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1/1718


好在三人也都有心理准备,年龄也还小,着眼于三年后也就是永隆十四年那一科,当然得永隆帝活得到那个时候,如果新皇登基的话,也不排除会开恩科。
永隆帝继位的时候因为太上皇还在,就没有开恩科,但如果永隆帝驾崩之后新皇继位,就有可能开恩科了。
另外还有一个意外的人就是柳湘莲。
他不是来送别的,而是要跟着冯紫英一道去陕西,不过他是准备去游历西疆,沿着三边四镇的城墙走一圈,顺带看一看大周的大好河山。
在京中几年唱戏练武,也让柳湘莲有了几分厌倦,最终才决定去大西北游历一番,好生陶冶一下,正好就赶上冯紫英要去陕西,那就一路顺道了。
冯紫英当然乐见其成,柳湘莲武技过人,跟在一起多少也能增添几分安全保障,而且多一个能一路说话之人,也能聊解沿途的枯燥。
就在距离丰城胡同几百步之外的一处大宅里,王好礼悠然自得地捻起一支香插在神坛中,转过头来:“这么说冯铿是今天离京?”
“回大少主,应该是。”站在下首躬身的男子沉稳地点点头:“属下在丰城胡同里安插有人,这几日一直在关注,冯家这两个月里陆续添置了超过五辆马车,显然都是为冯铿离京做准备,这两日里那些马车都在进门东边的跨院里停着,从昨日开始就开始装车,晚间那跨院里也有专门护卫守候,这冯铿倒是胆小。”
“这不是胆小,这是做事精细,冯铿手下一帮人都是北地江湖中的老手,那吴耀青名不见经传,不知道是从哪里蹦出来的人物,如果我猜的没错,应该是南直隶那边的,但这厮口音居然是北地口音,也不知道这厮是有意如此,还是南北口音皆能擅长,……”
王好礼放下香之后拍了拍手,凝神考虑道:“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消息,这吴耀青是冯铿身边最为倚重的一个臂助,如果解决不了冯铿,能把这姓吴的给铲除了,日后要对付冯铿就能减轻许多阻力。”
“姓吴的武技水准一般,顶多算是中等水准,但是下边人却都听他的,而且此人擅长策划布局,加之又受冯铿的倚重,平素都有人跟着他,要杀他,在这京师城中也有很大难度。”来人摇头。
“那就出城之后再说,从京师到陕西,几千里路,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无论是吴耀青还是冯铿,都最好在抵达陕西之前铲除掉。”王好礼满脸狰狞,“冯铿只怕是朝中对我们白莲一脉最为仇视,同时又是最为知晓的官员,对我们白莲一脉威胁甚大,我已经和父亲去信,必要时候,我们可以敦请丰州白莲出马,来配合我们行事。”
来人皱起眉头,“丰州白莲固然强势,但是他们要入边墙,只怕也不易吧?”
“你小看丰州白莲了,真以为他们的势力只局限于板升城那一片?他们这么些年可没有像外界以为的那样只在边墙外发展,边墙内的大同镇和山西镇都有他们的跟脚,只不过隐藏得够好罢了。”王好礼冷笑,“这帮人野心颇大,和蒙古诸部关系也是暧昧不清,相互利用,当然,他们也想利用我们,我们也想借重他们,所以各取所需吧,除掉冯铿,对他们,对我们都是好事。”
来人想了一想,“这要看冯铿走哪边儿了,当然最大可能是走北边儿,那丰州白莲倒是可以一用,但是其实没有他们,我们在北边的人手也不差,而且这一线几乎全是山岭夹道,动手的机会很多,我们自己行动,也未必就不能得手。”
“若是你们有这般自信,那当然好。”王好礼也不好打消下边人积极性。
和丰州白莲合作,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但值得。
现在己方无法足够的军事力量,陕西乱军一下子起势给了白莲教这边很大的触动,之所以人家能一下子弄出这么大势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里边有大量的边镇逃兵溃卒裹挟在其中,而白莲教虽然在边镇中也有渗透,但是势力却差太远了,如果丰州白莲能加入进来,那就不一样了。
===癸字卷
第八十八节
离京赴陕步步杀机===
冯紫英自然是明白自己这一路到陕西是不会顺畅的,无数人想要自己的命,尤其是白莲教人。
从沽河渡口那一次刺杀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和白莲教是无法善了了,要么自己死,要么他们亡。
另外南边儿对自己的态度也很难说。
老爹在山东攻城伐地,逼得牛继宗和孙绍祖节节败退,成为南京的心腹大患。
自己为朝廷出谋画策,尤其是将榆关和大沽打造成为北地与南边儿海贸的核心港口,使得两广、福建乃至江浙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北地,甚至有取代漕运的架势。
这不仅仅让南京方面真的是又气又恨,也让运河沿线依靠漕运为生的无数人都咬牙切齿,心生绝望。
谁也未曾预料到这南北之战,竟然造就了漕运线路被海运所代替的契机。
虽然现在看起来海运的成本还要比漕运更高一些,但是随着海船越造越大,路线越来越熟悉,沿线经停港口也日益密集,使得运输的物资也日益丰富,再加上以顺天、永平为首的石炭、钢铁、军工、水泥产业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以往从南向北货物堆满舱,而从北至南则几乎是空舱的局面。
铁料、铁器、水泥、石炭成为重要的南运物资,而且由于这些物资都是大宗消耗品,使得南行船只几乎每条船都是塞得满满当当,再无复有往日空空如也的境地。
这对于船行和船商来说,简直是最喜闻乐见的好事,也使得船商数量大量增加,造船工场的生意越发兴盛。
有得益者,自然也就有失意者,运河沿线的不少人都感受到了几分寒意,这些人也都在诅咒着冯紫英这个始作俑者,甚至包括原来要靠漕运为生的最大江湖帮会——漕帮。
漕帮子弟加上家属亲眷林林总总超过十万人,他们是山东、南直运河沿岸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现在他们一方面积极帮助朝廷尽快收复山东,平定江南,以便于让旧日盛景能重现,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意识到了恐怕再也回不到从前,所以在老爹给冯紫英信中也提到,漕帮不少人都对冯紫英十分怨恨,很难说其中有无偏激者会有什么出格举动。
陕西那边也未必就欢迎自己这个巡抚入陕。
无论是官场还是地方上,肯定都有一大堆在这几年里沆瀣一气乌七八糟的事儿,自己这个巡抚,一个身份是兵部右侍郎,还有一个身份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那就意味着可以查陕西官场任何事,也就意味着无数人也不想见到自己入陕。
冯紫英很清楚自己一离京就会吸引无数人的关注,所以他一度想过是不是来一个声东击西瞒天过海,分成两条或者三条路线入陕,但是后来仔细考虑过还是放弃了。
一方面是自己的行迹太容易暴露了,很难躲得过有心人的关注,人家也能很容易推断出自己要走的路径。
另一方面这样鬼鬼祟祟,让自己尚未去陕西,就显得心虚气短前怕狼后怕虎一般,堕了自己的气势。
而气势也就代表着底气,这对于陕西官场这些老油子们来说,很重要。
既然知道自己这一路不会顺畅,冯紫英当然就要做好万全之策,哪怕这动静弄得大一些,甚至可能被外界非议,他也不在乎。
朝廷诸公也清楚这些情况,自己不可能成为在赴任路上就命丧黄泉的那种可怜虫,求人不如求己,那就自己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1/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