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9/1718


“明起,冯紫英这家伙还真是一个财神啊,你这一逼,又从他身上榨出来不少。”张怀昌若有深意,“你户部的右侍郎完全可以让他来干了。”
黄汝良淡然:“什么榨不榨?怀昌兄,你还能不明白,便是没有我这一出,他的这些也会主动拿出来,冯家根基可是在朝廷,朝廷若是败了,冯家也就完了,所以他肯定是要不遗余力的,所以这一点我从不怀疑。”
“是啊,我们这些人哪一个的根本又不在朝廷呢?”张怀昌悠悠地道:“真要被南京伪朝得手,还有我们这些人的舞台么?反正我是不甘心就这么灰溜溜致仕下台的,建州女真一日未灭,我便一日不会安心!”
张怀昌是辽东人,念念不忘的就是要将原来前明奴儿干都司的整个领域光复回来,将整个蒙古女真都纳入大周治下,甚至连朝鲜、日本都该匍匐在大周脚下,哪里能像现在这般周边弹丸之地也敢来张牙舞爪了。
黄汝良很了解这帮北地人,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始终威胁着他们的家乡安全,而像他们这些江南人就远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所以在这一点上,北地士人对于九边军镇的投入始终是矢志不渝的,这也让他们这些江南士人难以接受。
这么些年来,双方的矛盾龃龉不断,只能不断地妥协求全。
不过就目前来说,在对南京伪朝的态度上大家都是空前一致。
朝中江南士人清楚那边位置没他们的份儿,这是关乎他们个人和家族利益,绝不能妥协,而北地士人更认为南京伪朝得势,北地利益更要被忽略,绝对不能接受,所以这一点上倒是志同道合同仇敌忾。
既然来了六部这边,冯紫英索性就不忙回家了,又去了一趟吏部。
有夏嘉遇帮忙,吏部的效率也高了很多,范景文、贺逢圣和吴甡的下任手续走得很快,预计两三天之内就能办妥,这也超出了冯紫英的想象。
他还以为起码也有十天半个月呢,看来大周朝廷的效率不是不能高起来,而是要看什么人办什么事。
大城和东安二县有空缺,但是其他几个自己想要调整的人选,还有些麻烦。
虽然他也和张景秋、乔应甲都禀报过了,但是都察院这边要走程序就没那么简单了,需要调查核实,并不会单听自己一家之言。
不过即便如此,冯紫英也满足了。
大城、东安二县安排下去,另外一个县稍微等一等也没关系,他相信自己提出了三个州县的问题,都察院多少也会给自己一个交待,调整一二个县人选出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都察院那边还得要盯着,不能疏忽,这帮人人数不少,但是却干正事儿不来气,玩嘴皮子相互攻讦却甚是在行,冯紫英甚至很担心方有度都要向这方面发展的趋势,还得要经常敲打着。
这桩事儿交待给了方有度,让他经常去几位都御史、副都御使和佥都御史那里吆喝着提醒着,时不时的发两句牢骚,提一提建议,总归还是有些作用,也能促成这帮人尽快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这边是朝里有人好做官的道理,也是冯紫英把方有度留在都察院的目的。
===壬字卷
第一百七十一节
西北兵来===
从陕西经潼关进入河南,刘东旸心情就一直很好。
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打仗了,而且不再是背负着各种束缚和罪过的心态,而是奉旨讨伐。
他很感激冯唐的信任,将西北军的先锋官授给了自己。
据他所知,很多人都想争这个位置,包括刘白川。
但他们都没戏。
总督大人不会理会他们的态度。
刘东旸也清楚冯唐看上了自己什么,
无他,能打。
当兵的,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你能不能打,不能打,你就算是出身富贵,
人脉深厚,
一样没戏,上司可能会喜欢一个溜须拍马人脉广阔的部将,
但是绝不会在关键时刻将重要位置给他,因为他首先要考虑是他自己的乌纱帽。
刘东旸也很清楚,上了冯唐的船,就再没有回头路。
他也无路可选,除了冯唐,没有人会信任他这个叛将。
他也知道无论是萧如薰还是贺世贤,甚至那个祁炳忠都对自己被冯唐赏识极为不满,但刘东旸嗤之以鼻,毫不在乎。
自从反叛一次之后,刘东旸就很清楚自己很难再得到朝廷的信任了,冯唐是一個另类。
冯唐是一个真正的武人,能同为西北一员的他理解当初西北将士们的苦衷和难处,当然他不会赞同自己一行人的所作所为。。
可能理解就足够了。
至于说柴恪也好,杨鹤也好,甚至朝中衮衮诸公,
谁在乎你这些人西北穷军汉的死活?
冯唐对自己的信任惹人眼红,刘东旸想的也很简单,
君以国士待我,
我以性命相酬便罢,更何况这还是自己最渴望的跃马中原,横戈一击。
建功立业当此时,男儿何不带吴钩?
刘东旸内心甚至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宣府军,大同军,登莱军,淮扬军,我来了,且看我堂堂西北男儿,又比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货色逊色到哪里?
“将军,前面就是新安了。”部将前来报告。
“哦,到新安了?”刘东旸一策马,紧走几步,爬上一处高坡,向东面眺望。
秋色萧瑟,郁郁苍苍,刘东旸极目远眺。
一路向东便是洛阳,而东北则是孟津要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9/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