所说,光是一些这方面的情报,恐怕很难说服主官们就认为谁会要谋反。
毕竟这个词儿可不敢轻易随便扣在谁头上,那意味着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祸,而且对方还是统治一方的大土司。
“张公、柴公应该是有一些准备的,我原来也是听非熊谈及过他们那边土司的跋扈,流官在那边很受欺负,当然有许多流官也的确贪墨不法,在地方上引发民众震怒,也被一些土司所利用,”
冯紫英揉着额际的皱纹,经常思考的时候就下意识的皱眉,冯紫英还真担心自己还不到三十岁就会变成小老头,这实在太操心了,只能用前世中的办法来解决皱纹
“紫英,恐怕那是两回事吧?流官有错,那该是御史们的事情,土司一样可以向朝廷反映,这和有异心扯不上关系。”侯恂忍不住插话道。
“若谷,不能说是两回事,若是咱们朝廷派过去的流官都能清政抚民,廉洁奉公,我想当地民意未必就能轻易被这些土司所裹挟操控。播州能有多少兵,水西有多少兵,永宁有几个兵?若是没有民众被他们裹挟,他们又如何敢生出反意”
冯紫英并不认为侯恂的观点。
“永宁?水西?”杨嗣昌有些傻眼了。
他只知道播州那边有状况,却没想到冯紫英嘴里居然还冒出来水西和永宁。
这两地土司势力虽然远不及播州杨应龙那么强悍,但是问题是他们几乎是连为一体的,可以互为犄角,一旦真的乱起来了,那可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怎么了,弱?”冯紫英没想到杨嗣昌并不清楚水西和永宁也有问题。
“紫英,水西和永宁两地土司也有问题?你这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杨嗣昌急了,好像连自己父亲也没有提到水西和永宁两地土司啊。
“这两地土司有没有问题我不好说,但是你可以看看他们相距有多远,一旦杨应龙真的反叛,水西和永宁,能不能稳得住?”冯紫英反问,“有些事情,恐怕都需要考虑到最糟糕的一面,这些土司都是养兵自重,随时窥觑着朝廷虚实,实在难以让人放心啊。”
“紫英,那也得有个依据吧?凭什么你要说是水西和永宁,那一片还有水东和思州,你却不提?”杨嗣昌可没那么轻易被糊弄住,沉声问道。
冯紫英没想到杨嗣昌如此难缠,他能说这是前世历史带给他的记忆,奢安之乱之乱和播州之乱是他能回忆起的晚明西南两大叛乱,播州杨应龙不用说,这是朝廷早就盯着的,但是水西和永宁的安奢两家,他就只能说是牵连出来的了。
王应熊的线报也证明了水西的确和播州是有密切往来了,大周不再是大明,而播州和水西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沿用前世记忆来定性了,而只能用利益牵缠来判断更为稳妥。
“要说都有可能,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州田氏早已经势弱,而且对朝廷也十分恭顺,至于水东宋氏情况也差不多,你自个儿可以摸一摸情况啊,看样子弱你是准备去兵部?”冯紫英颇感兴趣地道。
像他和杨嗣昌、黄尊素现在都是翰林院修撰,但是三年期满,既可以留翰林院,也可以转任六部和司院寺,甚至可以下地方,杨嗣昌和自己不一样,肯定不会下地方的,六部估计应该是首选,只是冯紫英没想到杨嗣昌最终还是选择了兵部。
杨嗣昌迟疑了一下,“我有此想法,但是最终还是要看朝廷如何决定。”
这话不过是一个遮掩,虽说新科进士三年观政期满都要由吏部根据各自表现来决定去向,但像杨嗣昌这种超级官二代,不但父亲在朝中上升势头正猛,他本人又是一甲进士,自然会安排稳妥,征求对方意见也是应有之意。
正如冯紫英一样,最后要确定去向时,齐永泰和乔应甲他们也都会征求他的意见。
前世历史中杨嗣昌虽然是以在大明兵部经历闻名,在扑灭明末农民起义时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但是其仕途as却非以兵事开始,而是在礼部和户部,尤其是户部颇有建树,不过现在是大周,自然也就不可能再如同前世历史一般了。
头其实其父杨鹤在平定西疆叛乱立下功勋,荣获升迁,估计这也让杨嗣昌增添了对兵事方面的兴趣,才会开始着眼军务。
===戊字卷
第一百零二节
选择===
冯紫英叹息了一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弱选择去兵部也是理所当然的,当下朝廷举步维艰,内忧外患深重,兵部所需要面对的便是最棘手的当务之急,文弱去兵部,也能让我等可以松一口气。”
若是别人说这般话,杨嗣昌倒也可以坦然受之,但是面对冯紫英他可不敢如此狂妄。
“紫英,论理你才该是去兵部的,不如你我皆去兵部,联手做一番事业?”
在座五人都是官二代,侯恂侯恪老爹是太仆寺卿,沈自征老爹是东昌府知府,所以对这等提前就敢夸口去向的事儿心里也都是有些底儿的,并不在意。
“去哪里都是为朝廷做事,兵部有文弱去了就足够了,而且大章和非熊估计起码有一人会留在兵部吧?总不能咱们这一科的人都往兵部里钻吧?”冯紫英笑道:“至于我去哪里,我倒是想下到地方上去干一番。”
“什么?去地方上?”冯紫英这话让包括杨嗣昌和沈自征等人在内的四人不敢置信。
杨嗣昌在想若是冯紫英不愿意去兵部,那肯定是有更好的去处,比如吏部或者都察院,毕竟上边还有齐永泰和乔应甲照拂,没想到冯紫英居然是想下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