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1718


林黛玉脸色已经很难看,而探春此时也还是摇头表示不认同:“宝二哥这个说法用在别人身上可能行,但是我觉得冯大哥不是这样的人,我和冯大哥都说过好几次话,他都在说做官的目的不是为了当官而当官,而是为了让百姓的生活更好,少一些痛苦,多一些美好,他特别厌恶痛恨那些碌碌无为混日子的官吏,……”
黛玉见探春主动反对贾宝玉的看法,脸色好看了许多,但话语却毫不客气:“宝二哥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冯大哥根本就不是那种人,他先前不也说了,为官一任,就应当造福一方百姓,不管是在哪个衙门当官,都应当对得起自己的俸禄,禄蠡这个词难道还能用到冯大哥身上?就因为他不愿意把更多地精力用在写诗上?”
贾宝玉其实话一出口时就知道得罪了林妹妹,但没想到连三妹妹也这么反对自己,内心更是郁闷。
而且这禄蠡两个字也是云丫头说出口的,自己只不过是下意识的一句话,而且没出口就收了回来,只不过原来自己就多次说过那些去科考的读书人是禄蠡,早就在这些人心里形成了印象,所以就弄成这样。
但现在他也没法去解释,只能闭着嘴不高兴。
史湘云也没想到就这么一个词儿就能惹来这么大麻烦,估计宝二哥和林姐姐、探丫头都对自己不高兴了,眼珠子一转,立即先要转开话题:“你们说冯大哥只比我们大两三岁,为什么就比我们懂那么多?而且在他面前,总觉得他好像要比我们大许多似的,嗯,你们说冯大哥现在也考中进士了,岂不是要考虑婚事了?”
她没注意到在自己这话一出口之后,林姐姐和探丫头身子都是微微一颤,而贾宝玉也是一怔,喃喃自语:“这个时候,冯大哥家里怕是许多人家都想找上门去提亲吧?”
冯紫英还真没想到自己还被史湘云和贾宝玉两个乌鸦嘴给说中了。
这两日里,便陆续有人来上门询问情况的,当然,都是打听自己有无定亲,有无纳妾,这也让母亲和姨娘都是精神振奋。
自家儿子突然一下子格外紧俏起来,而且敢登门的,肯定都是自己掂量过分量的,自我感觉匹配得起自家儿子和冯家的,当然不会太差。
当然,现在也还处于打听和传递信息阶段。
按照惯例,这一类婚姻都需要双方相互了解,然后如果确定双方家庭都有这个意图,那么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男方向女方提亲,但在此之前如果女方特别有意,也会主动向男方传递自己某些方面优越条件,以提升自己的吸引力,这其实基本上就是意味着欢迎你来提亲了。
三天被母亲身边丫鬟第五次叫入房中,冯紫英知道这事儿恐怕得和母亲有个交涉了,否则这样无休止的把自己叫去说事儿,虽说这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但是这样太频繁,他也受不了。
”母亲,这个情况我已经知晓了,我也给父亲去了信,六月是庶吉士馆选,您应该知道这对于我来说的重要性,所以儿子现在也没有多少心思来考虑此事,您有什么都暂时搁一搁,等到六月庶吉士馆选之后再来说,好不好?”
还没等字开口,儿子就给自己泼了一瓢冷水,但是段氏兴致却丝毫不减,“铿哥儿,为娘知道,这肯定要好好选一选,人家也只是来透个信儿,让咱们家里知晓一下有个女儿还没嫁,咱们不也是多几个选择么?娘也就是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娘的意思是你需要不需要去征求一下你的几位老师的意见?”
冯紫英颇感惊讶,自己母亲居然能想到这一出?
