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5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0/1718


"周总管,这等事儿未必非要我来帮着恭王敲边鼓吧?"冯紫英笑了笑,"荃妃背后不是没有人,这我还是知晓的,张大人难道就不能说说话?还有陈公呢?"
周培盛有些尴尬.
张景秋的确和郭妃沾亲,但是这位现任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却有些尴尬,论理他是属于江南士人,毕竟他是南直隶人士,可他又是永隆帝的心腹,素来和叶方有些疏远,又靠不上北地士人这边的关系,所以他现在只能独坐都察院,不偏不倚,什么话都不好说.
至于陈敬轩那就更尴尬了,从三边总督任上下来,各种传言都有,结果都是只是风传,落不到实处,他自己都觉得憋气郁闷,独自闭门在家小半年不出了.
正因为如此恭王现在陡然间竟无人问津了,也让郭沁筠和周培盛都有些着忙了.
"冯大人,有些情况我们就不必多说了,咱家就是一句话,寿王轻佻,福王礼王庸碌不堪,禄王倒是聪明但风头太盛,未必是好事,恭王聪颖且懂自守,假以时日,也许更为合适担当大任,……"周培盛悠悠地道:"冯家情形您知我知,难道就非要押注某一家么?多一个选择不好么?"
冯紫英深看了周培盛一眼,这是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提醒自己,未必要押注一家,恭王也可以列入选项嘛.
"这是荃妃的意思?我看好像不太像啊."冯紫英笑了笑.
"大人不必和荃妃计较这口舌之争,她性子就是那般,只要冷静下来便明白这是天作之合."周培盛也是口不择言了,天作之合这等荒唐之言都冒出来了.
===癸字卷
第三十五节
惹火烧身胆大包天===
冯紫英噗嗤一声笑出声来,斜睨了周培盛一眼,这位劝自己可以多方下注,但他自己看样子却是一根绳子吊死在郭沁筠和恭王身上了.
不过自己和对方的确没得比,周培盛本来就是《红楼梦》书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内侍,戴权\夏秉忠\裘世安,哪一个都是早早就晋升了总管,而他却是在永隆帝秋狝之前才晋升的总管,资历最浅,根基最薄,如果还想要学着裘世安那样两头吃鱼,那恐怕连郭沁筠都不会看上他.
既然没得选,当然就要死死抱住郭沁筠,替郭沁筠和恭王着想,这种做法倒是正确的,或者说他更在乎恭王的前途,至于其他,包括这位荃妃娘娘,可能在他心目中都远不及自己这个能给恭王带来巨大助力的贵人.
只不过现在恭王太过年幼,还需要依靠其母荃妃娘娘的扶持,所以周培盛实际上对荃妃的一些无脑操作和任性骄横很是不满,但碍于情面和现状,只能想方设法地替荃妃娘娘擦屁股.
冯紫英对周培盛的心态看得很准.
周培盛很清楚自己的命运早已经和恭王捆绑在一起,只有恭王出头,他才有希望,但现在看起来恭王实力和声势却又是最单薄的.
张景秋的隐隐失势陈敬轩的跌落不起,恭王却又因为年龄缘故一直无法进入青檀书院中读书,这让一早看起来还凭着自幼聪颖的这个噱头在朝中有些人气的恭王迅速被排斥在了监国之位候选人之外,这让周培盛甚至比郭沁筠和恭王母子还要着急.
说现在荃妃——恭王这一系有些病笃乱投医也不为过,郭沁筠甚至几度找张景秋哭诉,但是张景秋现在也是爱莫能助,叶方二人甚至有意要动他的都察院左都御史之位,这让他自己都有些自身难保的感觉,哪里敢去轻举妄动?
寻找贤德妃来搭冯家——北地士人这条线,也是周培盛经过苦心琢磨才找出来的路径.
在周培盛看来,冯家现在声势太大,尤其是冯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已经让内阁诸公有些忌讳了,平定江南之后,冯唐势必会被解除军权,继续挂个蓟辽总督而不再兼任辽东总兵的职务,算是不错了,弄不好把你放回五军都督府随便任一个都督或者都督同知,让你表面上位极人臣,但实际上毫无兵权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这种情况下,冯家肯定也需要寻找盟友.
冯紫英虽然是文臣,其师尊还是内阁阁老,但是其父冯唐作为武将,冯家又是边镇豪门,肯定是不愿意失去兵权的.
哪怕是当一镇总兵,也胜过看似高高在上五军都督府都督,这里边如何来平衡微操,周培盛相信冯家也应该会考虑到.
但武人和文臣之间的天生对立让冯紫英很难在齐永泰\乔应甲这些支持他本人没问题但是要支持冯唐却不可能的问题上获得支持,那么也许冯紫英就会寻求在文武之间的仲裁者——天家来获得助力,这也是周培盛看好这个结盟的机会.
当然,冯紫英也可以选择如熙妃梅月溪——禄王或者许皇贵妃——寿王以及苏菱瑶——福王礼王这几方.
不过以冯紫英和寿王恶劣的关系,这一方首先放弃.
苏菱瑶这一方在周培盛看来,福王礼王非帝王之姿,相信冯紫英也能看出来.
唯一就是梅月溪和禄王这一方,但梅月溪现在许多人都看好,连裘世安都在和梅月溪眉来眼去,戴权也回来为梅月溪摇旗呐喊,朝中叶方二人据说也是很欣赏禄王,所以梅月溪对冯家的看重程度就未必有那么大了.
既然是押注当然要押冷门所获利益才会最大,恭王德才俱佳,年龄小了一些对于朝中诸公来说也许就意味着可塑性更强,所以要争取朝中诸公支持也不是不可能,未必就不能从禄王那里抢得几分机会.
而冯家的情形无疑是最值得己方拉拢的,有军中势力,更是和北地士人有着深厚渊源,如果能拉得冯家的鼎力支持,进而获得北地士人的认可,恭王或许就能有一搏之力了.
"周总管,你为荃妃可真的是殚精竭虑了,但恭王真的有机会么?"冯紫英淡淡一笑"禄王和寿王之争,未必就有恭王的机会啊."
"不争一争,怎么知道没机会呢?"周培盛报之以微笑,"寿王咱家就不说了,禄王的确很受欢迎,但受欢迎就真的合适么?只怕不一定吧,朝中诸公的心思也会变的."
最后一句意味深长,冯紫英却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朝中诸公代表的士人利益,与士大夫共天下,士人利益和皇帝之间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这中间需要取一个平衡,而皇帝的英明或庸碌,要看朝中诸公的想法了.
冯紫英这边和周培盛谈得很投缘.
虽然冯紫英没有明确表态,但是流露出来的意思还是很感兴趣,这让周培盛心中大喜.
只要对方愿意接触,那么就大有商榷余地,无外乎就是利益交换,冯家能得到甚么,冯紫英能得到什么,他又能给恭王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而第一步就应该是让恭王立即进入青檀书院,凭藉青檀书院的名望让恭王在士人中迅速打开局面,不让禄王专美于前.
郭沁筠和元春的谈话却不甚和睦融洽,元春的谨慎让郭沁筠感觉到冷落.
在她看来,自己主动示好与贾元春,对方居然还给自己矫情起来了,一副对自己步步设防的架势,这让她内心很不悦.
而且她越来越觉得元春的表现十分蹊跷,自己有意无意提起冯紫英,对方眉目中那份浓郁的春情挥之不去,这显然是一个心中有所想,或者说有了男人才会有的迹象,在皇上昏迷这么久的情况下,这个男人会是谁?不问可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0/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