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8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1/898

  塔列朗有些吃惊的看着拿破仑,这种自揭其短的行为真的让他都不敢相信眼前的拿破仑是真的。他的变化太大太大了。塔列朗非常高兴,拿破仑似乎是真的放弃了他先前的理念,而不是迫于紧张形势之下无奈的妥协。
  卫斯理脸上闪过一抹黯然,“是的,伦敦也收到过布尔人的通报。第一开始我们真不敢相信那儿会有那么多的黄金埋藏,我们进行了很缜密的调查,事实证明兰德金矿的储量比伦敦所估量的最高值还要高出许多。这笔巨大的财富曾经就在伦敦的眼皮底下,可伦敦没能把握住机会。现在中国人得到了这儿一切,他们半分好处也不会从手指缝里落下。”
  “就像陛下的遭遇一样,伦敦在最初的接触被中国人言辞拒绝了之后,也只能选择对南非视而不见。大不列颠离不开中国人,商业贸易和印度就像我们的两个要害,被中国人死死地攥在手中。”
  “这是大不列颠的耻辱。”这些年来中国与英国之间的争斗,早就不知道进行过多少次交锋了。但两国始终没有撕破脸皮,那是斗而不破。
  卫斯理很清楚中英的关系,在未来的时间里,中英或许会真的走到刀兵相见的那一刻,但短时间里,三五年,或者更长的十年八年里,两国斗而不破的局面是不会被打破的。甚至来说,以卫斯理的能力,他都‘看’不到什么时候这一局面才能被打破。
  但卫斯理是绝对不愿意见到中英‘和平共处’的大局面被打破的。因为这个局面被打破的那一日,就是大不列颠彻底丢失印度的那一刻。
  中国人如果没有彻底吞并英属印度殖民地的把握,他们会对英国下手吗?看看这些年中国在战争中取得的成果?哪一步他们不是得到了他们想要拿到的东西?
  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固然让中国的脚步变得很缓慢,但也让中国变得‘百战百胜’。
  卫斯理的自爆其短一下子让这个会谈的气氛变得缓和起来,两边都表示出了莫大的诚意不是吗?
  拿破仑愿意从伊比利亚半岛撤军,也可以释放被他囚禁起来的西班牙王室成员,但他不愿意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进行补偿,而且他要求必须保证法兰西在意大利和莱茵联盟的利益。
  在真正涉及到法兰西核心利益的时候,拿破仑毫不犹豫的选择牺牲掉华沙大公国,华沙大公国现有的土地可以一分为三,分别补偿给俄罗斯、普鲁士以及他现在老婆的娘家奥地利。
  但他坚持要保留下莱茵联盟,那是法兰西北部的屏障,为此他都可以让荷兰复国。反正小小的荷兰利益不大,那些荷兰人对于法国的入侵十分反感,给拿破仑带来的利益微乎其微。
  但荷兰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它的重要性,拿破仑愿意让这个注定复国之后立刻就会向英国全面靠拢的国家复国,这就是在讨好英国人,或者说是在拉拢英国人。
  只要英国人允许,普鲁士是掀不起风浪来的,奥地利也略显的单薄一些,元气大伤的俄罗斯更不可能再对中南欧、西欧的国际事务产生半点影响力。
  所以,欧洲的未来走向还要看现在占据上风的大不列颠王国。
  拿破仑最担心的就是意大利,大不列颠王国在地中海有着很强烈的存在感,他们会允许拿破仑将整个意大利吞并在口中吗?
