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8/1718


是啊,如果真是义忠亲王设计,那么义忠亲王起码比内阁诸公更先知道情况,既然都胜券在握,那何不直接向内阁提出来在皇上昏迷不醒期间由他来监国?
如果他们真的径直向内阁诸公提出来,只怕内阁诸公一时间都还觉得不好应对,纵然拒绝,只怕心中都还有些惴惴不安,最起码不敢直接将义忠亲王等人拿下,或者监禁起来。
但现在义忠亲王却没有敢这么做,而只是静候等待,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一样没底。
见到一干人中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颔首凝神,有人捋须微笑,冯紫英知道自己这番话已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还不够,还远远不够。
“当然,单凭这一点也不能说明什么,毕竟我们面临最大的危险就是牛继宗的大军。”冯紫英知道要打消这些人的顾虑,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对牛继宗大军逼近京师城的问题,不消除这个担心,这些人睡觉都不能安稳。
“那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牛继宗手中大军的组成。”冯紫英组织了一下言语,这才启口:“牛继宗虽然贵为宣大总督,但是据我所知,嗯,也包括家父和我探讨过的种种,牛继宗手中主要控制的还是宣府镇,和大同镇的一部分,山西镇那边,他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冯紫英专门提了提自己父亲,也算是释疑,毕竟他一个顺天府丞对军中情况了解如此之多,得有个说法。
事实上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情况,冯紫英自小就跟随其父在军中,若非其去青檀书院读书然后科举一举成名,只怕就会子继父业,如同大周军中无数武勋家族一样,父子、兄弟这样同处军中,就像大同麻家、辽东李家,以及现在的蓟镇尤家一样。
“宣府镇的确牛继宗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但也非全数由其控制,嗯,我这里可以说一句,我一个表兄是一名参将,我就曾经专门提醒过他,若是宣府军有异动,务必要见兵部指令而非由总督或者总兵一句话就过于相信而行动,虽然我这话有些出格,但是当时我就担心这种情形出现,所以也曾经向齐师报告过,牛继宗和义忠亲王走得过于近乎,不是好事,那么在宣府、大同和山西三镇就要考虑,不能让牛继宗一家独大,……”
冯紫英不动声色地继续道:“我那位表兄便被调整到了宣府镇最西北角驻防,因为他不是牛继宗的人,由此可见,牛继宗虽然在宣府镇根深蒂固,但也非一手遮天,根据宣府镇的布防情况,整个西路,包括怀安卫、洗马林等诸堡镇,都应该是非牛继宗嫡系驻守,我不清楚张承荫这个宣府总兵是否是傀儡,但是照理说作为总兵他不应该……”
齐永泰干咳了一声,打断了冯紫英的话头:“诸位都在这里,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中涵,我想我们也不必隐瞒什么了,……”
方从哲和李廷机都微微点了点头,示意齐永泰可以说。
“其实张承荫应该是算是朝廷安插在牛继宗身边的一颗棋子,这也是皇上很早就布局安排的,在王子腾时代就布置好了,所以皇上此番才有意借此机会翦除牛继宗在宣大这边的势力,但是很可惜,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张承荫以及他自己的几个心腹应该是被牛继宗觉察,所以牛继宗应该是提前处理掉了张承荫几人,……“
在座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如此,皇上和朝廷还有这一出,怪不得之前胸有成竹,但是谁曾想……
“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好了。”冯紫英不忧反喜,“就算是牛继宗提前觉察到了张承荫他们几人的问题而果断予以处置,但是他也只能处置几名将佐,顶多再往下延伸一些官佐,但是中低级武官和士卒们却未必能听信你一个高高在上的总督,要知道他们平素接触的都是直接管辖带领他们的军官,顶多再往上走一层,只怕总兵他们都不认识,这样一来,这几支军队他们便无法动用,甚至可能还要专门留下一些人来监控,……”
“这样一算下来,牛继宗手中真正能动用的人马,我判断顶多也就在三五万人之间。”冯紫英十分笃定地得出结论,“三五万人,我们姑且取个中数,四万人,根据兵部获得的情报,其一部去了昌平,一部去了白羊口和镇边城,当然目的都很简单,要防止驻扎在南北两面的蓟镇军对其形成夹击之势,当然这几地蓟镇军驻军并不多,很难抵挡得住宣府军的突然袭击,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三地起码要分走五千到八千左右的兵力,也就是说,充其量牛继宗能用于沿着巩华城、清河店一线进袭的大军在三万到三万五之间了。”
