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7/1718


贾宝玉还有些懵懵懂懂,但永宁长公主何许人,反应过来便一口答应下来,这正是让贾宝玉可以切入这些人之间交际往来的大好契机,别人求之不得,贾家倒真是生了几个好女儿,居然能攀得这样一个好姻亲。
梅妃也品出了其中味道。
自己儿子在青檀书院里读了一年书进境极大,从一个啥都不懂的青春少年迅速向一个合格的皇子进化,这让她十分欣慰。
青檀书院对朝务政论这一块的优势不是通惠书院、白马书院、双桥书院这些南北书院能比的,据说时政策论的优势就是从冯紫英他们那一科开始兴起大辩论开始的,而且现在以翰林院名义出版的《内参》编辑权力,几乎都被青檀书院出身的进士们所把持。
现在青檀书院自行编写出版的《月旦评谈》更是大有成为仅次于《内参》之后的第二本大周政论刊物的架势,极受未入仕的青年士子们欢迎。
《月旦谈》正式更名为《月旦评谈》,风格更为激进先锋,以敢于分析评论一些朝野刚刚出现尚未有定论的事物和趋势著称,引导一时潮流。
原来还只是在青檀书院内部流通,现在不但被国子监、通惠书院、白马书院、双桥书院这些大型书院所接受,一些官学也开始订阅,而且便是朝中各部包括翰林院也有一些官员,也主动提出要求青檀书院在每月出版后送一份到他们手中,作为更为严谨的《内参》的一个前期风向标来进行品读分析研判。
儿子回来之后就提及冯紫英在青檀书院中影响极大,已经成为最近几科青年士子们的偶像,大家无不以冯紫英现在的造化作为目标,都希望能效仿冯紫英能够在秋闱春闱中一鸣惊人,一朝风云化龙,青云直上,而冯紫英每一次回青檀书院都能激起士子们的一波热捧。
正因为如此,加上其父冯唐在军中影响力,不管是现在儿子选储尚未敲定,还是日后确立储君,对着冯氏父子都需要善加笼络,引为奥援才对。
跟随着长公主迷迷瞪瞪出来,贾宝玉一时间都还没有回过味来,一直到走出一段路,永宁长公主才神色复杂地道:“贤婿,这冯紫英和你关系如何?”
贾宝玉迟疑了一下,“和小婿关系还算不错,对小婿也算关照,不过因为环哥儿喜欢读书,所以更得他欣赏。”
贾宝玉这番话倒没有遮掩什么,实话实说。
永宁长公主沉吟着道:“没想到禄王如此看重冯家,难怪九哥和十哥都是对冯紫英十分推崇,九哥也就罢了,因为有海通银庄的缘故,没想到十哥也对冯紫英很看重,看来并非无因啊。”
“母亲,那怎么办?”牛氏是见过冯紫英的,知道冯紫英声名高隆,但她自认为是宗室之女,所以也不太在意,没想到此人却是如此受人看重。
“什么怎么办,既然宝玉和其关系尚好,那就去设宴邀请,为张骕和冯紫英二人牵线搭桥便是,宝玉你也要主动参与,加深关系,张骕选储机会很大,一旦作为储君,我便想办法把你安排入詹事府,求皇上恩赏一个官职,先去司经局当个校书,然后慢慢来运作,清纪郎、主簿这样一步一步来,等到禄王继位身登大宝,你便能从詹事府出来,鸿胪寺、光禄寺、太常寺这些地方都可以去,若是你有心继承父业,去工部亦未尝不可,……”
永宁长公主也有些可惜,这女婿却不喜读书,若是能有个举人进士出身,那简直就好办许多,但话说回来,真要是进士举人出身,谁又愿意娶宗室之女影响前途?还不如自己去奋斗一般,前途也要远大许多。
“不知道冯大哥现在忙不忙,小婿……”宝玉有些犹豫,他委实不愿意去和冯紫英多打交道,想到宝姐姐和林妹妹,再想到大嫂子也和他颠鸾倒凤的情形,他心里就格外不舒服。
“忙不忙你都得要去做,张骕如此看重,你好不容易攀上机会,必须要让他看到你的作用,否则以梅妃的性子,若是无用之人,她是半点都不会在意什么亲戚之情的。”永宁长公主冷冷地道。
===壬字卷
第六十八节
磨刀霍霍(1)===
“大人!”
一踏进大院,孙绍祖就看见少有顶盔披甲的牛继宗今日居然是全副戎装,左手按剑似乎正在沉思,而站在他身旁的除了宣府总兵张承荫外,还有一个青衫老者他也有些眼熟,这不是义忠亲王身旁那一位谋士还能是谁?