  要知道他们也还有撒丁王国和波旁家族的两西西里王国需要安抚。
  波旁家族从1738年统治那不勒斯王国和西西里王国。拿破仑战争期间,那不勒斯王国被拿破仑占领,费尔南多一世屈居西西里岛,拿破仑让自己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成为那不勒斯国王,1808年约瑟夫·波拿巴被扶上西班牙王位,拿破仑让自己的妹夫,若阿尚·缪拉成为那不勒斯国王直到现在。
  拿破仑显然不愿意把自己的妹夫拉下马。虽然这个缪拉在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兵败之后发挥了很不好的作用。当时拿破仑听到巴黎有保王党在活动,老巢不稳的传闻,他把军队教给了缪拉指挥,结果缪拉撂挑子跑路了,因为他听到自己的那不勒斯王国局势不稳,他跑回那不勒斯稳定局面了。但这对于拿破仑军却起到了很不好的影响。
  还好在危急之时,拉纳稳住了大败之后的法军。
  这家伙在1809年的时候逃过了一截,然后他就成为了拿破仑的定海神针。整个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战火完全没有烧到法国本土,几乎都是在德意志境内打的,拉纳居功至伟。
  要是当时无人力挽狂澜,贝尔蒂埃这位法军的总参谋长只是一个做参谋长的料,多谋而无断的他独立领兵作战,那只会是一场悲剧。
  缪拉又‘临阵脱逃’了,只有拉纳有这个威望和资历来统帅那十余万法军,来统帅那支拿破仑最后的精锐老兵。
  现在的法国陆军里,那些当初征俄失败后幸存的法军,是整个法兰西陆军的骨干,他们在第六次反法战争中撑起了法兰西的脊梁。
  卫斯理说过拿破仑是一个好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会对拿破仑无限妥协,要知道现在的局势,英国至少在声势上是占有优势的。
  他们的陆军在威灵顿子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带领下,已经要席卷伊比利亚半岛了。同时他们的盟友普鲁士王国正在秣兵历马,在之前的战斗中遭受过重创的撒丁王国和西西里王国也在整军备武,更有瑞典的新王储,这位拿破仑的元帅阁下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彻底背叛了拿破仑。他不仅放开了瑞典临海,让战争中的俄罗斯的外援物质能源源不断地输入俄罗斯,现在瑞典人的军队更已经出现在了黑海西海岸,帮助俄罗斯抵抗奥斯曼人。
  当然拿破仑虽然还有很强的实力,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没有人有把握在战场上真正的击败他——法俄战争里,拿破仑的劣势实在太多了。
  伦敦也没有彻底打败拿破仑的把握。威灵顿子爵虽然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屡战屡胜,可那对付的都是拿破仑手下的将领,而不是拿破仑本人。
  对俄远征的失败让拿破仑的帝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但于拿破仑自身的光辉来说,却并没什么大的损失,俄罗斯表现的太顽强太狠辣了。
  而且他们还有丹麦的支持。代替发疯的老爹执政的腓特烈王太子在哥本哈根大火燃烧之后,就彻底的倒向了拿破仑。他们正式向英国宣战,七年里丹麦同英国的战争关系一直在持续着,丹麦人采用的战争方式是大量制造小型炮舰(故这场战争又名“炮舰战争”),并鼓励本国的商船武装起来报复英国商船。但是英国还是控制着制海权,丹麦的海上经济在战争中彻底毁灭;他们还失去了所有殖民地;因为与挪威的海上联系被切断,缺乏谷物的挪威发生了饥荒。但丹麦依旧在坚持。
  原时空里,丹麦在1813年的时候,财政彻底崩溃了,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的失败,象征着一切的结束。可在现下这个时空,丹麦仍然是法兰西的铁杆小弟,莱比锡战役拿破仑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丹麦本身也转危为安。
  “尊敬的陛下,我渴望英法两国之间能实现和平,渴望法兰西能够重新回到欧洲的大家庭里来,但是你的条件实在过于苛刻了。”英国人不能让自己的朋友遭受到重大的损失之后,无可弥补。
  撒丁王国和波旁-西西里王国丢失的土地,伦敦必须想法子为他们夺回来。不然拿破仑哪天再跟伦敦翻脸了,伦敦还能找谁来帮自己干倒拿破仑呢?谁还会相应伦敦的号召呢。
第1084章
陈鸣的打算落空了
  英法两边的接触陷入了僵持,拿破仑不愿意自己在意大利的利益受损,而约翰牛也不愿意自己的‘盟友’遭受重大损伤,而拿不回自己丢失的土地。
