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0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718


“紫英,有些事情非你我父子二人能决断的,但为父觉得我们可以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准备,而且为父估计你也提前作了一些准备工作了吧?”
以自己对儿子了解,冯唐相信冯紫英肯定早就开始准备了,甚至自己在辽东的一些事情,包括把左良玉和黄得功留在蓟镇,只怕都是有用意的,否则当初冯唐是有意要把黄得功和左良玉都要回辽东镇的,还是冯紫英极力劝说才留在了蓟镇。
“嗯,父亲,儿子是提前作了一些准备,像北地大旱,儿子预计今冬明春北地包括京畿粮价将会暴涨,看看京通二仓的情形就知道,所以我和表兄也说了,从两广那边通过海运运粮到榆关和大沽、北塘以及登州,有段家粮铺和薛家在大沽、榆关和北塘新建了一些粮库,……”
这桩事儿冯紫英交给了段喜贵和薛蝌在做,前期主要是段喜贵在运作。
薛蝌在登莱的船队船只还是稍微少了一些,吨位也不够大,但下半年薛蝌也有两三艘船开始跑这条线,主要是从宁波和松江转运粮食到榆关、大沽和登州这边,另外冯紫英也让庄立民帮忙从庄记船队中抽调一些船只帮忙运粮,而这些流动资金都是从海通银庄中借贷出来的。
冯唐听得冯紫英介绍,忍不住皱眉:“紫英,北地粮价真的可能上涨这么多?不是说京通二仓的粮食已经在开始陆续补足了么?”
冯紫英苦笑:“户部是下了订单给湖广,但是这边发卖要收回来的钱银还没有见到影子呢,而且我估计真正开始启运起码要等到八九月间去了,甚至十月份之后才可能大规模北运,但三四个月之后,谁知道……”
冯唐还是觉得自己儿子太悲观,太杞人忧天了,三四个月时间而已,能发生什么变故?
皇上驾崩,还是义忠亲王举起叛乱大旗,或者江南要和京师这边划江而治?亦或是北地白莲教大叛乱?
怎么可能?
不过冯唐也没有打击儿子的积极性,儿子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好事,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得也慎重仔细,真要有什么事儿,应对起来也越从容。
“那紫英你觉得为父需要做什么?”
冯唐的问话把冯紫英思路拉了回来,想了一想之后冯紫英才道:“父亲,三边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除了三边四镇的边军外,北地大旱,陕西尤其严重,加之如陕北之地本身苦寒,民风骁悍,朝廷若是一味逼着裁撤固原合并甘宁,裁撤士兵回乡,我担心再遭遇大旱,乡间百姓难以果腹,回乡军士怨气甚大,如枯草遭遇火星,一点即燃,那才真的不可收拾啊。”
冯唐思忖了一下,点点头:“紫英,你的担心有道理,为父在榆林时便清楚那边的收成,靠天吃饭,今年旱情远超往年,若是这士卒裁撤归家,见到亲朋故旧难以生活,只怕就会点燃内心的愤懑,但为父此番去却又该如何应对呢?”
“从现在开始便着手购粮,从湖广、河南乃至山西购粮运往榆林和兰州,暂停裁撤固原镇合并甘宁二镇,拖一拖,缓一缓,以观形势变化。”冯紫英一字一句地道。
冯唐沉吟着道:“那朝廷这边如何交待?拿了银子却不遣散,……”
“难道这种应付之策父亲还用得着儿子来教么?”冯紫英似笑非笑地瞅了老爹一眼,“武将们对付朝廷不是有无数套路对策么?”
冯唐讪讪地自我解嘲一笑:“哟,紫英,你这是在用文臣口吻来和为父说话么?”
