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0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6/1718


“紫英,这玩意儿是从谁家里搜出来的?”
忠顺王第一次拿起了手中的拍牌,把玩着。
“怎么王爷心动了?”冯紫英笑了起来,“您不是说只想来看一看字画么?怎么也对这等瓷器也感兴趣来了?”
“呵呵,钧瓷珍品,可遇不可求啊,孤还真没想到这帮人还有人懂这个,居然还能藏有这种奇珍。”忠顺王环顾四周,看着自己这一间房里都有几个人跃跃欲试,“诸位兄弟就不要和我抢了,这件器物,我要了。”
“王爷,您把咱们这房里的给劝住了,可这来自江南山陕的商贾,可不知道这些,他们也不是不识货,肯定不会放弃的。”冯紫英提醒一句。
忠顺王轻哼了一声:“孤难道还能强压谁不成?只是不愿意和几位兄弟争抢伤了和气罢了,至于其他人,孤不介意。”
冯紫英轻笑了起来,他知道这件鸡血红盘可算得上是一件珍品,便是请来的几位估价都在八千两以上,如果稍微竞价一番,突破万两不在话下。
不出所料,当一开始竞价,这具鸡血红盘便引来多人的激烈争夺,价格扶摇直上,迅速突破一万两,在忠顺王连续加价的情况下,最终忠顺王还是以一万二千五百两拿下了这具钧窑窑变鸡血红盘。
冯紫英啧啧不已,这可真是舍得,一万二千五百两,就算是从内喀尔喀人那里赎京营将士都能赎多少人了?可就只能换来一个只能看不能用的瓷盘,值么?真不好说。
午间休息,包房的客人都有专门的茶点午膳,而大堂的客人就只有茶点了,而莫后光和柳敬亭都乘兴说了一段《说唐》和《水浒》,精彩的片段吸引了在座的客人们拍案叫绝。
冯紫英也很认真地听了师徒二人的评书,的确是极有造诣,抑扬顿挫,让人心忍不住跟随其言语跌宕起伏,心潮澎湃,叹为观止。
饭后便开始进入了重头戏,像明宣德的青花红彩鱼藻纹盖罐、汝窑的三足樽式炉、哥窑的灰青釉鱼耳炉、钧窑的月白釉出戟樽和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每一件都是价值数千到上万两不等,还有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孙位的《竹林七贤图》、元代吴镇的《溪山高隐图》,赵孟頫的《水村图》、黄公望的《快雪时晴图》,几乎件件都是精品。
连冯紫英都忍不住下手购置了几样,比如钧窑的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和吴镇的《溪山高隐图》与黄公望的《快雪时晴图》,其中黄公望的《快雪时晴图》更是以高达一万五千两银子方才拿下,即便如此也引来忠顺王和忠惠王的艳羡。
忠顺王也拿下了三幅书画,一幅是五代董源的《寒林重汀图》,一幅是董源的《溪岸图》,还有一幅是元代张舜咨的《鹰桧图》,本来这幅《鹰桧图》冯紫英也看上了,但是忠顺王却是一定要拿下,冯紫英见其态度坚定,也就没有与其相争。
这个高节奏的发卖在傍晚间进入了最高潮,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元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范宽的《秋林飞瀑图》,还有龙泉窑的青瓷模印缠枝牡丹纹凤尾尊,青瓷褐彩玉壶春瓶,白釉龙首莲纹大净瓶等,单单是这十来件器物和书画,冯紫英粗略估算就卖出了超过二十万两银子,简直让他都忍不住心潮澎湃。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古董书画实在太丰富了,但是价格却真的不便宜,盛世藏古董,乱世存黄金,要说这个时代真是盛世,冯紫英心中都没底。
整个发卖一直持续到了亥时才算是结束,这也大大超出了冯紫英的预料,实在是几位“评估师”难以忍嘴,遇上好物件都滔滔不绝地介绍,当然这也是好事,极大地激起了购买者的兴趣,也使得他们更愿意竞价。
当客人们的马车小轿渐渐离去时,冯紫英这才负手回到包房中。
汪文言、吴耀青和傅试已经早早等候着了。
“怎么样?算出来了么?”冯紫英其实已经大概估算了一下,今日拍卖这一百多样古玩字画,基本上是所收缴的财货最值钱的物事了,按照他最初的估计,只要能拍卖到八十万两就算是比较满意了,但现在看来,自己大大低估了这一轮拍卖引发的热潮,他粗略算了那些最值钱的几十件都应该超过了八十万两银子,如果再加上其他,起码在一百二十万两以上。
