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1718


这番话说得贾琏、贾宝玉都肃然起敬,而贾环更是眼放奇光,他现在还停留在纯粹的经义学习上,还谈不上策论这一块,而张载的话对他来说也还略显高深了一些,但现在冯紫英用这番话来鼓励他,无疑是对他有了某种期望,这让他既是激动,也是满怀兴奋和感激。
倒是贾宝玉站在一旁,莫名的觉得自己气运都被这环哥儿夺走了一些,甚至心里都生出一些忌惮和嫉妒,莫非这环哥儿真的还能读书出来,连冯大哥都这般说?
若是环老三真的读出书来,自己该怎么办?
贾琏倒是没有那么多心思,只是觉得冯紫英似乎对贾环很看好,和府里边上下对贾环的轻忽和蔑视有些不太一样。
加之赵姨娘在府里边也是百般作妖,贾环性子也是有些偏激,所以都越发不受待见,这娘儿俩现在基本上可能除了二叔和探春外,其他人没几个愿意和他们说话的。
“紫英,走罢,二位老爷可能都在等着了。”
今儿个算是代表冯家来拜会贾家,自然贾家两房主事的都要在,所以冯紫英在荣禧堂里也是以晚辈之礼见了贾赦、贾政二人,说了一阵闲话,这才算是告一段落。
便是贾赦、贾政再是看重冯紫英,但是也不可能一直陪着,所以冯紫英去拜会老太君也就只有贾琏、贾宝玉和贾环陪着去了。
这一去一看,齐刷刷的都在。
三春湘云加宝黛正坐在下首喜笑颜开,而鸳鸯正和平儿说得热闹,王熙凤则是陪着邢、王、薛、李纨坐在一块儿。
看见贾琏三兄弟陪着冯紫英进来,老太君脸上也露出笑容。
“哟,铿哥儿来了?可难得一见了。”老太君乐呵呵地道:“若不是这过年了,怕是还不会登门吧?前年里我就和你说了,莫要生分,没事儿来咱们府里多走走坐坐,琏儿和宝玉都和你交好,怎地却不愿意来见我们几个老太太了?”
“老祖宗,我们可都是还是年轻人,便是您那也身体健旺和我们也没区别啊,没见着这一堆姑娘们都喜欢和您乐呵呢。”王熙凤笑语如珠的打趣,只把老太君逗得心花怒放。
冯紫英还是规规矩矩和一干人见过礼之后才接上话:“回老太君,这刚去翰林院读书观政,事儿也多了一些,不过估计明年就要好些了,琏二哥和宝玉我也是经常见着的,老太君这么一说倒是让我汗颜了,咱们两家人都不说一家话,叔叔婶婶以及薛家婶婶都看顾小侄,我哪里敢少来呢?说实话,这一入府里边儿,感受到的喜庆可比我们那边儿热闹多了,连话都能多说几句,……”
贾母自然明白冯紫英的话,现在冯紫英屋里三个丫头都算是贾府这边过去的,估摸着能有这待遇的也就是冯家一家了,当然别家人家也不会接受这样的好意。
听得冯紫英话语里的语气,贾母若有所思,瞥了一眼坐在下首的三春和宝黛云六个丫头,除了惜春稍许年幼外,其他几个慢慢的都要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了,尤其是迎春和宝钗,便是现在成亲也不算早了,而黛玉、湘云和探春也都是该考虑议亲的时候了,也不知道老大老二这两家子如何考虑的,似乎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那薛家丫头自然有薛家人考虑,黛玉也不知道其父亲那边有没有动静,倒是需要让老二写信去问问,但这迎春探春老大老二却是早该考虑才对,还有这湘云……
宝玉的事情贾母是知晓的,贾政和王氏都和她说过,讲了冯紫英的一些建议。
贾母也承认这大概是最适合宝玉的去向,不一定非要娶公主,像有些得势的亲王家郡主也很合适,这样一来和天家攀上亲,那也就能稳稳保宝玉富贵一生,就像那卫家一般。
所以她原来想过的黛玉和湘云便不可能了,黛玉也就罢了,还有她父亲做主,这湘云却是父母都不在了,那两个叔叔婶婶都是些刻薄寡恩的,只怕就从未替侄女儿考虑过好人家。
虽然没人说,但是贾母还是能从鸳鸯那里知晓一些情形,云丫头便想一直住在这边不愿意回去,就能略窥一二来。