  只不过塔列朗和卫斯理都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性格,外交人员么,灵活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既然英法在一些细节上还达不成彻底的一致,那么就先搁置不同点,而先来探讨英法两国共同点,比如说俄罗斯正在进行的大战。
  奥斯曼的变故可以说是俄罗斯最好的机会了。
  “沙皇一直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资助。以亚历山大一世的强硬性格来论,俄罗斯虽然已经走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但他仍然会拥有着炙热的战斗意志。”塔列朗这样的对卫斯理说。后者的脸上不动声色道:“这个当然。法俄战争中,亚历山大陛下的坚强全欧洲都有目共睹。而人口众多的俄罗斯帝国至少还拥有50万预备役,只要有金钱和军火上的支持,俄罗斯的战斗力是无穷的。”
  “我还没有跟奥地利的梅特涅阁下会面,但我相信维也纳肯定不愿意看到可恶的奥斯曼人占据了半个乌克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是俄罗斯收回乌克兰的最好机会。”就算是奥斯曼最最强大的时候,乌克兰的土地也从没有沦落到奥斯曼人的手中,虽然他们的爪牙克里木汗国经常在乌克兰平原上掳掠人口,但乌克兰是上帝的牧场,这一点谁也不能改变。
  更不要说现在了。
  奥斯曼帝国这些年的改革下来,他们的军事实力的确是强大了不少,但要是没有了中国在背后支持,他们也顶多就是一个一流强国,并不见得就比俄罗斯、奥地利强大。
  现在奥地利参与了战争,即使俄罗斯已经是一个残废之身,加上奥地利,那也是能夺回乌克兰失地,并且狠狠地教训一下奥斯曼人的。如果俄罗斯再有充足的外来支援为他们输血,让奥斯曼人吃不了兜着走绝不是不可能的。毕竟奥斯曼人自己内部也出了大问题。
  但是要如愿的达成这一目的,中国人必须安抚好。不然,有中国在东线不停的怼俄罗斯,俄罗斯不是也要重残。
  说真的,现在的欧洲离不开俄罗斯。未来东西方的竞争中,俄罗斯庞大的国土面积【相对而言】,众多的人口,驯服、数目众多且不惧死亡的灰色牲口,这都是西方世界最大的本钱之一,是西方世界的支柱力量。
  “我们可以出更多的物质来支持俄罗斯,但我不建议亚历山大陛下在遥远的东线战场跟中国人拼死作战,那是在自寻死路。中国的人口十倍于俄罗斯,在常备军和预备役上的建设都远远地超过俄罗斯。尤其是中国还那么的富有,拥有着半个世界的陈汉帝国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塔列朗还有一点没有说,那是中国还有一位开国大帝。只要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每一个建立起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皇帝都是威武绝伦又富有深沉的智慧的英杰。这样的人就没有一个好对付的。
  俄罗斯要是同中国硬钢下去,那亚历山大一世要面临的对手就不仅仅是中国的军队,更有承天皇帝。
  卫斯理摊开了手。他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法兰西,带着的任务之一就是与法国商谈借款于俄罗斯的事宜。是的,拿破仑现在很穷很苦逼,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的资本阶层就很苦很穷,欧洲各国的高层谁不知道法国银行家的富奢无度?大革命的二十五年里,这些人都赚大发了。
  当然,英国政府也很有钱。但有钱也不能挥霍无度,像借款给俄罗斯这个穷逼的事儿,伦敦就不愿意独自当冤大头。卫斯理来到了巴黎,反正拿破仑如果真的要‘迷途知返’的话,他就一定会让巴黎的那些银行家来贷款给俄罗斯的。
  到时候钱收不回来了,也不止英国一个国家赔本。虽然这一切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给中国制造麻烦。
  中国一直在迅速强大,多少年前就已经威胁到了大英帝国在东方的利益。现在大英帝国不仅需要俄罗斯来牵制中国的力量,同样也需要法国来分担英国肩膀上的压力。这些年里,英国的财政收入不停的在增高,但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在不停的增高,那就是因为压力太大了。
  美洲爆发战争的时候,英国要出钱出力;欧洲爆发战争的时候,英国也要出钱出力,给西班牙、葡萄牙,给普鲁士给奥地利,更要给俄罗斯,压历山大啊。
  何况还有印度呢,马拉塔人已经不止一次伸手向伦敦要钱了,到处都是花钱的对象,英国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捻几根钉?