“回大人,已经算出来了,一共是一百六十七样发卖物件,无一流拍,全数卖出,而且每一件都有溢价,并无一样以底价拍出,总计所获一共是一百三十五万四千六百两银子。”傅试迫不及待地报告好消息。
“好!”冯紫英心中大定。
===辛字卷
第二百二十七节
试探===
如果明日这些人将银子交到海通银庄作交割,加上收缴的现银和黄金,那么这就已经凑够了二百二十五万两了,距离两期最低标准二百五十万两只差二十五万两银子了。
虽然这第一日肯定是收获最大的,但是明日是珠宝首饰也不会逊色太多,冯紫英当初估计卖出五六十万两银子应该问题不大,如果按照今日上浮的程度,那意味着还能有七八十万两收入,至于后面的田庄铺子宅子和杂项,如果能收回三四十万两银子,那就意味着整个这一次拍卖能收回三百四十万两银子左右,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估。
当初老爹和户部兵部便有约在先,如果两期能实现二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发卖收入,那么就要按照五十万两银子拨付给西北四镇解决眼下西北困局难题,如果超过二百五十万两,将从超出部分拿出三成来增补给西北四镇。
如果能实现三百三十万两的发卖收入,就意味着老爹还能从户部兵部多拿到二十四万两也就是说老爹几乎能拿到七十四万两“安抚银”去用于安抚西北四镇,这个数目已经大大超过了老爹的预期了,当然老爹向户部兵部喊出的价位是八十万两。
见冯紫英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傅试、汪文言和吴耀青等人也都是心中一松。
先前大家做了这么多工作,大人也是煞费苦心地四处张罗发请帖,甚至不惜出头露面亲自登门邀请,还有在京城和江南报刊上发声造势,就是要把这一场发卖盛会搞出一个大阵势出来。
但无论怎么声势浩大,最终结局还是要看效果如何。
正如大人所言,这一场发卖会其实就是要把两期的目标合在一起,九月份那一场就没有必要再做,一次就要把饭吃饱。
二百五十万两银子堪称天文数字,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压在心上,除开九十万两已经入库的现银,还要凑足一百六十万两银子,而这第一炮是最关键,打不响,那就意味着后续很难再实现目标了。
现在看来今日这第一场超额实现了预期目标,甚至大大超出了预期,堪称完美。
“后日那一场我们的预期是最低四十万两,如果能实现四十万两最好,但根据今日的表现来看,五十万两目标大有希望。”傅试兴致勃勃地道。
“也不一定,珠宝首饰这一类物件感兴趣的是女人,男人纵然愿意为女人出钱,但是女人很难到现场来感受这份气息,所以还是需要保守一些最好。”汪文言先打预防针。
傅试一想的确如此,但还是坚持自己观点:“文言所言有理,但是我还是以为四十万两可以实现,而第三场田庄铺子和宅子价格相对稳定,四十万两完全能实现,但也不可能有多大增幅,毕竟这类东西价格都基本明朗,市面上一问就清楚,至于最后的杂项,能有十万两银子我们便满足了,这样下来,我预计三百十一万两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秋生兄在田庄铺子和宅院这一块的预计又太保守了一些,我以为这一块还是有较大的增幅的。”吴耀青接上话。
“哦?愿闻其详。”傅试讶然。
“傅大人您做的调查数据是建立在年初的价格上,这些田庄宅院和铺子在去年经历了蒙古人入侵后价格有一个大幅度下跌,据我所知起码跌了三成,但是进入六月之后已经基本上恢复到了去年蒙古人入侵之前的水准了,也就是说您所说的四十万两起码要上浮十万到十五万左右,另外这一批田产宅院和铺面不少是位于扬州、金陵和苏州等江南地区,若是按照以往惯例,京师城的商贾对于江南地区的田产或许会感兴趣,可是像宅院和铺子就未必了,但这一次受大人邀约,洞庭、龙游、徽州、江右、扬州这几大商帮的商人头面人物都几乎到齐,他们对于这些地区的田庄宅院和铺子是有很大兴趣的,所以我以为这是另外一个利好消息,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上浮,但至于上浮多少,我没有做过调查,无法做出预判。”
吴耀青这一分析也让冯紫英和傅试等人都若有所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6/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