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0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3/1718


之前他在九哥(忠顺王)那里诉苦,说自己一头雾水却要被按在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上,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甚至不太明白皇兄的意图,希望九哥能点拨一下,九哥却只是笑而不语,最后被他磨得受不了了,才让他来找冯紫英问计。
忠惠王也非蠢人,当忠顺王指引自己来冯紫英这里时,他就模模糊糊的感觉恐怕是皇兄觉得京中局面有些变化,要让自己稳住京中形势,特别是下个月皇兄要去铁网山秋狝,一去就是一二十日,须得要一个能稳得住大局的,但这份责任自己能承担得起?
忠惠王不认为自己就有这份本事能耐,这京中形势怎么来稳定?自己一个光杆亲王,就算是走马上任京营节度使,谁又能听自己的话?
九哥把自己推到冯紫英这里来,一度也让忠惠王十分惊讶。
他和冯紫英没太多交情,但也知道九哥和冯家关系极为密切,除了海通银庄将他们牢牢绑在一起外,连冯唐出任蓟辽总督也应该有九哥在背后出力。
另外九哥尤为赏识冯紫英,认定冯紫英肯定是能出将入相甚至名垂青史的人物,这一点忠惠王记忆特别深刻,几次酒后九哥都在感叹说若非冯紫英是士林文人出身,注定要走文官之路,他铁定要把最心爱的小女儿许给对方。
大周规矩,当了驸马郡马,那就别想在仕途上有所寸进了,所以士林文人凡是想在朝中有所作为的,都绝对不会给皇室宗亲结亲,这一点上和前宋前明都一样。
当然忠惠王也承认冯紫英的确是非凡之辈,临清民变的故事他听说过,但有些怀疑,十二岁的少年有如此胆魄,他觉得可能有虚吹的因素在其中,科举高中也不算什么,大周每科没有几个状元探花榜眼?更别说二甲进士和庶吉士这些了。
但冯紫英敢孤身出草原,匹马单枪和土默特人首领谈判,这就不是一般人能有这份胆魄了。
这一点忠惠王也是专门找柴恪和杨鹤核实过的,的确有此事,让他也不得不佩服虎父无犬子,或者说冯唐在这个年龄都未必有如此胆魄,后来开海之略就更不得了了,皇兄唏嘘感慨,赞叹不已,连朝臣也都交口称赞。
而后边冯紫英入翰林院,出任永平府同知并力挫大败京营的內喀尔喀人,最后还出面斡旋将京营被俘虏将士全数赎回,这一切都最终让其以二十之龄出任顺天府丞,成为大周朝开国以来开天辟地第一人,而在此之前,四品大员,大周朝就从未有过三十岁以下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忠顺王指了这条路之后,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上门问计,一方面他的确想要弄明白皇兄的意图,二来也想看一看这位新晋顺天府丞是否如九哥所言那般优秀,是否值得交好,是否值得投资押注。
现在看来,这位新晋顺天府丞不但老练深沉,而且嗅觉极其灵敏,更有十分深远的眼光见识,自己只是介绍了一句钱国忠是梅妃表兄,他便觉察到皇兄似乎有意定储禄王了,这里边的弯弯绕可不是一般人能琢磨出来的,弄得自己都不敢开口了。
“紫英,孤也不瞒你说,现在皇兄让孤出任京营节度使让孤有些吃不准,心里发慌,虽然皇兄没多说什么,但是孤知道这是有些用意的,孤也问了九哥,可九哥语焉不详,只说能看清楚这里边门道的,能让人信得过的,京师城里怕是只有你,这话别人说,孤不信,但九哥说,孤信,……”
冯紫英吃了一惊,这忠顺王这番话未免太过了,弄得自己都有点儿吃不消啊。
“王爷言重了,忠顺王爷那就更言过其实了,紫英如何当得起这般话语?”冯紫英连连摆手。
“紫英,你也无需自谦,孤知道你是当得起的。”忠惠王也摆手,“孤不是闭目塞听之辈,这两年也听闻过你的名声,但能得九哥如此夸赞,孤也知道你自有一套本事。”
冯紫英不语,他想要看看忠惠王葫芦里究竟想卖什么药。
忠惠王不会因为忠顺王一番话就这么唐突地找上门来,而且一下子还抛出了钱国忠是梅妃表兄这个秘密,冯紫英相信这个消息没几个人知晓,起码汪文言和吴耀青他们就没能探知。
===辛字卷
第二百六十九节
越掺和越有意思===
“紫英,实不相瞒,皇兄要孤帮他控制住整个京营,这里边的含义,你明白么?”忠惠王终于不再绕圈子,直入核心,目光炯炯,注视着冯紫英:“但孤就不明白了,皇兄想要孤怎么做?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达到皇兄的要求?另外孤还有一个问题,就目前的情形,皇兄似乎在担心什么,紫英你能看出来些什么端倪么?”