  现在拿破仑要服软了,只要拿破仑把该吐出来的好处吐出来,在欧陆上,有俄罗斯和普鲁士以及奥地利、西班牙等国的牵制,拿破仑浪不起来。欧洲大陆再度恢复了均势,这也让伦敦安心了。
  现在中国人的威胁真的如芒在背,如果拿破仑愿意退步,伦敦也不想再没完没了的打下去了。
  看看现在的美洲,欧巴罗三百年的开拓已经快与他人做了嫁衣,中国人都要把整个美洲给吞下了。
  如此一个巨无霸的中国,还在非洲建立起了一连串的殖民地,划分了半个非洲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整个世界都要被他们给吞下了。
  卫斯理笑了笑,接上了塔列朗的话:“亲爱的公爵,正是因为中国是如此的强大,我们才更需要俄罗斯人与中国人战斗下去,不是吗?”
  “与国家的利益、收获比较。金钱上的‘牺牲’是完全可行的,可接受的。这比让我们的小伙子流干血要强的多。俄罗斯有四千万人口,他们是欧洲的第一大人口国家,是我们对抗中国人的最强一根支柱。英国这些年里已经陆陆续续的援助俄罗斯超过了三百万英镑的军需物资,借款累积更是超过了两千万英镑。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伦敦的大人物都认为是值得的。只要沙皇陛下表现出应该有的举措,伦敦还会继续借款给圣彼得堡。在这里,我们的会面中,这不是伦敦在征求巴黎的意见,而只是在告诉你们一个既定的事实。”这场战争里俄罗斯并不是第一次借款了,1811年的时候他们就借了一次,200万英镑;12年夏季又借了一次,还是200万英镑;到了冬季他们借了第三次,这次要多一些,400万英镑。现在是第四次,他们要500万。
  二十多年的战争,数以亿计的政府赤字,英国始终屹立在拉芒什海峡的西端,英国人的内个政府功不可没,事实证明,他们是一群优秀的掌舵者。在波浪起伏的大海上,操纵着英国这艘帆船,安然的穿行于波浪和旋涡这间。
  英国人源源不断的给俄罗斯的借款,那就是俄罗斯能够坚持的把对法战争打下去,然后再调转过头来跟中国和奥斯曼作战的最大底气。
  塔列朗脸上轻松的表情退下去了,在这一次会谈开启之前拿破仑与他重点讨论过的一个问题:
  ——英国和俄国、普鲁士的结合。
  比如这一次对俄借款法国若不参与,那么法俄两国极可能就真正的走不到一块去了。而英国就会成为俄罗斯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在未来的欧洲事物上,俄罗斯会坚定的站在英国的阵营中,就像普鲁士一样。
  这对法国和奥地利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普鲁士加俄罗斯再加西班牙、瑞典,这足以抵消法国和奥地利的影响力。在未来欧洲事务上的发言权,很自然的,英国人会拥有比法国更大的资本。
  毕竟奥地利的海军不值一提,而法国的海军虽然实力有所恢复,但面对英国人,还差的甚远。法国海陆两方面都被英国人给压着。
  而这次法国要是参与进对俄罗斯的借款,那就等于是向俄罗斯发出了和解的信号弹……
  塔列朗现在还不能做出决定性意义的决策,他还没有得到拿破仑的重新信任,所以他不能让立刻做出抉择。但他相信拿破仑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当他放弃武统的时候,拿破仑就清楚他必须要缓解同俄罗斯的巨大矛盾。
  塔列朗很自然地一笑。他的脸皮绝对是厚实的,“对俄罗斯的借款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我们更需要看到一个具体可行的文案。”借给俄罗斯400万英镑是以哪种方式借出的?直接给钱?还是用物资抵消?或者两者兼有,但比例又是多少呢?
  这能做出一个厚厚的文案来。
  所以,局势就是这么奇葩。就在陈鸣陈鼎都认为年前会结束这场中俄战争的时候,英法却对俄国输起血来,所以陈鸣的打算注定是要落空的。
  当然,这些还不是陈鸣立刻就能知道的。驻欧办在欧洲大陆活动了这么些年,也只是薄有根基,英法会谈这种绝密性质的接触,他们还不可能立刻就拿到手。
  这种规格的接触,绝对是国家间的最高层次机密。
  陈鸣现在正紧张的关注着伊斯坦布尔,那突然爆发的军事政变太吓人了,塞利姆三世的死,将会是奥斯曼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陈鸣紧张的等待着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的结果。
第1085章
局面乱了,奥斯曼的求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1/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