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1718

===丙字卷
第六十三节
河套之春===
听到老爹一点一滴的介绍这整个边墙以外的情形,冯紫英才深刻了解,这冯家在大同几十年还真的不是吹的。
无论是鄂尔多斯部还是土默特部,只要是首领就免不了要和内地有商贸互市往来,而作为总兵官便把持着那道闸口,和哪个部族交好,便可以把口子开得大一些,对那个部族不满,便可以收紧一些,那这个部族首领这个位置就要坐不稳当。
段家同样是大同豪门,虽然比不得冯家这等勋贵,也没有出什么读书人,但是段氏兄弟,也就是冯紫英两个亲舅舅,一个捐了一个五品同知,乃是著名本地药材坐商,一个则是从事从大同到口外的牲畜皮货买卖,都是拥地百顷,属于典型的坐地虎。
冯家进京之后,段氏亦有来往,其舅舅也曾经来过京里,只不过冯紫英几个表兄读书都不太行,五个表兄,仅有一人考中秀才,其余四人都只能跟随父亲营商。
“紫英,你要记住,鞑靼人最喜恃强凌弱,若是你弱了,那边一切休谈,只有在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才能和他们谈义利。”冯唐最终总结,“卜石兔也好,着力兔和宰僧也好,你要让他们明白,朝廷不是打不下宁夏或者奈何不了素囊来求他们,而是朝廷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打,不愿意花更多的钱银,所以才会选择他们,……”
冯紫英深以为然。
别以为草原上的鞑靼人就是蛮夷之辈,中原汉人并不比他们聪明许多,尤其是一部头人酋长,尽皆是人精,否则如何能从弱肉强食的草原中生存下来?
或许他们可以被一时所蒙蔽,但是只要稍稍冷静清醒一些,就应该能看得清楚现在的形势,这也是冯紫英敢于一闯草原的底气。
“爹,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出发更合适?”冯紫英又问了一个问题。
冯唐脸色迅速狰狞下来,双手合十,轻轻的揉动:“不急,要去也得要让草原上这帮鞑靼人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主宰者!我会让贺人龙突袭熙宁堡!十日之内,我会让贺世贤夺下平虏所,封死叛军南下的道路!不打赢两仗,铿哥儿你怎么进草原去和他们谈?!”
冯紫英一行人出塞时已经是三月初了。
春末的草原上,仍然是冷意逼人,厚实的老滩羊皮夹袄裹在身上,歪戴一顶翻毛皮帽,一匹不起眼的黄骠马鞍后斜挂着两个皮袋。
盐巴和茶砖这是出塞必带的物件,既可以作为交换物事,也是最好示好礼物。
二十余人小队看上去不多不少,但也算是冯唐能为自己儿子准备得最充分的武装力量了。
二十人中大部分都是在草原上长期厮混的夜不收和尖哨,论武技精熟,人人都能以一敌三敌五,也都明白此次进草原的任务,就是护送好这位总兵大人的公子,也是三边总督的私人特使。
清一色的一人双马,厚背窄锋刀加贴身短刺,这是夜不收的标准配备。
冯紫英也学着,带了一柄自己耍得最熟练的窄锋刀,但是和夜不收们的厚背窄锋刀略有区别,毕竟他不是专业玩这一手的。
尖哨们的配备略有区别也是窄锋刀,但是分量要轻一些短一些,略微有些弧形,更像是草原上马贼们管用的斩马刀,但又更短一些。
懒洋洋的阳光已经爬上了天际,照在人身上,但是给冯紫英的感觉仍然是冷,哪怕是老羊皮袄裹得够紧,但是那股子冷劲儿仍然一个劲儿的往胸襟里钻。
一行人是从盐场堡出的塞,避开了素囊台吉部最活跃的波罗堡到永济堡这一线。
七日前,榆林军贺人龙部连夜突袭熙宁堡,一举斩杀叛军七百余人,并趁势拿下了洛浦河边的韦州所,兵锋直逼小盐池,使得刚刚来得及在青冈峡、安边所站稳脚跟的宁夏叛军陷入了一片风声鹤唳中。
甚至还没有等到贺世贤发起进攻安边所和青冈峡一下的叛军便仓皇西退,而贺世贤部趁机发起猛攻,从安边所一直打到了平虏所下,如果不是在镇戎所的叛军一部来援,日榆林军就能拿下平虏所。