“父亲,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儿,只要大家做得不太过分,朝廷也不会怎么样,裁撤固然要裁撤,但是具体如何操作,还不是父亲这个三边总督的权力?”冯紫英老神在在地道:“儿子倒是觉得恐怕三五个月之后朝廷未必就会让父亲你再行裁撤之举了。”
冯唐皱眉,“紫英,你说得太夸张了,好像这大周真的就要面临大乱一般。”
“但愿如父亲所言,一切都是儿子杞人忧天吧。”冯紫英嘴角微动,“只可惜墨菲定律早就注定,……”
“什么?”冯唐没听清楚,问道。
“父亲,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如果某件事情有可能会发生,哪怕可能性很小,如果发生了是好事,那么它就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了是坏事,那就肯定会发生,……”
冯紫英把墨菲定律更改了一下,冯唐听了之后,反复咀嚼了许久,才默默点头:“紫英,你说的这个道理似乎还真的有些准,为父回顾了一下这么些年来自己经历的许多事情,越是期盼不要发生的糟糕事情,往往都会发生,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就像抚顺堡之变一样,为父早就知道努尔哈赤和辽东镇的一些军将有不清不楚的关系,但为父却总是觉得,为父去了之后待诸将不薄,即便是李成梁余部也都尽可能的和平调离,各方处理都还算稳妥,便存着侥幸之心,但结果就是李永芳给为父背后来了一刀,……”
“所以父亲,那就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吧。”冯紫英站定,坚定地道:“买粮运粮越快越好,朝廷不做,我们父子都得要先做起来,做得多少算多少。”
===辛字卷
第二百零七节
冯家就是潜力股===
说易行难,西北缺粮,三边四镇四十万大军其消耗因为运输原因,其成本远高于蓟辽和宣大,不过如果通过商人运输倒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成本,这主要是官府的运输体系造成的成本居高不下。
现在冯唐还没有拿到三边总督的任命,更谈不上朝廷要给他带去的银子拨付,可时不我待,有时候粮价可能就是一天一个价,越是往后,价格上涨幅度可能越大,早一天都多买不少。
王绍全被冯紫英专门招来的时候见到了冯唐和冯紫英二人,还有些惊喜,这位蓟辽总督很难见到人,便是山陕商人在辽东那边也和辽东军打交道不少,但冯唐基本上不露面,基本上都是军需官在负责联系。
没想到今日却在冯府能见到,这如何不让他感到喜出望外。
“见过总督大人,府丞大人。”王绍全赶紧见礼,因为是在私宅中,不需要行大礼,但这一揖却是毕恭毕敬。
“好了,绍全,家父刚从辽东回来,马上要觐见皇上,所以我们长话短说,可能你也知道家父现在的身份,蓟辽总督虽然没免,但是马上要赶赴西北出任三边总督,西北那边的情况你恐怕也知道,表面上是裁撤军镇,但实际上都是粮饷闹的,所以家父过去肯定要稳定军心,……”
王绍全脸色一肃,心念急转,“大人但有吩咐,咱们山陕商会无不从命,需要多少银子?”
冯紫英一愣,冯唐也是一怔之后哈哈大笑,“紫英,这是觉得咱们爷俩是要来打秋风啊,嗯,咱们北地这些商人还算耿直,比江南商人爽快,不过,先说清楚,我们可不是来打秋风的啊。”
冯紫英也是哑然失笑,“绍全,你误会了,若是缺银子,那也是朝廷的事情,家父纵然需要急用,也有海通银庄可以临时借贷,还不至于打你们的主意,不过家父需要你们帮忙倒是真的。”
“哦?”王绍全没想到自己误解了,不过只要冯家有求于己方,那就是好事,父子二人一个是武人的巅峰,一个是前途远大的文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值得好生结交的粗腿,尤其是本身就和山陕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知道绍全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得到二位大人的地方,只要做得到,定当全力以赴。”王绍全一拍胸脯。
“嗯,西北情形绍全可能知晓,家父即将赴任,但四镇由于粮饷补给艰难,尤其是甘肃宁夏二镇粮秣消耗甚大,家父担心今冬明春朝廷这边有所延误,所以希望早一些做准备,从现在开始便请你们山陕商会帮忙协调,从湖广和河南以及山西运粮入陕,力争在十月底之前,先运送三十万石粮食到榆林和兰州。”
冯唐看着王绍全点点头。
三十万石粮食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是到京师,走水运,那不算个什么,走运河,二三十艘的船队,十来个就能运到,但是走陆路运输,尤其是运到西北,就不那么简单了,人吃马嚼,消耗甚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