又是交浅言深,忠惠王这么突如其来的询问,让冯紫英有些难以回答。
若是忠顺王,冯紫英或者斟酌一下就回应了,若是廉忠王,冯紫英就会轻描淡写地打发了,但忠惠王,不亲不疏,不远不近,还有忠顺王的这一番嘱咐,似乎还真不好信口打发了,那就有些得罪人了。
冯紫英沉吟着不语。
皇上有意整肃京营不是秘密,而且一直在着手进行,至少到目前做得很成功,仇士本控制了神枢营,是皇上心腹。
神机营全面换血,皇上亲手提拔了一大批年青将领和武官,肃清了原来的武勋群体,又选了一个钱国忠来出任主将,也算是控制住了神机营。
剩下就是一个五军营。
虽说五军营兵力最强,但是有一句说一句,这么多年来五军营一直没怎么出动打仗,其演武架势倒是做得很足,但是真正打起仗来如何,不好说。
但这始终是一个隐患,如果说皇上要彻底控制京营,那么肯定应当是针对五军营。
五军营大将陈继先是老资格武勋,在军中根基深厚,寻常人即便是出任京营节度使,也很难和陈继先争夺,但忠惠王不一样。
这是真资格亲王,皇帝亲弟弟,太上皇的亲儿子,和北静王、东平王、西宁王这些异性郡王不一样。
他出任京营节度使,意味着能够得到皇上的绝对信任和青睐,有些想法的武将军官难免不动心,而且京营节度使更是三大营的主帅,他要提拔嘉奖哪一位,任谁都不能阻挡。
但忠惠王短板一样明显,从未掌过兵,而且这么些年来一直闲散在家,养尊处优,别说军务,就连朝政都没怎么接触过,现在骤然被放在这个位置上,连冯紫英都要好生揣摩一下皇上这样安排的心思。
冯紫英内心大略有一些猜测,但是不确定,因为没有太多根据,只能从仇士本和钱国忠的这样安排来猜测。
忠顺王之所以被排除在外,只怕是皇上也担心忠顺王可能和禄王——梅妃一系走得太近了。
虽然皇上可能现在倾向于禄王,但是却还没有真正敲定,毕竟这种事情一天没有尘埃落定,一天都有变数,还别说还有一个年龄更小一些的恭王。
同样恭王也被人认为与永隆帝很相像,禄王恭王更像是一母同胞,而恭王之母郭妃受宠程度,并不亚于梅妃。
那么皇上选择忠惠王来出任京营节度使是不是用来平衡忠顺王,或者说本来就是小小地敲打一下忠顺王,暗示对方不要掺和进皇上的几个儿子的夺储之战中去?
抑或又是想要选择一个完全效忠于自己,和几个皇子都没有任何瓜葛的王弟来帮助自己执掌京中兵权?
“王爷,您这个问题可真的把我给考住了,而且这个问题也不该我这个外臣来置喙啊。”冯紫英假意推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3/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