“绍祖来了?”牛继宗点点头,抬手示意,“这一位是太子爷身旁的楚先生。”
“卑职孙绍祖见过楚先生。”孙绍祖和楚琦见了礼,这才拱手和张承荫见礼,“见过张总兵。”
他和张承荫并非直接上下级关系,这一次来是奉牛继宗命赶来,但张承荫能和楚琦站在一起,足以说明许多了。
牛继宗也不多言,径直问道:“绍祖,你那边准备得如何了?”
“有史大人配合,一切都还算顺利,王成龙这边已经妥当,丁良东那边稍微麻烦了一些,我和他谈过两次,他顾虑甚多,不过他的副手许光汉倒是十分热切,属下已经安排人和他谈妥,丁良东一部起码可以拉出来三千人。”孙绍祖不敢怠慢,“另外就是卢克己一部,也已经谈好,但这厮士子大开口要价十万两,属下按照大人的意见,先给了三万两,另外开动时,再付三万,
事成之后再付四万,……”
牛继宗眼皮子抽动了一下,
这卢克己的胃口可真够大,
也敢开口,
明知道孙绍祖背后是自己,还敢如此放肆,
这些边镇上的骄兵悍将们都是被朝廷骄纵惯了,才会养成这种习性,但这种时候,
那些不敢收银子的,你还真不敢相信,待到事成之后,自然要好好一笔一笔算账。
“好,王成龙那里基本搞定,
他已经来见过本官了,
本官给了他手谕,
让他听命于你,
丁良东首鼠两端,暂且不管,
许光汉你好生用起来,
必要时让许光汉以我的命令斩杀丁良东,取得整个井坪路的控制权。。”牛继宗脸上露出森冷之色,“卢克己那里只要收了银子,那就好说,他下边的游击赵又侠是本官的人,你和他联络,
防止卢克己收了银子不办事。”
大同镇下一共分为八路,
从东北向西南,分为新平路、东路、北东路、北西路、中路、威远路、西路、井坪路,孙绍祖原来是新平路参将,就是攀上了牛继宗大腿才一跃成为掌管新平路、东路和北东路的副总兵。
新平路现任参将孙绍宗是他堂兄,自然不用说,王成龙是东路副将,现在算是彻底投向了牛继宗,而丁良东麻烦一些,是北东路的参将,却还阳奉阴违,估计是要听总兵杨元的。
卢克己是中路参将,
实力颇强,
但总兵杨元却对中路控制很严,所以卢克己如果真的能倒向这一边,那无疑能极大增强己方力量。
新任大同总兵是在壬辰倭乱之后背解职,赋闲多年后才重新起复的,。
初壬辰倭乱中南原之战后麻贵要斩杨元,还是当时增援跟进的冯唐再三求情,甚至不惜向麻贵低头,麻贵才算是手下留情留了杨元一命,但是也是直接解职发配归家,也是这几年冯唐指点他自家努力奔走,有又帮他运作,随着麻家的失势,杨元才终于从起复。
但杨元刚刚走马上任不到半年,只比冯唐出任三边总督早两三个月,而且他原来一直在辽东,对宣大这边情况完全不熟悉,所以还没能完全掌握住大同这边的情况。
孙绍祖没想到赵又侠居然是牛继宗的人,他本来还对卢克己这一路有些担心,但如果赵又侠是总督大人的人,那问题就简单多了,只要多拉拢策动一下,有赵又侠推波助澜,事情就要好办得多。
“大人早已经有万全之策,卑职佩服。”孙绍祖含笑点头:“赵参将能在一旁策应,那中路就基本无虞了。”
“未必,杨元不是易与之辈,虽然来的时间尚短,但我感觉他做事还是很有章法的,虽然未必清楚我们的意图,但是你注意到没有,他牢牢抓住了北东路和威远路,现在又竭力控制中路,对北西路和西路那边却很放手,显然也是觉察到这大同镇里边的形势了。”
牛继宗却没有孙绍祖那么乐观,摇摇头。
孙绍祖沉默了一下,“冯家在大同镇的确影响力太大,西路和北西路都是冯家的人在控制着,而杨元自然是信得过的,所以他才会竭力争夺北东路、威远路和中路,丁良东那里看来我们不能低估,许光汉那里不行我专门家兄去接应,……”
“不行,绍宗一动,只怕就会让丁良东和杨元警惕,反而要打草惊蛇。”牛继宗断然摇头:“而且绍宗这边的新平一路也很重要,不能耽搁,我不在乎大同这边能给我多大支持,只要拖住大同镇和山西镇一段时间,等到我解决掉京畿这边的事情,一切就不存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7/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