趁着入侵固原镇的叛军注意力都集中在平虏所这一线时,贺世贤派一部突然北上,突袭下马关,一举夺下下马关,使得韦州所、熙宁堡、下马关连成了一个完美的三角之势,确保了这一深深切入宁夏卫腰肋处的要害地位掌握在了榆林军手中。
随着大同兵从南面进兵,宁夏叛军被迫从平虏所和镇戎所沿着清水河收缩回半个城,那里已经靠近宁夏中卫地界,开始在这一线布防。
不过榆林军目前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如果不能解决素囊台吉在北面的威胁,让尤世功的主力腾出手来,这场战事便会无限期的僵持下去。
直到这个时候,冯唐才算是松口同意冯紫英一行人北上出塞。
一行人出塞之后就沿着老花马池和锅底湖一线向北,直奔黑水河也就是都思兔河而去,卜石兔部现在就在那一带驻牧。
虽然仍然冷得人全身发僵,但是草原上泥地缝隙里已经能隐隐的看到几丝嫩青,春天来了,只需要再来那么一两场雨,整个地面便会迅速变成草木葱茏的盛景,这就是河套。
这样大一股部队,只要不是遇上鞑靼人大部精锐,便是寻常马匪也好,小股流虏也好,都是不敢招惹的。
看看这帮人的打扮,就能知道这些多半是来自南面汉地的边军精锐,草原上的人也不蠢,什么生意都能做,但是折本生意不会做,要想消灭这样一支力量,不付出上百人的伤亡,那是休想,更何况一看这又不是什么大股商队,根本不值得。
“佐叔,还得要几日才能到那边?”出来两日了,运气不错,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人,偶尔遇上那么一两拨牧人,都是远远的赶着羊群离开了。
这一线应该是素囊和卜石兔部的势力错综交汇地区,也有一些依附于素囊或者投靠了卜石兔的小部落在这一线放牧。
“估计还得要三天吧,不敢走快了,马儿受不了,万一遇上紧急情况,那咱们就麻烦了。”冯佐脸颊干瘦,眉峰如刀,一双鹰鹫般的厉目始终在不经意的四处游移。
没办法,若是自己一人倒也罢了,冯佐自信在这草原上要想要自己的命的人还难得找出来几个,但是带上少爷,就真的不好说了。
老爷的交代很简单,如果少爷回来不了,他也就别回来了。
委实这位爷对冯家太重要了,所以从一开始要出塞冯佐就不赞同,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也由不得冯佐,他只能应允下来。
自己死不打紧,这少爷可真的是出不得事儿,冯佑那厮便是带着少爷冒了一回险都被太太给撵了出来避了一年的风头,这一次回去之后若是被太太知道,怕是老爷都脱不了干系。
不过有着二十骑夜不收和尖哨精锐随行,冯佐心里又要踏实许多,老爷也是下了大血本了,这都是榆林军中最精锐骁勇的角色,便是遇上寻常的鞑靼骑兵小队,这一支力量也完全可以应对。
有三骑早已经放了出去,这是规矩,沿着西北、正北和东北方向巡逻,一旦发现有可疑迹象,便要迅速折返报告。
“卜石兔现在在这边就只有五千帐?那他和素囊相比未免也相差太远了,这样赖在这里不走,佐叔,你觉得他目的何在?”
冯紫英知道冯佐虽然名义上是自己老爹的亲随,但实际上却有几个身份,护卫,总哨,以及冯唐的外总管,可以说冯家的各种事情基本上都没有瞒过冯佐,而冯佐的两个儿子也早就在大同置地成家了,甚至还带了三个孙子孙女了。
“铿哥儿莫要小看这卜石兔,昔日大爷和晁兔台吉交好,晁兔台吉在土默特内部颇有人望,只可惜晁兔台吉死早了,卜石兔在土默特部内的宗亲关系还是很有力的,扯力克的几个兄弟都支持卜石兔,当然这种支持可能有一些条件,嗯,比如卜石兔自身也要有足够的实力,现在卜石兔的主要力量还在西海,估计他现在还在犹豫吧,既怕把人马全部从西海带回来之后万一失利,连个退路都没有了,但是又不甘心这样退出争夺,首鼠两端,莫过于此。”
冯佐目光慢慢凝聚起来,前方一骑飞驰而来,带起一片黄尘,他心里咯噔一声,怕是有事儿。
从对方手势就能看出敌人不是很多,但是这往往更糟糕,这意味着可能后边还有更大的麻烦。
越是怕出事儿,就越是要来事儿,这已经是亘古不变的箴言了,冯佐心中长叹一声,收拾起一些不必要的感慨,勒了勒腰际的牛皮索带,一夹马腹,”铿哥儿,小心了,怕是有事儿!胡力克,索布多,你二人跟着少爷!其他人展开,雁形!”