看见儿子惊异的目光,段氏也忍不住清了清嗓子,“铿哥儿,这几日里来的,基本上都是你父亲原来的一些同僚家里托人来的,嗯,家世也和咱们家差不多,也算门当户对吧,可是你现在都考中进士了,你姨娘和我都在琢磨,如果再和这些家结亲,合适不合适了?只是咱们对那些个京中士林文官之家也不太了解,呃,也有一些人来问过,可是那些个家庭我们没接触过,所以……”
看来自己母亲终于意识到现在冯家,不,应该是自己的身份和以往不一样了,不能再用原来冯家的身份来套用到自己身上来了,所以在婚姻上也需要更慎重,或者说需要有更“长远”的打算了,冯紫英内心有些好笑,但是也有些感动。
父母永远都是为儿女向最好的一面考虑,哪怕他们的这种方式未必是最正确的,但是却肯定是相对最合适的。
“母亲的意思是希望我去向几位业师表明我的婚姻想法?”冯紫英强忍住自己的笑意,这可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可以避免自己母亲盲目的替自己物色婚姻对象,看来母亲也明白自己未来的前途和几个业师息息相关,所以这等婚姻大事也需要征求业师的意见了。
“嗯,其实你父亲在你考中举人之后就来信和我说过,要多征求你几位老师的意见,嗯,也包括的婚事,当然只是请他们帮忙斟酌一下,或者了解一下有无合适的,最终还是得你父亲和为娘来决定,……”
段氏也显然防着自己儿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真要拿着老师的意见来糊弄自己,而且自己这个儿子做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不得不防。
===乙字卷
第一百九十七节
嬗变(第一更求票)===
“母亲之言,儿子明白了,这六月是庶吉士馆选,儿子也会去拜会几位老师,届时有机会儿子也会征求老师的意见,不过母亲其实不必这么急于求成,儿子年龄也还早,再说,等到儿子馆选成功成为庶吉士之后,不是有更好的选择机会么?”
冯紫英只能用这种设想来打动母亲了,否则母亲在这件事情会无休止的投入巨大精力,让自己也跟着受累。
“姐姐,铿哥儿这话也有道理,若是铿哥儿能馆选庶吉士成功,怕是会有更多的人上门,您也有更多地选择余地,另外没准儿铿哥儿的老师也会有好的人家说给您呢?”
小段氏早就得到了冯紫英的眼色示意,要她帮着敲边鼓,瞪了一眼冯紫英,还是说了话。
段氏也觉得自己儿子和妹妹说得有理。
铿哥儿也才十五岁,等上一年半载也来得及。
而且张太医也说了,铿哥儿必须要年满十六岁之后才能行男女之事,所以这就更早了,现在无外乎也就是想替他寻个最合适的婚姻,先定下来。
只是作为冯家主母,段氏最希望的还是早些能为冯家香火续上,唯一这一个独苗,委实让人心焦。
“铿哥儿,你老师那边,须得要准备去感谢的礼物娘已经替你准备好了,嗯,具体怎么去送,你自己斟酌,莫要让别人说我们冯家失了礼数,你也不懂规矩。”段氏点点头,“就着这几日里,你也去把这些事情办了罢。”
冯紫英考上了二甲进士,青檀书院居功至伟,可以说冯家上下都对青檀书院感恩戴德不尽。
谁曾想到一个原来在国子监混日子的监生,能在两年多时间里连过乡试会试殿试,一举考中二甲进士?
而且前任业师现在是吏部左侍郎,无数人想攀都攀不上的关系,而引他入青檀书院的举主则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样是万人侧目的官场大佬。
即便是现在青檀书院山长官应震和周永春一样是士林大儒,尤其是官应震,一旦重新复起,铁定也能在六部担任一个侍郎职务。
这些关系营建起来对于冯紫英来说都是莫大的帮助。
大小段氏再说是妇人家,但是对这些关系还是十分了解的,深怕自己儿子恃宠而骄,淡了这层师生关系。
她们却不知道冯紫英是最理解通过书院结成的各种关系的重要性,不但是自己这些业师,就算是书院的普通教授教谕,他都要备上一份礼物,以感谢这两年来对自己的教导和帮助。
当然就算是本次春闱的座师方从哲对自己不那么看重,甚至有些反感,他也一样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去登门拜会了一番,只不过方从哲显然不太认可自己这位“弟子”罢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本身自己的经义水平就不高,加之观点上有未必符合方从哲的治政思路,所以被冷落也是在所难免,不过自己只要尽到心意也会对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日后便是再也无人能用师生结党这一层来构陷自己。
这个时代座师房师与弟子之间的关系看上去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这业师反而都要排在第三位去了,当然实际情况则未必如此。
