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6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4/1718


元春自无不允,便搀着郭沁筠往后边松涛苑走去。
松涛苑是在崇玄观最后边儿的一处松树林,因为松林颇有历史,树龄最大都有数百年的了,据说是宋代就保存下来的,迄今都有六百年历史了,在夏日里这里尤为凉爽,便是宫观前边儿都能感受到这份阴凉带来的凉意。
“妹妹可知道这冯大人即将赴任陕西了?”
郭沁筠很随意地挑起话题。
“有所耳闻了,前日里我身边丫鬟去见了我二位表妹,也就是冯大人二房和三房嫡妻,回来之后说起,称冯家正在准备,估计就是这几日里便要起身西行了。”元春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深怕漏出什么破绽来了。
郭沁筠不无遗憾,“这在京中呆得好好地,怎么突然想要去陕西了?这远天远地,一去就是几千里,你那两个表妹不会跟着去吧?”
元春摇摇头,“巡抚不过常制,也不过二三年就回来,我那两位表妹都不去,屋里也就是去两三个侍妾丫头侍候便是。”
“是啊,不是常制,但这一步对冯大人来说却不简单啊。”郭沁筠若有深意地瞟了对方一眼。
有一说一,郭沁筠冷静下来的时候还是颇有头脑的,只是一旦性子上来,就顾不得许多了。
“也许是吧,他还年轻,便是府里边也都很支持他出去闯荡一番,日后回朝,也才有大用的机会,听说这也是朝中诸公的特意安排。”元春也不动声色:“而且现在陕西遭遇大灾,情况危急,他去也算是迎难而上,朝廷能让他去,肯定也是有所考虑才是。”
郭沁筠认真思索,贾元春所言有理,陕西情势她还是有所了解的,大旱,流民叛乱,瘟疫蔓延,这些情况交织在一起,朝中只怕没有人愿意去接这个烂摊子,否则陕西巡抚这样的一方大员也轮不到他去,稍不留神可能就是身陷囹圄,自找苦吃,当然这也是一个机会,冯紫英有本事能把陕西这个局面挽转回来,那这份功劳足以让他再上一层台阶,弄不好就是七部侍郎或者顺天府尹了,也难怪他甘之如饴的也要去搏一把。
都是搏一把啊,就像自己一样,明知道这风险很大,弄不好就得要成为一桩身败名裂的丑闻,但是自己有得选么?
论理说,冯紫英都还没有到这一步,他完全可以不去搏这一把,凭他这个年龄优势,他完全可以继续在顺天府丞上继续干下去,熬资历地区升迁,但人家还是义无反顾地要选择搏一把,这可比自己这种无路可走的选择搏一把要难得多。
可见要做大事都得要有搏一把的魄力,想到这里郭沁筠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心思又坚定起来。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对于自己来说,搏这一把未必就能让儿子上位,但是不搏一把,那儿子就肯定没有机会了,所以她没得选择。
===癸字卷
第七十四节
推波助澜终入彀中===
冯紫英是天色擦黑时才慢吞吞地到来的。
对来和郭沁筠见面,冯紫英是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
郭沁筠的目的在明显不过了,就是想要让其子恭王能挤入监国候选人,在寿王张驰现在疑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被换下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谁能接替来担任监国,就成了苏菱瑶和郭沁筠之间的对决了。
这种情况下,拉拢自己也就成了郭沁筠最努力的一桩事儿,甚至不惜向元春示好。
对郭沁筠的拉拢,冯紫英当然不会拒绝,但是要指望自己替她出多大的力气,那也不可能。
冯紫英没有那么多精力来干这种没多少回报的事儿,而且要想推恭王上位,不但本身难度很大,而且很容易引来其他几方的敌视,徒增麻烦,冯紫英当然不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但拒绝也没有必要,因为朝中诸公对选谁上位尚无定论,恭王并非毫无希望。
在冯紫英看来,禄王太聪明,而且梅月溪又有干政的强烈意愿,所以不是一个好选择,寿王太过轻佻无德,也不合适。
倒是福王礼王二人碌碌,可择一而定,当然,恭王也有一些机会,那就是恭王年龄尚小,真要登上帝位,那好几年之内都只能是一个傀儡摆设,对朝中诸公来说,也算是好事儿。
对于内阁来说,从长远计,肯定宁肯选福王礼王,从短期来看,选择恭王肯定更为方便,几年之内,朝中大局基本上就在内阁手中,而且基本不会受到什么挑战。
当然,这里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福王礼王的问题就在于这二人如果只是单纯的平庸也就罢了,但如果平庸还要认为自己能力出众,能成为一代雄主,那就麻烦了,一个事事都要独断专行,没有自知之明的庸人,那带来的问题会更多,内阁诸公显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形出现,所以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变数。
一个才识能力一般,但是相对弱势和谦逊的皇子,才识内阁住希望见到的,但福王礼王似乎都不太符合,只能说在恭王尚未定性之前,这二人是最靠近那个位置的人选。
郭沁筠的目的大概就是想要改变这个趋势,让恭王也成为一种可能。
元春和郭沁筠回到元春的小院里,正在品着茶,闲谈着。
当元春意识到自己似乎现在有了可以和郭沁筠对话的资格和谈资时,她突然发现自己心情似乎一下子宽松愉悦起来了。
她不是那种对朝务一无所知的女人,事实上从裘世安那里,从抱琴出宫原来在贾家,或者通过王家,她都能知晓朝中一些事务,所以她才能主动挑起一些话题来进行探讨。
只不过原来那种情形下,无论是苏菱瑶还是郭沁筠,又或者梅月溪,谁都没把她打上眼,即便是和她有交织,也不过是敷衍了事,并没有谁真正把她打上眼。
一直到今日,元春才发现,这位荃妃娘娘也不过如此,而且其见识眼光甚至还不如自己,纯粹就是因为生了一个儿子才会有了这般资本,在那里颐指气使,也难怪冯紫英根本就没有把她放在眼里,甚至还有些不屑一顾。
还没有来得及进院子,冯紫英就看到了周氏叔侄。
“周总管,小周总管。”冯紫英停住脚步,含笑打量着这叔侄二人,招呼二人。
周培盛赶紧回礼,而周德海这是忙不迭地作揖回话:“冯大人,奴婢可当不起这般话,这要叫外人听见,那就成了笑话了,您直接叫我德海就行了。”
“有什么当不起?”冯紫英依然笑容可掬,“我看你日后肯定比你叔叔造化更大,要不我们打个赌?”
周培盛和周德海心里都是一惊,莫非这一位觉察到了一些什么?
周培盛一脸假笑,试探性地问道:“冯大人何出此言,德海这段时间可是老实低调,从未招惹过是非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4/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