“铿哥儿,那敢情好,你就把我们这边当成你家一样,没事儿多来琏儿、宝玉这边坐一坐,你两位世叔寻常在府里时间也很多,现在你也算是朝廷里的人了,也能找到话题,这一来二去,都说这亲戚朋友越走越亲近,咱们就像是一家人了呢。”
贾母的这番话一出口,立即让所有人都怔了一怔,尤其是几个女眷,更是敏感。
除了贾宝玉和贾环还懵懵懂懂没听明白,便是贾琏和几个姑娘都能听出其中蕴藏着的一些意思来。
只是贾母的话也很含蓄委婉,只能是心里边有些想法的人才能感悟到,尤其是贾母说这番话往那几位姑娘那边的一眼,更是若有深意,自然要让许多人生出想法。
===丙字卷
第四十三节
礼重情更深(补更)===
冯紫英也是一愣,这话里含义太丰富,他还真不敢随便接话,想了一想才道:“老太君说得是,所以小侄也希望府里边的人能多到我们家坐一坐,这样两家也能更亲近,像婶婶们也可以去我家,我母亲基本上都是在屋里的,很喜欢有人能走动。”
“那敢情好。”王夫人瞥了一眼贾母,又看了一眼自己妹妹,这才道:“这年后婶婶倒是要登门走动一番,也好能让两家更亲近。”
“那家母肯定是欢迎之至。”冯紫英揣摩着,目光也在几位姑娘身上睃了一圈,这位老太君似乎话里有话,但是却又藏着点儿什么,他一时间也没听出来。
当冯紫英告辞离开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身上。
除了冯紫英本身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外,老太君先前的话也若有深意,起码让几位姑娘,乃至和几位姑娘息息相关的人都禁不住要多想一些了。
莫非老太君也有了一些想法,但是她会是替谁考虑?二丫头三丫头还是云丫头?又或者黛玉?但是肯定不会是宝钗,正因为如此,才让王夫人和薛姨妈有些着忙。
二丫头三丫头可能性都不大,这庶女很难获得冯家的认可,但是云丫头和黛玉呢?若是老太太存了这份心思,让贾赦贾政出面去说和,这就麻烦大了。
现在冯家那边还没有回话,但若是看到又提出了另外两个选择项,会不会起其他心思?
就在黛玉回到自己院里时,便瞧见紫鹃鬼鬼祟祟的表情。
自己丫头的性子黛玉还是了解的,鲜有看见这般夹杂着喜悦、惊讶和小心翼翼的神色,黛玉刚进门,便被紫鹃拉了进去。
“死丫头,这般鬼祟做什么?没地让人见到还以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呢。”黛玉故作板脸状,气哼哼地道。
“姑娘,你来看,这能不能见人还真不好说呢。”紫鹃神秘的一笑,把门小心掩上,这才打开一个轻软硕大的布包。
“这是什么?”黛玉讶然。
只见青布包打开,一件美轮美奂的雪白狐裘便展露出来,紫鹃顺手替黛玉披上,然后将颈项处的一根红丝带一系,那份绝美娇妍的风姿更是在这件几可遮掩住全身的白狐裘映衬下熠熠夺目。
黛玉也吃了一惊,这等白狐裘可不简单,纯白如雪,绒毛细密修长,一看就知道是第一等的皮毛,细细一摸,每一张狐皮拼接毫无缝隙,显然是名家之作,而且这白狐几无一根杂毛,光是一张狐皮怕都价格不菲,这一件狐裘下来起码要七八张才能够,紫鹃这丫头是从哪里弄来这么一件?
见黛玉满脸惊疑不定,紫鹃更是微微一笑,“姑娘可知道件狐裘是谁送来的?”
黛玉先是想到难道是自己父亲送来的,但是转念一想不太可能,父亲若真是要送物件来,肯定会随着信来,但是前几日自己才收到信,并未提及,显然不可能。
两位舅舅也不可能,这等奢侈物件,便是舅母也不多,而且这等品相和大小,几乎就是比着自己身体做的了。
难道是外祖母?可若是外祖母,又哪里需要紫鹃这等神神秘秘?
见黛玉满脸迷惑,紫鹃这才解开谜底:“这是金钏儿刚送来的,是冯大爷专门安排她送来的,金钏儿说冯大爷是专门在他们府里送回来的狐皮里选出了这么几头白狐皮,然后送到南熏坊那边的赵谦记衣坊专门为您做的,难怪前段时日里,金钏儿来问奴婢小姐的身材尺码大小,奴婢还说为啥哩,原来是为姑娘做衣裳,不知道算不算是聘礼?”