===丙字卷
第六十四节
诚意===
骑队迅速展开阵型,前方十多骑紧追着一骑而来,满天的烟尘显示出这场追逐战已经已经持续了好一阵。
在看到冯紫英这一方展开的阵型之后,对方十多骑迅速一个弧形转弯,力图避开这样的包围圈,不过由于相距太近,速度太快,仍然有几骑落入了包围圈内,一阵刀枪争鸣,几骑落马,而其余十多骑则是半点都不留念便呼啸而去,甚至己方的弓箭手都来不及施展。
“是哈拉兀速的马贼。”瞟了一眼之后冯佐阴沉着脸。
这等毫无人性的举动便是鞑靼人都做不出来,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同伴逃窜,纯粹就是因为利合,一旦有危险便各自分飞。
哈拉兀速就是黑水河(都思兔河)在草原上的别称。
活跃在这一带的马贼数量不少,他们既有从汉地逃过来的官兵,也有在边墙内杀人越货走投无路的贼匪,更有一些在草原上犯了事儿躲避贵酋追杀的牧民逃奴,总而言之,各色人都有,混杂纠合在一起,便成了这般。
这些人毫无信义可言,今日可以投靠边军,明日也可倒向鞑靼诸部,遇到能吃下的商队也敢一拥而上抢杀,偶尔也能为边军和鞑靼人卖命刺探情报或者拦截追杀双方的哨探,甚至两边同时吃。
“佐爷,怎么办?”一行人都已经整队归位,除了一人腰部受伤但是不重外,其他人都无恙。
“赶紧向西快走,再折向北。”冯佐已经意识到了危险,这些马贼如此毫不犹豫的脱身逃窜,肯定是有目的,若是往日,再怎么也要在周边盘桓一阵,但是今日明显是有目的而来。
“怎么了,佐叔?”冯紫英在敌袭那一瞬间肾上腺素陡然飙升,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在胸中荡漾,看着骏马狂奔,刀锋交错,只是一两个回合便生死阴阳相隔,嘶喊、咆哮、怒吼,然后就是金铁交鸣和马蹄橐橐,热血沸腾的局面如电光火石般印在了冯紫英脑海中。
“快走,这帮马贼多半是受人之命来巡查,弄不好就是素囊台吉已经发布了封锁令,就是针对我们来的,……”冯佐脸色不太好看。
冯紫英吃了一惊,迅即又反应过来,“你是说我们的行踪被人泄露了?”
冯佐苦笑:“少爷,这榆林镇这么大,这么多人,咱们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咱们的动静也都有人在一直关注,所以我们只能抢时间,素囊虽然势大,但是他现在还不会公开和卜石兔翻脸,只要我们进入卜石兔的地盘,素囊就只能作罢。”
但两个时辰后,后方雷鸣般的马蹄声已经追了上来,冯紫英看不出来有多少,初略估计应该七八十骑左右。
此时的冯佐反而再没有先前的焦躁,取而代之的是近乎于冷漠的沉静。
“胡力克,你带少爷和张大人向西,三个时辰后我们在约定地点汇合,其余人跟我走。”没有给冯紫英任何说话的机会,整个骑队迅速分成三拨,掩护着最不起眼的三骑迅速向西面狂奔。
冯紫英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奔行了多久,胯下健马才开始慢了下来,两腿裆部开始火烧火燎的而之前却毫无感觉。
原本有四五骑一直跟在自己身后,不断的盘旋策应,最终还是在追上来的几骑逼近时展开了反击,而只剩下了那个叫胡力克的沉默汉子带着自己和张瑾一路狂奔。
“少爷,张大人,往这边走。”胡力克在茫茫的夜色中很容易的就找到了路径,冯紫英和张瑾都很惊讶于对方的这份本事,但是这等时候却没有多余的心思来问。
三个时辰后,冯紫英终于见到了前来汇合的人。
只剩下了十七骑,有五人再也没有跟上来。
冯佐没有多问,很显然夜不收和尖哨都有着特定的规矩,这种压抑感让冯紫英说不出的难受。
“铿哥儿,这就是战场,每年夜不收都会有十来人回不来,尖哨也会有四五人的折损,这还是在正常没有太多战事的情况下,战事一起,一年夜不收损失三五十人再正常不过了。”
似乎是感觉到了冯紫英有些低沉的情绪,冯佐倒是显得很淡然,“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上亡,更何况下边的士卒们?”
眼见到早上大家还兴致高昂的出发,晚间却就永远消失了五人,冯紫英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来自战场上的残酷。
冯紫英没有再说什么,说什么都显得多余,难道说自己现在还没有做好这种心理准备?
好在经历了这一场略显惊险的波折之后,随后两日便显得平静下来,在随后的这两日里,冯紫英也才从这些士卒们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大概。
应该是马贼迅速将消息传递给了在这附近游弋的素囊台吉的骑队,大概是一百多骑追赶了上来。
这些游骑也都是鞑靼人中的精锐,一人三马,所以追击速度很快,为了摆脱,冯佐他们不得不分成三拨,采取缠战加骚扰的形势拖住对方,虽然在单兵战力上这边远胜于对方,但是数量上的巨大差异还是造成了损失。
“他们走了?”有些暗黄色的眼瞳在黑暗中如同一头猛兽盯住了什么,大帐中略显黯淡的油灯,堆在中央的火盆,让整个账内有一种忽明忽暗的沉重感,“往哪儿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