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6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9/1718


一部分商人南下扬州通过特权蜕化为盐商,一部分人通过凭藉九边地理优势与边墙外的蒙古人\女真人\叶尔羌人发展贸易,成为以外贸为主的贸易商人,更多地则只能退缩在北地内部成为内贸商人.
但北地缺乏发达的至造业和交通条件限至,再加上没有强势的明星产品,使得北地一直处于一种被动落后的局面.
这种局面一直到冯紫英在永平府强力推动冶铁工艺改革和建设大型煤铁联合体才开始出现,再凭借榆关开港和大沽扩建,加上水泥这个跨时代产物出现,使得北地终于有两个足以进行海贸的大型港口能够将逐渐形成优势产品的铁料\铁器\石炭\水泥以及军工产品大量外销,还有朝廷政策的支持和漕运的中断这种外部助力,北地才开始迎来了真正的兴盛期.
山陕商人有才如梦初醒般地开始介入和发展自身具备优势的产业,而不仅仅停留于单纯的边贸内贸这种产业里.
虽然盐业\金融现在也都还有厚利,但原来金融垄断局面现在被海通银庄的出现所击破,新的金融模式不断颠覆创新,海通银庄后来居上,甚至渐渐形成半垄断模式,而盐业则随时面临朝廷政策调整而风险剧增,所以山陕商人中的聪明者已经迅速调整方向,开始进入至造业和海贸业.
八大家里边的王家抢先抓住了这个契机,虽然其他几家也跟附骥尾,但是这个时代本来就是眼明手快者胜.
王家在北直隶诸府中一系列产业兴办中都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几家虽然也都能从中获利,但是肯定是无法和王家相比的,尤其是如曹家\范家这种原来甚至可以压王家一头的,现在却被远远甩在了后边,这种局面肯定无法让他们接受,自然要寻求机会来打破这种格局.
冯紫英西进陕西就是一个局面.
理论上山西是他们的故乡,晋商们自然不会放过,但是随之而来的变乱局面也让晋商们有所担心.
宣府大同二镇的叛乱,陕西局面的恶化,都使得山西面临着内外风险,更重要的是晋商们也对主政山西的官员们内心没底,远不及在永平和顺天两府投资兴业时底气十足.
因人成事在这个时代是常例,冯紫英在永平府和顺天府旗帜鲜明的态度使得山陕商人敢于上百万银子砸下去而不眨眼,因为冯紫英的金牌信誉让他们能放心持久做下去,但是在山西家乡,他们反而没这个底气了,他们宁肯再观望一下.
现在冯紫英要西入陕西巡抚,同时在大同逗留也展示了其影响力,那么看到机会的山陕商人就不能忍了.
再不抓住机会,万一到陕西之后,有其他人来抢先一步呢?
王绍全他们现在心思都在北直诸府,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来顾及山西乃至陕西这些地区了,能先把顺天\永平\河间以及山东和辽东市场占据下来,并开拓江南和日本\朝鲜市场,就已经是他们未来五年的规划了.
对于山陕这些他们传统贸易地区,他们反而顾不过来了,这才有曹范两家的机会.
一直到回到后宅,冯紫英都还沉浸在和曹范二人商谈的条件中.
足够的支持,当然就要得到足够的回报,但对现在的自己来说,好像毫无阻碍,陕西局面都这样了,还在乎什麽条件么?
不过就是市场独占罢了,以陕西的交通条件,当然,还有山西,似乎也只能依靠本土至造更划算才是.
===癸字卷
第一百一十二节
紫英训眷三女绷弦===
曹范两家大概早就垂涎于王家和自己的特殊关系了,在顺天府和永平府他们竞争不赢,或者说不好挖王家的墙角,但是到在山陕,王家现在没有那么多精力兼顾的情形下,这就是他们的机会了.
对自己来说,这也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双赢局面.
陕西的情况究竟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达成的一个意向性协议不过是为了下一步自己完全控至住陕西局面之后打下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曹范二人倒是对自己充满信心.
既然是协议,那么就是相互的,就目前来说,曹范二家更像是押注,先期要从各方面给予自己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钱粮以及各类物资,再次是他们在陕西那边的一些人脉.
既然是他们主动找上门来,冯紫英就没有客气,张口就是先要三十万两银子,然后还要一批粮食.
曹家在陕西那边也深耕多年,钱银都简单,粮食要拿出来这么多也不容易,尤其是在陕西极度缺粮的情况下.
不过曹正休还是一口答应,既然已经决定要押注了那就不能再瞻前顾后,这一点是曹正休和范云登一致观点.
正思考间走到了后院,就听见妙玉惊讶的声音:"又送来了四个?谁送来的?"
"是爷正在见客的那两位."这个声音是玉钏儿的,"因为也没有得到爷的同意,现在该搁在门房那边儿呢,但奴婢去看了看,一个个都是珠圆玉润的,穿着打扮也都十分漂亮,赛过寻常人家小姐呢."
"看来咱们爷要在这大同城里多呆几日,咱们这宅子里都要装不下了,这才几天,就来了八个了."妙玉叹了一口气,"有些送来的,你拒绝了还不行,可留下咱们这里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啊."
宝琴的声音倒是有些不太在意,"送来就送来了,我看了前面那四个,说实话,真的不差,问了问琴棋书画都懂一些,女红更佳,咱们府里边那些小丫鬟差太远呢,爷如果没意见,那就留下,日后有的是用得着的地方,咱们去了西安府那边,人生地不熟,肯定需要人手,难道那时候再来招买?"
岫烟的声音:"琴姐姐说得也是,去了西安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一住也许就是两三年,需要人手不会少,这等跟脚清白,爷都觉得没问题的,那自然可用,在西安那边临时找的话,还得要担心是否可用,会不会有问题呢."
妙玉本就是一个没主意的,听得岫烟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便附和赞同.
冯紫英这才知道曹范二人又送上了四个丫头来,看来都是知道自己有寡人有疾的癖好,要投自己所好来了,不过曹范二人甚至比崔呈秀更可靠,这一点冯紫英倒是很笃定.
人家送上这份厚礼,其实也就是一个试探,看看自己是否愿意接受他们.
见到冯紫英进来,诸女都站了起来,福了一福.
"好了,都是一家人,哪用得着这么客气?我在门外都听见了,人家好意,留下就留下吧,你们看着分配便是."冯紫英摆摆手,"日后只怕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还多,这层关系只会越来越密."
宝琴一听眼睛也是一亮,"爷的意思是日后在陕西那边还有交织,对爷在陕西做事儿有帮助?"
"嗯,算是合作共赢吧."冯紫英点头,"曹范二家都是晋商八大家的成员,前几年也有合作,不过不算最重要的,但现在他们想要抓住这个机会."
宝琴明白了,"那日后倒是可以多打交道."
冯紫英看了一眼宝琴,笑了起来,"和这帮晋商打交道可不简单,他们的心思相当复杂,固然是以利益为重,但是却颇有吕不韦敢赌敢干的风格,宝琴,你明白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9/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