先前几句话倒也罢了,黛玉也只是抿着嘴微笑,但是最后一句话一下子就让黛玉大羞了,便要去撕紫鹃的嘴,被紫鹃笑着躲过:“小姐饶过奴婢吧,奴婢也不过是提前说了而已,这一件狐裘怕是要值数百两银子吧?冯大爷专门为姑娘定做这样一件,足见大爷对姑娘心意,只是不知道大爷啥时候能向老爷去提亲,这事儿才是最紧要的,……”
一句话让原本娇羞惊喜无限的黛玉眉头又蹙了起来。
自己转眼就是满十二上十三的人了,今儿个老祖宗也在屋里说了那一番话,也不知道老祖宗这话是说给谁听的,指的是谁,但是黛玉感觉恐怕老祖宗未必说的就是自己,自己的婚事论理该是自己父亲来做主,舅舅舅母都还不合来为自己婚事操心。
二姐姐和探丫头也不大可能,黛玉年龄虽小,但也知道嫡庶之分在大户人家里边娶妻上还是很讲究的,那就只剩下自己、宝姐姐、云丫头和惜春了。
惜春可能性不大,老祖宗喜欢归喜欢,但不可能去代替宁国府那边做主,宝姐姐也不可能,不是贾家人不说,而且宝姐姐母亲兄长都还在,轮不到老祖宗操心。
剩下的也就只有自己和云丫头了,如果再要把自己排除,那是谁就呼之欲出了。
黛玉还是很喜欢云丫头的,爽朗大方,有什么说什么,就算是一时不高兴,也能很快丢开,只是其他事情都好说,唯独涉及到这上边,就真的不好说了。
只是这等提亲之事,却是要男方为主,自己爹爹在扬州,远隔千里,若是要提亲,怕也要大费周章。
见黛玉蹙眉,紫鹃抿了抿嘴,“金钏儿今日来的时候,婢子便拉着她说了一会儿话,她现在当是在大爷面前很得意,不过倒也是个谨慎性子,和在太太跟前一样,其他半句话也是不透,婢子问她这狐裘大爷可曾还有送给其他人,她却说,这白狐皮哪里那么好找,便是阖府上下也才凑齐了这么一件,便是连冯府里太太、姨太太都没有的,……”
黛玉一听,倒是有些不安起来,“那还是送回去吧。”
“婢子也是这么想的,不过那金钏儿又说,这是大爷一番心意,自然是有安排的,奴婢琢磨怕不是冯府里边太太、姨太太可能都知道呢?”紫鹃歪着头笑道。
黛玉心中越发忐忑娇羞,幽亮的双眸忽闪,粉靥桃腮掠过一抹羞红,那魅惑便是紫鹃在一旁都忍不住慨然心动,姑娘若是跟了冯大爷,那也是冯大爷一辈子的福气。
缓缓低下头,手指在松软舒滑的皮毛上掠过,黛玉思索着,若是连冯府里边太太都知道了,那这就真的有些不合适了,只是冯大哥的性子素来强势,怕是在府里边也是个不让人的,这要送回去怕也不合适了。
只是自己从来就不是喜欢这等物事的,自己更渴望这份物事代表的那份心意情意,不知道冯大哥是否知晓?
一时间,黛玉竟然想得痴了。
“母亲无须如此气恼。”宝钗陪着母亲回到梨香院时,已经有些晚了。
“哼,我看老太太也是有些老糊涂了。”气恼至极的薛姨妈有些口不择言了,“这等话在那个时候说出来,真当大家听不明白么?史家又比我们薛家好到哪里去?云丫头人是挺好的,但她父母都不在了,那两个叔叔也都是名声不好,冯家岂能接受这等人家?真还以为这是在金陵不成?”
“母亲!”宝钗忍不住提高了几分声调,目光里却压抑住内心的郁闷:“何须说这等话?老祖宗要说那便由她说去,云妹妹现在也不容易,老祖宗怜惜一些也是应该的,……”
“哼,我的儿啊,你就是一个和善性子,老太太对我们薛家有成见娘心里有数,连带着对你也是如此,何曾顾及我们的颜面?也是你姨母留着我们,否则娘早就想要搬回我们自家那边去住了。”
宝钗当然知道自己母亲说的是气话,薛家那边的房子倒是有,但是一来根本就没整修过,二来位置也不是很好,薛家若真是搬到那边去了,只怕往来的人更少,薛家怕是要更黯淡了。
本身从金陵到京师城,薛家就已经感受到了这巨大的冷热反差,在金陵显赫一时,到了京师城自己这等人家却如同过江之鲫不值一提,若不是靠着贾家这点儿余荫,单靠着家中有些银子,真的就要到无人问津的境地了。
“母亲,姨母对我们自然是好的,但是毕竟这是贾家,老祖宗也需要为她自家考虑,我们薛家和贾家毕竟是两家人。”
薛宝钗要说心里没有一点儿情绪那自然是假话,尤其是贾母有意湘云时,还真的把她吓了一大跳。
本身她就有些担心黛玉了,先在若再是冒出来一个湘云,这可就真的是纷乱不堪了。
宝钗很清楚薛家家世是给自己减了许多分的,若非冯大哥对此似乎不太在意,那一日冯大哥便不会有那一番言语,即便如此,宝钗到此时心中也一样没底。
冯大哥言语也没有说透,只让自己等两年,问题是等两年自己便是十七岁了,十七岁这个年代便有些大了,若是给自己一个明确承诺倒也罢了,问题是这半截话,却让人心慌。
===丙字卷
第四十四节
一往情深深几许(补二更)===
一踏进院里,就看见莺儿和香菱迎了出来。
“咦,香菱回来了?”薛姨妈一句话就让香菱眼圈儿红了起来,这句回来了很是让她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她和薛姨妈和宝姑娘也有了很深的情谊,尤其是宝姑娘。
“见过太太,姑娘。”香菱眼中泪花滚动,但是双颊却是压抑不住欢喜,深深的福了一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