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0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718


“淮扬镇总兵人选,兵部武选司还没敲定人选?”这是关键,这个人选不定,淮扬镇就是空壳。
“传言很多,但怕是怀昌大人都定不了,还得要内阁诸公和皇上来定。”淮扬镇太特殊,郑崇俭也很清楚,摇摇头。
“哪些传言?”冯紫英进门,招呼郑崇俭入座。
“有说让仇士本出任的,也有说让陈敬轩去的,还有说让陈继先去的,还有就是说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天佑,……”
仇士本是神枢营主帅,皇上心腹;陈敬轩才辞任三边总督,陈继先是五军营大将,吴天佑是谁,冯紫英却没有印象了。
“吴天佑是何许人?”冯紫英问道。
“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天德的兄长,……”郑崇俭眨了眨眼。
冯紫英猛然想起,讶然问道:“吴贵妃的伯父?”
郑崇俭点头,冯紫英大惑不解,这个人怎么会突然冒出来,必然有原因。
五军都督府一大堆都指挥使、都督同知,都指挥同知,都是些闲人,当然也都是有官身的,而且大多都是武勋出身,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当然也并非都没有出头之日,若是能寻到门道,或者猛然间被谁看中,那也可以一飞冲天。
比如史湘云的大伯史鼐,走了门道,然后就能跳出五军都督府去大同镇当参将了,这个吴天佑就更不简单了,居然能竞争淮扬镇总兵,绝非无名之辈,单单一个吴贵妃的伯父恐怕都不够分量。
“就这么简单?”冯紫英当然不信,吴贵妃也不过既是因为其父是龙禁尉指挥同知,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实权,吴天佑更不值一提,如何能去淮扬镇当总兵?
“具体内情我却不知了,但其他几位肯定都有些问题,像仇士本,南京兵部肯定不会同意,陈敬轩,估计朝廷和南京都看不上,陈继先倒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人选,现在据说江南和朝廷都还没有对这个人选有态度,吴天佑据说是仁寿宫那边传出来的消息,……”
郑崇俭的消息相当灵通,冯紫英皱起眉头,“仁寿宫?太上皇?”
“这却不知道了,到底是太上皇,还是太妃,亦或是有人假借太上皇的招牌,都不好说。”郑崇俭摇头。
冯紫英陷入了沉思。
吴天佑这个人选太蹊跷了,其他几个或多或少都能有些理由缘故,但这个吴天佑却如同凭空冒出来的一般,仁寿宫那边都沉寂了好几年了,这两三年几乎连任何声音都没有传出来,怎么会在这个骨节眼儿上突然发声?皇上会怎么想?
毫无疑问,这个吴天佑恐怕是一个关键人物,而且牵扯到太上皇、皇上和义忠亲王的几方博弈,问题是冯紫英居然完全看不透这里边的猫腻,这才是让他有些心焦的。
局势一下子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了,冯紫英越发有一些不太好的预感,今年怕会迎来一个多事之秋,一些原来不显山露水的人物现在都开始慢慢出现,比如这个陈继先,比如这个吴天佑。
陈继先作为五军营大将,照理说应该是皇上的人,但皇上似乎又不完全信任他,但如果要调整他,又有些担心会引来一些更不可控的变数,所以皇上一直在确保神枢营的控制权之后强力推动神机营的清洗,现在逐渐已经控制神枢营和神机营,那么五军营虽然是实力最强的京营三大营之一,但是在神枢营和神机营都在掌控之下的情况下,其分量就削弱了。
或许皇上是要借机把陈继先也调出京营?那吴天佑冒出来,又是什么状况?而且还是仁寿宫的声音,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辛字卷
第二百三十四节
引祸之因(补更)===
冯紫英想得头昏脑涨,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解释来。
他越发觉得自己的底蕴还是太浅薄了一些。
京中势力纷繁庞杂,而自己老爹以前因为怕被卷入漩涡中所以都避而远之,只想躲到边镇上去远离这些是非,对京中这些都不太关注过问,现在骤然要想掌握了解这些底细,一时间哪里能行?
而汪文言、吴耀青他们的根基都在南边儿,进京时间尚短,很多只能了解表面表象上的东西,深层次内幕性的东西还是挖掘不够。
像吴贵妃一家,比如吴天佑和吴天德兄弟,究竟是什么来头,背后有无其他势力,就是简单的寻常武勋?
吴贵妃真的和贾元春一样都是被永隆帝为了笼络武勋而纳入后宫敕封贵妃?
那仁寿宫太上皇这边怎么又会突然发声,究竟是太上皇的意思,还是太妃的私人用意?
太妃虽然不是永隆帝和忠顺王的生身母亲,但是二人却是太妃抚养长大的,这份养育之恩永隆帝还是顾念的,但如果涉及到皇权争夺,那又另当别论了,所以这一时间还真不好判断其中真实原由。
冯紫英觉得贾元春他们那一批入宫后来又被敕封的贵妃中,贾元春固然是永隆帝用来拉拢王子腾的,但看来没啥效用,但其他几个人也是这样?只怕就未必了,起码这个吴贵妃的身份就很可疑,很不简单。
和郑崇俭又闲聊了一阵西南战事,仍然是不太乐观。
杨鹤的荆襄镇整合很不顺,固原镇那一部虽然溃败了,被要求整合入荆襄镇,但是这帮人却一直与荆襄镇这帮湖广兵格格不入,弄得杨鹤十分难受。
孙承宗对四川地方卫军的整顿倒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和杨应龙的播州土军连番战事都取得了胜利,不过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战事,战事规模较小,而且杨应龙十分狡猾,战事一旦不顺,便主动退避,依托天时地利优势,与孙承宗周旋,而孙承宗兵力有限,又得不到杨鹤荆襄军和王子腾的登莱军配合,也是先胜后败,不得不退回去。
这样战事又处于这样一种令人难堪的僵持状态下。
朝廷内这些纷纷扰扰的事务弄得冯紫英都有些心惊肉跳,他总觉得这里边似乎是在预示着什么,但却又看不透这重重迷雾背后的真相。
郑崇俭走了,丢下一堆问题,弄得冯紫英心情不太好。
但冯紫英也很清楚,自己不是神,纵然以前知晓一些历史大势,但这大周朝的东西在前世历史中根本就不存在,在《红楼梦》书中也只隐约提及了义忠亲王和当今皇上还有太上皇的一些隐秘关系,但是具体究竟是什么状况,根本就没有提及,全靠读者脑补。
自己还不是来到这个时空中才慢慢捋明白这里边的大致关节,但是更为具体的细节内幕却无法知晓了。
他能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小心行事,同时尽可能的壮大自身力量,避免到了最后关头,却没有应对之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