“三万多人,听起来也不算少了,但是要知道,他们这是在谋逆造反,当然成功了就不算,可士卒们未必如此想,他们会忐忑,因为众所周知,边军不得皇上亲笔旨意,不得进入京师城三十里范围之内,否则视同造反,其军心士气必定会有所浮动,……”
冯紫英目光越发明澈,看向四周众人,“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他们抢先拿下了巩华城和清河店,那么基本上就没有谁能拦得住他们进军京师城了,真要进了京师城,那什么谋逆造反都不存在了,牛继宗很清楚这一点,他的一党人也清楚这一点,而士卒们则要等到进了京师城义忠亲王坐上大宝之位才能明白这一点,之前他们还只能一直惴惴不安,……”
“紫英,你想要说什么?如你所说,只要宣府军进了京师城,那一切可能都会不一样,……”柴恪沉声道。
“那我们就只能赌这一把,看看宣府军能不能抢在尤世功率领蓟镇主力抵达巩华城之前夺下巩华城,也就是说,忠惠王率领的京营能不能一洗前耻,在巩华城挡住宣府军的进攻,赢得时间,让蓟镇军赶到!”冯紫英铿锵有力地道:“可能在座诸公内心都觉得没戏,但弟子则不然,……”
“诸公可能不太了解京营的情况,可对弟子来说,情况有些不一样,弟子很了解京营这支军队,因为其中几部就是从当初弟子在永平府担任同知时击败内喀尔喀人的民壮中挑选出来与京营败兵甄选出来的良家子混编重新组成,而且兵部和‘京畿军工坊’达成一致意见,优先保障这几部的火器,并采取了最新式的训练方式,其战斗力已经脱胎换骨,这是一只不输于现有任何军队的火器营,即便是建州女真最精锐军队,弟子也相信可以正面一战,和原来的京营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弟子坚信他们绝对能够给对这支新京营一无所知的宣府军以迎头痛击,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看见冯紫英如此坚定果决地放言,一干人都为之意动神夺,如果新京营的火器营真的有如此战斗力,那巩华城也许真的能守住一阵,熬到尤世功大军赶到?
几个人都相互耳语,连方从哲都忍不住问起了齐永泰。
但说实话齐永泰也是一头雾水,他完全不知道京营的情形,但面对冯紫英都已经把话放出来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故作微笑,一副一切皆在掌握中的含笑点头,内心却却早已经恨不得把冯紫英扭到一边,好好问一问真实情况。
===壬字卷
第九十三节
暗斗===
只有冯紫英知道自己这一次的牛是吹大了,但他却不得不如此。
不把这帮人的心气鼓荡起来,只怕这帮人里边就有人会暗中跪了,只要有一个人态度暧昧或者软化,那么义忠亲王那边就会迅速找到突破口,而后的局面就可能变得不可收拾。
冯紫英要做的就是要让这帮人态度强硬起来,起码要在这几天时间里顶住压力和恐惧,坚持到巩华城一战见出分晓来。
如果输了,冯紫英所言不过是一场笑话,但那个时候江山易鼎,人心早已经被吸引到争夺新一届的朝廷内阁和七部位置中去了,哪里还有人回来关心冯紫英吹的这个牛皮?
再说了,冯紫英不过是一介二十岁的年轻人,轻狂骄矜,大言不惭,不是这个年龄的人很正常的表现么?
在冯紫英看俩,固然贺虎臣部的战斗力他很看好,但宣府军难道就差了,而且宣府军倾力而来,忠惠王能调动的五军营乃至神机营中,有几部能达到贺虎臣部这样的战斗力?
贺虎臣部不过区区三千余人,就算是依托巩华城而守,能抵挡得住宣府军的几轮进攻?
反正话都说出去了,冯紫英也不在乎了,终归还是要那一战才能检验出贺虎臣部的战斗力来,当然这个结果可能影响太大,关乎江山是否回变色,只是谁都无法选择。
见冯紫英说完,方从哲和齐永泰、李廷机计议一番,也只能如此定调,再怎么也要等到京营、蓟镇军和宣府军一战之后。
如冯紫英所言,局面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朝廷原本也有安排,如大同镇总兵杨元、山西镇总兵柴国柱,此时也都该接到消息做出反应了。
只要京营和蓟镇顶住了宣府军这一轮的进攻,那么局面就会大为好转,山西镇、大同镇开始从西面向东发起进攻,
与蓟镇夹击宣府军,
宣府军败亡可以预见。。
就在一干人连夜商议的时候,
永隆帝寝宫外的许多人也同样彻夜不眠。
局面演变到这种时候,原本有些人是有所预料的,比如张驰和许君如,
还有苏菱瑶和张骐张骥,或许他们都只参与了其中的一部分,
并不知道整个事件中的全貌,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出现这种情形的乐见其成。
无论是永隆皇帝的昏迷是什么造成的,
但现在这已经是事实了,那么是不是该立储了?
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但当义忠亲王派牛继宗的宣府军已经向京师城挺进的消息还是在行宫中流传时,这帮人才突然意识到,局面似乎并没有向着他们期盼的那个方向发展,
而是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方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8/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