像青檀书院、崇正书院、白马书院、崇文书院这类明显带有相当政治色彩,以及山长、掌院都是士林名儒的书院,业师关系显然就更重要。
但是像一般各直省府学或一般的小书院中考出来的学子,要攀上朝中大佬关系,自然就只能依托这座师房师的关系。
这也是大周朝政坛官场一个最鲜明的特色。
冯紫英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就只能去适应这种局面,甚至还要利益最大化的利用这种局面,尤其是在自己有用这样巨大优势的情形下,如果不将其利用好,那简直就太蠢了。
看看在自己会试和殿试中乔应甲和齐永泰发挥出来的作用,就明白了这有多么关键和重要了,而下一步的庶吉士馆选,估计还会成为一个龙争虎斗的战场。
冯紫英回到自己屋里,一眼就看见云裳在仔细的揣摩那个香囊和璎珞。
看见自己回屋,云裳忙不迭的起身,“少爷回来了。”
“怎么,还没揣摩够?”冯紫英含笑看着这丫头,云裳脸有些发烧,“少爷,林姑娘和三姑娘都是心灵手巧,林姑娘的这个香囊很是花了一番功夫欸,三姑娘的这个璎珞选材也很精致,花了很大心思。”
黛玉的香囊是在临走时紫鹃悄悄交给云裳的,这才是黛玉真正的贺礼,那个檀香折扇不过是掩人耳目的。
探春的璎珞都是花了这么大功夫,黛玉的礼物怎么能后人?
冯紫英也没想到黛玉这丫头还真的心思慎密,来了这么一出,只是不知道她在看到了探春送给自己的礼物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或许她以为只有她自己才会有这样心思吧。
不过探春的璎珞已经算是带着某些还不算太明显的意义色彩了,那么这香囊无疑就很明显了。
冯紫英也在想丫头在绣这个香囊的时候,不知道是鼓足了多么大的勇气。
想着那娇俏羞涩而微红轻蹙的玉靥,冯紫英心中也忍不住有些意动神摇。
自己好像真的在慢慢融入这个时代,而前世的许多感觉正在逐渐钝化。
自己正在逐步的嬗变成这个时代的人,比如心安理得接受贴身丫头和几个小厮仆人的侍候,甚至没有了少了还不习惯,完全没有了最初的那种不适应。
而前世遗留的记忆也逐渐变成一种类似于书本知识一样的烙印了,不再带有多少感情色彩了。
这种异变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自我默认和同化,重新塑造了自己的人格角色。
冯紫英知道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自己在力图改变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同时,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也在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改变重塑自己。
就像自己一度幻想过的,娶了黛玉,然后纳探春当媵妾,嗯,让云裳和晴雯来给自己当通房丫头,好像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哪怕现在做不到,至少也可以向着这个方向奋斗不是?
嗯,探春当媵妾有难度,但是让云裳和晴雯给自己当通房丫头,很难么?有难度的问题不是才更有挑战性,更有意义么?
接过香囊和璎珞,冯紫英也有些心动。
这两样物件无疑都是花了心思的。
冯紫英没想到黛玉都能给自己绣一个香囊,他再不通时务也知道这香囊意味着什么。
而同样璎珞的含义虽然要隐晦浅淡许多,但同样也足以说明自己在这位三妹妹心目中确立了某种特殊地位了。
这年头婚姻之约只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香囊不必说,便是璎珞都一样很容易理解为某种特殊含义。
冯紫英还真是有些佩服探春的勇气,起码她回去之后,肯定会面临林丫头的莫大敌意和宝玉、湘云的熊熊八卦之火。
这倒还真有些符合探丫头的脾性,敢作敢为,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一点上,她要比迎春、惜春这两位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少爷,看样子林姑娘和三姑娘都有些喜欢少爷,少爷想过以后怎么办么?”云裳也很好奇这一点。
她不太明白林黛玉和贾探春之间身份上的差别,但是也能感觉得出来两位姑娘的心意,这也同样关系到自己日后的命运。
谁要是真的要嫁过来,那就会成为自己的主母,自己若是如太太所说那样被少爷收了房,那就要侍候少爷和太太二人,想到这里云裳就有些心慌意乱。
谁更适合作为自己的主母,云裳知道自己是无权置喙的,但是她很想知道少爷会选谁。
像是看穿了云裳内心的心思,冯紫英看着这张其实并不输黛玉、探春多少的俏靥,忍不住捏了一把那吹弹可破的粉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